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1800000009

第9章 《国风》

“国风”一词起来甚后

“雅颂”均是春秋时已经用了的名词,而风之一词出来甚后。

《论语》上只有“南”“郑”等称,无“国风”一个统称。《诗经》自己文句中有“以雅以南”,也不提及风字,其提及风字者,乃反不在风中,如“吉甫作诵,其风肆好”在《大雅》。

《左传·襄二十九年》,载吴季札观乐语,亦不及风字,直曰周南、召南、邶、鄘、卫等等而已。汉儒董仲舒又以《大雅·文王》受命为“乐之风也”。汉儒制作的《礼记》各篇中,才有国风这个名词。

现在《国风》各部分都是当时列国的通信歌乐,统言曰诗(与雅颂同),析言则曰周南、召南,曰邶、鄘、卫,曰王,曰郑等,必曰风,风乃该雅。山川有异,建国各殊,风土不同,感觉不一,春秋时有人集合之,大体上如我们今日所见,但当时歌诗决不止此,恐和汉魏乐府,唐五季北宋词一样,流传世间者万千中之十一耳。

始也风可该雅,继则以风对雅,言风雅犹今言雅俗,后来风雅成一名词,如杜子美时“别裁伪体亲风雅”,风雅即等于雅,犹之乎吉凶皆是德矣。

四方之音

既如上所述,则论国风必以其为四方不齐之音,然后可以感觉其间之差别。《吕氏春秋·音始篇》,为四方之音各造一段半神话的来源,这样神话全无一点历史价值,然其分别四方之音,可据之以见战国时犹感觉各方声音异派。且此地所论四方恰和《国风》有若干符合,请分别述之。

甲、南音

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侯禹于涂川之阳,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以“侯人兮”起兴之诗,今不见于二《南》。然吕不韦时人尚知二《南》为南方之音,与北风对待,所以有这样的南音原始说。二《南》之为南音,许是由南国俗乐所出(周殖民于南国者,用了当地的俗乐),也许战国时南方各音由二《南》一流之声乐出,《吕览》乃由当时情事推得反转了,但这话是无法考核的。

乙、北音

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遗二卵,北飞,遂不返。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以“燕燕于飞”(即燕燕往飞)起兴之诗,今犹在《邶》《鄘》《卫》中(凡以一调与起为新词者,新词与旧调,应同在一声范域之中,否则势不可歌。起兴为诗,实即填词之初步,诗填词法严,起兴自由耳)。是《诗》之《邶》《鄘》《卫》为北音。又《说苑·修文篇》,“纣为北鄙之声,其亡也忽焉”,《卫》正是故殷朝歌。至于《邶》《鄘》所在,王静安君论之最确,抄录如下:

郑氏诗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邶为近畿之地。《续汉书·郡国志》,径于河内郡朝歌下曰,北有邶国,则以邶为在朝歌境内矣。彝器中多北伯北子器,不知出于何所。光绪庚寅直隶涞水县张伯泾又出北伯器数种,余所见拓本,有鼎一,卣一,《鼎文》云,北伯作鼎;《卣文》云,北伯作宾尊彝。北即古之邶也。此北伯诸器与易州所出祖父兄三戈,足征涞易之间,尚为商邦畿之地,而其制度文物全与商同。

观于周初箕子朝鲜之封,成王肃慎之令,知商之声灵固远及东北,则邶之为国自当远在殷北,不能于朝歇左右求之矣。邶既远在殷北,则鄘亦不当求诸殷之境内,余谓鄘与奄声相近,《书·雒诰》“无若火始焰焰”,《汉书·梅福传》引作“毋若火始庸庸”;左文十八年传“阎职”,《史记·齐太公世家》《说苑·复思篇》并作“庸职”,奄之为鄘,犹阎之为庸矣。奄地在鲁,左襄二十五年,“齐鲁之间有弇中”。汉初古文礼经出于鲁淹中,皆其证。

邶鄘去殷虽稍远,然皆殷之故地。《大荒东经》言“王亥托于有易”,而泰山之下亦有相土之东都,自殷未有天下时已入封域,又《尚书疏》及《史记集解索隐》皆引汲冢古文“盘庚自奄迁于殷”,则奄又尝为殷都,故其后皆为大国。武庚之叛,奄助之尤力,及成王克殷践奄,乃封康叔于卫,周公子伯禽于鲁,召公子于燕,而太师采《诗》之目尚仍其故名,谓之邶鄘,然皆有目无诗。季札观鲁乐,为之歌邶鄘卫,时尚未分为三;后人以卫诗独多,遂分隶之于邶鄘,因于殷之左右求邶鄘二国,斯失之矣。

丙、西音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之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河,实为长公(周公旦如何可及昭王时,此后人半神话)。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

然则《秦风》即是西音,不知李斯所谓“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者,即《秦风》之乐否。《唐风》在文词上看来和《秦风》近,和《郑》《王》《陈》《卫》迥异,不知也在西音之内否。

丁、东音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有殃。”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今以《破斧》起兴论周公之诗,在豳,恐《豳风》为周公向东殖民以后,鲁人用周旧词,采庸奄土乐之诗(已在《周颂》中论之)。

从上文看,那些神话因不可靠,然可见邶南豳秦方土不同,音声亦异,战国人遂以之为异源。

戊、郑声

《论语》言放郑声,可见当时郑声流行的势力。李斯《上秦王书》:“郑卫桑间……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缶而就郑卫。”不知郑是由卫出否?秦始皇时郑声势力尚如此大,刘季称帝,“风变于楚”,上好下甚,想郑声由此而微。至于哀帝之放郑声,恐怕已经不是战国的郑声了。

己、齐声

齐人好宗教(看《汉书·郊祀志》),作侈言(看《史记·孟子驺子列传》),能论政(看管晏诸书),“泱泱乎大国”,且齐以多乐名。然《诗·风》所存齐诗不多,若干情诗以外,即是论桓姜事者;恐此不足代表齐诗。

“诸夏”和《国风》

“诸夏”一个名词是古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且试求诸夏是些什么,在哪一带地域。《诗·周颂》:“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又:“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左传》:“任宿句,风姓也,实司太皡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荀子》:“君子居楚而楚,居夏而夏。”

历来相传夏商周为三代,商周两世的历史,我们晓得的还多,夏世则太少了。不知太史公据世本以成的《夏本纪》在世次上有多少根据,但“启”之一词,已经等于始祖,其上乃更有禹与尧舜之传说生关系者,大约总是后来人所加。启之母为涂山氏女,或即和周之姜嫄,殷之有娀为同类之传说,而启之开夏或即由于灭甘乃大(《甘誓》已言五行,出必甚后,当在战国末矣)。

夏之世系大约已不完全,相传夏故域在汾水流域,而其后代之祀在壅丘,当黄河之南,去殷商不远。又在陈者有夏氏,疑夏在盛时之疆域,北包晋唐,东至山东境,南及于江汉,此区域中文明古国至多,到春秋时这些痕迹犹在。国为南汤践灭,而文物犹在,故这一带地方的列国叫做诸夏。

商虽灭夏,然以取夏文化之故,或者也以诸夏自居,犹之乎满洲人入了山海关,便也自称中国,称人蛮夷了。周人入了中国,把中国“周化”得很利害,封建制度即是扩大周化的,而周行周道周宗周京一齐周起来,而文化的中国之名仍泛用夏。

《周颂》中那几篇无韵的文辞甚古,说到夏者两处,在有韵的《周颂》及大、小《雅》中夏之称不见了,《周颂》中说到夏的几句话。大意是谓武成功立,藏起干戈弓矢来,与诸夏相安,这很像克服了中国与人休息的话。这样看来,诸夏在西周之初是很常用的名词。

直到战国末年,还以楚对夏,大约由于楚向北发展,诸夏又受了一回震动,诸夏之一部分遗留,即为周之南国者,为楚所并,而楚风变夏。然楚夏对当之称犹在民间。夏一个字在商周千多年中的命运,仿佛像汉一个字在魏晋以后至于现在的命运一样。那么晋之南,汉之北,一切小国,在势力上几乎都是四邻大邦的附庸,在文化上却有很长的遗留,或者郑魏陈桧以至于曹,以至于唐,一切不同的列国之风,就音乐论也许保留了些诸夏之旧。发扬蹈厉每是新国之容,濮上桑间,玉树后庭,乃歌胜国之文华也。

起兴

六诗之说始于周官。《毛诗叙》说:“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自秦始皇数用六以后,汉儒凡事都以六为纪,不可以五,不可以七,六艺六书皆不恰恰是六。六在汉代犹之七在佛经上,成了一种“圣数”啦!所以六诗一说,本不必拘泥求之。

大约说六诗者有两类:一、以六诗皆是诗体之称,如《郑志》;二、以风雅颂为体,赋比兴为用,如《朱传》。

近人章炳麟先生谓赋比兴为诗体,为孔子所删。赋比兴之本为诗体,其说不可易,至读《诗三百》中无赋比兴者,乃孔子所删,则不解删诗之说,本后起之论,宋儒辨之已详也。章君又谓赋即屈荀之所作体,其言差信,谓比即辩亦通,独谓兴为挽歌,乃甚不妥。强引周官以论兴,说得使人心上不能释然。寻绎《毛传》独标兴体,必有缘故。

前见顾颉刚先生一文论此,谓兴体即后人所谓起兴,汉乐府以至于现行歌谣犹多如此。据原有歌中首句或首两句,下文乃是自己的,故毛公所据兴体,每每上两句与后来若相干若不相干。此论至不可易。

起兴之用,有时若是标调,所起同者,若有多少关系。例如《邶》之“习习谷风”和《小雅》之“习习谷风”,长短有别,皆是弃妇词。“关关雎鸠”和“雝雝鸣雁”相类,皆是结婚词。“燕燕于飞,泄泄其羽”,和“雄雉于飞,泄泄其羽”相等,皆是伤别词。即《吕氏春秋》所记“燕燕往飞”也是感别,《破斧》之音也是人事艰屯。那么起兴同而辞异者,或者是一调之变化吗?

同类推荐
  •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雷达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走进文学的深处

    走进文学的深处

    本书辑录骆玉明教授撰写的各类随笔三十多篇,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同道、朋友著作的点评……对学界中人的恳切情意,对学术的热忱态度,对人生思想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闪现。这些文章,有曾经发表过的,也有首次面世的,文字既华丽典雅,又言简意赅,体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独特情思。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传奇老奶奶姜淑梅: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套装3册)

    传奇老奶奶姜淑梅: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套装3册)

    《乱时候,穷时候》是六十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的传奇老奶奶姜淑梅,历经一生写就的传奇之作,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平民史,是第一部草根小民、老百姓亲笔书写的乱穷中国史!文本的不可再生性,使本书注定会引起强烈关注。讲述了近百年来作者亲身与闻的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乱穷时代”。《苦菜花,甘蔗芽》是姜淑梅的第二部作品,是《乱时候,穷时候》的姊妹篇,延续了第一部的写作风格,语言通俗凝练,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记录了作者亲身与闻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今生有你,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今生有你,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少年负气的情感,男孩子意外惨死。从此,感情的闸门关闭,她的天空只有灰色。生活如死水,波澜不惊。十年过去,她想,就这样慢慢终老。不想,姻缘天定。十年前惊鸿一瞥,她早刻在了某人的心里......暂定每日一更,只多不少。
  • 黑猫男友好腹黑

    黑猫男友好腹黑

    十生十世的爱情,跨越种族,犯下天条,打落凡间,女主双重人格,女王与纯情;男主风流狐仙,为其一世倾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妖与仙不得不说的十生十世,Ps:本文绝对甜宠,幽幽绝对亲妈,小虐怡情大虐伤身哦……
  • 穿越灵都成凤

    穿越灵都成凤

    一朝穿越,特工变庶出?!我堂堂萧唐怎甘心如此,区区灵都而已!看我如何斗嫡女、寻真爱、战天下....
  • 梦如繁星

    梦如繁星

    我叫苏灿,是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犹豫高中之后孤儿院不再赞助成年人上大学,所以我只能出来打工,开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浮沉。然而我万万没想到,我遇见了那么一个人,他说我不是普通人,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做灵判城。那是一个经过了封神和西游之后,存在于现代的神话世界。看着满大街的高楼大厦,我很震惊。神话世界也有现代化发展吗?这和我腻想的不一样。而且现在我还需要和一群不知道是妖怪还是魔鬼的同学一起去上学。想想身边的同桌突然显化原形,朝着我张开血猛大口我就害怕。我现在很慌,我该怎么办?
  • 兴隆镖局之铁三角

    兴隆镖局之铁三角

    天下六大势力并吞六合。不二少年在爷爷的举荐下拜于兴隆镖局学习出镖技艺。总镖头的干儿子身份在局内渐渐声望扬起。镖局的亲外甥是个壮硕青年。一个遥远的地界,逍遥在等着少年。三角之势何时展开、江湖局势如何动摇三人能否换取光明……
  • 重生之妃华正茂

    重生之妃华正茂

    前世,她因为轻信口蜜腹剑的妹妹,疏远了爹爹,背叛了外公,嫁了心狠手辣的容峥,变成了他手中的傀儡。最后落得一个家破人亡,尸骨无存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耳聪目明,利眼看穿一切假象,用计刺破一切阴谋,走自己的幸福康庄大道,让渣男贱女见鬼去吧!渣男想污她清白?很好,看她喂他三天量的药,找个身患花柳病的妓子让他尽情发泄。二娘屡屡设计?很好,看她设计端了她夫人之位,找个顺眼的姨娘坐上主母之位,将她狠狠踩在脚下。贱妹温婉善良内心蛇蝎?很好,看她如何让她温良外表挂不住,打脸啪啪啪。虐渣斗贱的道路上,危险重重,却有人始终不离不弃。
  • 快穿女配之黑化男神

    快穿女配之黑化男神

    【1V1独宠甜文】女配注定是炮灰?永远得不到男神?某贵冷漠的帝国总裁男神,一回到家,立即化身暖男,将傅桑宠上天了。
  •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也是一本创业教辅书。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其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本书从企业文化讲到人员培训,又从人员培训讲到制度管理,之后又讲到了企业的逆境求生和海外市场的拓展等等。总之,这本书可以让人认识到传奇的任正非、了解到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全球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
  • 绝品妖孽道士

    绝品妖孽道士

    妖孽道士下山,左手惊天医术,右手至强道法,纵横都市,所向披靡。
  • 快穿悲剧进行时

    快穿悲剧进行时

    人的一生那么短,世界上的人又那么多,爱上一个人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只想守住属于自己的幸福,到底,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