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3800000182

第182章 叔詹的结局

秦穆公走了,带走了秦国大军,也带走了秦、晋昔日建立的友谊;留下来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

秦军不辞而别,晋军势单力孤,面临两难的抉择。

狐偃很生气,太没有道德了!不愿当盟友,那就是仇敌,他请求追击秦军,定能大获全胜。晋文公也很郁闷,这是谁在背后嚼舌,竟然让秦军撤退了?郑国有人才啊!十九年的流亡生涯,让他变得更加冷静,更加睿智,权衡利弊,还是拒绝了狐偃的请求。

无论如何,秦君是自己的恩人,即使有了冲突,恩,不能忘!

他说:“不可。没有秦君的帮助,我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依靠别人的力量,反而损害他,这是不仁;失掉同盟的国家,这是不智;以动乱代替昔日的友好,这是无勇。我们也准备撤兵吧!”

做人,一定不能忘本。虽然秦穆公不太讲究,但是,双方并没有撕破面皮,更不能忘记他昔日的大恩。在做人的原则上,重耳还是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听从狐偃。

不过,他的儿子可就不管那些了,三年以后,晋文公去世,秦晋还是爆发了著名的‘崤之战’。

这次包围郑国,还牵扯到两个人,一位是郑文公的庶子公子兰,他对郑国影响极大;另一位,是郑国著名的贤臣叔詹。

先说这位叔詹,前面已经零星介绍过,贤臣,他与堵叔、师叔合称‘郑国三良’。

各位还记得叔詹那句差点改变历史的话吗?

当初晋文公无比落魄,路过郑国的时候,叔詹曾劝说郑文公,善待重耳,必有福报,结果郑文公不屑一顾;无奈之下,叔詹又请求杀掉重耳,以绝后患。

从善待到杀掉,叔詹的观念,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一句话,差点让重耳饮恨郑国,幸亏郑文公没有听从。但是,这种宁可错杀,绝不遗患的观念,传的尽人皆知,甚至被写入史册。

晋文公当然也听说过这句话,内心对叔詹难免有恨意。

秦军已经撤退,形势一片大好,郑文公高兴之余,依然不愿意与晋国直接开战。论实力,晋国绝对优势,关键是,作为盟主,令旗一挥,可以召集数个小弟。所以,郑文公派出代表,诚心诚意到晋营求和。

对于郑国的求和之举,晋文公不得不慎重考虑。形式已经发生变化,真要开战,难保必胜,但军队既然来了,不能无功而返,于是提出了两个条件。

围绕叔詹的历史记载,在此出现了分叉,关于他的的结局,也成了个历史谜案。

一种说法来自太史公的《史记》:

秦国大军走了,晋军并没有立刻撤退,晋文公非要给郑国点儿教训,出了这口恶气。

如果持续打下去,耗时耗材耗人,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结束。因为郑国处于四战之地,打仗已是家常便饭,而且地势易守难攻,要想一口气灭掉郑国,难。

郑国也不想与晋国为敌,于是派人求和。

秦军的离去,对晋军影响很大,经过商议之后,晋文公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关于公子兰的,要郑国立他为太子;一个就是要得到贤臣叔詹,准备杀死,以惩罚他当初的多嘴。

立公子兰为太子,好说;关键叔詹是郑国的贤臣,郑文公的股肱,忠心耿耿,岂能轻易送往虎口?当年因为自己的失误,叔詹说了不该说的话,如果送给晋国,几乎必死无疑。

而且叔詹足智多谋。公元前666年,在对抗楚国的过程中,他还曾献上‘空城计’,为保全郑国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郑文公内心不肯交出叔詹。

作为国君,郑文公这点还是值得肯定。对于自己的臣子,无论国家多么危险,必须尽力保护,否则的话,群臣寒心,百姓失望,谁还肯为郑国付出?

其实,各种场合都一样。黑道上,作为老大,必须保护小弟,否则必将从内部分崩离析;白道上,作为领导,如果连内部人都打压,那是比黑道还丢人的耻辱。

叔詹听说后,就对郑文公说:“当年我劝您杀死重耳,您没有听从,终于成为今天的祸患。晋国包围郑国,就是因为我,我死了,能保全郑国,这是我的心愿。”

说完,他就自杀了。

郑文公哭诉一番,把叔詹的尸体送给晋国。晋文公没有立刻撤兵,却说:“一定要见一下郑君,羞辱他之后再离去。”

郑国害怕,派烛之武说退秦军,然后晋文公才撤兵。

如果真是这样,继介子推之后,晋文公就再次成为杀害贤臣的凶手;而且,身为‘武林盟主’,没有宽广的胸怀,为了一点儿怨气,俨然成了报复心极强的小人。

《史记》是一本重要的历史著作,深得后人赞许,鲁迅称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且司马迁是位优秀的、有良心的史学家,写《史记》比较认真负责。

这就麻烦了,他对叔詹的自杀记录取材哪里?听说还是史料?无法考证,他自己也没有说明出处。

另一种说法出自《国语》,记录的很详细,但时间有点误差。《国语》记载:晋文公在伐曹之后,也就是公元前632年,攻打郑国,摧毁城墙。

这两个时间,差了将近两年。

《左传》虽然没有记录索要叔詹,但明确记载,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与秦国联合伐郑。

说实在的,郑文公确实反复无常。齐桓公的时候,就因此被多次讨伐;齐桓公去世,郑文公立刻投靠楚国;现在晋文公称霸,他依然脚踏两只船晃来晃去,岂能纵容?

《国语》记载,面对晋国大军,郑国用名贵的宝物,再三求情。晋文公对那些宝物视而不见,提出的必要条件:交出叔詹。

叔詹贤名播于诸侯,是郑文公的智囊,岂能迫于压力而出卖?所以,郑文公拒绝交出叔詹。叔詹听说后,主动请求前往,郑文公还是坚决不答应。他再三请求,对郑文公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何必对我如此爱惜呢?”

于是,郑文公把叔詹送入晋军。

当年你一句话,差点儿害死我啊!晋文公也不客气,命人准备了一个大鼎,周围摆上碳火,烧开满满一鼎热水,热气腾腾,要烹了叔詹。

敢身犯险境,面见晋文公,叔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死,无所谓,但要死得明白,死得有价值,虽不能‘重于泰山’,也不能‘轻于鸿毛’,不能就这样白白送命。

面对这架势,叔詹不慌不忙,请求把话说完再死,晋文公同意了。

叔詹说:“上天把灾祸降临给郑国,如同当初曹共公偷看胼肋一样,抛弃礼仪,违背亲情。我知道公子贤明,劝告国君善待公子,否则必有大祸,如今果然大祸临头。料事能中,这是聪明;不惧个人生死,挽救国家于危难,这是忠贞。”

说完,他就快步奔向大鼎。

晋国君臣都眼睁睁看着,以为他会勇敢跳进热鼎自我了断。但是,叔詹突然止步,抓住鼎耳大声呼号:“从今以后,忠心耿耿侍奉君主的人,都会得到和我一样的下场了。”

叔詹是郑国‘三良’之一,口才当然不一般。他隐去了自己提出的杀死重耳的建议,而是一通大义凛然的辩解,直击晋文公的内心。所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含义就在其中。

晋文公也明白叔詹是个忠臣,名声在外,如果真的就这样烹了,那就是杀害忠良,他可不想再摊上这个坏名声。而且叔詹的话大义凛然,自己手下那么多大臣,心里该怎么想?好像晋国没有忠臣似的。

于是,晋文公对叔詹厚礼相待,送他归国。

《国语》和《吕氏春秋》都这么记载,而且很详细。

这两本书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且成书时间远远早于《史记》;特别是《国语》,一般认为成书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比《史记》更接近那段历史。

本着‘好人一生平安’的原则,我个人认为,叔詹没有自杀;晋文公是一代明君,手下人才济济,不可能冒着‘杀害贤臣’的恶名,以报私怨。

结局呢,很可能是这样的:由于叔詹年纪较大,回到郑国后,从此退居二线,历史中也就没了他的身影。

同类推荐
  • 我竟然是曹丕

    我竟然是曹丕

    别人都穿越成了各种妖艳货色,自己却要从带自己的小弟弟开始……曹子桓表示,带小弟弟就带小弟弟吧,带着小弟弟走向世界,也不错!
  • 老书店(民国趣读)

    老书店(民国趣读)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本书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长廊中去抓取那些生动感人的事件进行生动的描述。
  • 我绑架了千万女神

    我绑架了千万女神

    “主人,是否绑架李师师?”“李师师?”“主人,是否绑架貂蝉?”“貂蝉?”“主人,是否绑架嫦娥?”“……”“主人,是否绑架……”“全都绑了!”
热门推荐
  • 独宠豪门妻

    独宠豪门妻

    豪门总裁,家族族长,冷血杀手,谁会是她的梦中情人?一生一世一双人共患难的男主?“女人,你是我的,从我见到你的第一面开始,我就认定你是我的老婆,你注定会跟我在一起!”他是家族的族长,他霸道的爱情宣言,让她震惊,无所适从!“涵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以后我会真心对你,绝不会负你的!”他是豪门总裁,也是她仇人的儿子,他的一片真情,换来的是她绝情的离开!“唯涵,从你救起我的那一刻起,我的的心就已经被你填满,不管未来如何,只要能留在你的而身边,哪怕是为你卖命,我都无怨无悔!”他是冷血杀手,他的深情守护,让她倍感压力,只能一再的逃避!
  • 浮城纪

    浮城纪

    穿越三座喧嚣繁华的都市,遇上19个怅惋幽微的爱情瞬间,总有一种滋味能够打动你的内心。本书是作者章缘写给现代男女的爱情笔记,以女性的角度观照细火慢炖的人生,写出了都市男女那些隐藏于穿衣吃饭下、一触即发的躁动与不安。作者长于台湾,留美多年而今长居上海,小说糅合了上海台北纽约三座城市的情致与韵味,深入探索欲望的涌现和情感的流向,被誉为是“张爱玲回到了上海”。
  • 流浪古神

    流浪古神

    魔法,作为大陆上最神秘的传承,可望而不可求,魔法之神迈拉第的去向,成了几千年来的谜题,就在人们已经把他渐渐淡忘之后,最高圣地魔法之城的魔法师们迎来了魔法之神的灵魂,他蠢蠢欲动,渴望复活,他蛰伏到人类的身体当中,伺机而动,魔法之城毁灭,魔法精华开始向人们散播诱惑的种子,恶魔重现,大陆上阴影蔽日,人们暴露出贪婪和暴戾,被占据了肉体的某领主之子奋起反抗,借用古神的力量开启了大陆魔法新纪元。
  • 东土蛮妖

    东土蛮妖

    生于此世,奈何为妖。人皆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笑人心险恶,最喜互相残杀。我虽为妖,却心系天下,末世之中,我将成为最后的希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雪山神庙

    风雪山神庙

    故事的阴面,古朴恢弘的山神庙大门敞开,进得去却出不来。压抑的黑暗里,说话的人许多,人影却不见一个。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生物,每个人说的都可能是谎言。诡异的山神庙在无声运转,藐视物理法则、宇宙秩序、人情世故,收割着陷入其中的生命。每个走失的人在其中寻找一线生机,却意外地找到了生死之外的东西……
  • 一尾雾鱼

    一尾雾鱼

    忘川之水无活物,可冥将军却因一句戏言,在忘川垂钓百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日,他钓到一条粉色的会说话的傻鱼,在他喜出望外时,蛇族大军压境,他率军抵抗身受重伤……军中传言四起,多言那条鱼是祸害,要将她大卸八块烤了吃……
  • 帝仙

    帝仙

    无边大陆,仙朝横行。三世为人,暗流涌动。改命争仙,为帝为尊。帝仙,血路,莫回头。
  • 日月风华录

    日月风华录

    诸天万界,能人无数,风华万千,我上官云阳也可遨游九天十地,破万法,立天道。
  • 德鲁德疑案

    德鲁德疑案

    修道城,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单调乏味,门庭萧瑟,到处可以闻到教堂地下墓穴中泥土的味道,到处遍布着历代教士修女们留下的坟墓痕迹……埃德温·德鲁德,我们的男主人公;咪咪,德鲁德美丽可爱的未婚妻;贾思伯,仅仅年长埃德温一德鲁德几岁的舅舅;内维尔,咪咪的仰慕者。几个年轻入围绕在咪咪周围,在幽暗阴沉的修道城里掀起了一场爱情的漩涡。最终,德鲁德生死不明,内维尔成为唯一的嫌犯。格里斯帕克教士对内维尔坚信不疑,与咪咪的监护人一起,带领大家展开了一系列的暗地调查。然而……作者狄更斯的突然辞世让案件真相成了一团永远的疑云。有谁,能够解开这个没有答案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