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300000047

第47章 从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说起(2)

其一,党对人大制度的认识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它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论述和列宁关于苏维埃的论述,实践源头是30年代中央苏区建立中华全国苏维埃的实践经验,抗战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参议会的经验,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人民代表会议的经验等。毛泽东对在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从40年代初以来有过许多论述。1949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从法律意义上宣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实施。按照设计初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政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它属于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主义、属于中国人民,从出身到历史,根红苗正,是没有问题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1979年在县以上地方各级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针,并在这30年中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坚持和完善的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得到人民拥护的,是积极而健康的,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我们党内有同志有点怕。怕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了西方,走了西方议会的路;怕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跟党争权力、争地位、争光环,争镜头;怕把党目前这种对“一府两院”指挥的直接性、具体性间接化、宏观化。就是说,我们对我们自己设计的这个制度缺乏自信心,有点不放心。再说透一点,也是对党自身依靠人民进行执政的能力缺乏信心。其实,这些怕、这些不放心,这些不自信,大可不必。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根红苗正,现实中健康茁壮,没有问题;我们当初设计出来它,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党长期为之奋斗的让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形式,就是因为它是为我们党提供的能够实施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制度平台。我们现在正处在应该而且也能够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历史时代。我们应该回到这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上来。

其二,党对人大本身的认识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的法定代表者,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代言人,是人民这个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对象化。我们可以也应当从这个基本共识出发,来讨论党对人大的认识问题。这样,党和人大的关系,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也就是党和人民的关系。关于党和人民的关系,本来不是问题,毛泽东当年的许多论述我们都耳熟能详。最典型的是这样一段话:“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也有一些经典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要以“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共产党人工作的最高标准。这些应当是我们处理党和人民关系的准则。我认为,在党和人民的关系中,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党是人民的代表者,二是党是人民的领导者。这是两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而且,首先是代表者,其次才是领导者;只有当好代表,才能当好领导。从党对人大本身的认识来说,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强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比较多,强调把人民的意愿转化为党的主张再转化为国家意志比较少。而且,从根本上说,人民的意愿才是党的主张的源泉,党的主张也应该主要是来自于人民的意愿,是人民意愿的提炼与加工,离开了人民的意愿,党的主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能代表人民了。我们应该把人民代表大会真正作为人民的法定代表来认识,来对待;真正作为党执政的制度平台和可靠途径来认识,来对待;从而真正把人民代表大会推向党实现执政任务的前台和一线,从而使党可以超脱一点,谋大事虑长远。实际上,在我们现在的制度和体制下,也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实现代表人民、领导人民;才能实现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而达到科学执政;才能真正实现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目标。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信心,我们党自己设计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非常优越的,是绝对可靠的。如果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发生疑问了,那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靠得住的东西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制度的自信绝不能丧失。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党对自己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应当率领党的组织和党员带头模范地予以执行。这一点不应成为党组织的额外负担,而是它的重要责任,因为这是党领导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三,党如何认识对人大的领导问题。按照国家政治体制,党当然要领导人大,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怎样实现党对人大的领导?我觉得,领导有两种类型,或者说,有两种领导方式,一种是直接领导,这主要是适用于党组织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一种是间接领导,党对国家系统的领导应当采取后一种类型或方式。按照间接领导方式,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从内容上主要是思想政治领导和重大事项领导,从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合乎法律程序的建议案方式,从组织上主要是对同级党组及党员代表和党员委员提出贯彻党的意图的要求(这也可归于党组织内部的直接领导关系)。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不宜采用党向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下达命令的方式进行。在这里,一要充分体现党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人民的法定代表机关的尊重,二要给民主的发扬和民意的汲取留下更大的空间。在目前,这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很好研究和改进的。

其四,人大对人大制度的认识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应该说在所有的机关中具有得天独厚和近水楼台的优势,理应更加准确、更加到位,甚至是更加深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大同志对人大自身的认识,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认为人大制度优势不大,人大本身作用不大,在人大工作作为不大。这种认识偏于消极,主要是把制度设计的潜力和制度在当下的发挥状况混为一谈了。只要我们把这两者区别开来,又取一种积极的态度,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二是认为人大是权力机关,人大制度是为人大撑腰的,在人大工作“牛”得很。这就是一种比较浅薄的认识了。解决这种认识的办法一是要学习,二是要在实践中用心体会现实状况,也不难调整。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把人大制度、人大机关和人大工作这三者区别开来。应该明确,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整个国家体系,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机构,是国家体系中的权力机关,是法定的民意代表机构和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是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责相关的工作,包括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所必需的各种保障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显然,我们不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等量齐观,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整个制度体系降低到其中一个机关(尽管是核心机关)的层次来认识,从而降低对制度的敬畏之心。也不能把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机关拔高到整个制度体系的层级来认识,认为自己这个机关就是整个制度,从而妄自尊大、忘乎所以。我们更不能把人大工作与整个制度或者代表机关混淆起来。我们的工作是为保障和服务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而开展的,工作的好坏与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状况和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权威与声誉;而人民代表大会本身履职的状况又关系到对整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评价。作为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机关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自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工作与自己所在的人民代表大会机关联系起来,与整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联系起来。没有这样一种认识,作为人大工作人员是不够格的。

其五,人大对党的领导的认识问题。人大要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没有问题的。这种领导,既体现在党的指示在人大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上,体现在人大对工作中重大事项(含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等)的请示报告上,也体现在某些特别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上等。但是,这种领导理应分为两种形式,我们也应该善于区分这两种形式。一是党内的直接领导方式,即党对人大的指示和人大向党的请示均应以党委对党组、党组对党委的方式进行;二是党对国家体系的间接领导方式,即党对人大的领导宜采用法律规定的建议案的方式进行。这样做并不影响党的指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给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汲取民意预留了空间,真正体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及其代表行使权力的机关。对于人大工作者来说,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既要贯彻党的意图,又要充分体现民意,还要严格依法办事。在这里特别需要把政治水平与艺术方法高度结合的巨大智慧。我们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其六,人大对人大工作的认识问题。对于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来讲,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方向,又要坚定不移地在履行人大职责上有所作为。这也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就目前来说,前一方面的问题不是没有,但总体上问题不大;相对说后一方面的问题较多,在如何对待人大工作上流行的许多顺口溜就是这种症状的反映。我觉得,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从改进和完善工作方式入手,在提高工作水平、注重履职效果上的一整套做法和已经积累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有关情况可参考甘肃人大常委会2009年12月编辑出版的《人大研究》2009年专刊)。我这里只讲一点想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前理应重在完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在不同层面上着手。在目前不可能在制度、体制层面着手的情况下,提出在工作方式层面着手,通过这个层面的改进和完善,拓展工作空间,挖掘工作潜力,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实效,使人大工作真正做到有所作为,绝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做法,应该也是一个比较高明的办法。它至少有这样几个意义:一是有效地推进了人大各项工作,推进了民主法制建设,从而也为推进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二是在一定层面上昭示了人大制度的优越性,使党组织对人大制度增强了自信心,使群众对人大制度增加了信心和信任;三是在一定意义上也为人大体制和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积累了经验。

我认为,以上这些认识性的问题,是我们进一步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进而理顺党与国家体系的关系,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迈出重要步伐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需要逐步理清并取得共识。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该书主要以南怀瑾著作为本,讲述人生苦乐、爱情、得与失、名利、幸福生活等,通过大师的人生经历、言行举止、著述,来讲述如何在尘世中修心的人生哲学。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中和论道·第一辑

    中和论道·第一辑

    “道”曾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揭示终极的本体存在。《礼记·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贵和尚中形成了中国儒释道文化“有容乃大”的和谐包容性格及其源远流长。在现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今天,更需研究中西文化深层交流以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更新与转化的问题。本书便是此项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分专题探讨了笛卡尔、海德格尔、阿伦特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探讨了《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儒家道德形而上学;并对希伯来文明中的《约伯记》、希腊文明中的《俄狄浦斯王》、屈原《天问》、《离骚》中的苦难、悲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本书是多位专家学者针对上述问题的演讲及师生互动问答的汇集,形式新颖,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是有兴趣探索中西文化、哲学、宗教比较及会通问题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入门书。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热门推荐
  • 桃花树下桃花妖:冷王的圈养小刁妃

    桃花树下桃花妖:冷王的圈养小刁妃

    初见时,他美似谪仙,更似桃花妖般的妖冶。他带她逃离火坑,相随相伴五年,他的温柔一次次的让她沦陷,五年里,他将她宠上了天,她误以为他们是相爱的。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会以死从她身边逃离。再次的重逢,她才知道一直以来她不过是他儿时玩伴的影子,为博取那人一笑,他竟对他们的孩子狠下毒手。“除了她,没人有资格替我生孩子,只要能让她开心,杀了你又何妨。”最恶毒的语言取代了曾经的甜言蜜语。?“既然你已经找到了你真正所爱之人,那么请你放过我吧,就算是死,也求你给我一个解脱。”她不止一次的祈求。?而他一次次的将她伤的体无完肤后,却不愿放她离开,只因在迎娶那人之前,她是与他最合拍的床伴。???
  • 文三的魔幻之旅

    文三的魔幻之旅

    文三从地球带走了佛道传承来到异世界。面对不一样的修行理念,文三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他该怎么改变修行呢?
  • 位面英雄宇宙

    位面英雄宇宙

    什么是超级英雄,何为反派坏蛋。什么是仙侠武者,何为灭世枭雄。什么穿越时空,何为位面通道。英雄起源,无数的英雄都在默默的付出自己的力量,他们或许有奇异的能力,或许毫无亮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整个世界。
  • 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研究

    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研究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住房租赁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律的视角对我国当前住房租赁法律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以此为起点,结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尝试性地提出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理论作为我国住房租赁法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并得出结论:在住房租赁契约管制理论下,我国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可以突破大陆法系传统民法中契约自由原则、所有权绝对原则、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原则、债的相对性原理等原则和理论的束缚,建构新型的住房租赁契约管制制度。契约管制理论下我国住房租赁法律控制应当以对承租人保护为其立法宗旨、以公私结合为其法律性质特点,并形成以适住性管制、租金管制、解约管制、押金管制、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群租管制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制度体系。
  • 豌豆黑豆和扁豆

    豌豆黑豆和扁豆

    清晨,整个院落像一座舞台,有些淡雾的效果后,更显得扑朔迷离。此时大哥正蹲坐在一块顽石上蒙头磨刀。呼哧,呼哧——那声音踩着节奏,将铁与石头相互啃轧的特殊味道喷射出来,随后滚出门去老远,化入百味冗杂的气流中。这种匀称的节奏,难免叫人想起几年前村里来的一班耍把戏的南蛮子摇滚团,他们演出时的节奏也是这个样,嘭嚓,嘭嚓……在别人的耳朵里,大哥如此锲而不舍磨刀的声音,当然既均匀又悦耳。可我却恰恰相反。那是一把劈刀,有一大柞多宽,尺余长,花纹枣木柄,后背月牙状,刀身靠背部的地方,还有两道凹槽。
  • 堕魔

    堕魔

    一个身怀石心的的人,一颗不灭石心是万年前的羁绊,一柄灵刀之中藏得是灭世之功。坚定道心是否就能求证大道?求道的意义又在哪里?自流星雨降临的那一刻起,天下便注定风起云涌。佛的极端是魔,魔的极端是佛。绝世凶器也只不过是遵循人的心灵,天生杀胎同样也能放下执念,只问情为何物?屠天灭地之时心中所念不过是最初相遇,放下屠刀之日才是大劫的开始!冰火之棺中躺的究竟是谁?石碑又究竟是不是大道之书?当重新踏上征程,又是谁在操控着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轮回?万年前的悲剧原来只是心中贪恋,剪不断的羁绊才最是杀人。当最终一切都恢复平静,人生若只是初遇,岁月静好!
  • 骗子王妃,我要了!

    骗子王妃,我要了!

    红纱帐内,香肩半露,美人媚眼如钩,柔情似水红纱帐外,外袍已除,男子雄伟若山,眉眼似火美人:“相公,你让妾身等了很久。”男子:“娘子,你越发娇媚可人了。”美人微笑,男子浅笑,却谁也不动分毫,屋里暧昧加重。男子:“还玩仙人跳吗?”美人:“不玩了,我只等相公施云布雨。”大门被人一脚踢开,一猛男怒吼:“敢睡我的女人,老子砍了你!”男子一脚将猛男踢出去后笑道:“娘子,原来你还在玩仙人跳…”他回头,笑容凝住,美人已不知所踪。易采薇:江湖第一骗子,骗财、骗色、骗情…最擅长骗人心,空空妙手是手段,暗器千千是退敌策,轻功卓绝是逃跑必备她自诩骗尽天下财,骗尽天下情,骗尽天下心却惹了不该惹的人逃难误嫁后,戏玩仙人跳,却是失身又失心…兰无痕:天下首富,样貌英伟不凡,身世曲折,谈笑间能令天下风云变色。一言能令朝堂颠覆,一计敛尽天下之财!眼中无一物,自诩无人能配得上。却大意失荆州,家底被骗空…那看似温婉可人的女子、被他极度唾弃的女子,让他失财又失心…他要重振夫纲!白水离:当今皇子,权势无双,手段高明,性情喜怒无常,喜欢扮猪吃老虎一言能令天地变色,一计能退敌千里!南巡被人劫财又财色,再被人弃于荒野那个千娇百媚的女子、贤良淑德的女子,让他失身又失心…他要重振夫纲!本文女主无良,只是江湖骗子一枚。男主两枚,一个变态,另一个更变态而已。本文是《枭妃》的后传,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枭妃》,了解一下上一辈的恩怨。------------------------------------推荐新文《七小姐》:------------------------------------推荐自己已完结的文:《丑妃无敌》:《劣妻》:《坏坏相公倒霉妻》:《强嫁》:《枭妃》:《娘子你别太嚣张》:《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已签约出版-------------------------推荐朋友的文:《赖上吸血鬼老公》超好看的文《娘子为夫饿了》《半路杀出个庶女来》《极品辣妈》《弱妾》偶每天追的文《九师妹》很好看,很轻松的文《“娘娘”夫君》卫是怪才,她的文很有才《妾室谋略》很精彩的种田文《邪玲珑》琴的文笔一级棒
  • 梦之大唐

    梦之大唐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曾苦恼于是自己在梦中与蝴蝶的主次问题,或许现在都没有搞清楚。现在一个名叫李鑫的学生,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他清楚的是自己变成了唐朝王爷家的世子李欣,那么唐朝的事情也是在李鑫的到来后有所改变。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