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400000277

第277章 跋:老茶客谈茶

从颜色上分茶有绿茶、红茶、白茶,自然还有黑茶等等;换一种分法又可分出果茶、花茶、八宝茶之类。茶的名目实在繁多,有龙井、黄芽、甘露、普洱、银针、飘雪、石花、铁观音、蟹目香珠……我在这里讲的是产于四川蒙顶山的老茶客名茶。蒙顶山年降雨日达200天,海拔1169米,这是蒙顶山产茶区的黄金位置,所产的老茶客茶味甘而醇,色黄而碧,清茶香云覆盖,久凝不散,是茶之臻品。作为老茶客的我就好老茶客茶这一口。老茶客茶黄叶黄汤,分雅味、雅韵、雅致三个等级,个中品味只有真正的品茶、评茶、惜茶、爱茶之人,深谙茶里乾坤之人才能领悟。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就是茶的境界。

我从来不喝饮料只喝茶,原因是饮料使人信不过。对于那种香精加色素勾兑而成的液体,喝过之后连嘴皮子都泛红的汤汤水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它流进我的躯体。人的躯体不是那种街面上卖的饮用水过滤器,对于我们的肝肾要倍加保护,这些脏器陪伴我们度过一生要替我们过滤掉那么多毒素,我们毫无理由再使它们承受多余的负担。何况,任何浊汤只要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请几个只数银子不负责任的名人“广告”一番就能够猛赚大钞,一旦染饮将加重家庭的财政负担,等于把内脏推上菜板。

茶就不同了,这是天然的,它有形、色、味、香,还有神韵和禅机,可以去尘埃,滤血污,洗心肺……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静心。

只可惜天然的东西一旦人化就变得不天然。譬如大和民族,本不知什么是茶。从大陆舶到茶文化就根据狭隘的岛国人的心理发明了所谓茶道。什么是茶道?有人说是文化,其实是繁琐,叫身着和服的女子跪在榻榻米前捣鼓,弄半天弄出一小口汤水,但本质还是茶,并没有质的变化,喝起来不可能有味的变化,只是在形式上更诡谲,更故弄玄虚。岛国人小气而又拘束,像蜜蜂一样围着一个蜂王转,动不动就要献身剖腹,并且喜欢繁琐。

气功师讲究气场,巫师崇尚图腾,岛国人热衷于茶道,这些都需要在气势上压人,在手法上迷惑人,在精神上统治人。但住在宽敞大陆上的中国人近来也喜欢上了排场,要把茶馆开成茶庄、茶坊、茶堂,经过一番装饰,仿佛发了气就算气场,喷过火就可请神一般,茶庄也都纷纷改换门庭。竹椅换成沙发,茶博士变成摩登,掺茶改成表演茶道,卤肉夹锅盔变成三明治等等。这么一变将真正的茶客如我者拒之门外,而将饮茶变成了暴发户的专利。在这种稿费制度下,你怎么能指望文人花上百元上千元去消费一杯清茶,没有文人加盟的茶文化充其量算得上阴沟里流出的浊流,汇入大江大河都是污染源。

文人喝的茶是用山泉冲泡的春茶,茶叶扁平细窄,色油墨嫩绿,一旗一枪,直立于水面。茶色鹅黄碧绿,饮之似有茶骨和气节,且满嘴溢香,这香是幽兰出自山涧,可以将人的灵魂引去,洗涤浸润,使之冰清玉洁,化浮躁为宁静。具有这种功能的只能是产于海拔1169米雨区山地的老茶客茶,而非平原之茶或高原之茶。平原之茶柔而无骨,高原之茶硬而失润,只有半山之茶软硬适度。成都人爱喝“老茶客”正是因为成都人都是老茶客,个中滋味只有性情中人方能体会。

大款们也要喝茶,但那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和夸富心理的需要,所以茶馆变成了麻将房,变成了染缸,变成了谈生意的处所,变成了人欲物欲横流的名利场,茶也变成了酱汤,变成了同饮料一样需要加香精和色素才能灌进口的浓酽液体。那种还泛着油珠含着酒精的饮料灌进喉去只能升高血脂血糖血压,肝变成脂肪肝,肾变成过滤器,血管变成下水道,人变成狂人,变成妄想症和歇斯底里,然后就上高速公路飙车,出没于水泥丛林,红着眼睛,喷着酒气,发着梦癫。

茶恰恰是清淡、高雅、纯厚、寡甘、透明和无欲的东西。

喝这种东西要清风徐来,要喜苦待甘,要清心寡欲,要懂竹林七贤和梁祝,最好手里握了一本德莱赛的《天才》或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心里正吟唱着拜伦的诗句,用的是贝多芬《月光曲》的意境和调子,只有这时才真正需要英国人叫作“tea”的东西。对于人来说tea是利尿剂,是吸附血中杂质和过滤思想中毒素的纯物质,它同氧气、水、蛋白质一样重要。可气的是大气在被污染,水在被污染,蛋白质也被各种饲料演绎得变性,如今又要将茶连同载体茶文化也搞得面目全非。我们呼吸有害物质超量的空气,喝漂白粉味很重的水,吃几个月催肥的猪肉,再饮勾兑过的茶汤,我们还奢望保持人的品位和质量,自认为是精灵,这真是自欺欺人。

靠做生意发了财的广东人要喝早茶,其实是借茶之名大啖小吃点心。如同卫道士要借道德之名维护封建的忠贞,却以牺牲人的生殖功能为惨重代价一样,借茶之名猛吃暴饮损害的正是茶的贞德。

川人啖茶其实是聚会,茶馆成了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其中的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所饮之水正是长江上游都江堰奔来的岷江之水,茶则是正宗雅安蒙山所产的“老茶客”之茶,将那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佐茶佐餐都是好菜。

英国人喝的是下午茶,同广东人在时段上有区别,在情趣上也有伯仲之分。英国人算是欧罗巴人中顶喜欢茶的民族,他们的供应地却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印度人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搞到了中国的茶,被殖民主义的英国人弄去当成一大嗜好,这是具有悲剧的开场和喜剧的结尾的一幕。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茶叶的生长,四川的茶叶主要生长在盆地和横断山脉的过渡地带,最重要的就是雅安的名山,其土质多为页岩、砂砾岩、石灰岩,含有丰富的养分,土质松软,宜于排水,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过去要将产下的茶运往西藏或滇南就靠茶马古道。往云南走靠的是马,一队队马帮在山涧行走,到达东南亚和南亚。走川藏,翻越二郎山靠的是背夫。背夫们头戴大草帽,手握拐杖,背负着巨大的茶包,他们从雅安出发,走荥经道,翻越大相岭,过清溪,攀飞越岭,进入甘孜,到达泸定桥,直奔打箭炉(今康定) ,这比直接走二郎山绕了远路,但道路更平坦。二郎山高万丈,沟涧下有多少背茶的背夫的白骨。当年在这条古老的茶马古道上有数万的背夫在讨生活,那是一支蚂蚁队伍,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每天都有人累死或摔下悬崖。古老的茶马古道川道段比滇道段更艰险,川道上许多路段连马也无法通过,只能靠背夫。

哪怕到达打箭炉也才完成了茶马古道的第一站,背夫将茶包卖给锅庄老板,再转手给马帮商队,下面的路是高原道,运往昌都,到达拉萨,一站一站,靠马匹牦牛运输,走一年甚至两年,才能到达印度,进而到达波斯,到达罗马,一路上都是马匹的尸骨,要将茶叶输往世界多么不易。

德国人滥饮啤酒,俄国人贪恋伏特加,法国人大呷咖啡,美国人干脆将五花八门的饮料灌下去,比起来我们中国人坚守茶的阵地算得上是有操守和信念的。只可惜今天的人们要把这种老少皆宜的东西包装成茶庄中上百元一壶的“太空”级消费,这是异化和错位。什么东西一昂贵便容易使人犯罪,什么东西一昂贵就会使不法分子动邪念,譬如黄金,本是一种普通金属,一昂贵就发生了许多金案。茶亦如此。将一些茶叶装在各种器皿中,冲泡在昂贵的茶具里,并添加许多不相干的成分,这是对茶的诋毁和侵犯。

我曾在蒙顶山上喝过几毛钱一杯的老茶客新鲜毛尖,用的是山上的泉水。坐在竹林之间,山风轻拂,有一对大鸟吟唱着列队而过,又有友人朗诵老庄的经典,我总在这种境界中构思我的那些癫狂文字。

这难道是一种反差?

我写得很不轻松,但绝对没有杂念,从文字中可以捞到多少好处实不敢奢望。文学本身就是清茶一杯,越喝越淡,会给人什么好处?文学像茶碱般侵入了我们的神经,病毒般蛰伏在我们精神的深处。在旁人眼里文人是一群病人,而我们自己却以精神充实自豪。文人不值钱,也就没有多余银两步入茶庄,但茶是我们的血液,茶馆是我们的阵地,茶友是我们的精神依托,我们可以失去名利场、舞场和赌场,但我们不能失去茶场!英国人说他们可以失掉印度,但不能失掉莎士比亚,茶馆就是我们心灵中的莎翁,谁要夺去谁就是我们的大敌。

老茶客王跃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板仓绝唱

    板仓绝唱

    她是伟人背后的女子,她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她与他的爱情、婚姻至今仍带有许多神秘色彩。1917年,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被爱情的神箭射中,从此,她除了“为母而生之外,就是为他而生的”;她是一个“哭得厉害也会闭气晕倒”的纤弱女孩,为了他,却可以在大牢中一声不吭地忍受酷刑,一任皮鞭、竹桠、木棍和水牢折磨,无所畏惧——这就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她究竟是怎样的敏感多情、柔情似水?又是怎样的从容淡定、坚贞不移?余艳的《板仓绝唱》通过杨开慧的手稿情书为我们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儿女情长,一个始终沉默在历史迷雾中却又是惊天动地的杨开慧。
  • 爱真的很近么

    爱真的很近么

    当年在农村上初中时,放学回家就得去放牛。其实放牛也就是把牛拉到村头的河堤上,将牛绳子的一端插在地里就可以了。我一边看书一边照看着牛。教室里的谈论声惊天动地,大家都在为下节课的演讲做准备。我也忙得停不了口。尽管这样忙,我心里还是想着秋。这丫头,一个星期没个好心情了。在那个角落,我发现了她。众人在热血沸腾,她怎么能那样安静?
  • 隐居三年

    隐居三年

    这是一本自我之书,是一幅风景画卷,也是一画镜子。徐南歌子画着画,把生活过成诗,蓦然回首还创造了一个新自己。在创立的“南歌子丝巾品牌”蒸蒸日上,获得资本投资时,她毅然放下企业与品牌,在上海隐居,“我的内心需要表达,我也急需滋养,我只是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稍离五色五味。”徐南歌子这样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居三年是诗意而长情的三年,是举轻若重的三年,是不为旁人的自我修炼、寻找生命底色的过程。她把对艺术、对创造、对生活的不同视角的体验和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把对自我生命的追溯与表达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隐居三年》,提醒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慢下脚步,一边滋养一边前行。我们本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我们本可以另有轨迹生活。
  • 我转身,邂逅一生的执念

    我转身,邂逅一生的执念

    《我转身,邂逅一生的执念》——收录了陆小曼的散文、小说和日记,并选录了徐志摩写给其的《爱眉小札》。共分“心寄云峤”“湖山寂寥”“去路无缘”三部分。情意缠绵,热烈真挚,明白晓畅,动人心肠。
热门推荐
  • 奉天承命之祸妻难挡

    奉天承命之祸妻难挡

    星阑,身藏上古神族血脉,天定的祸害。殊不知她是宿敌用来挡风波的牺牲品!储云景,三千年前为一统大陆而来到人族,莫名死去,由神变成了人。漫漫轮回路,他遇到了她,才知人生不止有争霸战争,风花雪月倒也畅快。这一世,两人又相遇。一个是被设计的“祸端”一个是被暗杀的“眼中钉”两人对视,珠帘合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诡计又何妨?掌定乾坤,山河安泰!【一生一世一双人;双洁】
  • 女权倾天下,摄政王爷不好惹

    女权倾天下,摄政王爷不好惹

    注(本文甜宠爆笑)现代特工穿越至女尊架空王朝,扮猪吃虎虐渣莲,步步为营称霸朝野,谈笑风生畅快江湖!这一世她不过懒散随意而活,结果一个不小心惹下两朵芳香扑鼻的大桃花。凤啸鸣“本公子追了你两世,还敢跑?小心你的狗腿!慕容锦鲤“自溢双飞但求双宿永双飞!生死相陪只为执你之手,博佳人一笑但愿时光永相随!谁知她只是回眸一笑“抱歉,天下之大,我想出去看看。"“好啊,娘子准备去哪?"再回首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两道妖孽的身影早已赖在身后丢之不去。慕容映月……可以退货么?
  • 卿卿亦成

    卿卿亦成

    前世因果陆云成间接将姜卿害死,谁知陆云成爱上了姜卿,陆云成用太子之位与全部修为换来了与姜卿的下一世的相遇。几百年后这一世的陆云成没有了上一世的记忆是一个出家的和尚,他的师傅眩真道长在陆云成生日那天死去眩真道长在死之前说去南安城找云间道长让云间道长招抚招抚一下陆云成开尔城离南安城相差六万里,在陆云成去的过程中,一边收妖,一边去南安城,遇到了转世的姜卿,而这一世的姜卿以幻化成了一个狗尾巴草精…………
  • 后悔药你吃么

    后悔药你吃么

    林峰错把后悔药当成老鼠药,重回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十年前!这个时候,比特币还不值钱!这个时候房价还不像现在一样寸土寸金!最重要的是,他拥有了一瓶后悔药!!!以前没注意运动!后悔了!林峰掀开衬衫,完美的八块腹肌代替了九九归一的大肚腩!买彩票没中奖!后悔买了彩票!再次看向买来的彩票,一等奖!
  • 网游之天地人间

    网游之天地人间

    一个乱世中的铁匠,最终是如何率领千军万马?覆王朝,倾天下,征异族,战天地。风云际会之下,铁匠郑秋异军突起,率纵横之师,承战神之志,横扫八荒四海,重整天地人间!
  • 对死去的爱情说再见

    对死去的爱情说再见

    上大学时,有幸被一位美丽的吴姓女生爱上。当时极害怕,怕养不起她。后来发现,她不仅食量小,而且虽出身高贵、天姿绰约,人却随和:我又脏又臭的内裤、鞋袜,居然常被她搜去洗得极干净,还总要喷上一些怪异的香味儿。我便觉得和靓女一起生活,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一对青年,热恋很久以后结婚了。一天,男的要给女的买戒指。走进商厦,一看那些琳琅满目的金银首饰,她犹豫了很久,吞吞吐吐地说:“我不要这个,给我买个呼机吧。”
  • 紫丁香的品格

    紫丁香的品格

    冷格舞会在城市的那一角很少有人知道,它可能在市中心,抑或是流经城市北部的西江岸上,甚至可能就在一处不起眼的居民楼里,这个像是瘦长鬼影一样的都市传说流传在这座城市里。流言蜚语伴之而声,有人说那是一个巨富的风流场所,有人说它是街头艺术家的心中圣地,甚至有人声称曾真真切切见到过它
  •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书以中国历史先后顺序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近200个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本书脉络清晰,以朝代先后为序,选取这个时期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件向读者一一叙述。本书条理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 四姝传之半缕犀角香

    四姝传之半缕犀角香

    一个是被罚下界的仙女;一个是被罚下界的冥官;一个是下界出马的妖王;前世的朋友重聚,爱人相逢,仇人碰面。人生,从此地覆天翻。南柒柒:身边不知道是哪个男妖男仙在招蜂引蝶,搞得情敌超多,脑壳痛。阮凤眠:能不能都忘记我,让老子清净渡个劫。柳延洬:问世间情为何物,本座甘心等她一万年。战宸:你身边的人只能是我,三生三世,永生永世。楼霄:无阿阮,楼霄是佛更是魔。胡定天:这世间长相相似之人何其多,可她却只有一个。虞君麒:虞家可无我,我不想无她。麒不愿放手。柳延洬:把上面这四个客串的男人拉出去,本座才是这部书的男!主!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