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900000031

第31章 中国梦与实现共同富裕(2)

从控制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拉大,争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看,正确的思路是: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推进人口的城市化,转移农业中剩余的劳动力,使较少劳动力分配在比重上日益下降的农业生产总值;其次,是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对农民和农村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一个无法抗拒的规律是,农业增加值的GDP比重,在任何国家都是持续下降的,因而,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比例也必须同步下降。如果农业生产增加值GDP比率在不断地下降,而农业领域中就业的劳动力转移过慢,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分配比例日益下降的农业增加值,结果必然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目前在中国,40%的农业劳动力,分配农业创造的11%的GDP,毫无疑问,结果肯定是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民的3倍多!这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十二五”期间,包括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人口向城市和城镇的集中和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最主要的办法。

从控制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逐步消除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来看,正确的思路应当是:推动中西部,以及产业衰落地区劳动力及人口向经济成长较快和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地区流动和迁移;加快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且由国家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促进资本和产业向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国家增加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对老少边穷,以及生态涵养和保护地区更应该如此。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看,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转移和迁移,是一个趋势,也是平衡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种方式。英国工业重镇格拉斯格,工业最繁荣时,人口最多达131万人,到1999年时,由于钢铁、造船等工业的衰落,劳动力和人口向英国南部流动和迁移,当地人口下降为61万人。由此可见,如果劳动力和人口不向南部流动和迁移,格拉斯格与英国南部的发展差距会更大。由此可见,劳动力和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实际是平衡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平衡地区居民间收入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从中国的实践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农民外出务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形成的劳务经济,其外出农民工邮回和带回增加的中西部和农业省份的收入,要比国家和中央政府向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多得多。

除了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向需要劳动力的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外,未来,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要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改善投资环境,留住当地资金较少外流,吸引外出务工中的精英人才回镇创业,也吸引国外、港澳台和区外资金流入,推进当地企业上市融资,通过项目融到更多的银行资金,通过市场机制使资金更多地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配置。

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在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在行政管理设施和条件建设方面,包括一部分城市、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的生活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一般转移支付的标准要提高、项目要增加,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增多、规模要加大,使这些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跟上整个现代化的步伐。

从所有制结构与创造和分配财富关系的思路看,处理好国有大与民营小的关系;处理好国有大经济资本密集,劳动力就业少,与民营小经济劳动密集,中等收入人群多和劳动力充分利用的关系;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与资产收益平衡分配的关系。一是国有工商经济方面,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退出竞争性领域;除了非得国家控制的一些产业,有些战略性的产业领域,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也应当公平竞争;在通过市场逐步集中和自然条件形成的国有垄断经济中,要形成反垄断的改革。二是民营经济方面,要鼓励能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从金融结构方面,要放开金融限制,大量发展能给个体私营经济贷款的民营小银行。三是进一步改革国有和集体所有土地制度,使其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相适应。

从消除历史原因和时间过程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完善财富分配调节和堵漏体系看,要设计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防止腐败等制度和机制,调高、扩中和保低,形成收入和财富分配极高收入者少,中等收入者多,低收入者少的局面。一是开征房产、遗产和赠与等税,制定适当的税率,用税收杠杆,调节财富进行再分配;二是对不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财政将税收集中起来的一部分,进行转移支付,进行补低;三是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并使其均等化,每一个公民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带来的福利;四是建立和健全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努力使城乡逐步平衡,居民之间逐步平衡,地区之间逐步平衡,并由中央来管理;五是严格税收,打击腐败,设计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建立身份、社会保障、财产、存款、交税、就业等方面的联网系统,严格控制国民收入向灰色渠道漏损。

总之,从思路上讲,“十二五”期间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GDP居民分配比例低,要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变动、地区人口流动等这样一些经济规律和趋势的大的角度和大的格局去思考问题;要鼓励创业、增加就业、调整结构,借鉴东亚地区用发展小企业增加中等人口、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人口的办法,防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和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基尼系数的攀升,从调动社会自我平衡收入分配的机制和力量方面去思考问题;既要发挥人民群众创业和创造的积极性,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从协调和谐社会共建和共享两个方面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地分析和研究,统筹关乎收入分配国家税负水平与社会创业活力、创业就业分配与国家二次分配、地区人口流动与产业资金转移、社会自我平衡分配与政府看得见的手调节、福利社会水平与国家财政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全面和综合地思考问题。进而形成“十二五”,以及以后一个较长期间,提高GDP居民分配比例、缩小各种收入分配和发展差距、富裕人民群众的全新思路和战略。

四、公平分配和富裕百姓的一些重大战略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公平分配和地区平衡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从上面的分析看,要综合和全面地解决分配不公、GDP居民分配比例下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从方向上进行调整,相应地谋划一些重大的战略设计。

一是制定和实施加速城市化和人口区域间流动的战略。改变人均GDP3200美元时比同样发展水平国家城市化滞后15%的局面,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和城镇转移,进而使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特别是向服务业转移。并建议未来开征耕地撂荒税,这样在劳动力转移出外的情况下,加上耕地税成本,使农民能将耕地转移给种粮大户耕种,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领域迅速变少的劳动力和人口分配农业增加值,会增加在农村农民的收入;而农民向城市转移,能获得比农业收益高的务工收入,还会压低城市工资的上涨幅度。这样可以从战略上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缩小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是制定和实施十年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国目前将五个个体户折算成一个小企业,加上法人企业,全部人口与全部企业相比,每千人口拥有企业仅11个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每千人口拥有企业45个左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每千人口拥有企业25个左右。小企业发展极为不足,是中国目前中等收入人口少,因剩余和失业而贫困人口多,因劳动力需求不强而工资水平低,进而收入分配不公和基尼系数高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制定一个未来十年振兴和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是扩大就业、解决民生、稳定社会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减少因劳动力剩余和失业而贫困的人口,降低基尼系数最重要的战略。

三是制定和实施加速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服务业是密集吸收劳动力的产业领域,与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GDP服务业增加值比率比一般国际水平低20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的比率占全部就业的33%左右,比一般国家水平低27个百分点左右。如果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加速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从农业领域中转移过来的剩余劳动力,吸收从工业领域中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过剩的劳动力,吸收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学生、军队复员人员、被征地农民,使他们能在服务业中得到就业,拿到工资,其家庭获得收入,就会大量地减少因劳动力剩余和失业而贫困的人口。产业结构向充分利用劳动力改善,会大大增加居民的收入格局,降低居民间收入的基尼系数。因此,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切实能振兴服务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方案,并以各部门的体制改善和政策促进相配套,真正使服务业成为我国吸收劳动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广阔领域。

四是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国家福利的战略规划,并加以实施。根据中国人口众多和处在发展过程之中,但是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国情,逐步地提高对城乡贫困人口的低保标准和范围,建立健全城乡医疗、养老、失业、伤残等社会保障网,建立一个有竞争活力、财富丰裕和公平正义的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只有在战略上进行大的调整和努力,才能从全面和动态的格局上,解决GDP居民分配比例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居民间收入分配基尼系数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真正建设成为一个人民共同富裕的国家。

同类推荐
  • 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孙建博

    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孙建博

    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14年5月16日上午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各位自强模范再接再厉,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而努力,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以简驭繁,厚积薄发,取诸大势,探源溯流,接引与赓续西方自由政治传统。在本书中,沃特金斯梳理了自由主义的生发过程,把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从近代延伸到了古代,进而全面展示了这一政治传统两千年来的发展历程。本书写于二战时期,自由社会面临深重危机,如何捍卫自由传统成为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沃特金斯通过他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自由主义是从西方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中生长起来的,西方的政治传统已深深地和现代自由主义嵌合在一起,自由主义如果无法生存下去,实不啻是说西方的政治传统也宣告结束。沃特金斯力图通过本书找到自由主义的根系,并讲述历史上自由主义怎样战胜它的敌人一次次扭转劣势取得成功。
  •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他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他是旧制度的摧毁者、颠覆者,新制度的创造者、保卫者和建设者。虽然他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历程不长,但却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无论是建立苏共、夺得政权,还是在经济建设、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上的创新尝试,都对后来的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列宁政治遗产十论》既没有一味地褒扬列宁的光辉事迹,也没有隐讳他在苏俄初期治国理政中的失误,而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述了列宁作为苏维埃领导人的功过得失。列宁离开这个世界快一百年了。他缔造一个新型的革命党,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制度,他像马克思一样,从来没有把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俄国经验一般化,而是通过一场新制度的社会实验,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搅动20世纪国际秩序的苏共;与苏维埃政权伴生的无产阶级专政;处理“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矛盾;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经济政策;视农民为无产阶级长期的同盟者……当然,列宁时代也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莫衷一是的党国体制;摇摆的知识分子政策;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 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本书从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探索、对政党建设的反思与发展、对新历史条件作出的政策调整等几个方面入手,系统地考察了当代国外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些根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了它们如何结合本国实际来坚持、发展、研究、创新社会主义理论,梳理了它们如何从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多领域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探析了它们如何在资本主义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来调整理论政策以发展社会主义、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理论问题。
  • 做最好的公务员

    做最好的公务员

    本书以“最好”这两个字为核心,从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实际出发,告诉我们“最好的公务员”应该“想什么,如何想”,“做什么,如何做”,“学什么,如何学”,“超越什么,如何超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公务员在所有复杂和困难面前摆脱困惑,把工作做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更满意,前程更坦荡,提供了行动指南。
热门推荐
  • 未拾

    未拾

    梦音无意间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图书馆,从此背负了寻找书中星宿将的使命,穿过万千世界。“我想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你。”“我想真爱是你,天命是你。”“等我从地狱归来,等你回来。”“我想即使失去这天下,也想让你看见。”“如果世界毁了,你就不会回来了。”“我想毁掉你所讨厌的,所以我要先毁掉自己。”一百二十个星宿将,来自幕后人的惊天密谋。爱情和生命,你选择什么?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 没有玩家的游戏世界

    没有玩家的游戏世界

    穿越到了一个游戏世界,叶莲娜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这个游戏世界里没有玩家,兴许唯一的玩家只有自己?度过了悠长时光的叶莲娜有了自己的想法——必须拯救这个世界,但是在此之前也需要找一点帮手不是吗?
  • 灵界此间录

    灵界此间录

    命运一词始终跟着所有人,或生或死,都是命运的一部分。命运不会为你划时代的科技兴起而兴奋,也不会因为你拥有超乎常人的灵力天赋而大喜过望,更不会因为你所热爱的一切都毫无声息的消亡而沮丧。她是一位严厉的女神,伴随着这个名为【长羽枫】的懵懂少年成长。灵力,魔法,科技,无尽的宝藏,一段段不那么戏剧化的奇遇,一次次死亡之中的挣扎,一次次的奋不顾身。或许,这个故事可以断断续续的发生在【温缇郡】,也可以一直绵延千年发生在【白灵山】。但无论怎么样,他的倾听者,会把这段故事讲与你听。
  • 白血泪

    白血泪

    本书作者通过姑娘王岚不幸罹患白血病,漫长艰辛的求医之路,展示了他们一家人共赴大难的亲情,和社会对患病弱势群体深切同情与关爱的真善美。她的不幸病逝再次给青壮年朋友敲响警钟,要珍惜健康,热爱生命。白血病人艰难的求医过程。作者对个别医务人员寡廉鲜耻的丑恶行为做了无情的鞭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语裳蓉

    凤语裳蓉

    那些在流云中演奏的传奇,那些在芬芳中漫游的遇见,那些在记忆中颤抖的誓言。我们是落日残留的余晖,我们是海风吹过的白昼。
  •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绕开的课题。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它吹响了向工业文明进军的号角,奏响了觉醒图强的进行曲,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崭新一页,是维护海权的先行者,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船政学堂及其随后的新式教育热潮,奠定了闽台乃至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船政精英的呐喊,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近年来研究文章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 都市之战帝归来

    都市之战帝归来

    曾经纵横宇宙洪荒的星河战帝,带着一身无上法力重回都市。什么?你是武学界的泰山北斗?你是回归都市的终极兵王?你是佣兵界的杀人狂魔?你是刺杀零失败的顶尖杀手?行了行了,你们干脆一起上吧,免得浪费我约会的时间。
  • 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

    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

    本书不是对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也不是对某一个管理问题深钻详究,而是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管理学的剖析。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有它共性的原理,全世界都一样,然而,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巧妙运用管理原理就千差万别。不论科学与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管理就不能不受整体文化的深刻影响了。本书旁征博引,精彩纷呈,展现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