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02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方针(3)

协调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合理的分配格局的形成。人们能否各得其所,基本的合理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人们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分配。在社会利益分配上,毛泽东注意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取向,反映的是各种利益关系,要实现社会公平,就要处理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指出,无论是国家、工厂、合作社还是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在国家和职工的关系上,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地保证增加国家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同时又要使劳动者的收入每年有所提高;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主张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主张减少城乡差别,城市要支援农村,保障农民利益。他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这在当时,建国初期,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中国来说,利用利益协调机制来保障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发挥整个社会的活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毛泽东主张要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使90%的农民的收入逐年有所增加;对于合作社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适当。并要求在生产实践中应研究出一个合理比例。

总的来说,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这对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协调各方面利益,形成合理社会分配格局,体现公平正义原则具有重大意义,分配合理了,社会公平了,社会矛盾解决了,大家达到满意,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干劲必定增强,也必定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和基本方针的内在统一

我们前面分析过,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和基本方针有着共同的现实要求。它们的提出并不是纯抽象的理论探究,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来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它们都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社会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内部存在各种社会矛盾及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和谐社会建设;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则是为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和谐是充满活力的和谐,和谐为社会活力创造条件;活力是和谐发展前提下的活力。这两者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

(一)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产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社会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社会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离开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就是要摆脱贫困,实现国家农业化、工业化,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方针都是建立在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即和谐社会的实现,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是为了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整个社会的和谐局面才有可能实现。

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经济落后的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他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的构思,就是要实现工业化,并以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上定下了一个明确的调子。

要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制定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应的方针,只有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社会活力充分激发了,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毛泽东对如何解放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化建设上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经济上,毛泽东指出也要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综合平衡,不仅农业、工业内部要平衡,它们之间也要达到平衡,从而还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协调经济链条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框框,他提出要调整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适当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重,使三者协调发展,而且他把三者关系提高到了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对于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他提出在工业发展的地域性布局上,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一方面要“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他提出,必须坚持城乡兼顾、共同繁荣,使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都实现现代化,通过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增加,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使工人和农民都富裕起来,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在一定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和谐目标才能实现。

(二)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方针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即:坚持群众路线,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

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创造和谐社会中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受者、消费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是被动地服从和接受恩赐的客体,它是社会的主人、自己的主人。群众路线就是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这种主体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就是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托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一种政治局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和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一切消极因素;它所营造的安定团结、齐心协力的社会局面有益于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共同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同类推荐
  •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书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单行本。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重点从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需要建立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用体系、从严管理体系和正向激励体系。
  •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为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有力支撑,本书围绕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和方法展开,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也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提供了方法,对于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执政能力,践行旗帜鲜明讲政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构建与嬗变:中国政府改革30年

    构建与嬗变:中国政府改革30年

    本书从政府体制、政府机制、政府执行力等范畴入手,分别从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府权力配置与运行、政府责任、政府间关系等12个方面梳理了中国政府改革发展的历程,总结其发展的动因和经验,梳理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

    该书收录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和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带一路”智库的国际化实践: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7(下册)

    “一带一路”智库的国际化实践: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7(下册)

    在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新型智库的大力支持下,蓝迪国际智库致力于打造整合资源的平台和网络,服务中央决策,支持中国企业,推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落实。本书总结了蓝迪国际智库在2015年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全书分为三章,分别介绍了蓝迪国际智库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以及推进国际合作,务实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进展。目的是让世界对中国有更深入的认识,以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热门推荐
  • 明末记事

    明末记事

    穿越男主个个过如鱼得水,本主却是一点也不适应。如果知道你那天要被屠杀,你就像一个等待执行的死刑犯。你还过得下去吗?如果你知道这几百年里发生的事,你可以发财,升官,但每天过得好像排好的戏。你还过得下去吗。男主过不下去了,他快疯了。。男主要做点事,看看能不能改变什么。未知才是生活下去的动力。。。。。???人人都说男主江南社会一系列变化的幕后推手,男主却说:“冤呀,我什么都没干呀。。。。。。。”都是别人逼着我干的。
  • 关风月

    关风月

    初到洛城,出手阔绰的樱姑娘,在酒楼结识了如画般美男杨末语,一见钟情。想着在死前若能有段刻骨爱情也是极好,便死皮赖脸的跟着美男。无奈美男心中已有无人可比的佳人,油盐不进,甜酸不吃。之后樱姑娘突然发现不仅不死,还能活很久。“以前想着命短,便没有矜持,现在不比以前,不晓得要活到什么时候呢,可不得要点儿脸。”
  • 万界女神之直播

    万界女神之直播

    小软件连通诸天女神,不后宫。……一时间,双目放光,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
  • 末日筛选

    末日筛选

    类似无限流吧。更新不快,缘更,但不会弃更,所以慎入。星际元年,噩梦降临。整个宇宙都陷入混乱之中,逐渐丧失的人心,可怕的怪物,时间的限制,在这弥漫着绝望的世界,你,能活到最后吗?迷雾之界:黑色的迷雾笼罩着整个星球,水被雾气污染,空气中也带有毒气。在这个星球,人们只能依靠防毒面具等维持生活,当然,灵力足够的话,你也可以用灵力驱散毒雾,只要你够强。余清还不想死,所以她要活下去。这个星球完了之后就下一个星球,每个星球都是不一样的末日情景。生物大杂烩,有强大如天使的种族,也有低等无智慧的植物动物,一切的生物都要经历末日,至于谁能活下来,进化成功,看自身。阅读提示:实际上这就是个欢脱文,没太大的逻辑,不烧脑,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日常的感觉QwQ,喜欢的话就支持一下叭~不喜欢的也不必勉强的,默默离开就好。以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支持正版。
  •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西班牙内战是奥威尔第一次亲临体验战争的残酷和萧条,为他以后作品的反战基调奠定了基础。可以想象,从未涉足政治的文人奥威尔面临残酷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政治的党同伐异时内心的彷徨、无助和绝望。在目睹了许多曾经在前线共同作战的友人没有战死在前线,却死于自己人的迫害之后,奥威尔对苏联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怀疑,从此走上了反对极权体制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西班牙内战这个熔炉促使奥威尔的创作热情和才华从控诉外在的世界表象的不公转向了对内在的体制和人性进行深刻反思。而共产国际、西班牙政府与英国媒体对西班牙内战的歪曲描写和为达目的操纵宣传工具的做法促使奥威尔开始思考历史的真实性,并在《一九八四》中升华为对极权主义操纵历史手法的反思。1946年,奥威尔写道:“自1936年后,我所进行的严肃创作的每一行话,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体制,并为民主的社会主义体制鼓与呼。”
  • 光中离歌

    光中离歌

    黑夜的世界,不一定都是寂静。光中的世界,不一定都是喧哗。一群人,一个城,风中见奇闻。我随心所欲,想写便写,不屑一切。
  • 重生之民国娇俏医

    重生之民国娇俏医

    冷家大少奶奶芸琳惨死,一招穿越到了贫苦农家,以为从此远离那个是非之地,谁知命运又一次把她带回冷家,而冷家冷酷的少爷也转换了身份,芸琳不在纠结跟冷煜的前世爱恨情仇,因为今世已经有人真正的入住了她的心里。。。。。
  • 明末第一贼

    明末第一贼

    他是一个快递小哥,因为没有了工作而造反。他造反的时机很好,比位面之子刘秀的机会都好。他很容易便打下了紫禁城,容易的让人眼红。他很容易便失败了,最后被山民割了首级。穿越成了他,平生的志愿就是灭掉后金鞑子,重现我汉人荣光!
  • 至尊兵王都市行

    至尊兵王都市行

    他是正义化身;他是杀戮机器;他就是华夏最强兵王!伤愈归来,且看绝世兵王,在都市中翻云覆雨,搅动风云。
  • 一剑历乱世

    一剑历乱世

    一染红尘三千年,一剑斩破九重天,道中剑意永不朽,浮尘乱世无安宁,道可道,意可意,一切,也不过一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