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400000021

第21章 二哥轶事(1)

我二哥叫吕文荣,小名东才。父亲出走时他十足年龄只有九岁,就到赵老国家当“小做活儿的”。去做活儿的那天早上,妈轻手轻脚地起来,温好热水,自己先梳头洗脸,然后才把二哥叫起来要他洗脸。二哥伸个懒腰,爬起来,妈嘴里念叨着:“以后可不能睡懒觉了,要天天干活儿了!哎!给这个坏蛋家做工,真划不来,那猴三(赵老国的外号)刁钻古怪,一天七十二变没有信用,我真怕他,不愿让你给他家干活儿。也就图个离家近,每天能看到你我好放心,咱们穷人没法子,只好任人捉弄。洗洗脸,穿上件干净的夹袄和一双赶劲(合脚)的鞋去他家吧!找个事不容易,先有活儿干着,不挨饿有顿饱饭吃就行了。”赵老国是我们村中的财主之一,有一百多亩地,两头牲口,雇了一个长工什么活儿都干。我二哥去了也是什么都干,主要是放猪。每天二哥早早起来,走到斜对门赵老国家,他先打扫院子,喂猪、狗,推碾子捣磨子,吃过早饭去放猪,让猪吃青草、野菜、树叶等,中午赶回来喂泔水,后晌再去放猪。一天三顿饭在他家吃,晚上回来睡,跟赵老国说好一年十块大洋的工钱。

赵老国有两个夫人,大夫人生了两个女儿,没有生儿子,就娶了小夫人,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个女儿叫凤印,和我同岁,我们俩有时在她家过道里一块儿玩。现在她们家成了我哥的雇主,我哥一切得听从她们家人指挥,真是无奈。妈看见赵老国和他家的人,常常诚恳地说:“三叔三婶子,东才孩子小不懂事,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你们费心告诉他,不会的就费心教教他,多指点他。”妈妈心思细密,考虑周到,无论做什么事都把话说在前头。她觉得自家儿子小,不放心,到别人家干活儿不容易,恳请他们关照、帮助。另外,作为街坊邻居又住在一起,希望搞好关系。二哥不大爱讲话,但赵家大人、小孩都说我二哥干活儿挺勤快,肯出力,不偷懒,心灵手巧,小小年纪什么都能做。当时有些乡亲们说:“东才回家睡,东家应该给被子盖。”我妈讲:“他们给咱们就盖,不给咱们也得盖。”也不敢得罪他家。我家的情况赵老国是知道的,家中常常揭不开锅。干了几个月,二哥跟东家说,家里没粮了要支点钱买谷子,赵老国却说:“现在没有钱。”他那么大的财主,常赶集买很多东西,怎么就没有钱?他就是想白使唤人。妈妈的担心最后得到了证实。二十二哥轶事秋天过了,庄稼收了,地里活儿也都干完了,猪长大了,多余的猪也卖了,只留下一个二槽子猪留着填圈。天也冷了,出门手都冻得生疼。三猴子东家说:“东才,咱们没活儿干了,你明儿个甭来了!”二哥回家跟妈一说,全家人都非常生气。二哥气得说:“白给他家干了快一年的长工,没有要紧的活儿了,饭也不给吃,工钱也不给,一句话就打发走了!”我说:“这十冬腊月的到哪儿去刨食(找饭吃),这不是成心要穷人饿死吗?找他去,说个明白!我们穷人就这么不值钱?他凭什么不叫做够一年?凭什么不给钱?叫他给工钱,别欺人太甚!”当时我气极了,但人小说话也不管用。我又说:“他还有没有良心!”姐姐说:“他的良心早叫狗吃了,怪不得人家叫他孙猴子七十二变,说话不算数。今儿用你了,说得甜言蜜语、天花乱坠;明儿不用你了,一脚踢出来。守财奴的本性!老绝户头(无儿子的贬称,他生了个儿子,便血死了)!”地主老财太狠毒了!唉!这个社会是地主老财的天堂!妈气得眼睛发直,半晌说不出话来。随后,她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深思着。当我们兄妹要到赵老国家辩理时,妈一个劲儿地劝我们说:“不要惹是生非,咱们穷人用人的时候多,不要得罪人家,得罪不起,以后有什么事还要求人家,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咱们有理,这种人不讲理,你跟他有什么法子?只当我们没挣这十块钱。你们人小,不懂这个世道,他要给咱们使点儿坏,咱们可受不了。得罪一个人就少一条路,咱们穷人有几条路呀!咱们可不能走进死胡同。路要越走越宽广,我们不偷人、不摸人、不坑害人,也不叫人抓住把柄,自当被贼偷了,只当自己多吃了,破财免灾。只要你二哥好好地活着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当时我年纪虽小,但觉得心里特别窝火,气不过。赵老国太欺负人了,干活儿的时候恨不得把人累死,得跟大人干一样的活儿,每天早出晚归,要工钱却不给。我在妈妈面前是比较敢说话的,我问妈妈:“干吗不去他家要钱?”妈非常生气地说:“小丫头片子,少多嘴,哪有那么多废话!”我吓得不敢吱声了。当时,女孩子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力,我姐从来不敢向妈妈说什么。妈妈也总是压着不让我们惹是生非,她虽然自己也很生气,但也是没办法。一个女人带着几个不大的孩子,又是穷人,有理也不敢去跟人家说个究竟。人家是财主,那种社会有钱就有理,无钱无势就得受气,吃亏倒霉!

赵老国的为人,全村人都知道,就是不清理(不讲理,没有信用)!穷人没地种,好容易挣点儿钱去当地,其他地主是雇长、短工种地,只有赵老国爱当地。双方订好契约:当地几亩,种三年,期满收回退钱。但他从来不让你种满三年,种完两年他就收回。因为他种地不上粪肥,别人当了他的地,为了多打粮,第一年便多上肥,第二年再上肥,第三年不用上肥也能多打粮食。他只让人种到第二年就把地收回了,这样第三年,他就可以利用这二年上肥的地力,不费劲儿就能多打粮食。他只种一年,过年后他又向外当。他就用这种鬼花样变相剥削农民。农民也没办法,知道会上他的当,也要当他的地!因为穷人多,你不当他当,总有人当他的地种,只好让他压迫和剥削,没有别的办法。

妈怕二哥在外打工危险,有一年攒下点儿钱,也当过赵老国孟家蒲道上的四亩地,契约写明三年期满。如果有地种,二哥不用出去打工,一家人都有活儿干。当时我妈还和我们说,咱们住这么近,加上关系也不错,我想不至于不让种三年吧。他根本不顾及什么面子,只管占村里人的便宜。到第二年秋天后,他拿着当地文书和钱,对我妈说:“明年我的地不够种,这地我得收回来。”

所以村里很多人都恨他,三里五乡人都知道他可恶。1937年,日本鬼子打来,县官也跑了,社会大乱。三猴子走亲戚,回来的路上被仇人推进大水坑里淹死了,没有人去救他。

我们家乡在农忙时实行雇短工、长工,春、夏、秋三季都有雇人市场,就设在我们村东大寺坡上(又叫铃铛寺),十里八乡都知道。寺庙建在高地上,上面有个较大的平台,可容纳很多人。雇主、雇工在那里自由交易,当面讲好条件:如雇短工一天三顿饭,工钱××吊,不管住宿,管住宿的都是雇长工,双方同意就成交。二哥常去找活儿干,耪小苗、打场、割谷子、勾绿豆(收绿豆时,连根勾下来)、砍棒子秸……因为人小,只给半份工钱,但他干的活儿并不比大人少。有时雇主还不雇你,说你拿不动大锄,拔麦子拔不到四亩不能算一个整工等。二哥不知受过多少委屈,但也不敢讲什么。人家雇你干活儿,给多少钱都得干,不敢挑拣。

1926年的冬天,外面没有人雇工了,二哥只能回家干活儿。我很高兴,有他和我做伴别人不敢欺负我。我俩做伴到蒲阳河上拾柴火,河岸南边有树林,每年这个季节外地人到河套里刨树,丢下的小干枝和木柞由我们拣回来烧。这时节妈妈又添了愁肠:光靠大哥一点儿工钱,还有妈和姐给人家做针线活儿也不够养活全家,又是腊月,天寒地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二哥去卖烧饼果子(油条),多少赚点儿钱。村里已有三家做这种买卖,其中一家是开个铺子,自家炸果子,烙烧饼卖。我们村一百五六十户人家,能卖多少呢?试着干吧!

每天天不亮,二哥就起来了,先到胜家蒲村(离我家半里地)去贩来30个~50个烧饼果子,然后走街串巷叫卖。因为本村已有几家了,所以二哥不怕辛苦,就到附近几个村子去叫卖,有时走出去一二华里,有时走三四华里,一早晨就卖完了。卖完后回来歇会儿,后半晌算算账,准备好明天早晨的贩货钱。

二哥沿街卖菜

我们这样的小本买卖在本村也有人赊账,其他人都好要,唯独我堂叔伯家的二儿子叫吕河的要不来。他本人好吃懒做,家中父亲当家,他没有钱,兄弟四人未分家。他看见二哥卖烧饼、油条就来吃,吃了就走,我二哥人小,怕他,他又不讲理,不敢不让他吃。吃完就要走,有时还摆阔少爷脾气,说:“东才,把篮子挎过来,我吃十个廿个。”我二哥说:“哥哥,你还没给钱呢。”他就说:“今儿没有,明儿给!”

第二回向他要钱:“我们小本生意赊不起,明儿贩货没钱了,人家不发货。上次和这次的钱,哥你一块儿给了吧!”他就叫起来:“就这么几个钱,还怕给不起你,别啰唆!有钱还你不就得了!”二哥三番五次向他要,他也不给。二哥只好告诉妈妈,妈也觉得挺难的,他家深宅大院,人又多,又怕让他父亲知道了打他,以后更会拿二哥出气。只好看见他父亲赶集去了,妈才到他家,找他妈去要。他妈人还算和气,对我妈说:“他八婶子,你跟我要,我一个镚子儿也没有,当家的有钱也不给我。你也不容易,带这么一大堆孩子,够苦了!这兔崽子还赊你们的账,丧良心的、该死的,他怎么不死呢!他净给我招惹是非。”骂了她儿子一顿,她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么办吧!我也只有这点儿能耐,给你们家两簸箕谷,拿回去给孩子们喝两顿白粥吧!”我妈犹豫着,堂伯母说:“你也别嫌少,我实在没有办法,这还怕媳妇们知道,人多嘴杂,惹出什么事儿。你是知道我们这个家的,就这么了结了吧。好妹子,只当你疼我了,你就答应了吧!”我妈知道她在家也做不了主,娶了四房儿媳妇,当了婆婆也还是像小媳妇似的受气。她丈夫也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过去旧社会谁都不拿女人当人看。妈妈唉声叹气地回来了,做人真难啊!干什么都有人为难你,做这点小买卖也这么熬神费力的!后来知道是我大伯母的小儿子吕文挑唆的,知道吕河馋嘴就使坏说:“你没钱,不要紧,赊他的,吃他几次,就把他的本吃完了,他以后就做不成买卖了!”

吕河是个二流子,专耍无赖,一听就照做。可亲叔伯哥哥吕文为什么这样坏呢?原来是他三叔教唆的(后来才知道),我三伯父是“倒卷帘”的住宅,他的北房南面和我们北房后山墙正对着,他的北房和门口并排,为了安全,他从北房的西山墙根儿里砌了一条南北墙,所以,他担水或到小铺子买东西,要绕半个村子才能到我们胡同口外的大街上。要从他的北屋出门向南走,往西拐出二门子,再往北走才能走出他家大门,且他家大门开得靠村边,很不安全。看到我父亲走了,我们又是孤儿寡母的,他就想霸占我家的房子住过厅,打开我们屋子的后墙,从我家出入,一下就可以到村中大街的中心地带。他们真是狠心!我们家势单力薄,他不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反而加害于我们,想把我们置于死地。三伯父在村里人缘很坏,外号叫三阎王爷,谁都不敢惹他,他连自家的亲兄弟媳妇和侄儿、侄女都想坑害,还亲手打过我九婶子,可见他的为人了。

我妈想,这穷人咋这么难,往后还能老去找他妈去讨债吗?又怕自家孩子再有点儿什么闪失,想来想去决定不干这营生了。后来妈想,去卖菜吧!他不会来吃菜吧?卖菜一来路远,二来赚钱少,有什么法子呢?先试试吧!

第一次上哪儿去贩菜也不知道,北关离我们家最近,我妈带二哥就到了北关菜园子。走进一家菜园子,种菜人可高兴了:“就在我这儿买吧!又便宜又好,小兄弟小小年纪干这活儿不容易,我一定多照顾。”又对我妈讲:“大婶子,你就放心吧,我决不亏待他!”就这么认识了这家种菜人,园子挺大,什么菜都有。以后二哥天天吃过中午饭,挑起担子进城贩菜:什么小葱、韭菜、黄瓜、茄子、倭瓜、豆角……都按着季节贩新鲜菜来卖。

一到天黑,二哥要是没回来,妈就坐立不安,老是担惊受怕的,没有办法,就带上我到村南赶完县集的大道上去接他。站在路旁的高坡地上,叫着二哥的小名:“东才——东才!”使劲地喊,喊到二哥答应了,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小时候听人们说,这里有鬼,那里有魔,我害怕,妈说:“没有鬼,都是人闹鬼,吓唬小孩子的,谁看见鬼什么样子!”妈不信鬼神。我们村到完县的大道有两条深沟,一条从老虎庙到牛家蒲村,一条从牛家蒲村到白庙村。这是进城的必经之路,路面低,两旁的土坡较高,我们叫难子阶。妈怕这大沟里有歹人出没、伤人,所以要去接。听着二哥答应了,我们迎着走去接他。我因怕鬼,就攥着妈的上衣角走在妈后面,过了老虎庙,又赶快跑到妈前头走,怕后边有鬼追上来。我妈不怕,只怕有坏人,因为有过坏人劫道。迎到二哥,娘仨一块儿回来。二哥总说:“妈,您以后甭接我了,我不怕黑,这儿又不远,我走惯了。”妈可不这样想,天黑就来接。为了活命,二哥还做过其他买卖,村里人需要什么货物就卖什么货,卖豆腐、包子、糖果、花生、瓜子,等等。

同类推荐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只怪众生太美丽:从金庸江湖中读出的现实人生

    只怪众生太美丽:从金庸江湖中读出的现实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江湖不是男人的江湖,女人才是江湖中那朵最妖冶的花。任盈盈、郭芙、周芷若、赵敏、李莫愁、程灵素、黄蓉、殷素素、郭襄……那些浪迹江湖的青衫侠客里,有了或娇、或媚、或嗔、或怨的女子,才有了爱恨情仇的现实人生。金庸在写侠,也在写情,他写了“天龙八部”,也写尽天下众生。这本书里的金庸人物群像折射出众生的爱与痛,他们有的洒脱,有的痴心,有的倔强,有的圆融,有的赤诚……各有各的美。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碎片,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组成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 酒心巧克力

    酒心巧克力

    长大后,常常无端地想起童年,想起当年空场上的那些人,想起在炕头打盹儿的姥姥和她煤油灯下的故事。一号、虾酱、哑巴,我亲爱的姥姥,还有无数个逝去的以及还未逝去的,他们普通得让人记不住名字,他们平凡的留不下一丝活过的证据,但我无法忘记,忘记那些无比鲜活的个体形象。
  •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九世纪英国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研究》的结项成果。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本书分析了这种“词语焦虑”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对关键词语和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还原道德思考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语境,指出文人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构道德的手段,反思现代化过程中伦理建构和文化调整的困境与出路。
  • 酒后的信

    酒后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重新出版!集名《酒后的信》,这个「酒」字,自然是作动词用的。 和以前的《……的信》一样,全是抒发己见的散文,其中有的,可能已一再就一件事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但既然一再,自然有它的道理在。 整理稿件时发觉,字裏行间的伤感意味,彷彿又浓了一些,自然,人又老了一年了!
热门推荐
  • 天心尚武

    天心尚武

    手枪地雷和内功暗器相比,谁更厉害?阴险狡诈的穿越客与有情有义的江湖大侠斗智斗勇,到底谁更牛B?军工单位的技术师穿越到古代当反派,他能否带领群魔一统江湖?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且看下文道来!
  • 蓦然回首星如雨

    蓦然回首星如雨

    如果没有楚端的出现,景林以为,翟远林是可以许她一生的男人。她以宁静婚姻为赌注去追寻爱,却发现,她与楚端不过是一场时隔多年的艳遇,注定烟花落尽。爱过,错过,蓦然回首,原来自己也早已成为他人的魔咒。面对武匀不动声色间一点点布下的漫天情网,她是否还能燃起未了的激情?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你的魔咒,让你飞蛾扑火,义无反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游戏里的旧时光

    游戏里的旧时光

    这是个年代特殊、物质匮乏的时代,孩子们极少有现成的玩具,以至于人们会将一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玩的东西,全部自制成游戏玩具。一根粗铁丝,可以做成满地轱辘的铁环;一块榆木疙瘩,可以削成滴溜乱转的陀螺;几根羽毛和几枚铜钱儿,可以做成上下翻飞的毽子;几块石头瓦片加上些烂泥巴,可垒成城堡行营供孩子们任意攻打与防御……作家赵冬用细腻而温馨的笔触,为我们介绍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游戏,讲述一个个游戏背后的故事,展现那些特殊年代特有的风采和味道。
  • 福妻满满

    福妻满满

    福满满穿越了——原主竟然是个重生后瞬间又被害死的倒霉姑娘。这辈子的人生目标就是:帮原主手撕心机假白莲,然后赚钱!赚很多钱!赚很多很多钱!哎呀!这位太子哥哥,你老是跟在我后面做什么? 欢迎入群952722207~入群问题:元气满满
  •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书难画成

    锦书难画成

    原来痴心,终是大梦一场没什么仙,没什么神,却早已在轮回中注定前世今生。曾经错爱,恍然醒悟后却又是遍体鳞伤。叹一声,伤入骨髓;泪一滴,落入凡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我妈说,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得努力学习,学习好了那些大个子才不会欺负你。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就努力学习。我的成绩很好,那些大个子的确不怎么欺负我了,因为老师们都喜欢我。全天下的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遗憾的是,尽管他们不欺负我了,可他们也不怎么和我玩耍。这种事情的反复出现与不断叠加,让我无比渴望着长大,我坚信只要我长大了,就会摆脱这种处处劣势的局面,变得高兴和快乐起来。就像那些我羡慕的高年级大个子们一样,我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出门远足、打鸟、游泳以及在大街小巷瞎逛,直到很晚才回家。我梦想中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的。如果那样生活了,我觉得即便有烦恼,也是一种快乐的烦恼,就像钱太多不知道该怎么花的烦恼吧。不过,众所周知,待到长大以后,就会发现长大的人也很无聊。这是后话。我现在要讲的是,我是怎么弄丢我的童年的,又是谁来弄丢的。
  • 丞相千金训夫忙

    丞相千金训夫忙

    大姐入宫为后,二姐当了一品诰命,自己这个三小姐逍遥日子没过两天,竟也被嫁女成瘾的丞相老爹给许了出去。“什么?!我要嫁的是那个废柴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