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3800000358

第358章 两位智者

面对郑国的嚣张气焰,晋厉公决定:出兵伐郑,要彻底打服、打残。

当时,士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诸侯都背叛,那么晋国的危机就可以缓和;如果只是郑国背叛,那么晋国的危机马上就要到来。

这话什么道理?他并不担心外在的压力。如果诸侯都背叛,晋国内部一定会修明政事,一致对外;郑国背叛,晋国出兵,胜利后,必然骄傲自满。伯宗之死,已经让他察觉到了晋国内部的一丝隐忧。当年他的父亲士会主动让位,就是为了防止郤克在内部发难。

内患,这才是晋国的致命伤。

身为首席执政大臣,栾书坚决不同意。上次韩厥劝阻,得到同意;这次士燮反对,反对无效。栾书说:“决不能在我们手里失去诸侯,必须讨伐郑国。”

其实,此时的晋国,相对于楚国,已经占据上风。但是,栾书根本看不到内部的忧患,却还想在外战更上层楼,因为,他并不明白,内忧的危害,远远超过外患。

公元前575年4月12日,晋国出兵。

中军帅:栾书;

中军佐:士燮;

上军将:郤锜;

上军佐:荀偃;

下军将:韩厥;

新军佐:郤至;

此时的晋国,已经是‘四军八卿’。下军佐智罃,作为留守人员,没有随军前往;另外,郤犨已经提拔为新军将,代替赵旃。

郤犨常常负责外交,故而派他去卫、齐请兵,由郤至代管新军;栾魇(栾书嫡长子)则去鲁国请兵。

晋国多方联络,显然准备要与楚国大战一场,鲁国的孟献子预言,晋国一定能胜利。

诸侯气势汹汹杀奔郑国,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郑国上空。面对如此大军,即使郑国善战,也自认无法抵抗。无论是军队的数量、质量,他们都不占优势,最关键的是,他们不占道义。

只因贪图那片土地,最终引来诸侯的大军。不过,这对他们已经习惯了,战争,就跟游戏一样,结束了,还要从头再来。

最后,他们只剩下一根救命的稻草——楚国。

郑国立刻派使者去楚国求援,同时,一位叫姚句耳的大臣同行,以观察形势。

战云,密布郑国上空。

郑国来求援,正合楚国心意。

这些年,晋国太嚣张,败秦麻隧,会盟戚地,甚至举行钟离会盟,跟吴国勾搭到一起。楚国反而成为配角,眼睁睁看着晋国壮大,这是楚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是,无论如何,先挑起战争的,是楚国。

楚共王决定出兵,由司马子反率领中军,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右尹子辛率领右军,浩浩荡荡,北上救郑。

子反和子重,他们的简历,前文多有介绍。

唯一让人奇怪的是,作为令尹的子重,没有作为楚共王的副手,率领中军。在楚国,令尹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日治理国政,出征带兵作战,如今出兵,却由司马子反作为统帅,这违背常理。

很明显,楚国的上层,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而且不是一般的裂痕。令尹子重是‘西门之盟’的坚决支持者,司马子反却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强烈要求救郑。俩人之间,已经不像灭掉申公巫臣的族人那么团结。

另外右尹子辛,也是个贪婪之辈,将来死的很丢人。

关键是,楚共王赞同子反的观点,决定出兵,这让子重无话可说,只能随声附和。而且,由于意见不同,楚共王把重要的军权,交给了子反,这让子重内心很不爽。

祸根,出征前已经埋下。

这次出兵,事关重大,子反初次作为主帅,心中也是没底。路过申地(今河南南阳)的时候,他前去拜访老臣申叔时,请他谈谈对这次出兵的看法,希望能得到指点。

申叔时曾经辅佐楚庄王,如今已经老了,退休在家,不问朝政,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

前年子反背弃盟约,申叔时就很不满,认为他难逃一劫。现在正式出兵,要北上与晋国争锋,前途凶险,子反亲自来请教,申叔时依然没给他好脸色。

他发表了一段长篇大论,大致意思:德行、道义、礼法、信用、刑法,都是战争的手段。这些条件相辅相成,就会上下和睦,没有矛盾。现在的楚国,内部丢弃百姓,外部断绝友好,亵渎神圣的盟约,说话不讲信用,违反时令发动战争。谁还肯去卖命?努力去做吧,今后不会再相见了。

申叔时是贤臣,颇有见识,他预测到了战争的结局,却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这里还出现了一个成语,和睦相处。

几句话,子反怅然若失。

道理简单明了,但这是战争,大军已经出发,宁可向前战死,绝不半途收兵。

郑国大臣姚句耳,看着浩浩荡荡的楚国大军,摇摇头,抢先回国。

执政大臣子驷问他情况如何?姚句耳点出了楚军的弊端:“楚军行动迅速,经过险要的地方行列不整。速度快则考虑不周,行列乱则军无斗志,这样如何作战?楚军,不可靠。”

再说晋军,公元前575年5月,渡过黄河。

几乎都可以见到楚军的阵营了,晋军的内部,有个人,还在努力试图阻止这场战争,就是中军佐士燮。

出兵之前的那一刻,他就提出反对意见,但是面对栾书,反对无效。

现在,听说楚国大军马上就到,士燮再次提出撤军。

当初赵氏的灭门,诸位大臣之间已经开始分裂;晋厉公上台后,又灭了贤臣伯宗;打败秦国,更增加了他的骄横,他根本不明白,自己最大的威胁,不在国外,而在国内。

士燮说:“此时假装逃避楚军,能够缓和内部忧患;称霸会盟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还是留给后人吧!我们这一代,如果能够让群臣和睦,敬侍国君,就足够了。”

不同人不同的见识,晋国内部,派系众多,各自为政。特别是‘六卿’,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不再关心国家,不再对国君充满敬畏。就像诸侯渺视周天子一样,大臣也开始渺视诸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今的晋国,首要任务不是开战,不是争霸,不是镇压四境,而是先加强内部的团结。如果外患存在,大家必然团结一心,共御外辱;如果消灭外患,内部矛盾必然爆发,后果难料啊!

这是蛊惑军心,临阵脱逃。也就士燮敢这么说,如果换做别人,早就被砍头了。

身为中军帅的栾书,根本不赞同,甚至很生气。他看不到晋国的内在危机,更不愿意在自己执政时期失去诸侯,所以,必须战,必须夺回郑国,与楚国决一雌雄。

如今已经箭在弦上,岂能临阵脱逃,那是晋国的耻辱,是他中军帅栾书的耻辱,绝对不能容忍。栾书带着怒意,只回复了简单的两个字:“不行。”

战争,伤亡的不仅是士兵,遭难的不仅是百姓,更为关键的,是对上层机构内部的破坏。那种伤害,比一场胜利还要惨重。

士燮,与申叔时一样,预测到了晋国未来的惨剧,却阻止不了惨剧的发生。

公元前575年6月,晋、楚两军,列阵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虎视眈眈。

士燮依旧不想开战,希望以和平手段,消除这场战争,这样留下一个外部威胁,有利于内部团结。

郤至反驳道:“当初韩原之战,惠公被俘;箕地之战,先轸殒命;邲之战,荀伯失败。这些都是晋国的耻辱,您也了解。如今我们逃避楚国,就是增加晋国的耻辱。”

作为‘三郤’之一的郤至,年轻气盛,以新军佐独帅新军,哪里有士燮的远见卓识?他根本不知道,士燮,正是为郤氏而担忧。

士燮说:“先君屡次作战,那是有原因的。当时楚国、秦国、齐国、北狄都很强大,我们不尽力作战,就会被削弱。如今三强已服,只剩下楚国。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内外安定,没有祸患。否则的话,外部安定,必有内忧,我们何不放掉楚国,把他作为外部的戒惧呢?”

可以说,士燮的见识,远远超于其他人。正如后来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于士燮的话,晋国上下,没有一个人听从,他们甚至对士燮很反感。作为中军佐,军队的二把手,大战将近,却一再蛊惑撤、撤、撤,实在有损士气。念他是国家老臣,颇有功劳,而且士氏也是大家族,暂不追究。

众将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败楚国,建功立业。至于未来如何、国君如何?他们可不管那么多。

晋、楚都有超级人才,楚国的申叔时,知道自己反对无效,只能警告子反,前途危险;晋国的士燮,预感到今朝的胜利,将给内部带来无穷后患,多次劝阻,也是无效。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然而,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历史的发展。

大战,一触即发。

同类推荐
  • 霸业王朝

    霸业王朝

    一代帝王,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一统天下。
  • 大明之虎

    大明之虎

    崇祯七年,大明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山西陕西山东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民大饥,人相食。李自成入河南,与张献忠等人,准备合围洛阳。孔友德叛军造成的破坏,依旧没有恢复,白莲教又乘势而起。七月,后金破关而入,围困宣府,大同,抢掠无数。这一年,王虎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藤县千户所下辖的一名军户......
  • 超级武大闯水浒

    超级武大闯水浒

    附身武大郎,逆天改命,在这水浒乱世之中横冲直撞!“大郎!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勾引你的老婆,再也不会有人陷害你的弟弟,再也不会有人欺你辱你!”“我武大,要做这水浒传中堂堂正正的第一儿郎!”
  • 美国的故事6:三权之争

    美国的故事6:三权之争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从1797年到1809年,美国政府在争斗中学会制衡,随着乔治·华盛顿的离开,不得不自立的美国人为自己的国家竖起了三根柱石……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热门推荐
  • 说林下

    说林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228班是衡中历史上第一个实验班。2005年高考,8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创造了衡中历史上的一个传奇,66名同学,37人考入北京名牌高校,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占46人,全班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进入大学后,228学子继续秉承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现在228学子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有的还在学校深造;有的组成了家庭,有的还在一个人打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228。留给学弟学妹的不仅仅是一个骄人的高考成绩,更是一种“永争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228,也是所有衡中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霸道小逃妃

    霸道小逃妃

    雅楠是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的盗墓贼,当她终于找到传说中的龙陵古城之时,却陷入了流沙之中,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被当成为先皇殉葬的妃子,被埋进了陵墓之中。为了逃出陵墓,回到现代,她认识了威武木讷的“呆头鹅”轩辕佑天,邪恶迷人的强盗头子上官惊鸿,还被劫回去做了山寨夫人。
  • 一往桃花源

    一往桃花源

    赵煜捏着戒指使劲往木潸手指上套,边套边嚷:“咱俩一起飞过天遁过地,杀过凶兽骑过青鸟,亲过小嘴滚过床单,你是风儿我是沙,你不嫁我你嫁谁?!——这是爱情。长生,北冥人族,血肉可疗伤治病、延年益寿,为避秦时乱,遁入桃花源。——这是背景。
  • 许我向你看之年少有你

    许我向你看之年少有你

    一条短信让“霉神”向希颜无意间撞破求婚现场,被求婚对象居然是校花白落黎?!关键的是,不是他?!!也不是他?!!……自带倒霉体质的向希颜最近相亲频频以失败告终,Bibo居然要带她去英国见家长?某人终于按耐不住将怂货向希颜逼至墙角,他偷偷在夕颜耳边邪笑“这次,我不走,你也别想逃。”究竟喜欢了这小怂货多久?三年?五年?不,从第一眼就在劫难逃了……
  • 最强魔道之天魔宗

    最强魔道之天魔宗

    无数轮回,无数次离别,无数次相遇,再次重生,为了恋人蓝天可能连圣人都能干掉,为了打破无尽轮回,不在分离,这一世无论如何都要打破轮回,跳出六道轮回之外,那怕为魔又如何,今生的命运将不再被人掌控。“你有百万天兵天将,我有笔下诸魔。”“哈哈!可笑。”“跪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陆芳菲穿越成农家小萝莉,便宜爹娘善良软弱,奶奶偏心大伯家,邻里乡亲狗眼看人低,好在老天待她不薄,赐她寻宝眼和异能,让她慢慢把家富!无奈发家途中冒出个美男王爷,还连带冒出一个神秘强大的亲伯父,亲伯父重情重义,美男王爷腹黑难缠,罢了,她勉强收了妖孽,看她如何把美男调教成宠妻爱家的好男人........(琉璃新书《绝世小狂妃:王爷,走着瞧》已发布)
  • 仅存的净土

    仅存的净土

    明明知道我是骗子,为何你还要靠近我。你们……我也想你们。你们的离开才是我最大的心愿。请离开我……孤独我自己能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