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900000043

第43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4)

心心所色等法,和合假有的有情,已如上说无常一主宰的我性,而心所所色等法,亦唯是依他众缘所成,如幻缘缘生,只有虚假事相,亦无主宰自在的我性。然其虚假轨持体用,念念生起,相续流转,相似有坚实自性胜用,众生迷妄,不了解其依他缘生如幻,假有作用,即执为实有色声等法,起常一主宰自在的法我见。而实则一切法,无论心色,都是待缘而成,依他而起一一作用。皆由互相资助,相信相待,显现存在,相似有一实体,实则坚实自性了不可得。要是诸法有坚实的自性,就不应该借缘而成,依他以起,应该是恒时常住,自力独存,但以常识的观察,道理的推征,圣教的印证,任何一法,无论为心为物,都无不是依赖他缘而存在者,缘聚以生缘散则灭。决无常一主宰、自在不变的固性存在,所以诸法亦是无我的。

五位法中,色心心所,是实法尚无我性存在,非色不相应行,既是心心所色三法的分位,更明显易知的不会有我性的存在了。无为法是诸法的真如实性,众生从无始已来即未触见过,更不会有众生计执的我性了。

问:如上所说,一切诸法皆是虚假,无有主宰自在的我性,则诸法中应当无假实种种的差别,何以前说色心心所等法时,又言有实有假?答:此言虚假如幻如梦,乃推入真门空理而谈,若依世俗谛道理门说,自有种子所生诸法,多名为有为实法。此处惟就真门空理而言,皆名假法,故与依世俗谛道理门说有假有实全不相达。

2.五位唯识

既然五位百法都无人法二种我性,为何现见世间有诸有情,人畜等之形状宛然当眼?而五蕴法体,事相显然,色可见,声可闻,乃至识能分别了知,体性作用,显然存在。若全皆虚假,诸如人法相状作用等,都不应该存有,五位有法亦无可说了。解此疑惑,就须明了唯识的意义。所谓色心心所等是虚假幻有,有人法的我性,只是破除情计增益的二种我性实执,并不拨色心心所等法依他缘生的作用。虽然人法的我体实性求不可得,但五蕴和合的假补特伽罗,与依他众缘所成,有虚假事相作用的法,却并非全无,都宛然存在。怎样存在的呢?就是假我假法,俱是依识所变。前文所说的五位百法,皆从有情自心现起。总要而言,以熏习与转变的两种道理,五位百法之总别相状,人法的作用,一切的一切,都显现起来了。所以五位百法虽然都无人法的我性,由唯识的熏习与转变的两种道理,而业果不亡,亦无紊乱,人法诸相的总别相状作用,宛然显现存在。而五位百法何以唯识呢?如《成唯识论》卷七说:一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五位法中,第一位心法,是识的自相,自相即是自体。这就是说,八个心王,是识的自体相故以为唯识。第二心所法,决不能离开心王单独存在,凡有心起,心所即起而与心王相应,助成心王分别缘境,所以心所是相应故以为唯识。第三位色法,为心王心所二种所变的相分。心王心所为能变,根尘等色为所变,故色法是识所变故以为唯识。第四位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是心心所色三种的分位,以此二十四法不能自起,借前心心所色三位差别假立故是分位。前三位法是实,此即假法,故不相应行是三分位故以为唯识。第五位无为法,是识实性,识性即真如。以真如为识性的别名,如《唯识三十论》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所以无为是识实性故以为唯识。”前文曾经说过,五位百法,包括一切法尽。但五位百法如《成唯识论》所说,又皆不离识,故五位百法皆是唯识变现。

总上所立五位百法前四位为事相,后一位为理性,而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一切法唯识。

如是一切法中,虽无人法的我性,以诸法归有为之主,一切皆为识故,因果不乱,作受不失。了知一切法皆从自心现起。诸法如梦幻义忽然现前,则无始妄心息故,实我法执速除,增益损减,一异等一切妄执,皆得止息,无分别智忽然现前,冥合一真法界理,而证得无生法忍,入圣者位,生如来家。

二、五重唯识观

1.遣虚存实识

三界内外,天地之间,动物、植物、矿物、力能、空间、时间,无论是有精神作用者,无精神作用者,有漏有为法,无漏有为法,无漏无为法,所有一切,法与非法,都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所摄。没有哪一种法是超出三性之外,不为三自性所摄的。故《解深密经》,《阿毘达磨法蕴足论》等说,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依他、圆成。以三自性可以说明宇宙万有、森罗事相、染净虚实、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其所以显现生起。有情在三界中生死流转,业果因缘、依正果报、福德智慧,一切一切,既没有一法超出三性之外,也都可以有条不紊地阐说清楚。

(1)遍计所执性,即周遍计度的虚妄分别性。我们眼睛看见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的色法,耳朵听到的可意不可意俱相过的声音,鼻子嗅到的好恶平等的香气、舌识尝到的苦甜、咸淡、甘辛等百味,身识所缘的滑涩、轻重等感觉,乃至第六识所缘有质无质的法境,起我法二执,自觉不自觉地都以为自性固实、主宰自在,而欲趣向逃避占有远离。确切地说,这都是迷执的心理虚妄,分别的显现。其过程是由第六、第七识等的能攀缘思虑的虚妄分别,即一切能起遍计于依因托缘的依他性,依他起的人物事相上,周遍计度而起的遍计所执心性。以佛教的义理来讲,即于所缘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义理,起我法二执的自性及差别义,都是心外非有的法,只有能计度的心体,计有之物,随能计度虚妄分别心所计的无体物,但在妄情识上,亦有种种形相。这种所妄计的自性体与差别义(都是心外非有的法,只有能计度的心体所有之物,随能计度虚妄分别心所计的无体物,但在当妄情识上亦有种种形相。这种所妄计的自性与差别义),以道理圣教去推求,都是不可得的,所以是情有理无,总名遍计所执性,于中能遍计识,依护法义,唯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

(2)依他起性,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众缘所生,就是依他性。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即依他的意义。一切杂染清净的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如是可知一切染净依他,皆是依他起摄,但说到有情的造业受果,都约染分依他说,净分依他亦通圆成故。在我们见闻觉知的一切色心诸法的事相,其本体都是依托各自的亲因和众多缘法而生起的,除无本质者外,它们都是有体性业有的客观存在,是理有情无的法,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不认识而存在的法,是为依他起性。

(3)圆成实性,在依他起法上,远离了遍计所执的我法二空所显的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为圆成实。依我法二空门所显的真理,一者圆满,二者成就,三者真实,具此三义,名圆成实。换句话说,一者体遍,无处无故,即是圆满义;二者体常,非生灭故,即是成就义;三者体非虚谬,诸法真理,法实性故,即真实义。体遍简诸法自相,诸法自相局限于法体,不通于余法,若通余法,便非自相,惟有真如,能遍诸法。体常简共相,诸法无常、空、无我等,虽遍诸法,体非实有。即诸法上无体无用,名空无我,非有实体,贯通余法。唯有观心无共相体故。言真如常,彼不应说就是常法故。体非虚谬,简虚空我等。非虚言句,简异虚空。非谬之言。即简我等。唯诸法真如,具上述三义,故名圆成实性。

上述三自性,皆不离识,故名唯识所变。变有二种:一因能变,即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二果能变,即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之种种相。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从异熟起、名异熟出,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

简略地知道三自性,我们就可修唯识观了。唯识二字,具一切法。“唯”有三义: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我。持取依他圆成识相识性。二、决定义,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显无二取。三、显胜义,说唯识空,但举主胜,理兼心所。识字具表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五法。五法中前四是事相,第五是理性。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名唯识。一切法者,即三自性。《阿毘达磨杂集论》就一切法,以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所观体。通观有无性故。性者体性,非真如。遍计所执其体性既无,如何得言唯识耶?由妄识变现不离唯识性,亦称唯识。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之《唯识章》中引证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的颂说:“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制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第一半颂,证遗虚义。第二半颂及后一行,证存实义。两颂的大义是,初颂四寻思观,后颂四如实观。初颂前半,观名与事更互为客,即是悟入遍计所执自性。初颂后半,观彼二种自性差别,唯有分别,唯有假立,即是悟入依他起自性。第二颂中,即是悟入圆成实自性。四寻思者,一名寻思,二义寻思,三自性假立寻思,四差别假立寻思。四如实智者,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二义寻思所引如实智,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行如实智,四智之体,即别境中的慧心所。“名事互为客”者,一切凡夫从无始以来,攀缘诸法的时候,先缘能诠诸法的名称。名即诠表诸法的名言,事即诸法的体相。由名执体是实有,由体执名是实有。如缘瓶、笔、书、盒、水、火等之名及体,执名与体相属著,是即遍计所执,体用都无,不可行也。“互为客者”即暂住非常住名客,随缘暂名暂有体故。名与事互相为客,没有属著实性,然愚夫迷执,于名称与事相,记为常相属著,是即遍计所执。今由四寻思观,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故知名事常互为客,非是主实,是名四寻思观。

“其性应寻思”者,其字指上句名与事,名事体相名性。愚夫迷执名事属著,名之为性,是计所执。然今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是即观互为客而非主实。即名于事为客,事于名亦尔。“二”者于上句所言名与事二法,名是能诠,事谓所诠,即名与义。此名与义各有自性、差别,此二言二种二。此二言中,有名、义、自性、差别,是二种二。智周记说,思名义俱有自性、差别,名之为二。于上句名、事之一,各具自性、差别之二。“当推”寻观察,是劝策修观行者之意。“唯量及唯识”者,重彰依他非计执。唯量者,标“事”观,唯有分别,即唯识门。量即分量,心用分限。智周记说,名义俱有其识,名为唯量。唯有假立,即是悟入依他起自性。为什么要双观,唯量唯假呢?是为遣除二种执,观唯量遣心外执,观唯假遣实有执。

“实智观无义”者,实智即从寻思所生四种如实遍智。“观无义”即观其义本来无有。“唯有分别三”者,谓法有三种分别,即名分别、自性假立分别、差别假立分别。“彼无故此无”者,彼指心外各事自性差别一切境义。“此”指能缘三种分别心。无彼所执之境义故,亦无此能执之三分别心。故《成唯识论》说:“既无实境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谓义无故,观此三种能分别亦无。“实智彼无故此无”。悟之名能所故。以四如实非安立智以悟入圆成实性,故云是即入三性也。

存实的意义如《成唯识论》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这一段话,表显很有深刻的意趣。即显初地所证百法明门:故修唯识观,则入初地证百法明门。“识”之一字,所表显凡有五类:一、八识心王自体分;二、六位心所自体分;三、心王心所所变相见分二分;四、前三分位不相应法;五、于前四法观遍计所执以空为门所显的空理。初显四俗事。是依他起,后一真理是圆成实。总显所存依他圆成二性是有,以证明存实义。如上所说五类之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论又说:“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等者等取心心所不相应无为,即遮遣遍计所执五法事理,唯虚妄起体用都无证明遣虚之义。故说“唯言”。

窥基《唯识章》说:“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此说遣虚存实观之所由起,所以有此初重视法之建立者,遣诸有情无始以来,执遍计我法为有,拨真俗事理为空,是故最初遣彼迷执,令知法性。故最初建立用此观法。“遣空观”等,即说明观行的运用。

《唯识章》又说:“今观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无,亦无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观成。纯有纯空,谁之空有!故欲证入离言法性,皆须依此方便而入。”此说明观的意义,依所治病有计执有与空,约能治药可有空有。若所治病无增益的有执和损减的空执,应能治药亦无遣存了。因迷悟相对方成观行,岂有纯有纯空的空有吗?故欲引起无分别智,证得真见道离言法性真如,要先于资粮位及加行位中修此遣虚存实观。诸法体性,言语道断。非是定有,亦非定无。一切言诠但是世俗虚妄施设。以证真实位,一切诸法,非有非空,离诸分别,性离言故。

《唯识章》又说:“此唯识言,既遮所执,若执实有诸识可唯,即是所执,亦应除遣。”意说为遗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是亦法执,亦应遣遮。

这初门唯识观,至关重要,修止观的人应该重视依修。先知三自性的意义,然后于行住坐卧中修习,特别需要每天以一定的时间静坐而修之。先观想三性三无性的道理,然后停息心上的活动,摄心专住一境,即住于心上不散,不外驰,心念若起,即知是见分于相分上的虚妄分别,当体消灭,摄令安住。念起即觉,觉之即灭,久久忘缘,自成一片。久修正观必成,得大受用。

按:太虚太师对遣虚存实唯识之特胜义,有简短的论说,特附录于下:

《成唯识论》卷七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此即五重唯识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观;而唯识观之最胜点,即在乎此,以本只要此第一重唯遣虚妄识,存真实之唯识观。后之四重,只是为钝根人辗转离过,以入真耳。若利根人,只此一观,一了百了,直到究竟;以遣虚则妄无不尽,存实则真无不圆故。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本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研究。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伊斯兰教政治运动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来龙去脉,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系列文章,对学术界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热门推荐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 修仙应用商城

    修仙应用商城

    还在一个人埋头苦修?还在为找不到宗门而烦恼?道友,什么年代了,下个修仙应用商城,多方便啊!缺少功法?上“仙淘”,看中哪个买哪个,记得五星好评哟。无人指点?“神仙知道”、“卦乎”解答您各种古怪刁钻难题!找人双修?那就下个“修修”吧,满意您就右滑,匹配成功即可双修!修仙应用商城,您最好的修仙伴侣!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未来:人类的征途

    未来:人类的征途

    《未来:人类的征途》是今何在创作近20年完成的一部科幻小说,作品以时间为轴,以宇宙为卷,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大时代。一段科幻版的人类史,跨越百年的探索之旅,全景展现从过去到未来的三次世界级战争:创造超级量子计算机的数学家,对抗智能清洁武器、飞越宇宙的飞行家/超级游戏玩家,建立智能化和平帝国的少年……在庞大的时间机器里,一个微小的齿轮就可能使未来面目全非。悲欢动荡的百余年里,不同人物粉墨登场,联邦与自由派互相角力,觉醒的智能机器人也试图左右人类的未来,一个个国家在战争中兴起、陨落,英雄归于何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 失仙岛

    失仙岛

    黑水的尽头,一只孤零零的小船穿过翻滚的积云,船尾的篙橹架着盏绿光的琉璃灯,船头站了个姑娘,一手持剑,一手攥着被划破脖颈的青鸟,鲜血渗进船板的缝隙,四面八方涌来阵阵低吟:还我骨头……
  • Water in May

    Water in May

    Fifteen-year-old Mari Pujols believes that the baby she's carrying will finally mean she' ll have a family member who will love her deeply and won't ever leave her—not like her mama, who took off when she was eight; or her papi, who's in jail; or her abuela, who wants as little to do with her as possible. But when doctors discover a potentially fatal heart defect in the fetus, Mari faces choices she never could have imagined. Surrounded by her loyal girl crew, her off-and-on boyfriend, and a dedicated doctor, Mari navigates a decision that could emotionally cripple the bravest of women. But both Mari and the broken-hearted baby inside her are fighters; and it doesn't take long to discover that this sick baby has the strength to heal an entire family. Inspired by true events, this gorgeous debut has been called “heartfelt, heartbreaking and—yes!—even a little heart-healing, too by bestselling YA novelist Carolyn Mackler.
  • boss的头条小娇妻

    boss的头条小娇妻

    逃婚的林梦,迷迷糊糊的在机场迷路偶遇乔无译。一直生活在国外的林梦一时不知道该去哪里只好谎称孤儿,跟着乔无译。机缘巧合,成为了一名艺人,从此名声大噪。一向严格的乔无译对林梦百般宠溺。林梦:你说我是不是特别傻?乔无译:嗯!我家的猪蛮诚实的嘛。
  • 相重世纪

    相重世纪

    就是那个它,创造了这个世界,丁克的父亲说。
  • 弑天神帝

    弑天神帝

    将才世家公子,家族一朝被灭,贵公子的富贵生活成虚无。成路人在修炼,成武尊,再次星耀大陆,成神帝
  • 花间载酒醉千年

    花间载酒醉千年

    他,生而为仙,却只爱做人,但为了他,不得不同他一起来到了那大小方诸山,入了那修仙的学堂,默默的守候着他,护他一生周全。他,只只凡间一小小地仙,却一心想要入了那九重天,当那高高在上的上仙。都说神仙好,容颜永不老。那日他遭同性爱人抛弃,却又怕他将二人断袖的事情公之于众,于是便将他一把推入那飞鸟不过,鸿毛不浮的弱水之中。临时之际,在刺骨寒冷的冰水之中,有一女声在他耳畔呢喃,“想要我救你吗?想要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去报复那负心汉吗?”他毫不犹豫的道,“要!”待他醒来之际,已入魔界,原本的花容月貌早已被人用刀划的面目全非,他想哭,却早已没了眼泪,他想要叫,却已然失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