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800000001

第1章

西街是朗霞的家。她家住在西街一个叫“北砖道巷”的小巷子里。从那条小巷子里出来,一抬头,就看到了巍巍的鼓楼——那是这个小城里最醒目也是最壮阔的地标。

鼓楼建于何年何月,朗霞不知道,也从来没想过这一类的问题。在朗霞的眼里,它好像一个自然的、地老天荒永恒的存在,就像城外的田野、远山和那条叫作乌马河的河流。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从它巍峨的身下,向四方伸展开来,组成了这小城毫不复杂的端正格局:就是一个初来乍到的陌生人,也很少在这端正清白的小城中迷路。

西街是一条长街,石板路两旁,都是灰砖灰瓦高大的老建筑,长长的出檐,露明柱,坚固的石础。楼上的房屋缩身回去数尺,再宏大的楼宇,看上去也有了一种谨慎而谦恭的姿态,不炫耀,不声张。出檐下,家家挑着两只走马灯,夜晚,走马灯亮起来,无论寒暑冬夏,一团团昏黄的光晕,为夜行人照路。在没有路灯的年代,那是西街的仁慈,也是西街的一点奢侈。

自古以来,这小城,就是东街穷,西街富。

西街上,曾云集了各种商号——这个隆、那个昌,或是什么裕什么泰的。这些商号,都是大买卖,分号设在全省,甚至全国各地,而西街,则是它们的大本营。所以,西街上的商号,从不在这条街上设门面。迎来送往的,都是大客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平日里,这条街,比起店铺商铺鳞次栉比的南街来,反而要幽静,清冷,就像一条不动声色的幽深的大河。

当然,这是在有朗霞之前。从朗霞记事之后,那些个商号,这个隆那个昌的,就都慢慢消失了。有的公私合营,有的干脆没了下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朗霞的西街,已是兴衰史落幕之后的那种家常和平淡。尽管如此,走在西街上,那深宅大院、那在一个孩子眼中分外宏大的楼宇,仍旧有一种掩盖不住的神秘,又神秘又衰败。

朗霞的家,北砖道巷,是西街中腰的一条小横巷,窄窄的、长长的,她家在巷底,独门独院,院门坐西朝东。小小一座四合院,进门就是照壁,拐进去,院子齐齐整整,青砖墁地,北屋前,一左一右,种了一棵石榴一棵丁香。春天,丁香开白花,夏天,石榴开红花,也许是因为这两棵树的缘故,通往后院的月洞门上,一里一外,各凿了两个字,一边是“如云”,一边是“似锦”。这树、这字,从朗霞家买下这宅子时,就穿壁引光在了那里。没人知道,它们已经存在了多少年,也没人知道,种这树凿这字的人,如今又在哪里。

拐进月洞门,就是后院。后院里,有一棵老榆树,有茅厕,还有一个地窖:那是为储存冬菜用的。这黄土地上的小城,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个储存冬菜的地窖,平地里深深地挖下去,再将一侧朝里掏空,如同战时的防空洞。只不过,有的人家讲究一些,用砖将洞碹起来,就像碹窑洞,而大多人家,则是一孔裸窖。那地窖里,冬暖夏凉,盖子一盖,是天然的储藏室。

家家后院,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格局。

朗霞家有一点不同的地方,说来有趣,那就是,她家的茅厕上方,门楣的条石上,竟也凿了几个字,那几个字是“活泼地”。

幼小时,朗霞不知道那几个字是什么字。后来上了学,念了书,慢慢大起来,每次如厕,进门时一抬头,常常会心地一笑。朗霞想,从前,住在这院子里的人,盖这院子的人,一定是个十分有趣的人。

朗霞自己,则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

这孩子,在西街的这个家里,一直住了十年。本来,她以为自己至少要到十八岁,也就是高中毕业才会离开西街,离开这个叫作“谷城”的小城,却不知道,自己竟会是以那样一种惨烈的方式,和它告别。

马兰花嫁给陈宝印那年,陈宝印还是国军的一个连长。用她娘的话说,人长得还算“排场”,只是,比马兰花大了整整十岁。马兰花刚满十八,而陈宝印则是二十八。马兰花的爹妈,在百里外的小镇,开着一爿小小的杂货铺,当年,陈宝印的部队,就在那里驻防,常常到马家那个杂货铺去买香烟。那个杂货铺,芜杂、阴暗,气味浑浊,却有一朵鲜花又幽静又张扬地生长着。陈宝印托人去马家说媒,马家甚至没有问,陈宝印在自己的家乡有没有结发原配,就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穷家小户的闺女,不在乎名分。

陈宝印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通文墨,虽是行伍之人,却也解几分风情。新婚第二天,清早,他学“张敞画眉”,给他的小新娘梳头,他笨手笨脚,捏着桃木梳,生怕扯疼了她。她仍旧有些羞涩,垂着眼皮,不好意思去看镜中的那个男人。他则是费了九牛二虎的气力,也挽不好那个发纂。终于,他放弃了,说:

“这家伙,比打场仗还吃力!”

她笑了。

他看着镜中那张笑脸,觉得自己的心化成了一汪春水。许久,他对镜中那个甜美的女人说:

“兰花,这一辈子,我要让你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不后悔嫁给了我……”

就是这句话,这一句新婚燕尔的诺言,让马兰花,心甘情愿为这个男人,去赴汤蹈火。

起初,他们小夫妻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他总是换防,他们的家,也就总是搬来搬去。他们俩,就像一对不断迁徙的鸟,东飞西飞。几年下来,她总是坐不住胎,最可惜的一次,一个六个月大的男婴,竟然流产。她非常伤心,他却沉得住气,说:

“我们命里无儿,何必强求子?”

她生气了,问他说,“我们缺了什么德?会命里无儿?”

他长叹一声,说道,“兰花,这兵荒马乱的乱世,我一个扛枪打仗的,朝不保夕,你又何必要一个拖累?”

兰花伸手捂住了他的嘴,一边“呸呸呸”朝地上吐了几口:

“陈宝印,你想得倒美!你要敢让枪子打死你,我追到阎王殿也要把你揪回来!哼,当我不知道?你是怕你地底下结发的黄脸婆一个人凄惶,想去和她做伴了,对吧?”

陈宝印笑了,一把把马兰花搂在怀里,说,“有你这不讲理的小妖精,我哪敢?”

当马兰花再一次有喜的时候,陈宝印终于为妻子买下了谷城的这一处宅院。那时,他晋升成了营长,恰逢房主急于将这宅子脱手,再加上一个得力的中人,陈宝印几乎就像白捡的似的拥有了这小院。正是初夏的季节,小院里,那棵石榴树满树的繁花,云蒸霞蔚,他们俩站在树下,陈宝印说:

“要是生个女儿,就起名叫个‘霞’。”

“要是儿子呢?”马兰花问。

他抬头看了看月洞门,看见了那砖雕上的字,“要是儿子,就叫个‘云’。”他回答。

“怎么听上去也是女里女气的?”马兰花有些不解。

他没有回答。他心里想,“霞”和“云”,都是易逝和易散的东西啊,人的命,又何尝不是?

陈宝印没有来得及看见出生的小女儿,就随同部队匆匆开拔离开了谷城,开赴前线。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马兰花知道,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自己的男人战死在了枪林弹雨里,要么,就是随溃兵一起,去了远天远地的台湾。

不管哪一种,都是生死两隔。

朗霞没有见过父亲。但是她并不十分觉得,有个爸爸是件多要紧的事。

不懂事的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她曾好奇地盘问过母亲,她说,“人家家里都有爸爸,我爸爸呢?”

母亲淡漠地回答,“死了。”

母亲又说,“有爸爸有什么好?你看引娣,她爸爸喝醉了酒,总是打她。”

“哦——”朗霞恍然大悟,点点头。

确实,朗霞没觉得自己的家有什么不好。这个家,除了她和母亲、奶奶之外,再没有别人。奶奶也并不是朗霞的亲奶奶,原是从前家里的老女佣,孔婶,多年来一直跟随着母亲,无儿无女,早已把这个家当成了自己的归宿。母亲在百货公司的门市部站栏柜卖布,薪水不多,但在谷城这样的小城,养活一个三口之家若精打细算还算勉强。再加上,奶奶在家里,除了做饭理家,还会帮人缝缝补补做衣服之类,给家里赚一些零用,也给朗霞,赚来那些吃酸枣面、柿饼、黑枣,以及喝丸子汤的零嘴钱。

何况,她们到底还有一些家底。

奶奶和马兰花,都是那种心灵手巧的女人,也都爱干净。她们的家,永远窗明几净。炕上的油布,纤尘不染,灶台锅盖,让奶奶用一块猪皮,擦拭得如同镜面一样明光明亮。向阳的窗台上,常常有养在清水里静静开花的白菜心或是绿绿的蒜苗,使这捉襟见肘的日子有了一点从容而坦然的底色。院子里,奶奶种了十样锦、喇叭花、萱草和凤仙花。凤仙开花的时节,奶奶会让小小的朗霞坐在小板凳上,用石臼将明矾和凤仙花瓣捣碎,裹在朗霞的十个小手指上,给她染红指甲。

晚风吹过,一朵石榴花落下来,又一朵。青砖的地上,静静地,躺着花朵的尸骸。

起初,有人想来租住他们的东西厢房,说这样也能补贴一些家用,但是马兰花没有答应。马兰花说,再等等吧。

来人说,“兰花呀,你还等什么?莫非等你那死鬼男人还阳?”

马兰花回答,“哎,我实在是舍不得这院子。”

没人知道马兰花等什么。

夏去冬来,又是一年过去了。来年春天,丁香开花时,她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半个院子、连同东西厢房一并捐给了公家。只是,她提了个要求,让公家紧沿月洞门边给她砌了一堵墙,又在旁边围墙上,开了一个小小的院门。这样,她们的院子,仍旧算是独门独院,却没有了规整的格局,自然也没有了照壁。狭长、局促的一条,离北房的出檐不足三米,一抬头,就是高墙,碰得眼睛生疼。最可惜的是那两棵树,石榴和丁香,也被阻隔在了高墙之外。奶奶说:

“兰花呀,看看这碰头墙,咱这就像是坐监一样了。”

马兰花说,“横竖是个保不住,婶子,咱得知足。”

奶奶不再吭声。她知道马兰花是对的。

自然,说什么话的人都有。有人说她是假积极,也有人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她这样壮士断腕般决绝,是为了堵众人的嘴。当然,更多的人说,她是识时务:一个死了的反动军官的房产,迟早免不了充公的命运,总比等着公家来没收强。

这样的变故,对于幼小的朗霞,几乎是没什么影响的:狭长的小院,也足够她一个人跑跑跳跳。长大的她,其实记不得旧宅院的面貌了。只不过,偶尔,她会做这样一个梦,梦中,她坐在屋檐下小板凳上,裹着十个小手指,看着石榴花,一朵、一朵,静静地,慢慢地,灵魂一般无声飘落,如同命运的寓言。醒来,她会摸到自己脸颊上温暖的泪水。

新开的院门,仍旧朝东,小小的,只有一扇,漆成黑色,和西边的月洞门,打个对脸。

月洞门通往后院,平日,除了如厕,朗霞很少到后院去。

后院有一种荒凉的气息。

总是有杂草,拔也拔不净,年年拔,年年长。当奶奶发牢骚念叨的时候,朗霞就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嘛!”

奶奶笑了,说,“看这学问大的!”

马兰花说,“这妮子灵秀。”

榆树长在后院,取“有余”的吉意。可是朗霞觉得榆树长得很慢,似乎,它永远都是那样一个瘦硬的样子。只有当它结榆钱的时候,朗霞才对它有几分兴趣,奶奶会捋下榆钱给她们蒸“布烂子”吃。榆钱做的“布烂子”,是朗霞最爱吃的一种面食,比槐花的“布烂子”要好吃很多,槐花太香了,香得鲁莽,而榆钱,则有一种绵长的清香。

榆钱吃过,朗霞就不再理睬榆树了。

榆树下,是她们家的地窖。据说,这地窖挖得还算讲究,当初买这宅院时,就带了这样一个地窖。只不过,朗霞从来也没有下去过,奶奶、妈妈,谁也不准朗霞到地窖里去,奶奶说,那里阴气重,小女孩子进去,会坐病。

秋天,整个谷城都弥漫着大白菜和芥菜的气味。大白菜要下到窖里存储起来,准备一家人吃一个冬季;而芥菜,则是要切碎了浸到缸里腌制酸菜,那是谷城人一天三顿离不了的主菜。朗霞家也不例外,浸酸菜时,妈妈或许会让朗霞插手,帮忙刷刷芥菜头什么的,下窖存冬菜,则完全是奶奶妈妈两个人的事。两个人,妈妈在窖里,奶奶在地面,用一只绑了麻绳的箩筐,将那些白菜们,一棵棵地,输送下去。而朗霞,则远远站着,生怕那不见天日的阴气,或者,不干净的东西,扑着了她。

人人都说,朗霞养得很娇。

想来也是,寡母抚孤,而这“孤”,又是个小妮子,自然是要比别的孩子,娇惯一些。

后来,在朗霞的梦中,后院,那块“活泼地”,常常无声地浮现出来,就像一只阴冷而诡异的眼睛,永远不肯仁慈地闭上。

朗霞的学校,叫“二完小”。就是“第二完全小学”的意思,也就是说,不仅有初小,还有高小。

“二完小”在小城的东街,是从前城隍庙的旧址。庙里的泥胎神像没有了,而墙壁上却还留有一些残缺不全的壁画。尽管年深日久,这些残画却依然有着鲜明而艳丽的颜色,画着一些仿若戏台上的人物。

每天清早,朗霞和她的同学引娣结伴去学校。引娣家也住在北砖道巷,和朗霞家打对门。引娣姓吴,他们家,大大小小,五个妮子,引娣是老四。不用说,是盼着这个妮子给引来个弟弟。可是,引娣引来的还是个妹妹。一口气五个女儿,让引娣的爸爸老吴,很是沮丧。

老吴从前在南街上开饭馆,临解放前,破产了。如今,他在一家公家单位的食堂里当厨师。他有一手好厨艺,却没有施展的地方:一个公家食堂,做来做去还不就是那几样大锅菜?老吴不顺心,常常借酒浇愁。喝醉了,抬眼一看,一地的丫头片子,更是堵心,觉得自己愧对祖宗,不仅败了家,还绝了后!连个继承香火的人也没了。于是,借酒撒疯,骂老婆,打孩子,砸锅摔碗,弄得女儿们,谁也不愿意在那个家里呆着。

同类推荐
  • 风情女谍秘史

    风情女谍秘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德、日等国为了不同的利益,向敌对国甚至盟国派遣了大量特工以获取情报。其中有一批女间谍,她们或清丽可人,或妖艳性感,或本领高超,本书从当时众多的女间谍中选取了最具影响的十位女性,以纪实的方式加以客观记述。
  • 无风向微风

    无风向微风

    那晚,林白下楼少数了一级台阶,整个人从上面栽翻下来,栽掉一颗门牙,又栽出了一张兔唇。十来天后他上班,戴着太阳帽和一个大口罩,觉得与其是怪,不如再戴一副墨镜。单位在老城区的一所老院子,远远就能看见那片瓦脊,龙鳞似的,在太阳下发出青灰的光。门上的牌子,白油漆的底子不见了,黑油漆的“山河县气象局”倒是气壮山河,却也有多处翘皮了,林白看着它们就手指头发痒,心想你们掉就掉,不掉就不掉,这么玄玄乎乎是惹谁怜见?发痒归发痒,到底不舍伸那一指头,还暗暗哈口气,想的是口仙气,吹出来,挂在眼前,和普通气体无二。
  • 虎啸图

    虎啸图

    伴君如伴虎,她考进国营单位,每日伴的不是君,也不是真正的虎,而是画中的一只虎。这只虎监视着每位员工,包括体重外貌变化。她最珍贵的一头长发,也被老虎发现了。她该抗争还是把头发剪了?一下江堤,白银就挣脱了绳子,几秒就跑到了水边。它不能这么跑,它这么跑我怎么办?我不想洗过滤棉了,又腥又臭的过滤棉,洗一次还没洗够吗?水边那条路,我是不敢再走了。可是白银不管我洗什么,不管我怕什么,它还是走老路,以闪电的速度走上了老路。“白银——”我的呼喊穿过江边的雾霭,上面挂满了水珠。
  • 老满的二十四小时

    老满的二十四小时

    老满遇到“坎儿”了。按他自己的形容是到了“欲渡黄河冰塞川”的境地,至于长风破浪会不会有还真不好说,就目前的形势来讲,就凭局长在办公室大吼你还想不想好这话,就把老满期盼的前程似锦,一条笔直溜光的大道,设了危险的荆棘。这不能不让老满听完局长这句话,开始一阵阵地惊悸,一阵阵地打冷颤,一阵阵地出汗。说实在的,他没有不想好的胆量也没有不想好的勇气,他想好,做梦都想好,所以对于能给予他好的局长可以说言听计从。有人私底下议论他,贬他,损他。
  • 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

    中巴车从马尾河桥面向北拐去,开始颠簸起来。一条县区之间的等级公路,怎么会颠簸呢?刘扬看了一眼小何,压低了声音问:“怎么回事?这路咋会不平呢?”不待小何回答,就近一位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说:“新修的咋能平整呢?可惜了政府的钱啦!”小何刚要插嘴,司机提高嗓门大声说:“这个黑心的郑小桐咋不给枪决了呢?就是用钱糊,八千万也能把这点路铺到河阳去。”司机的话引起车上不少人的哄笑。刘扬静静听着,小何没敢吭声。
热门推荐
  • 日本人的“真面目”

    日本人的“真面目”

    著名散文家卞毓方,潜心数年“大文化”散文重磅巨作。以中日文化交流史为主线解读日本文化,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存在,既从该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入手,又从语言、文学、绘画切入,还从社会、经济、政体等分析,取精用宏,比优较劣,进而解读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以日本为参照系,跳出中国看中国,不说中国,无非中国。这是一部艺术手法非常高妙的文化散文,作家以形象说话,以艺术感人,作家天赋的语言感就是俯仰中日的飞行器,带我们跨海旅行,感受历史,认识现实,回恋文化,体味差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历险

    历险

    一网友相约五岳之首,一次失足的跌落,踏进了一个神秘的空间,开始了一段离奇的生死之旅。
  • 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

    本书再现了田家岭青年农民田二伏进城打工的一段经历。然生活仿佛早已设置好了一个个陷阱,诱惑毫无戒备的天真烂漫者一步步走向深渊。惯常听广播法制节目,而且积累了许多法律知识的田二伏,最终却因法律观念淡薄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作品以其题材的重大、视野的开阔、人物的众多与鲜活,以及作者融激情与冷静于一体的独特表达方式别具风采。情节紧凑、文笔细腻、叙事生动、格调高昂。
  • 红颜剑

    红颜剑

    两个人,两把剑。两个年轻的人,两把年轻的剑。君子红颜本是人人羡艳的神仙眷侣,成婚之日,高朋满座,宾主相宜,奈何一夜之内鲜血浸染了名剑山庄的整片天空?是她包藏祸心想要抢夺名剑?还是受制于人无奈为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剑。七年之后,一场血案让听雨楼重现人世。他搅乱这江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他悔了,悟了?还是他不甘,不愿?这瑰丽的江湖啊,处处是生门,处处也是死地。什么才是他想要的?她爱的到底是谁?遗失在山谷的红颜剑静静的等待着她的下一任主人带它完成君子红颜的千年之会。
  • 亲爱的,我还在这里

    亲爱的,我还在这里

    五年前,我因为一张五十万的支票,毅然离开他。五年后,在医院的走廊上,我因为丈夫拒绝给钱救治孩子,他冷笑着反问,“三十万?苏岚,你觉得你身上哪个地方值这个价?”
  • 大丹篇

    大丹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拽丫头杠上恶魔校草

    拽丫头杠上恶魔校草

    (正文+番外全部连载结束)不就是不小心刮花了一辆跑车嘛,居然给她招惹来一位恶魔少年,不仅在学校里对她又搂又抱,玩暧昧,让她成为学校所有女生的公敌,还公然宣称她是他的女朋友,害得她一直没有人追。靠,不就是仗着自己长得帅点,家里又很有钱嘛,居然敢和她玩阴的。臭小子,老虎不发威,你当姐是hellokitty啊,敢惹我,你死定了。已有完结书一本,《恶魔校草独宠小丫头》,欢迎大家加入书架永久阅读。
  • 不要主角光环!

    不要主角光环!

    少女苏恩恩死去后莫名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成了个贵族小姐苏颂,这个到处都充斥着魔法的世界……好奇怪!————无底线宠自己的母亲和表面冷的要死,私底下简直就是个女儿奴的父亲还有……一个超级超级莫名其妙的家伙。初次见面就要跟自己结婚???这哥们怕是一不小心脑袋撞墙上了吧??(作为第一本作品,还不够成熟,不建议观看。)
  • 春江花月夜之有狐

    春江花月夜之有狐

    纷繁梦境,走马灯般流动浮现。梦中无数回头,终见得天空皎月,飞雪落花,还有一只白狐蹲踞花海。饮酒啖鸡,肆意江湖。春风吹醒,悠长诗酒走天涯。在这里,有忠心护主的猫妖,有专门食取流言蜚语的耳中人,有梦魂草幻化的仙境,有异类超越生死的深情相拥,更有化不开的劫数下“保全他一生”的海誓山盟。这一路,从未停歇。鬼蜮精怪,折射的都是人间。这一路,再续诡异传奇。不变的,是身边的旷世美景,白衣胜雪的少年永远伴他身侧。世间事,回首望,不过大梦一场。但命运,于无声无息中,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