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1700000004

第4章

飞机起飞后,韩燕玲从舷窗看了一眼北京的夜色。她知道没有可能看到究竟是哪一条河流淌着故乡丹江的水,但还是希望找到,希望看见来自故乡的清凉和清亮。韩燕玲收回有些失望的视线,看一眼身旁正在阅读一本杂志的中年男性,见这个人和颜悦色,是公务员的样子,大胆问道:请问,您知道南水北调吗?男人反问:什么?什么调?韩燕玲摇头,微笑一下说没事,对不起,我认错人了。男人哦一声,低头继续看他的杂志。

夜晚是每个人,尤其每个城里人陡然兴奋起来的时刻,远比白天兴奋。假如现在飞机上准许打开手机,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会各自低头,盯着手里那一团雪亮,接受难以计数的各种信息。韩燕玲此刻翻开了高天水送给她的笔记本,她在柔和的灯光下,从高天水的笔迹里,感知着刚刚过去的那些疼和痛。

故土难离,背井离乡。告诉北京人,为了他们有水喝,我们从此喝不上丹江水了。迁徙之日山里每一头牛长叫不止。淅川的狗是死守着移民的空屋哪里也不肯去,直到流泪饿死也不离老屋半步,一心指望主人回到搬空的老屋;郧县的狗是死跟着移民的车队往前跑,直到再也跑不动了,就守在公路边,一心巴望主人回来找到它。漫漫移民路,悠悠赤子心。即将被淹没的祖坟,每天都有人长跪不起。比移民百姓更痛楚的是移民干部,因为他们首先必须理智起来,才能用集体的情感,逐一说服全部的个人情感。

韩燕玲看着高天水的笔记本,忽然觉得有些话,可能是高天水在库区现场和移民迁安之地的当时感受。这密密麻麻的记录,字迹潦草的书写,充满了辛酸和泪水。好像这些文字是库区移民的砖瓦,是不得不留下的青石板、包谷面、老坛酒。

人类自古以来逐水而居,古代四大文明因水而有,这是库区移民害怕迁徙到没有河流之地的生存担忧,也是文化精神本能需求的隐忧。淅川和郧县两县移民其实最不舍的并不是故土,而是与丹江密切关联的文化情结亦即文化之根,一旦移民远离,从此便不会再有这休养生息过的文化土壤。宁要故乡一撮土,不要他乡万两银。移民之后的孤岛感觉、怯生感觉,表现在与当地村民的言语冲突甚至直接械斗。许多移民不会行走平整的道路,他们那双习惯了山路的大脚,现在是高一脚底一脚踹着水泥路,常常是走一步骂一句。从怕干部躲干部骂干部撵干部,到想干部喊干部爱干部迎干部,库区移民前后的心路历程,可以证实移民干部的艰辛付出,多么值得,多么不易。

韩燕玲想起高天水给她复制的那些影像素材,每当看到那长长的移民车队,那无数回望的眼睛,那故乡亲人站在路边送别的壮观场景,叫人潸然泪下!有两个节骨眼韩燕玲都没有回到韩家洲,一个是奶奶和父母告别韩家洲那天,一个是正式向北送水那天。她没有回去是想说这事已经过去了,没必要把伤再次戳痛。还有一个原因,作为剩女的她,不想回家面对奶奶和父亲母亲的眼神。

她现在有点走神了,眼睛离开笔记本,望着舷窗外发亮的夜空。忽然想起有次公司举办聚会,好像是庆祝有部片子被央视高价收购,全公司大型聚餐会。有个老家南阳的同事,极有表演天赋,他能模仿许多人的声音动作,包括那些伟人们。当时大家一起欢呼,希望他表演一个节目。于是,南阳同事模仿毛主席的声音说:恩来呀,你恰饭在呀?然后模仿周总理的声音:主席,您有什么事情请指示。主席的声音:恩来同志,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如有可能,借一点水也是可以的吧?总理的声音:主席说可以,那就是可以嘛!我马上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主席的声音:恩来同志,这个工程要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联系起来。总理的声音:主席同志,我完全赞同!但是我不太明白,主席刚才伸出了四根指头?主席的声音:恩来,你一年要抓四次!

真实历史事件是一九五二年十月毛泽东主席考察黄河,站在郑州黄河的高岸对身边的水利专家说出了一番话,然后是一九五八年三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立项,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对大家说借长江水济黄,从丹江口引汉济黄,再引黄济卫,同北京联系起来,让北京有水喝,然后举起四根手指,叮嘱周总理一年要抓四次。从一九五八年工程上马,到一九七三年竣工蓄水一百五十二米水位,丹江口水库在为南水北调准备期间,同时也为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抗旱发挥了巨大作用。然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向北,通过地下隧道穿过黄河,最终抵达北京。

请问您需要什么水?空姐的声音。空姐把韩燕玲从高天水的笔记本中唤醒。空姐的声音与她的形象一样又甜又美,是那种清冽的甜与美,如郧县山川中婉转的鸟鸣,清脆绵长,悦耳动听,令人难忘。嗯好的,韩燕玲说:麻烦来杯农夫山泉,那可是我们丹江的水。空姐微笑着说:哦?难怪您的肤色这么好呢!是啊,农夫山泉有点甜。韩燕玲还以甜美的一笑,说:谢谢你!

同类推荐
  • 红色袈裟

    红色袈裟

    我老了,我都七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没有多少活头了。可我从来不敢在我爷面前说老,不是因为我爷是爷,而是因为我爷一百二十八岁了,比我大整整五十又八岁,你说我敢在我爷面前说老吗?不敢的,万万不敢的,在我爷面前,在我爷的老面前,我只不过是个刚睁开眼的小猫小狗。我爷不仅耐活高寿,而且健朗无比,健朗得就像一个能在高山坡上飞腿追撵狍鹿的年轻猎手。我爷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百岁年纪二十岁面容的形象,这形象使我这个七十岁的孙子感到汗颜,从而不无怀疑爷是人还是仙了。
  • 虎之影

    虎之影

    老一辈常说,解放前的凉山,老君山、螺髻山、黄毛梗、阳糯雪山等主要山脉,都曾经是虎的天堂。其他野生动物也是种类繁多,不计其数。但是,由于多年以来过度狩猎,乱砍乱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如今,不要说虎豹。一只野兔也难觅其踪。将来我们的子孙,就只能在影视资料里一睹其芳容了。长此以往,人类将成为孤独的、单一的物种。因为惧怕的缘故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下面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作者。在我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我常常徜徉于阳糯雪山的山岭沟谷间。我老了,老了就是老了,不是一句话能说明白的。
  • 生死炼狱

    生死炼狱

    这是发生在“5·12”特大地震中的一个真实故事。这原本是极好的纪实文学素材,遗憾的是,文中的主人公要求隐去其真实姓名和所在地。如此一来,只好以小说的体裁呈献给读者,虽然缺少了纪实文学的震撼力,然而却也彰显了某些人面临生死之际的心路历程。——题记。远志绝没想到,在那地动山摇的一刻,雨玲会冲进屋来。几天前,他和雨玲已经办了离婚手续。远志和雨玲是协议离婚的。远志坚持净身出户,他唯一的条件是在购买新居前,暂住在雨玲父母留下的这栋二层小楼中。对此,雨玲并无异议,她只是无法摆脱每天面对远志产生的内心隐痛。
  • 心跳知道

    心跳知道

    得到容易知道难。小时候生活在老家扶风,常听老辈说,“早知三天事,富贵一千年”。可见知道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别说三天,就是三秒后的事情,我们都没法预知。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场激烈的NBA比赛,是哪两支球队不重要,到了最后的三秒,一方落后另一方两分,但另一方有一个发界外球的机会,球发进来,得球的人是没机会瞄准的,而且也没机会打战术,他只能得球即往篮筐里扔了。在禁区线外,扔进了赢球;在禁区线内,扔进了打加时;扔不进输球。三种结果,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呢?惊心动魄啊!没人能知道。所以,知道是最难的一件事。那么拥抱在一起呢?特别是自己的家人,拥抱着感受得到亲人的心跳,我们是一定会知道的。
  • 那个你惧怕着的人(艾玛-霍顿浪漫悬疑推理三部曲II)

    那个你惧怕着的人(艾玛-霍顿浪漫悬疑推理三部曲II)

    作为有着几百万下载量的《那个你深爱着的人》的续篇,《那个你惧怕着的人》是艾玛·霍顿悬疑推理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依旧引人入胜。在英国伦敦,艾玛·霍顿和她的朋友们正努力从艾玛的未婚夫丹的绑架案的阴影中恢复过来。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真相又再次将他们卷入噩梦,迫使他们开始质疑周遭曾确信的一切。揭不完的秘密,撒不完的谎,还有更多受到威胁的人命。
热门推荐
  • 蝉翼传奇

    蝉翼传奇

    蝉翼如纱、如雾、如诗、如梦!蝉翼为刀,刀锋所过,如丝、如线、如痕、如隐。苏小魂的「天蚕丝」、钟玉双的「红玉双剑」与唐羽仙的「蝉翼刀」原本是南宋时「剑秀才」白通河所造的神兵利器,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兵器。武林中最有名望的「白先生」被杀了,伤口「无痕如隐」,百年来鉴伤第一名家楚老五,研判是「苏小魂的天蚕丝!」武林黑白两道的人要把苏小魂碎万段;最可怕的,是听说武林中最神秘的「冥王」,已经发出了「歼恶通令」!北斗交汇处,潜龙升天时;碧落花飘香,黄泉天上来。北斗、潜龙、碧落、黄泉,这四个人近十年来几乎杀光了中原武林上穷凶恶极的黑道罪魁。这四个人的真面目为何?
  • 首都师大附中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首都师大附中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本书分为百年薪火、峥嵘岁月、桃李芬芳、今日辉煌四个部分,分别对首师大附中历史发展中的七大历史时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首师大附中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其巩出手救成达、索产诉讼、学生运动等,进行了叙述;对首师大附中历代著名校友,如林日藩、陈丽霞等,做了生动感人的介绍;对首师大附中今日的辉煌成就进行了陈述。
  • 开着房车逛末世

    开着房车逛末世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林岚在一次社团踏青中意外发现了一辆改变了他一生的……房车?不久之后,末日来袭,丧尸肆虐,秩序摧毁,世界仿佛变了模样……当然,这些都跟林岚没有任何关系,他依旧活得逍遥自在,只因为他的房车——坚若磐石,稳如老狗!
  • 小豆子的杂货铺

    小豆子的杂货铺

    这是一个个独立而又有灵魂的单元故事,他们互不干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这里有爱情,亲情,复仇,爽文,你喜欢的我都有哦!
  • 公子有疾无玉不医

    公子有疾无玉不医

    (新书《兄长他总是不对劲》,追妻焚化炉,男二上位,可移步看看。)在萧玉儿记忆里的沈黎安,清润儒雅,气若幽竹,款款温柔,是个如清风明月般好看,几乎没什么脾性的男子。每次吵架的时候,最先妥协的一定是他,甚至连争吵都只是她单方面的,因为对他来说,夫妻之间就应该相敬如宾,至于吵架,是没有必要的。只是有的时候爱一个人又怎会不计较?贪心地想要得到他的喜欢,最后却发现自己在他眼里竟然只是一份责任。他很好,是她不好,一厢情愿的喜欢,自以为是的守护,到最后换来的却只是他一句无悲无喜的轻叹。依旧温柔的嗓音,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以至于后来她毒发身亡,也从未怨过他什么,是她喜欢上了他,所以错的是她。只是从未想过,她竟会重生?再一次面临人生的抉择点,这一世,她只想找一个温暖的人平安稳顺的过一辈子,至于丞相府中那位瞎眼的沈二公子,已用半生领教,这一世...爱咋地咋的,反正她是不奉陪了。乖乖待在丞相府静等小娇妻嫁过来的沈二公子原本温润如玉的面容瞬间阴鸷的仿若堕落黑暗的谪仙。嘴角勾起乖戾病态的笑容,扼着她的脖颈,晦深的眸中闪过猩红色的暗芒,“玉儿乖,不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神魂美少女

    神魂美少女

    “炮姐!请放下你那带电的小拳拳!”“辉夜!赶紧将你的月读收起来!”“还有紫妈!不要躲在间隙里看戏了,快拉我一把啊!!!”穿越的丁磊,觉醒了可与二次元少女们契约的金手指,携美同游异界的冒险物语由此展开!
  • 另一半中国史

    另一半中国史

    英国有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最大作用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的,“历史之特殊功用在于能使人明白某种政策或政见的成败原因”,“使我们更谨慎、更大胆地面对现实”。历史的作用决定了历史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然而历史也往往最容易被改写,因为“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中国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富饶的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源头,而生活在这里的黄帝、炎帝成为华夏族共同的祖先,缔造了华夏文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此刻相遇刚好

    此刻相遇刚好

    一个迟钝的吃货,遇上一个外表温暖实则偏执要命的人。一根棒棒糖是他们的初次相遇,一颗水果糖见证着他们的重逢。幼时的相遇,高中时代的相恋,能走到最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