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79100000001

第1章

癸巳年腊月二十三日,即2014年1月23日,晚饭前,我终于写完那部十余万字的文稿。自从2007年到昆明后,幸得朋友提携和照顾,我在工作和写作之外,一直卖文为生。那部文稿,于2013年9月底接单,获得稿酬预付金一万块。此前8月,母亲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续交住院费,这一万块钱救了急。对此,我对派单者心存感激。派单者当然不是东家,他必须执行东家规定的时限:2013年12月31日前交稿。按情理和经验,撰写时间可谓充裕。我曾经接手的文稿,都比这次还急。但这次情况不一样,其一,我此前接手一篇要求10月底完成的报告文学文稿,在结束采访时,母亲病重入院;其二,我还接手一部近十万字的文稿,完稿期限是11月份。母亲暂时出院后,我利用10月长假写完五万字的报告文学文稿,很快获得两万块稿酬,得以用来为母亲购药。这对我也是一种安慰。然后,我着手准备撰写第二部文稿。幸好,对方要求暂停,我只到完成创意提纲这一步,毕竟省下了一个月。基于这些情况,我请求派单者,推迟到2014年1月10日前交稿。不料,2013年12月,母亲又入云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守护期间,我勉强阅读资料,未能动笔。不得已,我请求将交稿时间又推迟10天,再推迟5天,最终推迟到1月25日。2014年1月1日,那部文稿总算正式动笔了。所幸,之前充分酝酿,撰写得比较顺利,每天保持六七千字的进度。期间,除一两日因亲友专程从鲁甸赶来看望母亲而有所耽搁外,每日写稿不低于10小时。23日中午,尚能坐一段时间的母亲感觉到很难受,整个身体仿佛处于漂浮状态,说起话来也气若游丝。我妻子的想法是,立即送母亲去医院。但医生曾提醒过我,如果母亲在医院离世,因昆明殡葬政策的控制,将无法送其遗体回老家徐家寨子安葬。我强忍住泪水,放弃再次送母亲入院的打算。“放弃”的更重要的原因,其一,看到我满脸泪水,母亲的主治医生曾告诉我,面对因病死亡,医学并不能人定胜天,最终只得接受;其二,一位亲人有类似遭遇的师友曾说服我,不要试图延长身患绝症的亲人的生命,每一次不甘心的挽救,都是残忍的折磨。下午至夜晚,母亲的状况还算平稳,只要高枕而卧,全身出现的痛苦还能忍受。我默默祈祷,请求上天多给母亲一点时光。怀着期待,我在连日来的疲惫中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24日凌晨三点,未能入睡的母亲,对坐在她床前陪伴的父亲说道,我的事情忙完了,她明天准备交代我一下。这句话,我在隔壁卧室里听得十分清晰,心里一惊,立即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脸色苍白,嘴唇乌青,整副面孔仿佛覆盖着一张粗糙、冰冷的绵纸。就像往日那样,母亲责怪我说:“你自己不好好休息,一晚上要起来看我几回!”我的泪水涌了出来,这一次,我没有躲避母亲。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场景:守护母亲在云南省肿瘤医院住院,碰上昆明多年罕见的寒冷天气,一天深夜,母亲下了病床,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盖在我露在睡袋外边的肩膀上,还反复将衣领在我脖子那里理顺、压实。为让母亲安心,我每天夜里都装作随时可以入睡。那时,泪水打湿了我的脸,但我不敢哭出声来,生怕被刚刚回到病床上的母亲察觉。但是,此时,母子连心的预感告诉我,一切都不像往日,这很可能是母亲的弥留之际了。顿时,一种无法弥补的愧疚,一种无法挽回的绝望,一种无法承担的悲伤,将我推向崩溃的边缘。

母亲离世后,我多次想过,如果我早一点写完那部文稿,或者不需要撰写它,那么,我就会安排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在母亲最后一个月时光里,我虽然几乎天天在家,但随时随地陪伴她的,还是父亲。这是我人生的遗憾。但反过来,我也常常安慰自己,母亲以终其一生的耐心和坚韧,等待着我闲下来,再交代后事,正是我的忙乱挽留了母亲,上天看顾,多给了她一点时间,而这些时间,其实也是给我的。如果真是这样,我更是不肖之子!

母亲性情沉静,这恰恰是我所缺少的。但看到我一脸的泪水,母亲难免心情急切,她开始喘息,并出现抽搐。父亲不停地拍打着她的背,妻子连声叫妈妈,母亲的状况还是平稳下来了。父亲对母亲说,我的事情已经忙完,她现在就可以交代我了。在我的泪眼中,母亲本想强忍住泪水,但没法忍住,两只眼角都涌出了泪珠,那是对活着的不舍,也是对亲人的不舍。母亲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她没有想到,自己到了最后,还要如此拖累我们。我将其视为母亲的临终遗言,这加深了我的愧疚、绝望和悲伤,我几近崩溃,顿时失声痛哭。母亲说的第二句话是,我已经够苦了,她那么心疼我,但在走之前,还要让我更苦。

就在母亲说过那两句话后,我终于说出,母亲得的是不治之症。在所有的亲人中,一开始只有妻子知情,后来我告诉了大哥,再后来,也告诉了大姐。我虽然向母亲本人和父亲隐瞒了病情,但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随时护送母亲从昆明回徐家寨子。就在昨天中午,妻子提出,立即送母亲去医院,我没有照办,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一切治疗都只能加给母亲痛苦。我提起这一点,也是向母亲解释。我担心母亲误解,以为我忙得顾不上送她去医院。其实,母亲恰恰从这一点上判断,她的病已无法医治了。母亲还说,昨天中午,她发现我迅速从她身边跑开,是不让她看到我哭了。母亲始终把我当孩子看,她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吗?我的病,你要隐瞒我,我就假装相信你。”这话让我更难受。

四个多月前,主治医生告诉我,母亲的病理检验结果是:肺腺癌。此前,在母亲肺部抗炎治疗无效,又未能确诊的情况下,医生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抗肺结核诊断性治疗,由于咳嗽、咯血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准备调整为抗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性治疗。入院时,从带来的昭通、鲁甸医院诊治资料,以及母亲的病情表现来看,医生比较乐观,认为母亲的病,很可能就是反复发作的肺部炎症。尽管如此,医生还是给母亲安排了结核、真菌、肿瘤的检验。遗憾的是,进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时,母亲的肺部出血不止,无法按计划取出病灶组织进一步检验;多次进行的痰检、血检,检验结果都不是确定性的,既不能肯定,也不能排除。抗肺部真菌感染多使用进口药,对于我们来说费用极为昂贵,主治医生出于体恤患者和慎重治疗的考虑,费尽苦心帮助协调医院CT室和病理检验科,给母亲施行肺部病灶穿刺术,以取出组织进行检验。而在常规情况下,母亲肺部病灶是分散的,被认为不具备施行穿刺术取组织的条件。所幸,母亲肺部病灶穿刺术,成功取出组织送检。不幸的是,母亲被确诊为肺腺癌。这是藏在母亲体内的重大疾病,较之于肺鳞癌,它藏得太深了,几乎不可能通过CT一类的机器扫描出来。我请求医生和护士向母亲隐瞒病情,但在签字同意医院采取这一保护性治疗措施时,我还是哭了。一位已经熟识的女医生安慰我说,她被我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所打动,我又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忍不住就哭出来,但要记住,不能让母亲知道。实际上,亲人和朋友都在安慰我,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在关心我。如今想来,最孤单的还是母亲,因为对她隐瞒病情,也就不能过多安慰她。母亲虽然一字不识,但她眼明心亮。我原以为确实隐瞒过去了,而实际上,母亲的相信是假装的。

现在,母亲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不甘心,才问我:“我得的是癌症吗?”

我多么想说,不是,不可能!但面对母亲不舍的目光,我只得含泪点头。

母亲闭上眼睛,这一次,她将所有的泪水都忍住了。

我走出母亲和父亲的房间,来到卧室,给此前约定好的老家卫生院的亲友打电话,请求他安排救护车。然后,给在老家的大哥打电话,告诉他母亲的情况,我尽快护送母亲乘救护车回去。我再次回到母亲身边时,母亲不让我守在那里,她要求我和妻子休息,父亲陪着她就行了。母亲认为接下来就是操心、奔忙的一天,她生怕我们身体支撑不住。

当时是凌晨三点过,我不可能入睡,就用后半夜的时间,校对那部刚刚完成,必须尽快交出的文稿。幸好母亲没有出现更加突然的情况,这也是上天对她的看顾了!

远在温州打工的二姐、二姐夫,我之前告诉过他们母亲还没有康复,希望他们回家过年时绕道昆明看望母亲。我给他们订了温州经金华到昆明的火车票,恰好是1月24日早上到昆明站。天亮时,我询问了一下母亲是否想吃东西,这本来是安慰她,让她感受到,她的病还不至于那么重。让我欣喜的是,母亲还真喝了几口包谷糊糊。母亲喝包谷糊糊的样子,让我想起昨天早上,她说腹内寡淡,有一种被掏空的难受,父亲热了一点包谷饭给她,那是大哥、大嫂之前带来的包谷面做的,她每吃一口,都得停下来喘息,吃过三四口,因无法下咽而放弃。四个月以来,母亲将吃东西当作人生功课,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和耐心,忍受无味、反胃、恶心、呕吐带来的一切痛苦,最近一个月,她甚至接受了从来不愿意喝的牛奶,每天坚持早晚喝下一杯去。在对药物不敢再抱任何信心之后,我寄望于食物,希望它们能挽留住母亲的生命。留下父亲陪伴母亲,我和妻子一同出门,她去火车站接二姐、二姐夫,我去单位,一则给领导请假,二则到附近银行取款,以备不时之需。

或许是见到亲人的惊喜,随着二姐、二姐夫的到来,母亲的病体似乎轻松了一些。我回到家,看到父亲已经收拾好行李,主要是母亲的衣物,也有一些他自己的。我提议将制作包谷糊糊的豆浆机带回徐家寨子,考虑到集镇上可能买不到青包谷,就打电话给住在鲁甸县城的姨妹,让她马上帮我去菜市场买一些,我们路过时带回去。母亲先是同意的,到了下午又反悔了,原因是,她此时已经不想喝包谷糊糊了,回去更不想再喝,不带了,用不上。这倒不是母亲情绪波动,她坚决不让带豆浆机时,刚刚呕吐过一回,往后,不说她害怕吃东西,至少也厌食了。事实上,母亲此后就没真正吃过一次东西,尽管她在离开昆明前几小时多次念叨过,想喝徐家寨子水井里的凉水,也想尝尝她一辈子做过无数次的一种被称为“连渣捞”的豆制品。但母亲对于生命,却一直不舍。呕吐之后,她担心刚刚服用的易瑞沙失去药效,对二姐说,这种药一天吃一片,一定很贵,但究竟是多少钱一片,我又不告诉她。二姐让我给母亲重新服药,但我考虑到母亲太难受,就没给她药片了。在母亲说这些之前,她要求二姐收好一些她穿不了的衣服,如果不带回去,将来可能会被我们扔掉。二姐不能谢绝,她一边流泪一边收拾。母亲一无所有,这是她留给二姐的礼物。我对母亲说,她的所有东西,一件也不会扔掉,我要好好收起来做纪念。说到这里,我也泣不成声。

母亲一生勤劳、坚韧,身体几乎不知疲惫,在离开老家到县城居住前,她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无论在家做饭,下地干活,还是外出赶集,都比我的姐妹、嫂嫂这些晚辈手脚麻利和轻松自如。以至于,我对其他所有亲人的身体放心不下,唯独不会担心母亲的健康。到县城居住后,母亲自己也没把几年前就开始的咳嗽放在心上,只是可有可无地服用甘草片一类的镇咳药。母亲的咳嗽引起了我的不安,在我坚持下,她总算答应去医院检查、治疗。县、市医院将母亲的病确诊为支气管扩张,认为这种老年慢性病无法根治,患者不必太在意,尽量减少感冒,病情就能稳定,但也不可不在意,一旦咳嗽厉害,痰中带血,立即入院治疗。县城冬有严寒,北风呼啸,夏有酷暑,烈日当空,春秋一天有四季,日温差较大,母亲遵医嘱,多穿衣,生怕着凉,打个喷嚏就吃药,避免感冒,尽管如此,“支气管扩张”的病情时有发作,反复入院治疗。在住院治疗之外,母亲几乎尝试了她听说过的所有单方,比如蜂蜜蒸梨、泡白芨、冰糖蒸甘草片、煮粥……母亲还坚持服用县城一位中医的处方药,达百服之多。一次,我陪母亲去那位中医那里开药,她怀着对疾病的怨恨,说她的病恐怕是癌症,那位中医立即否定,并宽慰她不要东想西想的,想法多了,小病也会变成大病,她马上像孩子似的给医生保证,自己从不多想,只是担心拖累我。类似的话,母亲后来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说过,较之于县城中医,主治医生的回答显得十分谨慎:母亲接受的检查并没有排除肿瘤可能,但从症状上看,暂时不去考虑。主治医生的话,母亲听不懂。不料母亲一语成谶,她得的竟然就是癌症!有时候,母亲毫不犹豫地将病因归结于自己的一次“大意”。母亲话少,但对于那次“大意”,却反复说起过。大概七八年前,母亲赶集,来去都是负重而行,回到徐家寨子附近一个叫半坡的地方,实在口渴难忍,就在路边喝了一饱凉水。母亲所说的“大意”,一是根本不该喝凉水,二是至少应当歇一会儿再喝凉水,三是既然喝了凉水就得立即走路,这三点她都不小心,回到家就病了一场,从此开始咳嗽,落下病根。母亲一生小心翼翼,其中包括只喝开水、不喝冷水。这对一个农民来说,还是显得奢侈了。这是母亲唯一的奢侈。

同类推荐
  • 贝罗那俱乐部的不快事件(典藏版)

    贝罗那俱乐部的不快事件(典藏版)

    贝罗那俱乐部里,扶手椅上九十高龄的芬迪曼老将军已成死尸,周围人来人往,无人知道他死于何时。与此同时,他妹妹多默尔夫人的死讯传来。她留下一份怪异的遗嘱:自己先于哥哥去世,将巨额遗产赠给哥哥;哥哥先于自己去世,遗产转赠给远亲多兰小姐。死亡时间成焦点,看似正常的死亡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 魔山(上)

    魔山(上)

    20世纪伊始,德语文学诞生了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这部仅用四年时间写成的“伟大小说”,不仅奠定了年方二十六岁的作者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坛地位,还开启了德语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一批世界级的大师随之崛起,特别是原本薄弱的长篇小说创作园地里更可谓人才辈出,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加硕果累累。于是在20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学出现了一个堪与歌德、席勒时代媲美的高峰,而托马斯·曼本人,则被誉之为这一兴旺发达时期的“火车头”,并且于1929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不焦虑的女人

    不焦虑的女人

    人生道路不平,其实是心不平。得失心、是非心、分别心、荣辱心……任何一种存有妄念的心,都会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源头都是因为执著。最智慧的女人并不是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婚姻、家庭上,而是应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斩断焦虑的源流,让身心处于喜悦和饱满之中,这种女性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安放好自己的心,让生命在平静祥和中焕发出光彩,这样的智慧女人,怎不令人爱?这本书,写给所有身处焦虑之中的女性。作者以清凉的文字,还你一颗清净的心。
  • 预备警官

    预备警官

    武和平继《污点》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此书已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改编为同名连续剧。武和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犯罪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下乡务农,后当警察,历任分安局长、地方党政干部,现任公安部新闻发言人。 从警三十八载,参加侦破多起大要案,作为指挥员,参与破获震惊全国的“九一八”开封表物馆馆藏文物被盗大案。
  • 岁月沧桑(全集)

    岁月沧桑(全集)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一生是那样的坎坷宿命,一对终成眷属的夫妻之间的恩怨却是那样的凄迷悲悯,一段母亲与儿子的刻骨铭心的爱恨是那样感天动地,一座人类文化遗产碉楼的沧桑史是那样的沉重瑰奇。小说布局宏篇以一情字贯穿始终,激情饱满、叙事明快,具有浓郁的南国地域特色,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坎坷、复杂多变,内涵丰富深沉厚重,尤其是尾卷部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撼人心魄,堪称一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恢宏画卷、一部人生沧桑瑰丽的史诗。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回到明朝当少爷

    回到明朝当少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苏云,一觉醒来穿越来到了明朝,成为一家商户的家丁!这个登记森严的社会上,看苏云如何辗转腾挪,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
  • 男神你家影后又接戏了

    男神你家影后又接戏了

    沈佞对女生没兴趣,无论长得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兄弟都说他可能喜欢男人,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撞见那个穿着校服,皮肤白的发光的女生,面无表情地冷着眸,一个漂亮的过肩摔抡翻了一个一百五十斤的壮汉。他皱眉,脑海里迅速闪过她的名字——似乎,叫苏星瑶?……苏星瑶长得美,性格孤僻,家里穷的每天只能吃自己带的梅干菜酱,身边没朋友,独来独往。江淮一中的女生都不喜欢她,觉得她穷酸又装清高。直到有一天,加长版劳斯莱斯开到学校门口,两边排开数十个保镖。娱乐公司知名大亨跟伺候祖宗似在校门口卑躬屈膝地央求她,“哎哟我的臭妹妹,求求你,别体验什么民生疾苦了,你再不回去,爹能打死我!”大家:“????”说好的穷酸呢?【本文又名:我的同桌是个隐藏大富豪,1V1,甜宠为主】
  • 有冕之王

    有冕之王

    吸星大法、达摩洗髓经……葵花宝典……看邱好如何玩转足球,成为当代球王!不一样的功夫足球!
  • 失常

    失常

    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周德东的恐怖正在于此:静静地细密地咬啮你的恐惧,不是鬼,不是犯罪分子,不是外星人,不是任何身外之物,而是你自己。他的恐怖不需要解释,万籁俱寂,长夜孤灯,你倒吸一口气的时候,那口气凉到骨髓里,恐怖就来了……
  • 余生尽向夕

    余生尽向夕

    三年之梦,一别自南乔。你说好的高中毕业后一定要在一起呢?我都等到该嫁人的年纪了,你又出现,不过还是很庆幸命运的安排,最后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虽然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但遇见以及和你在一起,一定是我最美的时光。若不是花季的惊鸿一眼,莞尔一笑,又怎会苦寻数年梦里皆是你笑颜。经年重逢,依旧故人旧地,还是那一眼,泯灭了久别生疏,余生皆是你。
  • 从圣域归来

    从圣域归来

    亘?,从普通人到亘古大帝,杀法果断在仙界杀戮不停,从南天门手拿两把西瓜刀一路砍到北天门,天路血流成河之后亘?进入圣人,可是就在亘?就要进入更高的境界时去跨不过去了,这后亘?回归都市,平静的生活。然而就在亘?以为就这样平静的生活着时,地球灵气复苏一个个异能者修仙者出世打乱了亘?的平静生活。
  • 伏魔剑侠

    伏魔剑侠

    浩渺天地间,存有一柄伏魔剑,为中土八族之一的伏族所有,千年前,伏族首领,人间至尊强者伏明,持伏魔剑驰骋天地间,将伏族引领至最高峰。定四海,据地魔。千年后,伏族之人渐渐没落,最后的伏族人退居到了北岛国的一座小岛上面,唤名曰雨岛。这时候,鬼盟渐渐张开了獠牙……
  • 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

    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

    Using groundbreaking imagery, Nick Bradley' s 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 gives readers an incredibly practical blueprint for golf success by giving them the ability to build and maintain their own winning technique.
  • 步步逼婚

    步步逼婚

    苏子嫣,纯情百合花。樱花树下,一次偶遇,成就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恋,几次分分合合,每一次,她都要追他成婚,每一次,他都反客为主,把她逼到投怀送抱的地步。最后一次铩羽归来,她带回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看不见的利刃。那些扑朔迷离的鬼魅,她要一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