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400000017

第17章 姊妹情深十六姊妹情深

我姐姐是家中的老二,小名叫东菊,父亲出走时也只有十一周岁。由于是女孩,家境好时也没让她读过书。姐姐从很小就帮助母亲干活儿,加上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礼教,姐姐从根儿上就养成了吃亏让人、贤惠厚道、温顺听话、忠诚老实的品格(现代人会把她当傻子看待)。

父亲走后,妈和哥哥们都外出做工,只有我和姐姐守家。姐姐什么活儿都干,不仅要管家中的柴米油盐、烧火做饭、收拾屋子,还要带我去挖野菜、拾柴火、洗衣裳、缝补衣裳,又要帮妈妈做别人送来的论件活儿。她当起了管家,分担着母亲的职责。

我们姐俩吃饭,姐姐总让我吃饱;干活儿也是让我干轻省活儿,提小篮子;她干重的活儿,背大的筐。我们家养鸡、养猪的活儿也都是她干。我们家拾的柴火大都是烂豆叶、烂树叶、谷楂子。谷楂子是好柴火,到了第二年春天都烧完了,用烂叶子烧火做一顿饭是很难的,我都不知道她一年四季是怎么做熟饭的。春天更难,那些豆叶子在别人家都是用来沤炕的,哪能烧啊,姐姐总是耐心地找点儿整装的柴火,先引着了火,再盖上烂叶子,用个破风箱呼隆呼隆地吹起火苗来,锅里的水烧开了,把谷末子撒到锅里(那时农村种谷子,我们都是吃带糠皮的粮食,可以省钱)加上野菜,用小火咕嘟软了就做成菜白粥。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麻烦,但是姐姐从来没叫过苦。

有一件事总是浮现在我眼前,几十年了也忘不掉。在我们生活困苦时,我妈的哥哥来看过我们一次。记得那天太阳西下,热辣辣的阳光照进我们的小东屋,姐姐烧火做饭,柴火不好烧,不知为什么烟不往外走,反而往屋里灌。平时屋顶高处有烟,屋子矮处还能待人,但今天矮处也有烟,没法子待,只好让客人坐在院子里。院子里有奶奶、四伯父,还有个叔伯嫂子,他们和客人说着话。天快黑了,饭一直做不好,看看天气已晚,他要赶回家去。过去娘家人看姑娘总要给留下点儿钱,他们家也不富裕,当着婆家人给少了又不好看,他就跑进屋里放在炕上一块钱,对妈说:“给孩子们量斗米吧。”说完扭头就跑出来,这一下子把他呛的,咳嗽了半天才喘匀了气。他走了,妈和姐姐一脸的羞愧无奈。妈觉得日子过成这样,对不住娘家人。姐姐很自责,没让亲戚吃上一顿饭,还挨了呛,姐姐难受得什么话也说不出。

妈妈对姐姐要求很严,什么事若做不好就说她,她小小年纪要抱孩子、哄孩子,胳膊短搂不住孩子,把孩子摔了还挨骂挨打。有时姐姐感到委屈,也对我抱怨:“妈妈偏向你,从来不打你。”我还会还嘴说:“谁让你不长材料(本事),妈才打你。”我现在想起来很内疚。妈觉得大女儿就应该帮助家里做事,我从小就赶上家境败落,小小年纪就吃苦,可能是妈心疼我吧!

姐姐的好处说不完。由于家穷,吃不饱饭,更别说吃肉了。姐姐对我好,她怕我馋,总是想方设法给我找点儿荤的吃。开春时,我们家乡的歌谣唱道:“二月二,龙抬头,谁先抬,我先抬,蝎子、蚰蜒不敢来!”

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小虫子到处飞,我们家乡有种小飞虫叫咕噜蝈,长得胖胖的,有五六分长、三分宽,它总用头顶着窗纸飞,翅膀煽在窗户上,它越飞越高,窗户上积了一冬的灰尘被弄得纷纷落下。姐姐一看到咕噜蝈,就挥舞着双手在窗上捂它,我人小在下面轰它,边赶边唱:“咕噜蝈上窗户,逮住你,烧烧吃!”捉住后,姐姐用缝衣针扎住它的前胸,划一个洋取灯儿(火柴)点着油灯烤它,把火拨得小小的,不让它冒黑烟,避免咕噜蝈的肉有烟熏味。咕噜蝈不停地扑打着翅膀,姐姐怕它把小灯煽灭了,就先把两边的翅膀烧掉,使它不能煽动,再烧肚子,一会儿就烧熟了。姐姐把肉拿给我吃,那时觉得咕噜蝈的肉又鲜又嫩,味美、可口。姐姐看我吃得高兴,就像她自己吃到一样高兴。

有时姐姐到蒲阳河边洗衣裳,就抽空捞些螺蛳给我吃。她把螺蛳洗净,用盐拌一拌,在小铁勺里煲一煲,吃起来更鲜美。我们有时捋树叶时会抓到一两只知了,姐用菜叶包好,放在做饭剩下的余火里,拨个坑埋在里面,一会儿就烤熟了,我觉得比什么都好吃。当时我很快活,姐姐看我高兴,也就开心地笑了。这就是我们穷孩子的一点儿幸福。

姐姐总怕我饿,有一次挖到一个屎壳郎烧熟了给我吃。我迟迟不敢拿,心想:屎壳郎吃屎,臭死了!怎么能吃呀?心里实在腻歪,可又想吃肉,姐姐看出我的心思,就用针把硬壳挑开,露出鲜红的肉来,鼓励我说:“这肉挺香的,快吃吧。”因为又饿又馋,我终于鼓起勇气吃了下去。确实挺香的,不像心中想象的那样臭。姐姐在家伺候我们大家,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从不攀比什么。我和二哥在外面干活儿回来就算“有功”了,回家来什么都不做。姐姐在外面干了活儿,回家来所有的事还要靠她管,靠她做,她从不推卸。家中计划吃粮都由她管,说到底,那时她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说起来也不大,只是比二哥大两岁,比我大八岁,她常常要跟母亲起五更睡半夜,一样和母亲挑灯做针线活儿、纺线、织布,从来不敢说个“不”字。妈妈严格要求姐姐,让她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重担,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殿

    生命之殿

    但丁·罗塞蒂的十四行组诗《生命之殿》共有102首(含开篇),创作于1847年到1881年之间,在诗人临死前六月才最终定稿,代表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十四行诗艺术的成就,也是这个时期英国诗坛上的一部扛鼎之作。《生命之殿》充满了诗人关于时间、爱情和人生的感官印象,这一系列诗歌直接滋养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的唯美主义和颓废派创作。
  •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Ⅲ(白金纪念版)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Ⅲ(白金纪念版)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四部美丽的爱情诗集:《采果集》、《爱者之贻》、《渡口》、《诗选》。著名文学家冰心和东方文学翻译家石真以韵味幽雅、哲理深妙的译笔还原了一个洋溢着温暖、分享与爱的光明世界,传唱爱情纯真,颂扬无暇童心,赞颂生命,思索人生本质。随处可见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既有对理想追求的豁达和坚定的信心,也有生命的真实感动。微风徐徐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本美好的诗集,跟随着泰戈尔拾起昼间之花那片片怡人的花瓣,看着它成熟成记忆的金果,带领我们品尝人间甘美。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是一部精选的中学生作文集,所选的40余篇文章中有记叙文、议论文、叙事、议论、散文等,全部出自90后的学生作者之手。这些单纯、稚嫩的作品,在同龄人来看,立意深远、构思精巧。在有资历的成年人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这些文字却散发着一代未成年人的青春芳香。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热门推荐
  • 木棉袍子君休换

    木棉袍子君休换

    【推荐唐朝文言情《太子追妻总掉坑》文风可正剧可沙雕,男女主可考据可调戏。】 生命中有一条叫“青春”的路,它日益丛生着荆棘,而我们都不擅长成长,所以走得很跌撞。 向冬漾:以你爱的花为名,赐我一世居所。姜晓棉:以你曾冠衣之名,赎我余生缺席。故:木棉袍子君休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傲娇王爷热情妃

    傲娇王爷热情妃

    某人火急火燎的出现,大声囔囔着,“王妃,不好了,王爷生病了。”“嗯,让他多喝点水。”苏小沫慵懒的躺在院中贵妃椅上,眼睛都不睁的轻声说着。“王妃,不得了了,王爷受伤了。”苏小沫躺在院中贵妃椅上,微睁开眼睛轻瞟了对方一眼,随口说着,“刀枪剑戟,哪种兵器,伤口多深多长,出血情况怎样?”“这……”我能说只是一根针扎破手指头吗?来人心虚的看着对方。苏小沫丢给对方一个药瓶,闭上眼睛说着,“让他自己止血。”“王妃,这次是真的出大事了,王爷让人给下毒了。”“什么?”苏小沫恼怒的“腾”的一下从贵妃椅上起来,美目圆睁,但是为什么她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极其兴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对他下手,这是在向我下战书吗?好,我接受他的挑战。”“……”
  • 三界玲珑塔

    三界玲珑塔

    “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枪炮声里,前业界大亨关桃惊闻父亲被绑架,不得不筹款救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屡遭打击,生意失败,爱人牺牲。但关桃始终如千年的龙华塔那样,虽八面玲珑,却傲骨嶙峋。在血与火的较量中,为乡梓家国,他和爱人如飞蛾扑火,舍生取义。旧上海由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组成。魔都三界,红尘滚滚,却是近代中国革命发轫之所,各路英豪聚集之地。小说围绕这三界中的中国人、西洋人和东洋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发展情节,通过讲述以关桃为代表的一群中国人面对强大外族侵略时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故事,讴歌中华民族经历苦难后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1886年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本书的翻译者夏丐尊先生认为,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在这些平实的文字里,作者将人世间的种种伟大的爱——师生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融入其中。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感情,恰恰能在读者心中激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使爱的美德永驻心中。该书自诞生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成为公认的一部最富有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
  •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内容始于610年伊斯兰教的诞生,结束于1258年蒙古军占领巴格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二、哈里发国家的变迁;三、哈里发时代的中东经济与社会生活;四、异彩纷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公元632年,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逝世之后,穆斯林经过百年努力,建立起一个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和亚丁湾的庞大帝国,这就是哈里发国家。在“三洲五海”的宏大舞台上,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等在岁月的磨砺中共同缔造了光彩夺目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它承前启后,汇流东西,使人类文明之薪火得以续传,使相互孤立之民族融通交流,为世界由分散走向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缠蛇记(上)

    缠蛇记(上)

    蒋峻熙退役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事做。这天,蒋峻熙来到县城,信步游街,见大街上一些两元店生意红火,他想,开两元店本钱要不了多少,但县城的房租太贵。如果开家“移动的两元店”,就不需要房租了,走乡串户,乡下人就讲究个经济实惠,说不定生意会出奇地好呢。蒋峻熙上网查询了一下,发现许多大一点的地级市,都有专门给两元店配货的公司。蒋峻熙坐上了到偏远山区古溪县的长途汽车,准备以古溪县为“根据地”。
  • 伪装萌宝甜又甜

    伪装萌宝甜又甜

    或许是孟婆忘记给顾音冉喝孟婆汤了,也有可能是因为那碗孟婆汤功效不好。顾音冉在转世后记忆并未消失。而且还投胎到了五大家族中的顾氏,父母和哥哥把她宠上天,简直不要太幸福。当然了,至于这是不是因为顾音冉上一世拯救了银河系,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 仙路之殇

    仙路之殇

    天地修道之法千千万万,但殊途同归,无数生灵终其一生,只为追寻长生大道。六界无尽太平岁月,一朝梦碎,天才少年,凭绝世传承,破万年浩劫,只为拯救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