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600000001

第1章 殷商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三《殷本纪》。

商曾经多次迁都,迁都的原因至今尚不为人所知。盘庚在位期间, 将都城迁到殷。此后商的统治渐渐稳固,进入强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商也被称为殷。现代考古证明,殷就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近人在这里发现了大批甲骨文,是记载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

根据流传的古代史料,对照近人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后人发现商其实是一个中央共主和众多封国、方国等组成的联盟。封国、方国以及臣属部落是一些内部存在密切血缘关系的集团,与中央共主有着亲疏不等的臣服或盟约的关系。中央共主与封国、方国等以册命、贡纳、朝觐、通聘的形式往来。在有战事时,诸侯有义务随从商王出征,讨伐叛乱的诸侯或部落;在和平时期,诸侯得入朝为官。

众多部落、方国在血缘上与殷商无直接关系。有商一代,部落、方国一直叛服无常,商王武丁以大规模征伐巩固了商的统治。但是商受到的威胁一直没有消除,强大的部落、方国不断挑战商的统治。其中西方的周原先臣服于商,但是强大后与商发生激烈的冲突。商代末年,东夷部落叛乱,商王发动讨伐获胜,但是不久被乘虚而入的周人击败。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契:商的始祖。八迁:八次迁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亳:王国维认为,“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余里”。钱穆说:“自汤以前,大体皆在今河南省大河南岸的商丘之附近。”从先王居:相传契父帝喾都亳。《帝诰》:《尚书》篇名。下文《汤征》、《女鸠》、《女房》、《典宝》、《夏社》等皆是)。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葛伯:葛国诸侯。葛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北)。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罚殛:惩罚。无有攸赦:决不宽饶)。”作《汤征》。

伊尹名阿衡[阿衡:官名。《诗经》:“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 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奸:通“干”,求见。有莘氏:当时一部落名。媵臣:陪嫁的奴隶。负鼎俎:背着烹调用具。以滋味说汤:借做菜的道理为汤比喻说明治国的学问。]。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素王:古代帝王。九主:有多说,《索隐》曰:“三皇五帝及夏禹也。”]。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 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女鸠、女房:汤的两位大臣。]。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 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昆吾氏:当时的诸侯名。]。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有娀之虚:有娀氏居住过的地方。鸣条:地名,一说在今河南封丘,一说在今山西运城。]。汤遂伐三,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三:当时诸侯名。俘厥宝玉:据传桀败后载其珍宝往逃三。义伯、仲伯:汤的两位大臣。]。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欲迁其社:想改变夏季祭祀的土地神。不可:未成功。]。伊尹报[伊尹报:向汤报告各方面的情况]。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此处是说帝纣在大臣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认为自己的名声高于天下任何人。]。好酒淫乐,嬖于妇人[嬖于妇人:贪恋女色。]。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北里之舞:北方的一种淫靡之舞。]。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巨桥:谭其骧认为在今河北曲周县,钱穆认为在今河南浚县。]。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县:通“悬”。倮:通“裸”。]。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憙:通“喜”。醢:肉酱,此处用为动词。下句中之“脯”, 肉干,亦用为动词。]。鄂侯争之强,辨之疾, 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商容:商纣时的贤臣。]。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 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 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讫:终止。假人:能认清形势的人。元龟:此处指占卜。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商的宗庙无法再平安地享受祭祀,纣王仍然不体察上天的意志,不遵循先王的旧典。]。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老天爷何不显示威灵,商王的死期为何还不到来。]?’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 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大师、少师:本为辅政官,此处指商朝的两个乐官。]。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详:通“佯”,假装。]。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加土,重修坟头。表商容之闾:在商容住过的里门上悬挂匾额。]。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盘庚:商王,迁都于殷,行德政,促使商的复兴。]。殷民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

【延伸阅读】

甲骨文———文明之初的风景

19世纪末叶,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尔搜集到一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王懿荣是一位金石学家,熟悉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他怀疑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划符号是十分古老的文字,遂以重金雇请古董商人搜集。王懿荣在龟甲、兽骨上发现的符号就是后来的甲骨文。不久之后,王懿荣在庚子之变中殉国,他生前的研究也随之湮没不存,但是甲骨文字的存在渐渐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稍后搜集甲骨的刘鹗受到罗振玉的鼓动,刊印了第一部甲骨文的著录书籍《铁云藏龟》。刘鹗将甲骨上的文字断定为“殷人刀笔文字”,对甲骨文的研究,就从这一年开始了。不久之后,罗振玉多方查考,发现了被古董商隐瞒的甲骨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这就是后来的殷墟。人们对殷墟进一步发掘,出土了更多的甲骨。罗振玉研究后认为甲骨是殷商的遗物,从而渐渐开始了对殷商历史的探求。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了殷商的历史,但是学者对此一直怀有疑问。因为这些典籍都是后来的追溯记录,即使是最早的典籍,也留有周代转述的痕迹。系统记载殷商历史的《史记》,更是汉代的著作。甲骨文的发现为解决此难题带来了转机。王国维整理、研究已经出土的甲骨文后, 发现甲骨文中记载的史料可以与《史记·殷本纪》互相印证,从而证明了《殷本纪》的可信性。自此,不仅殷商史渐渐成为信史, 《史记》等许多古代典籍的可靠性也得到了确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在王国维以后,甲骨文越来越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其研究者亦遍及世界各国,成为规制恢宏的学科。随着发掘、出土、整理、研究工作的延续,对殷商历史的研究也不断进步。近来学者一边考释文字,一边透过现在已可辨识的资料,力图窥见文明之初的风景。

同类推荐
  •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权势者的欲望无所节制,百姓小民无力对抗。老子用比国君更权威的口气,试图对这种潮流踩刹车。本书再现了言简意赅的道家经典《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魅力,认为老子的思想源于谜一样的古老的南方隐者文化,相较于儒家以礼法对抗乱世,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包容万物,这是乱世中的一缕清风。同时,本书将老子放回战国乱世的历史脉络中,纠正了以往大多数人对于老子思想的“反智”“反文明”的指责,试图理清老子及道家思想之核心“无为”的真意,其实是悲天悯人的积极关怀。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美不胜收:九寨沟(文化之美)

    美不胜收:九寨沟(文化之美)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热门推荐
  • 病娇庶女:太子,约个战

    病娇庶女:太子,约个战

    作为一位有前科的逃犯意外穿越后与神医的爱情故事。女主典型的中二病宅女而且自带病娇属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豹族老公

    我的豹族老公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林朵儿瞪着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站在她面前的五位老者。谁知道今天是闯的什么霉运啊,刚和朋友过完二十岁生日宴,回家的路上,竟然被人抓到这个鬼地方来。不过还好啦,这里看上去应该是一所有钱人家的大宅子才对。不对他们也不应该这么不讲理啊,怎么能这么抓人呢?而且这些老头说的到底是什么啊?什么豹族?什么纯血种?什么灭绝的?和她什么关系啊?“嘭!”一声巨响,那扇雕花……
  • 情到深处是无言(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情到深处是无言(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魔帝万古无敌

    魔帝万古无敌

    绝代魔帝,重生归来!不死存在,千年老怪,异界穿越,帝族太子?若敢逆我,一律杀尽!我本无意逆天,奈何,天要逆我而行——莫尘
  • 二憨中选

    二憨中选

    这是1986年的事。当了20多年的生产队长,紧接着又当了两年多村民小组长的余爷突然宣布再干一年就不干了。这事一时成了枣树岭组的重大新闻和村民们的热门话题。村民们不相信这是事实,因为余爷只有50多岁,精力充沛,经验丰富,而且一直干得好好的。“听说余爷不想当组长了,有这回事吗?”黄昏时分,刚从二舅家串门回来的二憨,在村口碰见大聪,这样向大聪问道。大聪也不答话,而是习惯地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状,二憨自然知道,这是大聪向自己讨烟抽。
  • 曲话

    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鞋乡之小镇崛起

    鞋乡之小镇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一个小镇的崛起,一个鞋乡的兴旺发达,一个农家子弟成功励志的故事。新书(白手当家)已经发布。新书(白手当家)已经发布。
  • 娱乐之星途璀璨

    娱乐之星途璀璨

    有人说他写作行云流水,妙笔生花。有人说他演技精妙绝伦,登峰造极。有人说他歌唱余音绕梁,声动梁尘。某一天,记者终于采访到了他。“楚墨先生,请问有什么是你不会的?”“撩妹吧,因为家里那口子管得严”……
  • 七世轮回——第一世

    七世轮回——第一世

    说书人终被说书,下棋者终沦棋子。在这样随时可能调换猎人和猎物位置的世界里。莫凌觞的人生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世界,是阴谋,还是别人的一场游戏。
  • 穿越:相公你好吗(全本)

    穿越:相公你好吗(全本)

    晏家幺女晏紫瞳,天性嗜睡,只打了个盹,被贪财的大姐和贪吃的二姐设计出卖。一觉穿越,荣升为半月王朝第二山庄的准二少夫人。第二山庄二少爷夜北溟答应娶她只为冷落她!真的吗?麻烦冷落得更彻底一些吧!最好这辈子老死不相往来。只是……她的如意算盘打得似乎不那么如意。PS:女主特异功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另,本文每个情节的安排都是有目的的,请亲不要以为是突然冒出来的情节,耐心点往下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