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600000003

第3章 周公制礼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

武王伐商后,商的残余势力依然强大,散布在东部、北部地区。武王遂派遣王弟管叔、蔡叔监视商的首领、纣王的太子武庚。不久之后, 武王去世,留下周人未竟的征服事业。王弟周公以继位的成王幼弱,遂称王理政。周公的举动引起了王族内部的非议,王弟管叔、蔡叔纠集武庚和东方诸部落反叛,讨伐周公。周公说服首席贵族太公望、王弟召公支持自己,而后发动东征。经过长期战争,周公杀死管叔、武庚,放逐蔡叔,消灭了商的残余势力。平定叛乱后,周公新封王弟康叔、殷商宗族微子镇抚东方。

文明之初的部落、邦国依然不脱氏族政治的遗风。部落首领,既是宗族领袖也是军事首领,这种职责远不是幼弱的王子可以承担的。在商代早期的王位继承中,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的继承顺序往复出现。周人早期同样采行过兄终弟及制,故而周公的举动亦有先例可循。

成王年长后,周公让位,继续以首席大臣的身份辅佐国政。周公鉴于殷商因兄终弟及而引发王族内乱,以及国初的管蔡之乱,遂厉行宗法秩序,制定礼制。周公退位后,亲自厉行礼制,为宗族表率。故而周公不仅是周人的英雄,还是周代的立法者。在他去世之后,周人对他的敬仰被保存在官方典籍之中,流传后世。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 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未集:不安宁。集,通“辑”,和顺。不豫:不舒服,有病。],群臣惧, 太公、召公乃缪卜[缪卜:恭敬的占卜。缪,通“穆”,恭敬,虔诚。]。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忧虑。此句意为不可使先王忧虑。]。”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戴璧秉圭:头顶着璧,手捧着圭。太王:武王及周公的曾祖父,古公亶父。王季:武王及周公的祖父。]。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开籥:打开存放占卜文书的箱子。籥,通“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维长终是图:只需考虑如何使周朝统治长久。]。兹道能念予一人[兹道能念予一人:上天会关照你的。]。”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金縢匮:缠以金丝的匣子。],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瘳:病愈。]。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践阼:原指天子即位。摄:代理。]。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 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 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意谓洗头时多次未洗完就停下, 吃饭时多次未吃完就停止。比喻礼贤下士。],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大诰》:《尚书》篇名。]。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 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倍依:即“背倚”。依,古代帝王殿上类似屏风的东西。]。及七年后,还政成王, 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匔匔:谨慎的样子。]。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自揃其蚤:剪掉自己的指甲。],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奸神命:冒犯了神的旨意。]。”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多士》、《毋逸》:《尚书》篇名。]。……作此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禾尽偃:庄稼全部被刮倒。],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 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自今后其无缪卜乎:今后再也没有这样虔诚的占卜了。]!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朕小子:自称,同前“予小子”、“予幼人”。其迎:去迎接。],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大孰:大丰收。孰,通“熟”。]。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 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 “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丧三年然后除之:为父母守丧必须满三年才能除服。],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延伸阅读】

《诗经》与周礼

被视为儒家经典的《诗经》之成书经过了十分漫长的编撰、整理过程。汉代儒家学者郑玄认为《诗经》分为两次结集,其内容可分为“正经”和“变经”。前者源于周初诸王、周公颂扬太平之作;后者则来自于周代晚期的衰败岁月。郑玄的观点并非毫无根据,也许来自《诗经》传习世家世代相传的口传历史。

但是后来的学者发现,在郑玄所称的“正经”之中,有一些篇章可以考证出是周宣王时之作。学者认为《诗经》最初结集所收录的多是典礼用诗,如“周颂”、“周南”、“召南”、“正雅”。这一部分的诗是周代早年的传统乐诗,最为平和,格调最雅正,符合周代诗教温柔敦厚的要求。

郑玄将“变雅”、“变风”称为“变经”,以为其出于孔子之编订。但是这个观点也令人生疑,早在孔子之前,“变雅”、“三卫”之中的许多篇章就出现于诸侯的外交活动中。故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变雅”、“三卫”出于稍晚的王室结集。学者认为这一次结集大约是在平王东迁以后,因为这一部分颇多地涉及了西周晚期的衰败历史。

历史进入春秋时代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不再颁布官定的乐诗,残存的乐诗保存在王室和诸侯的乐官手中。因为长期无法演奏,乐诗遂渐渐流散、失传。即使是保存相对完整的鲁国乐诗,到孔子时代也已经凌乱不堪。孔子依据鲁国乐诗,比对搜集的诸国乐诗,重新校定了《诗经》。孔子校《诗经》的目的是恢复周礼,故而删除了一些无法入乐的,重复残缺的,与礼乐无涉的诗篇。经过孔子的校定, 《诗经》增加了“鲁颂”、“商颂”和“变风”,这就是后来传世《诗经》的范本。

后世学者对孔子校诗推崇备至,司马迁写道:“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由于孔子的贡献,周代的历史、制度、思想通过《诗经》流传下来,并影响东亚历史数千年之久。儒家学者更将这段史实加以引申、发挥,将孔子推为世俗君主之上的无冕之王。

同类推荐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百国大使谈中国1

    百国大使谈中国1

    本书通过各国驻华大使从中国历史演进的时间维度和纵观世界发展的空间维度的全方位探讨,期待求解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眼中的中国,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和平、环境、资源、一体化等国际问题。采访对象包括中东地区、欧洲地区、大洋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任级前任驻华大使。文明,犹如生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从未间断过的文明。这是它的韧性。韧,可以使之不毁;刚,可以使之崛起。厚积薄发的中国,刚柔相济,当下正在上演着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西方世界的既有秩序,重塑了新兴世界的发展框架。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东张东望

    东张东望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历史,只是日本极少数人在上个世纪和前些年制造了新与旧的不光彩的事件,给中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日本人带来了的伤痛,造成两国人民之间的某些隔阂。目前两国政府正在“破冰”、“融冰”,志在沟通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建立彼此的互信和互惠战略关系。互知才能互信,互信才能做到互惠。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丝路密码

    丝路密码

    洪武年间,西北塞外发生内乱,朝廷设置的安定、阿端两卫均被废除,撒马畏兀儿酋长遣使来京,请求明朝廷派遣一个能文能武的能人出使西域。而使团才过肃州,便与大明派出保护使团的五百精兵和一百锦衣卫精锐缇骑一起神秘消失。此事震惊朝野,洪武皇帝分别派出锦衣卫与六扇门暗查使团失踪案,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一个惊天的阴谋浮出水面……
  • 老公息怒:娇妻别想逃

    老公息怒:娇妻别想逃

    “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餐桌旁的男人挑挑眉“还是今天的东西不合胃口。”正在慢慢吃东西的小女人身体一僵,极力在未来公公面前保持自己的颜面,娇嗔的看了男人一眼“哪有~人家平常就吃这么多呀。”“别闹了,你平常吃八碗米饭,一电饭煲都被你吃光了。”男人敲敲桌子“今天才吃了两碗。”“……”
  • 老婆,你马甲又掉了

    老婆,你马甲又掉了

    苏唐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偏偏被君司安宠得上天入地。眼看一世英名要毁,苏唐决定……那就毁着吧!
  • 幸运数字444

    幸运数字444

    奇怪肉馅的网红饺子馆,如影随形的不知名跟踪者,稀奇古怪的老嬷嬷,午夜街头徘徊的少年……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一缕晚霞

    一缕晚霞

    曼,一个单纯的女孩然而,遇见了极品渣男从学生妹到单亲妈妈你以为她会认输?no!是绝地反击
  •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黄胜传

    三国黄胜传

    这是一部以三国为背景,以军事谋略为主题的小说,一个普通的现代青年,穿越回到了东汉末年,为了生存,一无所有的他,白手起家,徐徐发展,成为一方郡守,攻城掠地,与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这些三国鬼才斗智,与曹操,袁绍,刘备这些汉未枭雄角逐天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鬼神莫测的计谋较量和策略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