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3800000097

第97章 封禅

封禅,在古代,这是任何帝王都期盼的,也是任何一位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如果能远远看看热闹,已经谢天谢地了。

葵丘之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巅峰,他不禁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封禅。

简单地说,封就是祭天。古人认为,泰山最高,离天最近,被称为‘天下第一山’(其实并非最高)。凡间帝王,应该在泰山上筑圆坛祭天,与天帝沟通后,才算‘受命于天’。

禅就是祭地,在泰山脚下,清理一块地方祭祀大地。

一般来说,封禅,就是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是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只有历代开国帝王或者明君,数十年太平盛世,才有资格封禅泰山,以答谢天地之功。

这次的葵丘之盟,周襄王派宰孔送来奖赏,让齐桓公飘飘然。自以为北伐山戎,南威蛮楚,九合诸侯,一统天下,竟然想去封禅泰山。

于是,他向周公宰孔询问:如何封禅?

封禅是个很古老的话题,随便列举几个人物,那都是名声响亮,震古烁今。如伏羲、黄帝、炎帝、大禹、成汤等等,跟这些人相比,齐桓公简直微不足道。

三代(夏商周)以‘德’感召天下,诸侯不请自来;而齐桓公虽然功高盖世,是以‘威’征服诸侯,即使如此,多有不服;况且此时戎狄为患,蛮夷猖狂,天下尚不安宁。

他那点儿功劳,即使跟齐国先祖姜子牙都没法比。

周朝的‘德’已经衰微,但周襄王还是天下共主,公认的老大。齐桓公虽然位居‘盟主’,终究只是臣子,哪有资格去封泰山、禅梁父?

除非,他把周朝灭掉,自己当老大。那时,他成为开国帝王,或许有资格咨询一下封禅的问题。

周公宰孔根本没想到,齐桓公会问出这个隔路的问题,太大胆了。脸色当时就很不好看,干脆地回答了三个人生最常用的字:“不——知——道。”

他内心很生气,真是气坏了。即使周德衰微,天下纷扰,这个问题,是你该问的吗?你有资格问吗?虽然你是诸侯盟主,风头很盛,但也不能忘记本分啊!

很快,宰孔就辞别齐桓公,回洛邑去了。

这也不能完全怪齐桓公,当时的天下形势,王权衰落,许多雄心勃勃的人难免野心膨胀,这是人之常情。楚国甚至敢于称王,天下‘二王’并存,也没人能制裁楚国,齐桓公为什么不能问一下封禅?

后来的晋文公,称霸以后,亲自向周襄王提出‘请隧’,要效仿周天子,死后隧葬,结果被严词拒绝;楚庄王时期,更是兵临洛邑,直接张口询问‘九鼎’的重量,史称‘问鼎中原’,结果被王孙满严辞驳回。

这三位霸主的野心,都赤裸裸的。话说回来,没有野心,他们岂能当上盟主?

齐桓公突然想封禅泰山,这让管仲非常难办,真要这么做,置周襄王于何地?管仲非常清楚,封禅,国君还没那个资格,因为,他也是臣子;即使他称霸诸侯,功绩辉煌,依然是臣子。

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古时候,记载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我还能大致记得十二家。无怀氏(据说伏羲前的王者)、伏羲、神农、炎帝(这里指神农后裔)、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商汤和周成王,他们都是受天命为帝王之后,才封禅泰山。”

列举这些人物,就是让齐桓公知难而退。

齐桓公反驳道:“我北征山戎,兵过孤竹;西征大厦,远涉流沙,勒马悬车,登上卑耳山;向南征伐到召陵,登上熊耳山,眺望长江汉水。为平定叛乱,我召集诸侯,兵车之会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统天下,诸侯无人敢违背。与三代的帝王相比,有什么区别?”

管仲知道,齐桓公真的很想封禅,如果直言诤谏,根本无法说服,只能适得其反。就像当初救援邢、卫一样,直言进谏,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于是,管仲提出:“古时候封禅,要有鄗上地区的黍米,北里地区的嘉禾,祭天用的盛具;江淮之间生长的三脊茅,以编织成敬神的席子;东海进贡比目鱼,西海进贡比翼鸟,还有其他十五种不求而至的吉祥物。如今麒麟凤凰不出,嘉禾不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田野杂草茂盛,枭鸟数现朝堂。这种情况要想封禅,适合吗?”

听了管仲的话,齐桓公沉默了。虽然自己城邢封卫,定燕安鲁,尊王攘夷,称霸诸侯,但是四夷不服,百姓不安,何以去封禅?

封禅是祭祀天地,祭祀各路神仙,不是谁想封就封,想禅就禅的。

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去泰山搞了一次封禅大典,还被当时的儒生嘲笑一顿;辉煌的汉武帝,曾多次封禅泰山,也被太史公司马迁在史册中冷嘲热讽。这两位名声够响亮,但光凭武力,终究难以服众。

看看前朝封禅的三皇五帝,不用招揽,四方归附;在看看如今的时代,不服就打,打服为止。

‘德’不够,‘威’来凑,就好比‘天’与‘地’的境界,两者差距根本无法弥补。在管仲的谋划下,齐桓公虽然也讲究‘以德服人’,终究不能令天下人虔诚归顺,终究要有‘兵车之会’。

齐桓公最终没有去泰山,但他的封禅杂念,让周襄王的宰孔很不满意,先期踏上归程。

途中,他碰到不邀而至的晋献公。

这位晋献公,假虞灭虢之后,已经把晋国带入大国行列。听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会盟,早想去凑热闹,由于生病,迟到了;病体刚愈,他就迫不及待前去参加,希望能会一会各路英雄。

半路之上,恰巧碰上回归的宰孔。对于齐桓公封禅的狂妄思想,宰孔很不满意,借机黑了他一把。

宰孔对晋献公说:“您不用去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专务征伐,所以北伐山戎,南威荆楚,是否向东发展,还不清楚,向西已经不可能了,诸侯必将背叛。晋国恐怕要有内乱,您还是回去先安定自己的国家吧,千万不要去了。”

本来,这是齐、晋一次很好的联谊机会,对齐桓公的霸业可谓锦上添花,更上层楼。结果宰孔一句话,晋献公想了想,还是决定打道回府,先处理好国内事务要紧。不久,他就病逝,晋国也陷入长期内乱。

从齐桓公的‘封禅’思想看,他已经产生骄矜的情绪;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处理事情缺乏果断。

当初贯地之盟,齐桓公是为中原担心,故而江国、黄国,不远千里,前来归顺;如今的葵丘之盟,虽然把他的霸业推向巅峰,但却开始骄矜自满,有凌驾诸侯之心。一念之差,诸侯反叛的就有九位(《公羊传》)。

这有点夸张,但也可以看出:诸侯已经开始不满。

封禅,不是谁都有资格的。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齐桓公的霸业,并没有在巅峰保持住,葵丘之盟后,开始走向下坡路。

同类推荐
  • 王者荣耀之乐坊

    王者荣耀之乐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张古琴,一个只有三分之一的梅花扣,一名断了一指的琴圣,一具被灭口的尸体,这些都关联着一个阴谋,就让我们随着沈浪的脚步,去一步一步解开这个阴谋。
  • 唐煜本纪

    唐煜本纪

    这是一个后世兵王意外魂穿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欢迎加入唐煜本纪书友群,群聊号码:724849953.
  • 征途霸路

    征途霸路

    他决定为这一世,他再次穿上战袍,不为苍生和民族,只为父亲那伟大的父爱!他接过父亲遗志,打造一支强军,夺回属于父亲的皇位,稳定国内后,他毫不犹豫的突袭了草原,打败了强大的两支草原民族,强袭森林国家南越,彻底了统一了北洲的三分之二的土地。大夏帝国的铁蹄不会因为敌人的减少而停下,他只会向着更强大的敌人前进,带着强大舰队开进了殖民时代。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谋动三国

    谋动三国

    世人皆穿我亦穿,忍济云梦挂锦帆。世事如棋星作子,谋动三国定江山。一场偶然的触电事故,秋明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他从死人堆里爬出,在黄巾之乱中成长,收名将,会奸雄,争天下,辟后宫,大胜大败不损其志,或笑或骂不改其行,终成千古霸业。QQ群472363456,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营造不一样的三国。
热门推荐
  • Little Dorrit(VI) 小杜丽(英文版)
  • 与星星的距离

    与星星的距离

    一个不谙世事、做事认真的少女林希希,在偶然中,因为一张照片邂逅了来自于邻市的男孩安城,并当上他的导游。在相处后,林希希开始看到安城身上散发出的光芒。他会不会就是林希希所值得追求的星星呢?
  • 西游之顽石传说

    西游之顽石传说

    我们生来便是被赋予了某种使命的,而我们为之奋斗的故事,在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传说……致众生(群:157808778)
  • 洪荒之功德天榜

    洪荒之功德天榜

    自似是而非的洪荒开始,这是一段行走在诸天万界的旅程。
  • A Reading of Life

    A Reading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烟花如梦

    穿越之烟花如梦

    她冷血无情,可是却因为任务而穿越“拜托,你穿越还带一个啊。”不知不觉她柔弱的样子展现出来但是在那外表之下,还藏着恶魔的身体,叱咤一声,上帝都要抖上一抖。再一次睁开眼到底是谁的魂,又是谁入了她的眼!兰舟一去人别后,远岫幽幽忍折柳。唾壶敲缺谁共酒?冷风吹帽,黄花空瘦,醉把茱萸嗅。
  • 至高神界下来的神帝

    至高神界下来的神帝

    至高神界的无上主宰太易神帝在凡间游历路过地球时发现了他苦苦寻求的九阴法先天道体。从此赖在地球不走了。ps:此是无敌文不喜欢忽扰谢谢!
  • 老姚家的搞笑日常

    老姚家的搞笑日常

    “新型胡同”下发生的故事:《老姚家的搞笑日常》,一个倔老头,一个创业青年,一个全职妈妈,一个大龄剩女,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述说生活哲学。他们身边林林总总的朋友里总能找到你的影子。
  •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丛书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宋至清中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宋代佛教。两宋社会与佛教、临济宗的理论与实践、云门宗的理论与实践、曹洞宗的理论与实践、华严和天台的“中兴”、律宗与净土信仰、佛教艺术新风貌。二、辽金佛教。辽代社会与佛教、辽代寺塔建筑艺术、金代社会与佛教、金代佛教艺术概况。三、西夏佛教。西夏社会与佛教、佛教政策和管理制度、僧众管理与寺庙、佛教宗派和藏传佛教、佛教艺术。四、元代佛教。元代社会与佛教,元代教门简况,临济宗及其禅学演变,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五、明代佛教。明代社会与佛教,明代初中期佛教,明代后期佛教(上),明代后期佛教(下),明代佛教文化艺术。六、清代前中期佛教。佛教政策与管理措施,禅宗诸派及其演变,教门诸派、律宗与净土信仰,寺院组织管理制度,三类重要法事。
  •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