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800000022

第22章 成都酒吧与成都茶馆的永恒对话(2)

伙计从旁边的盘中,拿起二两的竹筒提子,伸将下去,提将起来,把那千古诗人赞美的玉液琼浆,倒入浅浅的黄褐色土巴碗,如是两次。再从玻璃小柜里夹出一根金黄油亮的猪尾巴来,放上砧板,当当当切成整齐的短段,一刀抄入盘中,酒菜端到桌上,照例要回复一句:“全兴四两!”此时立马进入状态者,便是那依桌面待的酒客……

这场景就是在现在成都的乡场上依然随处可见。我们可以把眼光放远一些,文献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清代成都酒业的情况。《成都通览》载“成都之酒坊”:“凡四百九十六家,有烧酒、大曲酒、红老酒,地均不宽敞。下酒之菜以花生、瓜子、豆腐干为大宗,余系卤肉菜品,随意可买,其价不定。”“烧酒每杯十六文,老酒每杯十四文,大曲每杯十二、十六文。”

据清宣统年间的统计,清末时,成都城内“有酒坊四百九十六家之多,覆盖面遍及全城”;“经营酒业的商帮共有六十四家,而经营传统酿造业——酱园酿造的只有四十三家。这意味着酿酒在整个成都酿造业中占据了很大优势,……酒的社会需求超过酱醋两项”;商帮组织中,盐酒帮四十五户业主,只有“两户兼营酱园,其余四十三户中四十一户专营糟坊酒业,不操别的生计”;“成都城内共有大曲烧坊十二家,普通糟坊四十五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署袜街的福昇全(后改名为全兴成)、北打金街的金谷园和东大街的八百春”。仅这十二家大曲烧坊“总计可产大曲酒十八万斤”。

成都大曲酒的质量很高,据资料清宣统年间成都产“大曲酒三百二十文一斤,烧酒五十二文一斤,老酒三十六文一斤,桂花酒五十六文一斤,葡萄酒五十六文一斤”,远地而来的“泾南大曲一百八十文一斤”,价格逊于地产的成都大曲近半。可以想见,那时的成都大曲酒品质已属上乘,进入高档消费品之列。

成都的烤酒工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经验,技艺高超,空闲时自带曲药和工具,走街串巷帮市民酿制家酒,每酿一斗收工钱一百二十文,工值高于木工、瓦工,深受欢迎。资料记载,“在近代成都大曲酒的酿制中,已经产生了初步的勾兑工艺”,在现代酿酒工艺中,是很有意义的发明。

成都的酒馆一直呈继往开来,欣欣向荣之势。明清时期,成都酒肆林立,其繁华光景直追当时最繁华的北京城。以清代为例,当时成都就有“永兴敬”、“广玉和”、“薄瓮云”、“乾元和”、“金元长”、“郑兴泰”、“永利生”等数百家酒肆。至民国时,华兴街的“颐二时”,棉花街的“中国食堂”,总府路的“明湖春”,提督街的“长春园”,忠烈祠南街的“荐芳园”,陕西街的“不醉无归小酒家”等,都赢得一片喝彩。

赢得更多喝彩的,是今天成都几个大的“酒吧区”,包括“酒吧一条街”之类,这些酒吧早已不再停留在吃吃喝喝的层面上,而是吃喝之余,有歌声相伴了。昔日酒馆与茶馆勾肩搭背,今天酒吧又与歌厅相伴相生了,闻名全国的那些有着若干粉丝的“超级女声”大腕们,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这些酒吧里走出来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成都酒吧一直踏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被赋予全新的内涵。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酒文化来说,成都这座以水著称的城市,天然地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老酒吧里走出的“仙”字辈豪杰

清代诗人李调元诗曰:“自古诗人例到蜀。”到蜀干什么?写诗。为什么到蜀?喝酒。可以说,成都自古就是个天下人为之向往的酒吧。“锦江滑腻娥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因为有众多的酒吧作后盾,历朝历代成都的名人排行榜往往就是文人排行榜,从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开始,到唐朝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孟浩然、白居易、元稹、贾岛、李商隐、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白居易、刘禹锡、雍陶、韦庄,宋代的黄庭坚、陆游、范成大、苏轼等等,他们大多数不是成都人,但他们来到成都,留下了无数美妙动人的诗篇。今天的成都人也把他们当成了成都人,并加以纪念甚至顶礼膜拜。

在成都,要依次写下那么多文人和名人与酒的文字实在太难,这里只将李白、杜甫和苏东坡作例。

什么是饮者的境界?如果我们真的有心为千古好饮酒者挨个排座次的话,那么号称“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定会携带着这首《月下独酌》,翩翩而来,然后全票通过,当选为千古饮者的最高典范。这位二十五岁出蜀后长期在各地漫游,求仙访道、饮酒赋诗的旷世天才,一生都和“酒”字紧密相连。诗才无人能比,酒量亦奇大无比。他为酒而生,又为酒而死,一生为后世留下了一百七十多首咏酒诗,如今按“平均数”稍加一算的话,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每一首诗中的酒精含量究竟有多高。

在成都旅居时写下平生三分之二诗歌的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但却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徽号——“情圣”。此桂冠乃梁启超先生所赠。梁先生对此解释道:“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易附和。我认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极为深刻的……中国文学界的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当然,此处的“情”并不单单指男女私情,还包含了怜老顾幼、疼妻爱子、关朋惜友等许多人伦亲情。他以一首别具一格的《饮中八仙歌》,为八位同时代又都在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长安生活过的酒仙立传,就不仅体现了他对美酒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这些嗜酒、豪放、旷达纵逸之士,这些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的惺惺相惜,心心相印。杜甫是爱酒的,不然也就不会写《饮中八仙歌》了,就不会把这些酒中豪杰视为人生知己了。

仅此意义上,梁启超给杜甫冠以“情圣”的桂冠,也并不为过。在他的作品里,酒所催生的更多的则是他的贫民意识与忧患意识。“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为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在杜甫大量的诗篇里,这种微醺的忧患意识在酒精的浇灼下,让人有一种无言的彻骨的痛。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面,在锦官城水井街的那片酒吧云集的水井坊酒店里,两位衣着长衫的长者正面对一壶已经温热的酒吟风咏月,跑堂的店小二正高声叫着“客官你好”,面对着后坊里热腾腾刚出炉的烧酒,一位长衫长者学着店小二的叫声高喊着再上一壶时,另一位长者的诗已经挥就。

那两位泡酒吧的长者没准就是李白和杜甫,由于李白豪放大方,囊中羞涩的杜甫只能再当一次客人,不跟李大哥抢着“买单”了。

哥儿俩吃着吃着,又发现了一位匆匆走进酒吧的长衫后生,他们定睛一看,原来是隔壁那位咏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小苏。或许老哥俩认为这样黄钟大吕般的大气磅礴真是适合把酒歌咏,他们就又叫了一个座,于是乎,就有了“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的千古佳话。

比起李白、杜甫两位酒仙前辈而言,后出世一个朝代的苏东坡却也不情愿甘拜下风。苏东坡吟诗作文之余,也爱作画,善画枯木竹石,且颇有成就。作画前必饮酒,黄庭坚曾为其画题诗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

苏东坡自己也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酒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

与其他嗜酒如命的文人雅士不同,苏东坡对酿酒的兴趣绝不亚于其饮酒的嗜好。为了酿出好酒,他遍寻民间酿酒之法,并亲自实践,身体力行。每酿成一酒,均咏诗赋词以记之。他曾以蜜酿酒,写有《蜜酒歌》一诗,并在《东坡志林》中记录过酿造方法。在定州中山守任上时,酿制过“松酒”,即用柑橘酿制的一种甜酒,酒味甜,品之略有苦味,美其名曰“洞庭春色”,并作《洞庭春色赋》。在广东惠州任上时,还试以生姜、肉桂作辅料,酿造过“桂酒”,同样又赋成《桂酒颂》。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写下了《东坡酒经》,总结他的酿酒经验,仅数百余言,却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诸多内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成都的酒吧,培育了数不胜数的才子佳人。此真谓“酒吧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千年”。

同类推荐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本书是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之精装本。本书主题内容为作者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有关中华文化史的一门课程。学生提出许多有关文化问题让作者快速回答,名曰“闪问”。后来这本书又加入了台湾大学许多学生的“闪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对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了论述,独树一帜。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本书从分析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中司空见习惯的“大团圆”结尾模式入手,由浅入深地梳理了中国审美情趣、社会心理以及哲学观念中一脉相承的圆满崇拜意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与病态。作者引导中国人反思种种历史教训,从而决心无情抛弃那种热衷目的与理想却轻视手段和过程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
  •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全3册)

    仰·穆:钱穆珍稀讲义系列(全3册)

    《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钱穆学术文化九讲》国学大师钱穆珍稀三书!尘封60年。
热门推荐
  • 那个带天鹅项链的女孩

    那个带天鹅项链的女孩

    每个都曾经青春年少或者正在年轻,那些我们青春时毫无保留的付出与经历的心酸,即使在自己成年后也依然无法释怀,或心有不甘,或后悔连连,或潸然泪下。这个故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在安静的闲暇时光,可以坐下来读读……
  • 遥夜有你

    遥夜有你

    新书《今天李雨箫又被催婚了吗》已开文,欢迎入坑。—————————————————听说方琴被人放了鸽子,李雨笛二话不说,推掉应酬就跑来看她。“你今天被人放鸽子了?被人欺负了为什么没第一时间告诉我?”“没事,没有人欺负我,这点小事我自己能搞定,告诉你还会打扰你工作。”“真没被人欺负?你老公我可是专门为了这个回来看看你有没有被欺负得痛哭流涕呢。”“那让您失望了。我没被欺负,真的。你看,我好胳膊好腿的,一没哭二没闹,好得不得了,您可以回去了。”“人家放下工作来看你,你就这么无情地对待人家?”“又不是我让你回来的。”“对不起,是我死皮赖脸地要回来的。”“这可不是我说的。”“嗯,是我说的。对不起老婆,让你生气了。”————————————————1V1,轻松向,甜宠文
  • 钞级大赢家

    钞级大赢家

    金钱是百善之本?还是万恶之源?辍学在家的啃老族车文卓无意中从游戏里获得了拥有日额的钞能力,从此踏上了追(xiang)逐(shou)梦(sheng)想(huo)的道路,离开那个熟悉的家,只身来到大都市,拥有钞能力的他还保留最初的低(ku)调(bi),不过在通过考验之后获得所谓的“无敌系统”,从此车文卓的生活在平凡和梦想中穿梭,最终在“无敌系统”的助力下踏上康((zhuang)庄(cha)大(zhi)道(lu)。(酸爽中带着笑,平凡中带着泪)不仅有嘻哈和烤鸭,还有啤酒饮料皮皮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傲世最强小仙女

    傲世最强小仙女

    被誉为万千位面最强小仙女(位面强者:明明是女恶霸)终于在一次劫富济贫的光荣使命中,被人欢喜的追着窜向了非欧皇不可遇的、万万年难见的、另上界之人都闻风丧胆的——时空风暴,随之结束了她可谓传奇的一生。这一让万千位面都皆大欢喜,不,沉痛哀思的消息还没传出去,没想到辣个女人竟然元神逃脱跑到了一个小位面去了。(位面强者:怎么办,怎么办她竟然还没死。上界强者曰:那位面落后归属于垃圾位面灵气不足以让她飞升。仇人曰:世上那么多意外她不可能每次都躲得开…桀桀桀阴险笑仙女同伙曰:咱老大不可以凡人比拟。)于是乎风小仙女从此又以她那亘古不变的天纵之姿开启了另一番辉煌历程л???????(?????)?只不过不知道身边怎么会多出一种奇怪的生物“喂,喂辣个男人你是谁”小仙女在远处喊麦,某人抬头微笑“你说呢”仙女卒默默走近“我错了,你不就是人家的心肝宝贝甜蜜饯嘛”男女主双纯洁文风偏诙谐轻松
  • 绝版婚宠,呆萌娇妻你别跑

    绝版婚宠,呆萌娇妻你别跑

    在苏温暖眼里,许堇年简直就是南山市豪门圈的另类。当别的公子哥吃喝玩乐游戏人间的时候,他在手术台上救人。当兄弟们娶老婆、为婆媳关系发愁的时候,他还在手术台上救人。初见,她带着两瓶颜料,泼在了他的白大褂上吸引他的注意.
  • 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我爸是吕布,我妈是貂蝉,我妹是吕玲绮。我师父包括但不限于:华佗管辂水镜先生,左慈于吉南华老仙;三国曹老板我喊他叔,刘皇叔我和他谈笑风生,孙权和我称兄道弟。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 长官大人好纯禽

    长官大人好纯禽

    她是美艳女特工,红唇烈焰间带着足以令敌人致命的剧毒。他是死神,从死亡战场上走下来,只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信条。一次任务,死神看上了这个心狠手辣的女特工,也只有同样敢玩命的她,才能和他厮守一生。他用一座海岛求婚,她愤愤地咒骂:你娶我?长官,别玩我,你属龙,我属兔,天生相克!他痞痞一笑,克?就算你克死我,我也要定你了。
  • 无法自持

    无法自持

    她被亲自将她检控入狱的他,无法自持地紧拥入怀。强势的深情让她痛苦而无力抗拒:你为什么不肯放手,不肯放过我?他:你失去的那一年,我会用一生偿还……
  •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

    世界历史上曾有一些大的灾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1887年中国黄河洪水泛滥,1943年中国河南发生大饥荒等等。本书再现了这些历史场景,让读者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