登陆注册
1145900000014

第14章 唯识思想在印度的演变(4)

世亲与无著,虽是骨肉兄弟,其性格与阅历却有很多不同。在性格上,无著菩萨是一个始终采取实行主义的人,重于精神的修养,将客观的理论运用到主观上来,使之达于主客观一致的境界;世亲菩萨是个学者性格的人,其头脑非常明晰,其著作组织严密,其所作之《俱舍论》、《唯识三十颂》一直至今日,仍然在学术界流行不已。特别是《俱舍论》在藏传佛教中更享盛誉,有“八年《俱舍》、三年唯识”之说。就阅历说,无著对于小乘佛教的造诣虽然很深,但他毕竟是具有菩萨根性之人;所以他没有怎样经过小乘佛教徒的阅历,就为唯识大乘而努力了。世亲则不然,他出家于小乘说一切有部,起初还是有部之学匠,对于大乘佛法,而立于排斥的地位。其后弃小转大,完全是无著的训示。就著述而言,无著对于赖耶八识说,站在创说者的地位。世亲虽竭力弘扬唯识大乘,但始终不脱祖述者的地位。欲与无著同席还有所不能,因为他只是传宗弘布无著思想而已。真正欲对唯识学有所认识,当仍以无著为中心。但仍要强调的是,世亲所学比无著范围广,他的思想涉及各个方面,如就纯粹继承无著的系统,并简单地把其组织起来,而在内容方面求大成来说,就是《唯识二十论》及《唯识三十颂》。更应该肯定,由于世亲菩萨弘布唯识,唯识思想的显扬,不但达于无遗憾的地步,而且更被完全整理组织起来。同时,就立自破他方面说,对于唯识思想持反对态度的学派,世亲常给予无情的反破痛击,以彰唯识的正义。并且为了使人易于理解唯识起见,世亲更创作了有关唯识思想的入门书或纲要书,如《百法明门论》及《唯识三十颂》,就是很简明地整理前期复杂思想的一种体系书。世亲菩萨运用种种方法,尽力于唯识思想的普及,所以他在唯识学史上的功绩是伟大的。

世亲的《唯识二十论》,是破击邪执心外有物存在的外道及小乘的破邪显正的著作;《唯识三十颂》,是真正严密建立唯识思想系统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人的心识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现实世界的宇宙万有也好,现实世界外的天堂地狱也好,一切都是人的心识所变现的;堕而为三恶道成饿鬼也好,或升而到净土佛国也好,全以自己的阿赖耶识为根本的原因所成。两论的基础,虽同在《瑜伽师地论》及《摄大乘论》,但组织之巧妙,次序之严整,实为世亲菩萨的两大杰作。二论的不同之处,要言之,《唯识二十论》以破邪为表面,而将显正置于里面;《唯识三十颂》以显正为表面,而将破邪含于里面;虽两论出于一致的精神,但欲明了赖耶唯识说之旨,不得不依于显正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虽是一百二十句的短文,但唯识学的经论之一切思想,都含摄在里面,按照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的次第,配合境、行、果的修学程序,建立起严密的组织。其中,彰能变体的一颂,明白地说:就能变的识类说,虽则唯有异熟、思量、了境的三能变;就能变的识体说,那是有八识的,即初异熟能变是第八阿赖耶识,第二思量能变是第七末那识,第三能变是眼等前六识。此与《摄大乘论》思想不同的是:第一,《摄大乘论》是一能变的思想,《唯识三十颂》是三能变的思想;第二,《摄大乘论》只说染污意,未曾明确地说有末那识名,《唯识三十颂》不仅明白的指出末那识,并从所依所缘等各方面,显示末那识的不同面;第三,《摄大乘论》对于阿赖耶识,重在种子识的说明,《唯识三十颂》对于阿赖耶识,却重在现行识的方面,而且说明赖耶的受熏持种,末那为执藏的诸义。这样说来,唯识思想虽由无著菩萨所大成,世亲菩萨所完成,但严格地讲,彼此之间的思想,是有很多出入的。

(第四节) 分流时代的唯识思想

赖耶唯识思想的发展,虽有弥勒、无著、世亲三大论师的不同,而实以无著、世亲为中心,即依于无著菩萨赖耶唯识说起,依于世亲菩萨赖耶唯识说确立。世亲完成唯识思想,约在公元5世纪中期,其后约经过二百年间,即到7世纪的中期,在印度佛教出现了很多的唯识思想家,因而以世亲唯识思想研究为中心,就一天天发展起来,而对唯识哲学的思索,也一天天更加精致。这一时期,是印度佛教思想中,是释迦牟尼以后,最具有优良思想内容的时期,也是最有思想体系的时期。

据《成唯识论枢要》说,在世亲所著的大乘论中,《十地经论》与《摄大乘论释》是最初的创作,组织严密的《唯识三十颂》是晚年的作品。他完成颂文,本欲加以长行解释,结果未能如愿而入寂。可是《唯识三十颂》之颂文既极简要,所包含的义理又极丰富,各式不同的优秀思想家,都来研究其内涵,当然不免要发生学术上的争论。然则可以称为《唯识三十颂》研究家的,究竟有哪些代表人物呢?据向来的传说,世亲菩萨一入寂,注释《唯识三十颂》的就有二十八家之多,而闻名于佛教界的,是自古所称的如前章所介绍的十大论师。其他如德光、陈那、胜军、亲光、戒贤等,都堪与十大论师匹敌。就十大论师而言,亲胜与世亲是同时代人,其他都是世亲菩萨入寂后的人。德慧是安慧的老师,与安慧同时代的是护法、净月、难陀,为护法之弟子的是胜友、最胜子、智月。此十大论师著述最多的,是安慧与护法。安慧为世亲的再传弟子,著有《俱舍论释》、《五蕴论》与《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护法是极聪慧的学者,著有《唯识宝生论》、《四百论释》、《唯识三十颂释》等。护法与安慧,虽是同时代而又同注释《唯识三十颂》的人,但两人的思想却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玄奘大师唯识系学者的一向所说,十大论师在《唯识三十颂》的释义上,特别怀一新机轴,并于当时独擅声名的是护法论师。他曾为那烂陀寺的住持,大约在二十九岁时,特移住于佛成道的菩提树下不去,三年而示寂。《唯识三十颂》的释论,就是在这三年间作成的。他的思想有点特别,不论什么问题,都要显出与众不同,都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安慧年七十岁才开始从世亲学习,《成唯识论述记》说他:“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徽猷于小运,飞兰蕙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可见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护法与安慧,同是传承无著、世亲之学,然而究竟谁真能代表其思想呢?据西藏的说法,真正能够继承世亲唯识思想的,是安慧论师;依汉地所说,是护法而不是安慧。现在就《成唯识论》表现出的各家思想,略举其要,分别简述如下:

第一,关于末那识所依说:凡是心识的生起,必有他的所依,末那自亦不能无依而起,他是依于阿赖耶识相续而起的。但是讲到赖耶,有种子赖耶与现行赖耶之别。难陀、安慧承于古义,说末那所依,是种子赖耶,非现行赖耶;护法自八识现行上推论,说种子赖耶与现行赖耶,都是末那识的所依,所不同的,种子赖耶是末那识的因缘依,现行赖耶是末那识的不共俱有依。护法与难陀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前者说末那有俱有依,后者说末那无俱有依。然末那与赖耶之有俱有依,非无著、世亲之旧说。还有,赖耶既是现行的心识,那它亦应以末那为依。这么一来,六识依意,意依赖耶,赖耶反过头来又依意,这就是护法论师之借循环论以圆自己之说。

第二,就三位有末那说:第七末那识,在出世道、灭尽定、阿罗汉这三个阶段上是没有的,所以《唯识三十颂》说:“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然而对这三位有无的说法,安慧与护法之间的看法,又有所不同。安慧说无末那,是没有末那的识体,称之为体无家;护法说无末那,是在末那上去除染污之义,不是没有末那的识体,称之为义无家;彼此意见所以有这样的出入,主要在于安慧传承古义,而护法则别创新说。

第三,诸识有无能遍计说:依安慧说,能遍计的妄执心的识体,通过八识,因为凡是有漏的,必然是有执的;而护法说,具有能遍计的作用的,只有第六意识与第七末那识,前五识与第八识,是不具有这种功能的,因为能遍计,一定要有计度分别,前五识及第八识,既没有计度分别,怎么会有能遍计,所以说前五识及第八识为无执之识。分别两家之不同,向来有偈曰:“法五六八我六七,诸识有执安慧宗;二执相应唯六七,五八无执护法宗。”末那唯我执,赖耶有法执,是承古义而来,并不是安慧的创说。“护法承《唯识三十论》,赖耶侧重于异熟,乃以我法二执并属末那……其说无不可,而末那有法执,古义之所未明也。”

第四,心用多少说:《摄大乘论·所知相分》,曾以三种方法,成立一切法唯有识性的道理,如说:“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唯识的主要思想,在显示没有似义显现的所取义,所有的是虚妄分别识,所以说一切法唯识为性。虽说唯有虚妄分别的心识,但当众生心识生起时,自然而然就现起一分所取的相、一分能取的见而成二性。不唯如此,能所交涉的心境相,有时还起种种差别的行相,这就是种种性。二性、种种性,实际还是心识,并不是离心而有的东西。可是到了分流时代的唯识学者,自安慧以至护法,乃谓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差别之说。这就是安慧立识体一分;难陀立有见相二分;陈那于相见二分外,更加自体之自证分,立三分说;护法认为三分还不够,更加证自证分而立四分。此四家说,不唯三分义、四分义与唯识的旧义相差很远,就是所谓二分义,也不是《摄大乘论》“唯二”的旧说。有以为护法的四分为正义,其实这种再事推衍的循环论法,不特无当,而且太过琐碎。

第五,种子的起源说:种子说在唯识学上是个重要的论题,因为因相的种子义,为赖耶唯识说所根据,而第八阿赖耶识在诸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原因也就在此。所以分流时代的学者对此都非常重视,并且从种子的原因上去探究,产生护月、难陀、护法三位论师不同的意见。护月认为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不是由于现在新的熏习所有,而是无始以来本然所具有的东西;难陀刚刚与之相反,说所有的种子,都是由于现行的熏习所生,因为种子不是别的什么,只是习气的异名,既然名为习气,当然就是由于熏习而有;护法折衷两家之说,主张种子本有和新熏的两类,而且这都是无始有的。初为本有说,次为新熏说,后为新本合一说。如将他们的思想,上溯到《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方面去,就不难发现,护月的本有说,同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及《大乘庄严经论》所说的种子本有;难陀的新熏说,同于《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及《摄大乘论》所说的种子新熏;护法的新本合一说,则是将《瑜伽师地论》之《本地分》、《摄抉择分》、《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两大流的思想综合起来合而为一,并未有自己的特见。

分流时代的唯识思想,原很复杂,但从上述的五点,看其思想的派别,就可知其大概。特别忠于护法论师之玄奘一系的唯识学者,以护法思想为唯识正统,这是因为玄奘大师的光芒圈所照之缘故,其实唯识学派很多,护法只是其中之一。

从世亲时代到分流时代,有不可不注意的,就是在以前所不见的现象,一到这分流时代,就逐渐地显露出来,那就是从唯识思想系中,产生其他的重要思想流,那就是如来藏系的思想,进而并把如来藏思想流与唯识思想流加以融合,而称为唯识如来藏系。

唯识思想在印度,到了分流时代,表现了其无比的光华灿烂,但自公元7世纪后半叶起,由于密教崛起及性空思想复兴,加之戒贤、法称之后,不见有优秀的法匠弘传,唯识思想在印度渐绝其迹,由玄奘而传入我国,并以我国为基地,再传播到朝鲜、日本。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星云大师十句箴言

    星云大师十句箴言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人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从10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指明了做人做事的关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值得所有的青年学习和思考;而佛家以出世的眼光处理人世的问题,往往会更高明、更彻底、更到位,值得我们所有人参考和借鉴。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热门推荐
  • 大越位

    大越位

    CODING,CODING......这是一本描写以迟暮冰为首的三个年轻的程序员(CODRE),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集体辞职,创建属于自己IT王国的职场奋斗历程以及他们精彩绚烂、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最后他们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通过团队的良好紧密配合,完成了一项IT史上的大单,成功地在业界树立了自己的团队品牌,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真正超越......同时好事多磨,经历千辛万苦,他们也编译通过了自己真挚浪漫的爱情......仅以此文献给为了自己的理想,深夜忘我敲击键盘的CODER们......
  • 静静不可爱

    静静不可爱

    她,红衣似火,艳若桃花,微微莞尔,惊艳群芳。她,天真无邪,娇小玲珑,冰雪聪明,我见犹怜。她,情比金坚,一往而已,三千弱水,只取一瓢。她,生死不畏,以爱之名,为爱献祭,虽死不悔。……她与他相识于怦然心动,一见钟情。她与他交往于情深恰海,如胶似漆。她与他离别于地老天荒,海枯石烂。她与他重逢于朦胧梦乡,大爱校园。……而现在他只想对她说:静静不可爱
  • 鄱阳湖与女人

    鄱阳湖与女人

    本书是一部个人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短篇小说共29篇,全书分为“春之心”、“夏之柔”、“秋之韵”、“冬之娇”四个部分,主要记述了作者身边的一些人与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鄱阳湖的热爱之情。
  • 魇临

    魇临

    林谨做了个奇怪的梦,自此噩梦开始如影随形。重复不断的噩梦,诡秘难寻的真相。一段旅程就此开始……
  • 江山调

    江山调

    版本一天下大权,逝者如斯,她尚有一争之心版本二前掌朝堂政权更迭,后主江湖隐王之争版本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权尔,事在人为尔。”【看古代女霸总角逐情场、权场、武场、生死场】顾琛面色微红,“你……要吗?”“顾琛,你在玩火。”“不可以吗?”“你可以,这世上没什么是你不可以的,尤其在我这。”顾琛垂眸,流露出些许惹人怜惜的意味,“其实我知道,你不是随随便便的人。”“谁说我不是?”魏来仪大方受邀,“今夜,或许你要重新认识一下我了。”【互宠,1v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主宰

    逆天主宰

    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继承了一份特殊的遗产一个游戏,改变了世界一砂一世界,一念一轮回。
  • 夫君,一言难尽

    夫君,一言难尽

    渣男伤痛我心。如今成你母亲。。重生后,我嫁给了前世的公爹。本以为会是青灯古佛常伴一生,然而我万没想到,前世那位清风明月的人今生会疼惜我至极。。他道:今夜月色很美。。1.本文早九点更新。2.男女主上辈子只有亲情(真的)。3.大纲成迷、文笔不定、想到什么写什么,作者经常性抽风,慎!4.虽然是甜饼文,但女主黑心、男主人渣,圣母会生理不适请绕路。5.渣男儿子和男主并非亲生父子,无血缘、直系亲属关系。。果这些都不介意,那么:。蛇蝎心肠女主在男主心中是白莲花;权欲滔天男主在女主眼中是青松竹。#滤镜太厚快瞎啦,在一起相互祸害叭#
  • 机械少女升级记

    机械少女升级记

    在棺材里躺了一年的梁淼淼终于睁开了眼睛。恩!?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没有灵魂互换,还要照顾一个精神病的老妈?什么小奶狗、小狼狗、霸道总裁统统闪开!别挡着姐逆风翻盘向阳而生!(排雷:本文无惊悚!只走轻松幽默路线~)
  • 王爷纳妃:丑妻自是掌中宝

    王爷纳妃:丑妻自是掌中宝

    宫里的二皇子撒宇航虽然仪表堂堂,多才多艺,但却遭到白皇后的迫害,将一张姣好的脸弄成一副鬼脸。但二皇子战绩不凡,皇上特意将烧饼女瑞娇赐给他做了福晋。婚后,瑞娇不负所望,帮助二皇子摆脱爪牙的控制,将府里上上下下管理得头头是道。且看瑞娇如何为二皇子扫清障碍,夺得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