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3500000001

第1章

“爹,小琴也同意了,今天就接你去省城看病割药。”“儿子”跪在“父亲”的病榻前,声音已经有些嘶哑。

“父亲”半躺着,腰后垫了一床花被褥。他喘了口气说:“你城里,眼屎大的屋,莫羞人。我嘴里蛇苦,就这几天的事。你去提点酒、斫点肉、捉只鸡、倒斤子,新鲜辣椒新鲜鱼,让我吃了好上路。”

“爹……”

“你的底子我晓得,三十几岁的人了,崽乃,要争气。你娘的坟……”

“娘的坟不是寻不到了么?”

“Cut!停!停停停!”我气得大喊。灯光顿时明晃晃地照亮了整个伙屋,一个旧三门衣柜,一张镶花板的老式床。摄像老师也抬起了头,“父亲”和“儿子”都不知所措地看着我。

“我刚才怎么说的?做儿子的,注意你的口气,口气!你父亲不愿跟你回城,你要耐心地又带点强制性地恳求他。各单位注意,重拍!”

摄像老师小声报告“开机”,镜头对准“父亲”。场记把小木板放在“父亲”的脸旁,对着麦大声喊道:“《时辰》室内第九场,镜号五,第三次,三,二,一,预备——”

“Action!”我坐在导演椅上,看着监视仪,大声下了指令。场记手上的小木板“啪”地一打,发出清脆的响声。演员开始了表演。

孙小妮端了一杯热水,站在我身边,等我口干的时候随时递上来。虽是暮春,屋内已有些热了。干了十几年副导演,搭帮孙小妮这次砸钱,我才真正干上导演。小妮骂我神经病,说我卖了房子耍电影却不去帮父亲治病;只有我知道父亲身上的病无药可救了。

父亲总说,这个世界真好,吃野菜也要留条命来看;又说,这些野菜长得恨人呢,吃进去水嫩嫩的。

父亲一有时间就栽树,院子里满是各种各样的果树,有柚子树、李子树、板栗树、桃子树。他也自己种菜,且只吃自己种的菜,他总说别人的菜就是别人的命,他不吃。家里常年堆着成捆成捆的药材,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药味。父亲很怕死,每天吃蛇苦的药。

邻居都笑话父亲傻,笑他儿子没出息。是的,我从小用泥巴做相机,大一点就玩模具相机、傻瓜相机,工作后玩单反、玩DV,后来还玩上了拍电影。记得读书的时候偷了别人的一个模具相机,差点被开除学籍。那次父亲把我绑在门口的梅树上,一顿饱打,梅树上的叶子都打落一地。我在乡邻面前从此抬不起头,就不喜欢和父亲说话了。我工作后,他把那棵树便宜卖给了城里的树贩子,可邻居还时不时提醒他,“还记得吗?你那个时候经常把你儿子绑在树上打,那个狠啊!你崽也真没出息,穷就穷,干嘛去偷呢?”

母亲病危时,我正在云南的一个山里拍戏,就差没跪下了,导演还是不准假。我竟然没回家送母亲最后一程。为这个,父亲找到我单位当着我同事的面,指着我鼻子,劈头盖脸喷了我一脸口水。我和父亲从此话就更少了。每年春节,我也很少回家。

后来婶子告诉我,父亲只要一犯病,就要她把他锁起来。村里的人笑话他像个囚犯,他却对邻居说他儿子是导演,这是为了拍电影,他是被锁上镣铐的英雄李玉和。村里的人因此更加笑话他傻。父亲和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莫看低我崽!”我知道父亲是担心给我带来麻烦,他怕自己发病时会把小孩子推到塘里去。

我这次回来拍电影,一是堵堵闲人们的嘴,再就是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城里了,几乎每过几天就会有空房坍塌,我怕以后拍不到这样的景致了。

我一走神,又觉得不对了,耳机里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我恼怒地喊到:“咔!录音老师,怎么有杂音?”

“廖导……”录音老师看着我,面露难色。

我回头对小妮说:“去,劝劝我父亲,让他别出声。”

父亲年轻时参加国民青年军205师蒋经国的部队,一寸江山一寸血,从江西打到台湾,又从台湾坐船到东北。辽沈战役、北平起义之前,戴金表,英气逼人,神气十足。后来他起义了,跟随林彪的四野一直打到海南。解放海南后转业回乡,当过副县长,管武装部,又因犯事分到学校教书。可怜他文化不高,怎么能教书?只好教政治课。可他又偏偏最不懂政治,好心说了坏话,被批斗得要死。一辈子也是苦命人,好不容易熬到老了,等我有点出息,父亲这副身子骨,黄土已经埋到脖子了。他痴呆了,再加上精神官能症,有时半夜起来,还会大声疾呼:“这个事不能这样搞!这个人不能随便抓!”

父亲还活在过去的岁月,眼神里常常透着一种焦虑和不安。我一年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他都会责怪我不卖房子,要我捐款,还说不许搞贿赂,一辈子不许我有钱,钱太多会被抓!我一个农二代好不容易有钱了,在城市旮旯里混出个名堂了,他却嚷嚷说要我到什么四野林彪部队里去,要准备攻打锦州了。

“来,大家准备,聚光灯注意,不要太近,长杆话筒拿高一点,不要穿帮。来,摄像老师,近景,从儿子握着父亲的手摇到父亲和儿子的脸。”

场记把小木板搁在“父亲”脸旁,大声对着麦喊道:“《时辰》室内第九场,镜号五,第四次,预备,三,二,一。”小木板“啪”地一打,又发出清脆的一响。

“Action!”我大声命令。

儿子抓住父亲的手,开始表演。

“Cut!停!”我又喊了停,“还有杂音!怎么搞的?今天完不成进度,后天‘出殡、下葬’怎么拍得完?现场制片,去看看!”

现场制片正在那儿喊:“看热闹的各位乡亲父老,请你们不要越过这条线,不要说话。现场请关手机,安静,安静!”

听到我的指令现场制片点了下头,就离开了。

不一会儿孙小妮小跑着过来,“快去看看你父亲,制片搞不定。”

我摔了一下台本,“尽添乱!”

小妮倾身过来,在我耳边说,“后天无论如何要杀青!钱不多了,不能拖。”

我走出伙屋,穿过堂屋,快步走进爹的房间,“爹,不要吵哈,明天就拍完,拍完就进城割药。”

父亲的阵痛似乎正在发作,他死死抓着床上垫的稻草,大拇指上的灰指甲掐进了甲床。而其他四指基本上都不能正常伸直,像一把老树根。我拉了拉被褥,盖到他胸部,几只死去的硬翅昆虫从被子上滑落。有只苍蝇嗡嗡叫着,贴在窗户玻璃上跌跌撞撞地想爬出去。稍微倾斜的床脚上走出一路弯弯曲曲的白蚁路,像父亲腿上痉挛的静脉。四只床脚被白蚁蛀空,只剩下壳子,父亲稍微动一下,床摇摇晃晃的,就会掉下很多白色粉尘。

父亲被锁半年多了。不锁住,他会乱跑,走失。他喜欢在土车上插根三角红旗,旗子上写着“青年突击队”。背上背一大堆泛白的旧军装,他说是要去给公社送公粮。身边总跟着一群野猫野狗,他就用自己的饭勺子喂饭给它们吃。他还和狗们讲话,喊它们“爷爷”。

父亲会把满头的白头发剪掉,撒在地上,或扔在自家的大门口,点起火烧。头发冒着小小红点,弯曲,伸展,烧焦,一股特别的糊味到处窜,他就拍掌大笑。犯病的时候,没人敢拢他的边。

我请了个婶子照顾父亲。婶子说怕他跌入水里淹死,负不起责,所以出去搓麻将、打跑胡子,就算父亲没犯病也把他锁起来。最初是用旧衣服绑他,他就撕咬衣服;后来用麻绳,他也会用牙齿咬开;现在只好用根手指粗的狗链锁他。不过,一日三餐婶子都会做好喂给父亲吃。

父亲老年痴呆,又糖尿病多年,上次陪他去检查,还查出了胃癌。现在他躺在床上,一边喊叫,一边使劲摇晃脚上的铁链。沉重的铁链碰撞出的“哐当”声,在静谧的乡下显得格外刺耳,好在乡邻也已习以为常。

“痛,痛啊!”父亲双手抱头,大声喊叫。一群比寻常蚊子还小的鸡屎蚊,不依不饶地粘在他松弛的脖颈上。

我虚坐在父亲的床边,用餐巾纸擦了擦他的脖子和脸,抓住他的右手,放在自己掌心,抚摸着他手指上的茧子,“爹,你莫作声,拍完就给你看。”

父亲的耳朵张了张,好像想要竖起来,耳旁鼓起青筋,尖心听我讲话。他的目光从深深的眼眶里放了出来,辨认着我,嘴角渗出一些白沫,脸上显出一抹奇怪的神情,“崽乃,救救爹!”

我攥紧他的手不放开,“爹,过两天拍完了就带您回城,给您治病。”

父亲的眼神闪了闪,星光点点地暗了下去。

“你拍什么电影?”父亲突然问,好像正常人一样。

“《时辰》。”

父亲环顾了一下四周,嘴角又瘪出更多的白泡沫。他对一个进来看热闹的邻舍说:“我儿子能拍电影,嘿嘿!”

邻舍也故作高兴地附和:“你死了都还要吃饱,崽真拍电影了!你李玉和没白练嘞。我们眼热嘞!”

父亲突然像小孩子一样望着我,眼光幽幽地恳求:“崽乃,帮我打开链子好不?”我瞥了一眼那张满是胡碴儿的熟悉面孔,就见他双眼瞪圆,嘴巴半张,脸上浮现出彻骨的绝望。他能说这样的话,表示他这个时候是清醒的。

“爹,我们在拍戏,你莫四路里乱跑。”

“我没病,我不乱跑。”他突然撑起身子,附在我耳边轻声说道,“我不装病,他们不叫你。”

我迎着父亲狡黠的目光,“爹,婶子带您出去走走吧。”婶子立即凑过来扶我父亲起来。

父亲这下显得非常高兴,左手伸过来,握着我的手不放,像见到了大领导。他把左脚从被窝里抽出来,脚上链条又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婶子打开了锁。父亲自己穿上了皱皱巴巴的衣服,脚上套着长筒棕色袜子,又一瘸一拐的,四下里找鞋子。在床下找到一只,还有一只浮在屋角的小便桶里,像一只死老鼠。

父亲眯着眼睛,显得很不好意思,像个小孩做错了事一样掩饰自己的窘态。婶子拎着一双黑套鞋进来了。他用劲推了婶子一把,婶子差点跌倒,我一把扶住。婶子脸色下沉,想要骂人又不好开口。麻雀子在窗边欢唱,父亲贪婪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孙小妮过来把我拽了回去,边走边说:“都在等你,你还在这里磨蹭。你也知道钱不够了。”

“知道了,知道了!莫啰嗦。”我嘘了一下,示意小妮声音小一点,别让父亲听到。

小妮不依不饶:“一个镜头NG那么多次,你以为是拿去参加奥斯卡的吗?”

我也火了:“这是我的第一部影片,怎好马虎?”

院子里“喳喳”叫着的麻雀让我有点烦,我挥挥手想赶跑它们,它们却不怕我,两只细腿继续在地上跳来跳去。我捏了颗纸团扔过去,那群麻雀才飞起几只,扑棱着翅膀上下翻飞,越过篱笆,歇在了屋顶,“叽叽喳喳”地叫得更响,好像都在嫌弃我。

我回到导演椅上喊:“全场安静,准备!”

父亲应该出门了,没有了“哼哼唧唧”,这条拍得很顺。

孙小妮冲了杯咖啡放在桌上,我啜了一口,吐了出来,“亲爱的,你是要烫死我吗?”

“你这个导演真难伺候咧。”小妮说完还笑了笑。很多小孩看我们松懈了一点就都围了过来。有个小孩还学我,“亲爱的,你是要烫死我吗?”引得大家哄笑。小孩瞅着我小口小口地抿着嘴品咖啡,就不停地咽口水。我把杯子递过去,小孩抿了一口,吐出舌头说:“蛇苦咯!你和你爷老倌一样天天恰药啊!”

我哈哈笑了,喊了声,“转场!”大家就忙碌着拆卸灯具,搬动摇臂、摄像机。

我先到了院子里,看到传了至少五代,有两百多年的谷桶,和几个缺胳膊断腿的老旧柜子被搁置在猪栏屋的房梁上。还有一个谷仓,厚实的门板还在,挂了一把生锈的大锁。一个筛谷用的风车,搁在屋檐下。黑色带把的大药罐倒置在石阶上,母亲以前煎药也是用的这个罐子。那时院子里总弥漫着草药味,邻居开玩笑,感冒了只要到我家门口站一站就好了。

村里大量明清时期修筑的石头房子一个接一个坍塌,这个村庄很快会被时间轻轻抹去。我要多拍些空镜头,留下这最后的镜像。

现在要拍那口井。

小时候,我父亲就在这口井边教我如何打水:先用一根绳子吊着一个木桶,把水桶斜斜地抛入井里,这样桶子容易吃进水;等桶里有了三分之一的水,就猛一抖绳子,把桶口再次拉斜,让水奔涌进桶里;等桶里有了三分之二的水,手上便有重量了,稍稍往上提升绳子,待水桶刚刚离开水面一寸几,突然一松绳,让水桶重重地落进水里,水桶就被水完全淹没了;最后两腿叉开,站在井口的一角,手上拿稳绳,慢慢往上拉,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

父亲的技术最好,一抛一抖一拉,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一滴水也不会荡出来。井底浮起的那张脸,就在水桶里微微荡漾,慢慢绽开。水里的脸又清又亮,夏天清冽,冬天温热。

那时我母亲还在,每年春节,母亲都在井边杀鸡、杀鸭。我就围着井跳来跳去,像鬼一样,大喊大叫,逗得母亲经常回头看我,低头笑。

我喜欢拿着鸡的食袋玩。洗尽食袋里浅绿色的渣滓,捏住末端,用力向食袋吹气,食袋便成了一个圆鼓鼓透明的球了,比我的脑壳还大。“球”越来越大,捏不住了,不小心,手一松,食袋“噗”地一声冲到了父亲的脸上。父亲的脸立即红肿,瞬间变成猪肝色。我撒腿就跑,逃了几十米远,才敢回头。

剃头匠每周会来村子里一次,给村里人剃头。父亲习惯刮光头。小时候调皮捣蛋,我曾经偷偷跑过去弹他光头钵儿,叫他灯泡亮。这一弹不要紧,他脱了鞋子,追我打了半个村子。我还喜欢上课的时候用粉笔扔老师的后脑勺,不巧的是,总是能扔中。我其实很恨我自己怎么那么好的眼法呢。

同类推荐
  • 宴罢

    宴罢

    两个女人要是好起来,那是可以无话不讲的。从实实在在的一日三餐、四时衣裳,到子虚乌有的大梦想,鸡零狗碎的小心思,两个女人,只要她们那会儿的交情足够好,那会儿的环境足够私密,几乎无一例外,她们都那么喜欢说,也那么喜欢听。以上观点经由我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泡电视肥皂剧得出。近些年,差不多每天,我都能在那儿看到无数的女人:年轻的,以及曾经年轻,现在也依然有年轻的神态或心态的:美丽的,以及你不难体会得出她们的心灵或气质堪称美丽的:有知识的,以及虽没学历却有文化有修养有情怀的。她们坐在那儿。
  • 爱情扣

    爱情扣

    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能开启一把心锁,一串电话号码便能开始一段旅程,一枚小小硬币便能见证一段永恒的爱情。细节是打败爱情的致命杀伤武器。
  • 刀尖上跳舞

    刀尖上跳舞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悬念推理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悬念推理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悬念推理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这本《刀尖上跳舞》收录的 都是悬念推理精品力作!故事悬念迭起,峰回路转,让热爱悬念推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的作者刘建东是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文笔老练而灵透,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入木三分。语言具有大地的敦厚气息。讲述的故事关涉亲情、爱情、友情,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这部小说集里的作品无一不通往人性幽曲的深处,不乏反讽的力量。独特的故事结构令人不由得佩服作者超强的文体意识和稳健的探索精神。
  • 老大

    老大

    老大的这个名字叫得有点蹊跷,把这个名字安在牛犊的身上——老大原名据说叫牛犊,确实是一件让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事情,因为老大生活在一个基本不会出现这个称呼的地方,敬老院。而且老大就属于最不该出现这个称呼的群体,供养对象。
热门推荐
  • 请把我的器灵带走吧

    请把我的器灵带走吧

    天降陨石,灵气涌现,水蓝星数十年的宁静被打破。异兽入侵,来势汹汹。武者横空出世,灾难与机遇并存。飞檐走壁不再是传说,寿与天齐不再是神话。深藏于内心的长生梦被重新唤醒,为修炼,为资源,为强大不惜一切。不愿面对生离死别的时轩,祭一口长刀,漫漫长生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THE SHADOW LINE

    THE SHADOW L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之至尊主宰

    异世之至尊主宰

    坦克:“你上去输出啊,怕什么!?”牧师:“这个B,跑得真快。”剑士:“哇,团长!那个刺客进过这个房间,宝箱已经被开过啦!”李功名(滑稽):“不好意思各位,我肚子有点痛先回城上个厕所。”众人:“......”游戏宅男李功名在机缘巧合下带着系统穿越到了弱肉强食的异世界,他将在这里从零开始。
  •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影响着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进程的书,世界各国著名管理学家理论精髓的荟萃。本书汇集了国际著名管理大师的45本经典作品,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管理者吸收和掌握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以实现个人目标,指导企业走向成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尘起即灭

    尘起即灭

    修习入圣大道,驰骋权谋官场,皆不若闲云野鹤,笑傲江湖!夜处断石桥头杯邀月,只当对影成三人。不要对我讲道理,你只需要知道,永远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在我这边就对了,因为小爷是朱尘!此去经年,往后余生,七界合一,是为尘起即灭兮!
  • 重生之异世女王:睥睨天下

    重生之异世女王:睥睨天下

    她是东方大陆一代战神太子,女扮男装,阴暗偏激,阴狠狡诈,擅长权术,阴谋诡计,冷酷无情,残暴嗜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登基之日遭众叛亲离,让她重生到了西方大陆。再度女扮男装,手握水火元素,杀光明教皇,灭光明天使,毁光明神殿,开辟一条杀伐之路。身怀空间戒指,收魔宠,收战宠,还有收男宠……废材?斗玄双修的天才是废材?渣渣?拥有驯兽师、丹药师、炼器师身份的变态是渣渣?回眸一笑天下乱,哪想到惊才绝艳的他竟然是她?于是,众美男怒,女人,你骗我们骗得好苦!
  • 边塞英雄谱·武当异人传

    边塞英雄谱·武当异人传

    本书收录了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的两部武侠小说《边塞英雄谱》和《武当异人传》。全书共十六万字。《边塞英雄谱》1938年6月由天津励力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未完,下接《天山飞侠》(后改名《冷魂峪》)。《武当异人传》1946年10月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第一集。未完,下接《武当七女》。
  • 娇花养成记

    娇花养成记

    自从嫁给楚慎之后,姜月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好王妃。奈何夫君太给力,一不小心就让她当上了大曜的皇后……姜月觉得,作为一朵小娇花,她能做的就是——紧跟夫君的步伐,努力为他生几个小包子。
  •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愿行经·藏月隐日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愿行经·藏月隐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