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600000010

第10章 田氏代齐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

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国公族内乱,陈公子完避祸奔齐。齐桓公欲封公子完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职。陈公子完,妫姓,至齐国后以田为氏,为齐国田氏之祖。

齐大夫崔杼杀庄公,后来庆封又杀崔杼,专擅国政。田完曾孙田须无与鲍氏、栾氏、高氏诸家合谋驱逐庆封,之后田氏、鲍氏又灭栾、高二氏。至齐景公时,田须无之孙田乞以大斗出、小斗入的方式收揽民心,结果“齐之民归之如流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驱逐国、高二氏,杀公子荼,另立公子阳生。阳生就是齐悼公,自此田氏的势力如日中天。至田乞曾孙田和时,田氏宗族已经把持齐国中枢与地方政治。田和遂迁齐康公于海上,又向周请封为诸侯。齐康公去世后没有后嗣,封邑归入田氏,史称“田氏代齐”。

田氏自奔齐后,逐渐参与齐国国政,成为执掌权柄的权臣。但是直到田常一代,田氏尚只是齐国封建政治中的权臣。田常在攻打监止与齐简公时,曾经犹豫再三。事后又惧怕诸侯讨伐,不得不通好于周边诸侯,并在国内施行恩赏,亲好于民。可见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封建政治余绪尚在,甚至“田氏代齐”之举也依然在外表上循着周初分封的先例。

在“田氏代齐”后,孟子在自己的著作中,写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管这是否完全出自孟子本人,却恰恰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上的余音。

田釐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田釐子乞:姓田,名乞,谥号釐。齐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 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于晋,与叔向私语曰[叔向:晋国大夫。]:“齐国之政其卒归于田氏矣。”

晏婴卒后,范、中行氏反晋[范、中行氏:晋国的大贵族。]。晋攻之急,范、中行请粟于齐。田乞欲为乱,树党于诸侯,乃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齐不可不救。”齐使田乞救之而输之粟。

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国惠子:姓国,名夏,谥号为惠。高昭子:姓高,名张,谥号为昭。二人都是齐国世袭贵族,世代为相。]。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 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欲立景公他子阳生。阳生素与乞欢。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 每朝代参乘[参乘:站在车的右侧,充当警卫。],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谋作乱。”又绐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 及未发先之。”诸大夫从之。田乞、鲍牧与大夫以兵入公室, 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众追国惠子,惠子奔莒,遂返杀高昭子。晏圉奔鲁。

田乞使人之鲁,迎阳生。阳生至齐,匿田乞家。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常之母:即田乞之妻。鱼菽之祭:祭祀后的宴会。],幸而来会饮。”会饮田氏。田乞盛阳生橐中[橐:大口袋。],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盟立之,田乞诬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也。”鲍牧怒曰:“大夫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欲悔,阳生乃顿首曰:“可则立之,不可则已。”鲍牧恐祸及己,乃复曰: “皆景公之子,何为不可!”遂立阳生于田乞之家,是为悼公。乃使人迁晏孺子于骀,而杀孺子荼。悼公既立,田乞为相,专齐政。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

鲍牧与齐悼公有郄,弑悼公[据《左传》应为“齐人弑悼公”,实则系田常一党所为。]。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田常心害监止, 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妪乎采芑”至此:言老妪采的芑都归了田成子,讽喻齐国之政将归田氏。]!” 齐大夫朝,御鞅谏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君弗听。

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常与田氏有却[常:通“尝”,曾经。有却:有矛盾。]。田氏疏族田豹事子我有宠。子我曰:“吾欲尽灭田氏适[适:通“嫡”,继承人。],以豹代田氏宗。”豹曰:“臣于田氏疏矣。”不听。已而豹谓田氏曰:“子我将诛田氏,田氏弗先,祸及矣。”子我舍公宫,田常兄弟四人乘如公宫,欲杀子我。子我闭门。简公与妇人饮檀台,将欲击田常。太史子馀曰:“田常非敢为乱,将除害。”简公乃止。田常出,闻简公怒,恐诛,将出亡。田子行曰:“需,事之贼也[田子行:田常党羽,潜伏于简公身边。需:犹豫不决。犹言迟疑不决是办事大敌。]。”田常于是击子我。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胜,出亡。田氏之徒追杀子我及监止。

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简公曰:“蚤从御鞅之言,不及此难。”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简公立四年而杀。于是田常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为相。

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 以故齐复定。

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于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封邑大于平公之所食。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

田常卒,子襄子盘代立,相齐。常谥为成子。

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

襄子卒,子庄子白立。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 伐晋,毁黄城,围阳狐。明年,伐鲁、葛及安陵。明年,取鲁之一城。

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 取鲁之郕。明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毋丘。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廪丘反[田会:田和的族人。自廪丘反:在廪丘这个地方造反。]。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于酒妇人,不听政。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明年,鲁败齐平陆[平陆:地名,今山东汶上县。]。

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

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

六年,救卫。桓公卒,子威王因齐立。是岁,故齐康公卒,绝无后,奉邑皆入田氏。

【延伸阅读】

孟子论“仁政”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周天下的崩溃已经毋庸置疑。孔子传习古典学术于平民阶层,从学者日众。可是孔子学说本源于官方, 并不以论理见长。后学耳闻目睹古代世界的崩溃,自然而然地滋生对古典学术的怀疑。至战国中叶,对古典学术的怀疑、困惑和反叛已经流行,功利派、避世派风行一时。

孟子活动于战国中叶,他并非孔子的嫡传弟子,但对孔子学说的贡献却并不逊色于孔门弟子。在孟子的著作之中,依然可以见到古典历史、政治的记录,这是古典学术的痕迹。但是在此之外,孟子以思辨体系,而非现实或历史的政治经验,论证古典传统。孟子的体系诉诸形而上的前提,即人类的道德天性,然后推演出政治结论。孟子坚持人类之道德天性是善良的,故而古典“仁政”是可以期望的。经过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学理改造,“仁政”的政治诉求被证明缘于人类道德天性,故而“仁政”的理想可在令人失望、沮丧的年代之中苦苦坚持。甚至在君主专制政治下,这种形而上的道德和政治诉求也足以激起许多人的同情和共鸣。

孟子的言行、著述记载在《孟子》一书中,因为其中引入了许多值得怀疑的记载和论点,故而常被时人和后人怀疑。在宋代之前,孟子学说一直未被奉为正统的古典学术,仅能屈居“诸子”的序列。但是后来的变法家们发现了《孟子》的政治价值, 《孟子》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两汉之际的扬雄以及北宋中叶的王安石, 都是研究《孟子》的名家,而王安石更是以《孟子》为施行新法的佐证。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本书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读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忠”,有人说是“仁”,这本书则说是“义”。那么什么是武士道?本书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武士道”全貌。作者是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本书据说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得非常入迷,一夜之内看完,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本书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谈判深受其影响。在两国的谈判竞争中,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在国际谈判桌上很多时候不占优势?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化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常常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二是对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够重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媒体已经开始主导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兴起,舆论浪潮席卷而来。谈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我方人员的文化积累,对对方文化背景的熟悉与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应对……小而言之,关乎在某次谈判中是否可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国际谈判席上主动权和话语权。
热门推荐
  • 初仕录

    初仕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运气要诀

    运气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根据197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宗教学会成立会议的精神,1980年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在银川首次举行,从而揭开了新时期伊斯兰教研究的序幕。
  • 洪荒之永恒天帝

    洪荒之永恒天帝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鸿钧道祖布道诸天,六圣君临,群英荟萃,诸天万界,神性不朽,降临人世,证道永恒天帝!
  • 带着系统去打怪升级

    带着系统去打怪升级

    打怪?不不不,这只是个带着系统去拯救世界的故事。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19世纪中叶,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白衣逍遥王

    白衣逍遥王

    少年赵枫意外回到北宋,却不是真正历史上的北宋,小说里的人物一一现身,传说中的武功相继显威,熟悉的场景陆续上演……牧马塞外可遗恨,拈香结拜有谁人?皇图霸业付一笑,我自逍遥江湖行。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江湖,敬请期待!
  • 网游之末日剑仙

    网游之末日剑仙

    新书《我有一座末日城》已发布!大宇宙中,种族林立,在地球被发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其他种族的入侵。为了生存,地球意志觉醒,重生十年的许峰,在这一场似游戏,似末日的世界,开始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求生之旅。
  • 战神狂妃:邪王乖乖臣服

    战神狂妃:邪王乖乖臣服

    前世引狼入室,九族俱灭,惨死军营,今世踏血归来,战甲一身,定要仇人血债血偿!侯门深宅,家门之斗只为练手;京城纨绔,看我出丑,就让你们自取其辱;仇家云集,百般刁难,只落个啪啪打脸。奈何,遇到个亦正亦邪又难缠的妖孽怎么办?吃饭睡觉逛街相亲,科考练兵出征开战……哪样都有他横插一杠。女正色:“民女相貌丑陋,身份卑微,配不上王爷!”男笑:“姑娘谦虚,是本王高攀!还请姑娘莫要嫌弃本王太美!”女严肃:“民女壮志未酬,不喜男色,王爷莫要错爱。”男笑:“姑娘客气,本王是男色女色,都按姑娘喜欢的定!”女抓狂:“王爷,我直说吧,我不喜欢王爷,请王爷要点儿脸!”男笑:“今儿...
  • 蛊医魅女

    蛊医魅女

    她,是魅族唯一的传人,亦是苍穹九霄的六大霸主之一,妖魅入骨,惑人心弦。作天作地,把自己作到了千年之前的墨家,成为墨家胆小懦弱的废物丑女,孱弱的弟弟,强大的老者,就好像冥冥之中注定一般。这到底是无意穿越,还是有人蓄意为之?他,是九霄云外的主宰,在苍穹之上沉睡万年,只为等她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