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8600000003

第3章 故人具鸡黍

长治二中百年校庆时,我写过一篇回忆母校的散文,题为《在艰苦岁月中磨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所经历的中学时代,真正是一段不平凡的生涯,从整风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三年困难的遭遇,都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了一些深深浅浅的年轮。

中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知识急剧增长的时期,是思想性格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观基本奠定的时期。正是在中学时期所受到的诸多方面教育和锻炼,使人一生中用之不竭。

回想那个时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经历,既有课堂的教学、师长的训导,也有社会环境逼使下的磨砺。除此而外,我自己主动的方面,就是阅读,我特别热衷于读课外书,这使我受益匪浅。

有成语曰“开卷有益”,大概出自陶渊明所言。他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我或许受了古人的影响,那时候真的是拼命地读书。这句话到现在,似乎不宜再用。我看见市场上书籍累累,大多粗制滥造,不仅内容荒诞浅薄,而且行文粗陋,错字连篇,读之非但无益,而是必受其害。所以,不能再相信开卷有益的话了吧。

我的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却是真正受了益的。初中那三年,读了许多的现代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中凡有名诗人、作家的书,我几乎挨个儿借来读过。上了高中,又喜爱上外国作品,尤其是苏俄的作品,当年比较流行。如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萧霍洛夫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曾使我醉心。其它如英国哈代、法国巴尔扎克、美国马克·吐温的小说,其人物和故事情节,也都印象颇深。

对于中学各门功课的学习,似不很费力,除了课堂听讲,课后基本不用复习,作业都能完成,这就有了较多的阅读时间。对于其它课外活动,很少参加,唯有看书如饥似渴,书一到手看得很快,确似狼吞虎咽,不求甚解。除了文艺作品,我也浏览哲学、历史、政治方面的读物。如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真正读懂的地方不多,却也抄了不少笔记。

现在想来,阅读的直接好处,是能以增进语文和写作,我的作文每得老师称赞。课外阅读或许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也会有间接帮助。初中班主任张宏彬老师、高中班主任曾健老师和其他带课老师,本身都是知识丰赡的读书人,对我的阅读无不一味支持。

语文教研室主任陶訏老师精通古汉语,或受其影响,我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兴致尤浓,除背诵唐诗宋词外,还把《古文观止》置于手边,熟读了不少名篇。后来在1978年报考研究生时,文史专业规定考外语或是考古汉语,可自选其一,我选了古汉语,成绩不错,这便是中学时候的基础。

教语文课的陈奉雄老师,出身文学世家,风襟儒雅。他曾嘱我读书宜博,以拓宽知识面,多次对我讲过他的家族的读书传统。他的祖父陈三立、父亲陈衡恪,尤其是他的叔父陈寅恪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的治学经历,在我的心目中树起了一个让人肃然仰瞻、高骞莫及的形象。一次陈老师从北京回来,把他在西单旧书店买的一本《论衡》送我。我当时读这本书,实感深奥费解,而其中能择出一些精辟的语句,颇富哲理,亦使我每有启迪。

那个年代的同学中,对于《三国》、《水浒》等古典小说,都不陌生;但说起《红楼梦》,似乎觉得中学生尚不宜读,无不敬而远之。一天在校团委书记杨石秀老师的办公室,看到他的书架上有《石头记》,分上下册,厚厚的两本,我随口问道:“杨老师,这书我们能看吗?”杨说:“书是借图书馆的,放了暑假你拿去看吧。”到放暑假的时候,杨老师真的让我把《石头记》带回了家,于是,整整一个暑假,功夫就消磨在了这套书上。

长治二中的图书馆,设在古庙的大殿中,宽敞的阅览室陈列有多种报刊。负责图书管理的白君燕老师,人说她是广西白崇禧家的亲支,处事谨慎,仪态温文。同学去借书的时候,她总会嘱咐几句爱护图书的话,不要在书页上勾画,不要折角等等。她知道我酷爱看书,一见我便主动招呼,问我想看什么书,她会随时准备好。现在蓦然间想起她那种和霭态度,及我当年借书的情景,恍恍然如同昨日。

除了从图书馆借书,假期或是周日常到书店看书。上南街路东的新华书店,有一位女经理认住了我,问我是不是将来想当作家,让我看《青枝绿叶》,还说刘绍棠如何年轻有为,那时还没有“反右”。我蹲在书架下一看两三个小时,如《骆驼祥子》、《三里湾》那些长篇小说,连去三四天就能看完一本。

东街后来也开了书店,似乎是长治县所属。该店的经理从高平县调来,因为我在高平读小学三四年级时,也常去书店,他好像认识我父亲。一次我和同学到了东街书店,新上架有巴金的《秋》,我便取下来看。因为《家》和《春》都已看过,就等着书店上这第三本了。刚看进去,同学急着拉我走,我说:“等我看完这两页。”同学说:“拿回去看。”我未稍犹豫,跟着同学就往外走。刚要出门,经理过来了:“喂,同学,交钱没有?”我的脸上一下涨得通红,无言以对。经理说:“你在高平上过学吧?我认得你,这本书可以留着你下次来看,再不许偷偷拿走!再偷拿就报告你们校长了!”此事让我很觉羞愧,同学说是他的不是,但我不能埋怨他,自己接受教训罢了。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攒钱把这本书买回来。此后我每月从家里给的生活费中节馀一元,三四个月中就把巴金这三本书陆续买了,都是1957年11月印本,一共四元钱,至今还都保留着,只是多年多人借阅,难免破损了。

那些年在我的成长中,曾经给予过真诚帮助的每一位师长,都会让我常常想起,让我感动。我觉得长治的人好,当年的社会风尚也好,爱读书、学习好的孩子曾经受到每个长者的关爱。我们曾经经历过那样的一个尊重知识、重视读书的年代,那是我们的幸福。

使我充满感激之情的,还有很多的结下真挚友情的同学。我们曾经一起读书、一起劳动,一起跑步、一起唱歌,一起排着队打饭,一起蹲在饭场上一边喝稀饭、一边谈古论今。

“暂时困难”的三年,正是我读高中的时期,也是同学们患难与共的三年。那时粮食定量减少,实行“低标准、瓜菜代”,配给瓜菜顶粮食,四斤山药旦折抵一斤粮。一天晚饭,从食堂打出来一碗稀汤,几根菜叶都能数得出来,我一气之下,带着几个同学去找校长,怒声怒气地说道:“校长,你看看我们吃的是什么饭!”老校长一脸无奈。粮食不足当然怪不得学校。我那时血气方刚,常有一些过激之举,操行评语中每每说我“有骄傲自满情绪”。尽管有此缺点,仍然一直受到老师们的爱护,同学们也一直选我当班长,这种长期结下的恩谊,使我没齿不忘。

从上初中二年级时,因父亲工作调动,母亲随之搬家离开长治,我便成了完全的住校。每到星期日,同学们大都回家,孤身住校难免落寞之感,常常被同学邀到家里吃饭。几年之中,我去的次数最多的是守清同学家,他家住府上街,学校旁边,来往近便,他的母亲尤其慈善。士荣家在紫坊村,春盛家在邱村,锦文家在角沿村,福梅家在李家庄,土成家在南营,雪根家在长子门,等等,都是我熟悉的去处。那是一个家家户户粮食紧缺的年代,走亲戚吃饭都会难为情,我到了同学家里却能像一家人一样,同吃一锅饭,亲切而随意。青少年同学的那种亲近而又单纯的感情,大概是别的任何关系都不可比拟的。

1962年高中毕业,我离开了长治。阔别十多年,当我返回长治工作的时候,已是文化大革命接近尾声之际,访续故知,重温旧谊,老同学又恢复了联络。这时,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到同学家吃饭也可以鸡黍薄酒、开轩小酌了。因而,使我想到了孟浩然的那首《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中既有友人的情意,又有农村的风味,清新而淳朴。

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变化中,五星酒店,华馔盛宴,极尽豪奢。然而,那种高贵的外象,却也掩饰不住内隐的俗靡和精神的萎悴。唯有“故人具鸡黍”的情味,最珍贵、最难得。

同类推荐
  • 不喝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

    据说,这世上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桥,奈何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孟婆在那里卖孟婆汤。想要投胎转世的人,都必须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这样就可以忘掉今生的一切,转入下一个轮回......
  • 花与雾

    花与雾

    爱情,不过是千山万水中的惊鸿一瞥浮光掠影,雁过无痕北京西苑,如今车水马龙之地。八十年前的日军西苑集中营。一个秘密在女记者苏昔的探寻下,渐渐浮出。一个日记本背后,埋藏着尘封七十年的秘密。美琪出于嫉妒心的一个谎言,少女楚忆城集中营沦为慰安妇的痛楚与无望等待,宋天泽不能挽救爱人的永生追悔……
  • 崩塌

    崩塌

    长江既是哺育灿烂文明的伟大母亲,有时又是摧毁幸福家园的冷酷暴君。山南区政府所在地桃花镇,就是千百年来长江蹂躏的对象。为了改善区府所在地的形象,为了保障小镇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区政府于去年投资近亿元,在江岸修了长达四公里的沿江大堤。被宣传媒体传颂为“桃花镇上一道亮丽风景线”的江滨大堤,学名“遗爱大堤”。取这个名儿,据说是修建大堤总指挥、区委书记欧阳春山征求了区里各界人士意见后,都不满意,最后由他的秘书小吕翻了三天三夜的典籍,查了七八架线装书后才定下来的。意思是遗爱后人,造福百姓。
  • 大瀑布上的潜逃案

    大瀑布上的潜逃案

    后来所发生的一切,都与我的劳力士手表有关。其实,此前我从没见过“劳力士”,即便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贵重的手表,也是出国前听表哥说的。表哥说那东西好啊,就是价格太贵,烫手,从国外买便宜些。表哥是市反贪局局长,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说你别跟着凑热闹,要注意影响。我说又不是公费报销,花我自己的钱还不行吗?难道也给弄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嫌疑?我这人虚荣心强,好奇心更强。我说华导,哪会儿领爷们儿购物?弄块“劳力士”戴戴!华导表扬我的时候,很做作的把我指给大伙,说这位先生不俗,不像有些中国人,就知道“伟哥”呀“伟妹”的。
  •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小说第一部分临近结尾处,拉姆齐夫人到第二部她就死了的一段内心独白,可能更其重要……伯·布莱克斯东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一篇评论》中说:“阅读了《灯塔》之后再来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这代表了有关《到灯塔去》的一种看法;读过此书的读者,也许还有别的乃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热门推荐
  • 悍妃难娶:王爷不服来战

    悍妃难娶:王爷不服来战

    【新文《绝宠后宫:女帝,请君入帐》已发】她是楚千绝,她彪悍的让男人为她竖起大拇指。她是神女,她狂傲的不可一世。大婚之日,她被夫君抢回家,入门,她给他致命一脚,从此他总有好理由找上她。“娘子,上次被你踢的部位,又没反应了。”楚千绝心生愧疚,不疑有他,问:“那你说怎么办?”“你摸摸,摸摸它就蠢蠢欲动了。”
  • 我管理三界数据库

    我管理三界数据库

    苦逼的程序员高手劳累致死,成了一名三界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拥有了无限修改数据的权限。要改成极品武器?可以,先交钱!要长命百岁?可以,先交钱!要成仙,拥有无穷的法力?ok,小case,不过美女,你的心还不诚,来来来,先让我给你指导你修炼......什么?你有装逼系统?我把后台数据给你删了......!什么?你有无限刷钱系统?我给你全改成0,看你杂装逼!什么?你有无限升级系统?骚瑞,我让你无法访问数据库......!我管理三界数据库,谁敢不服?谢小样大声的吼叫。"还在这叽歪,再不去写代码,我扣你这个月的工资!"谢小样的美女领导一巴掌扇到他的左脸上。"还在那念叨啥,神经病吧,娃娃都哭了,还不去给娃娃买奶粉!"谢小样的老婆一巴掌扇到了他的右脸上......呜呜......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还有点不自在。
  •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由王剑冰主持编选,选取耿林莽、许淇、曹雷等人的诗作,约八十余篇目。诗歌从个人心理幻想、往事回忆到对当下的描述,皆有涉及,题样广泛,思想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艺术性与哲理性,是对2016中国散文诗领域的概括与总结。
  • 城市奇遇

    城市奇遇

    中篇小说《城市奇遇》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怀揣梦想,去城市打工。他在城里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歧视,艰难困苦和欺骗。他最后也走到了杀人越货的道路。小说能让人们从这个故事反醒关于生存与发展的时代命题。
  •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家道中落,她被养父所卖,成为霸道总裁前女友的替身。自从住进别墅,风波不断,让她受尽苦楚。受苦她聂小柔没有怨言,谁让她爱上了叶枫呢?可为什么她的付出永远换不来他的真心。他说:“我不会承认这个孩子,劝你还是别用这个孩子来牵制我。”她反驳:“叶枫,你不是人,我从没想过要牵制你,只希望能保住孩子。”他愤怒:“我不介意亲手杀了这个孩子。”她心灰意冷,带着孩子逃跑。
  • 欢迎进入炼狱游戏

    欢迎进入炼狱游戏

    某一天,凌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捡到一部奇怪的手机。与此同时,他与未知的存在签订了契约……从此,被卷入了一场极度危险的游戏中。为了完成心底里的执念,他别无选择,更没有中途退出的可能。炼狱游戏,是一个超越想像的神秘游戏。在特定的时间,会将人传送到随机的位面……请问,在你的内心深处,有没有不为人知的愿望?如果答应是肯定的……那么,欢迎进入炼狱游戏。在生死的边缘挣扎,将智与力发挥到极限!
  • 汉室可兴矣

    汉室可兴矣

    黄巾之乱,让风雨摇曳的大汉朝廷每况愈下,各方势力的野心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膨胀,也促使着一切愈发混乱。若是让赵云当真有演义所讲的那般武艺出众,恰巧又多了许多智谋呢?由此而已,白龙出世,素袍银枪,却叫天意改,却让汉室兴。“子龙有七分勇猛可比秦将章邯,亦有三分智,可将其勇驱之。”——刘备
  •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您正在掀开的《散文诗帕拉莎》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 在这本《散文诗帕拉莎》中,屠格涅夫有时用他一支饱含诗情画意的笔恬静地、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绘着他的祖国俄罗斯那片美丽丰饶的天地。那蓝天、 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和善良的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