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600000078

第78章 置 相

(清)黄宗羲

【导读】

本文选自《明夷待访录》。

红巾军举事以后,一直未能摆脱梦魇般的分裂、内讧和阴谋。朱元璋亲历了红巾军自始至终的兴衰,最后幸运地脱颖而出,兼并群雄。毫无疑问,这位出身草莽的君主对这段阴暗的岁月必定印象深刻。元明鼎革,朱元璋对红巾军时代的伙伴一直心怀疑忌。在巩固帝国的统治后, 这位新兴的专制君主大肆清洗昔日的伙伴。此时,后者大多已经跻身为明朝的功勋贵族。

皇帝对于功勋贵族的优势毋庸置疑。明初以来,朝廷制度保证了皇帝的权威。浙东士人对明初制度草创贡献颇多,期望在新王朝中一展所学。但在朝廷中,他们尚处于边缘地位,因此愿意默认皇帝的计划。清洗威胁君主权威的功勋贵族后,朱元璋改组政府,废止了古代中国延续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代之以君主亲自节制的六部,并设立厂卫监视官员。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政治,自此达到顶峰。

明代初年的君主亲历了王朝鼎革、帝位争夺的岁月,以意志坚强和处事果断著称。在多年的统治中,他们以严厉的督导维持政府运转。明中期以后,君主自幼在宫廷中生活,缺乏意志和毅力,无法驾驭高度集权的朝廷。士大夫一边抱怨朝廷的诸多弊端,一边消极地注视君主的困境。经过数百年毫无作为的努力,明代政息人亡了。帝国的末代君主发愤图强,却在束手无策中败亡,令后人嗟叹不已。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高皇帝罢丞相:高皇帝指朱元璋。其在位期间,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事,废除丞相。]。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孟子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一位”至此:语见《孟子·万章下》。孟子将天子、君王列入等级之中,意谓天子、君主与其他人只有等级的差异,没有性质的区别。]。”盖自外而言之,天子之去公,犹公、侯、伯、子、男之递相去;自内而言之,君之去卿,犹卿、大夫、士之递相去。非独至于天子遂截然无等级也。昔者伊尹、周公之摄政, 以宰相而摄天子,亦不殊于大夫之摄卿,士之摄大夫耳。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始不列于卿、大夫、士之间,而小儒遂河汉其摄位之事[河汉:即银河。原意用来指大而无当,此处引申为忽视前人摄位之事];以至君崩子立,忘哭泣衰绖之哀[哭泣衰绖之哀:父母死,子女守丧之礼。衰绖,丧服],讲礼乐征伐之冶,君臣之义未必全,父子之恩已先绝矣。不幸国无长君,委之母后,为宰相者方避嫌而处,宁使其决裂败坏,贻笑千古,无乃视天子之位过高所致乎?

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 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讹,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或谓后之入阁办事[入阁办事:明太祖废丞相以后,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人多以为大学士相当于过去的宰相,黄宗羲不这样认为],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 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 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内授:指皇帝授意],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宫奴:宦官]。盖大权不能无所寄,彼宫奴者,见宰相之政事坠地不收,从而设为科条,增其职掌, 生杀予夺出自宰相者,次第而尽归焉。有明之阁下,贤者贷其残膏剩馥,不贤者假其喜笑怒骂,道路传之,国史书之,则以为其人之相业矣。故使宫奴有宰相之实者,则罢丞相之过也。阁下之贤者,尽其能事则曰法祖,亦非为祖宗之必足法也。其事位既轻,不得不假祖宗以压后王,以塞宫奴。祖宗之所行未必皆当,宫奴之黠者又复条举其疵行,亦曰法祖,而法祖之论荒矣。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摩切其主:劝诫皇帝],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 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六科给事中:官名。助皇帝处理奏章,侍从讽谏],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 同议可否。天子批红[批红:皇帝对百官奏章的批示。因用朱笔,故名]。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票拟:明制,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学士作出批示,书于票签, 请皇帝定夺],阁中又缴之御前, 而后下该衙门,如故事住返,使大权自宫奴出也。宰相设政事堂,使新进士主之,或用待诏者[待诏:官名,取等待诏命之意,属候补性质]。唐张说为相,列五房于政事堂之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此其例也。四方上书言利弊者及待诏之人皆集焉,凡事无不得达。

【延伸阅读】

钱穆论皇权与相权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说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据正史记载,因宰相胡惟庸造反,明太祖受了这个教训,从此就废止宰相,不再设立。……所以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

…………

明代亡国以后,当时有两位大史学家,痛定思痛,来讨论明代政治制度,和此下中国政治的出路。一位是黄梨洲,他著了一部《明夷待访录》,他最注意的是明代废宰相那一事。他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另一位顾亭林, 著有一部《日知录》,他曾说: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大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他们两人的着眼点,一上一下, 各有不同,……但我们若细看全部中国政治史,便知他们两位所说,同样是颠扑不破的教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同类推荐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热门推荐
  • 假面天后:妖孽校草独家宠制

    假面天后:妖孽校草独家宠制

    【皇家学院:邪魅校花VS妖孽校草】姊妹篇,加强版。他是狂放不羁的妖孽校草,她则是携恨而来的假面公主。一个阴谋将她推入他的怀中,从此她便被牢牢的捆绑住。“你也有爱吗?”某天,她略带讽刺的说道。他却是邪肆一笑:“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而他爱她的方式则是不断吞噬她的思想,不断占据她的心。她以为这是她精心策划的一场计谋,却反被一张密实的大网所擒获。这是一场爱与被爱的角逐,赢了,放光无限,败了,满盘皆输。在这场爱情与权谋的游戏中,到底谁先失了心?!【泣洛洛读者群:171863163】
  • 我不是很想修真

    我不是很想修真

    人生最悲摧的时候,石玉得到一个面试机会,莫名成为了修真宗门的白领,每天苦逼兮兮地跟着宗主办案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生入死,怀着一颗时刻想逃亡的心踏上了修仙路。在领略着《山海经》中那些或华美或恐怖的奇景之时,她也一层层解开自己的封印,爱上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 孩子他娘请留步

    孩子他娘请留步

    金盛朝最美的人是谁?苏玥。金盛朝最毒辣的人是谁?苏玥。金盛朝最倒霉的人是谁?还是苏玥。苏玥在金盛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谁都想讨好她,可谁都不敢采撷这朵娇媚的花她是一颗煞星,逢出生不到一天,父母便双双身亡索性家财万贯,上门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可没想到谁娶谁倒霉,终于落得无人问津她又是一颗福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预知未来没有她,金盛朝差点就亡国了,连皇帝老子都奈何不了她不过,皇帝也无心对付她,因为金盛朝最不用担心的人就是苏玥什么人的嘴比定期失忆的人更牢呢?苏玥每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无忧,她不孤单,因为她有灵魂契约者只是,这孩子那里冒出来的?怎么老追着她喊娘呢?她苏玥是成过几次亲,可她没生过娃啊!算了,看他可爱,不如收了做干儿子吧!可…可为什么,认个儿子,还送个老公的么?契约者为什么说孩子是她亲生的啊?不行,她要离家出走,一探究竟!
  •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是卡明斯1952年诺顿讲座的结集。哈佛大学的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是一个诞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年度诗学讲座,除了二战期间稍有中断外,几乎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当世最值得尊敬的艺术大师,给他们六次演讲的时间,和世人自由分享他们对于最广阔意义上的诗的理解。每年的诺顿讲座,首先会以录音的方式保存,随即会陆续整理出版,其中我们熟悉的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米沃什、帕慕克等人的诺顿讲座。
  • 笨丫头PK拽王子

    笨丫头PK拽王子

    他慵懒的倚在门上,灰色的双眸直直盯着她的胸前。”啊——你……你……来找我做什么?”她双手护胸尖叫道。“求婚——!”言毕,七克拉的钻戒就那样华丽的套在了她的无名指上,她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跟这个男人同居了!他总是喜欢欺负她,捉弄她,到最后却无法自拔的喜欢上了她!
  •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每一位女性,在她宣告怀孕后,周围的人无不好心劝其滋补以养胎。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是养胎这一生育观念早已落伍。作为现代的准父母,应该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本书从优生篇、养胎篇、保胎篇、胎教篇、祛病篇五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十月怀胎过程中一些切实有效的、科学的养胎、保胎、胎教方法,以助初为人母者顺利度过妊娠期,使胎儿健康茁壮地成长。本书以实现优生为目的,科学全面地就养胎、保胎、胎教方面对初为人父母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孕妇都能正确养胎,避开一切不利于胎儿的不良因素,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同时,在不同孕期选用不同的胎教方法对其实施科学胎教,从而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 九月末巷子的猫

    九月末巷子的猫

    你说,槐树下,我们一起约定白头可好,可是,大雨如约而止,我并未看到你的身影
  • 论词随笔

    论词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凰难栖

    孤凰难栖

    年少初遇,互存情愫。边疆征战,三年之约为何你却变了?权力当真去如此重要吗?(“我不在乎权,不在乎势,只在乎你,而你却在乎着除我之外的全部。”)“当你真正爱一个人你就会发现,不论他是不是只对你一个人好,你终究无法放手”——by聂相思“我不是不爱你,只是爱得深了,连自己都不知了。只注重权力的我,又有什么资格再说爱你?”——by齐北辰
  • 情感驿站bar

    情感驿站bar

    尊敬的客人,欢迎来到情感驿站!造访小站前请务必阅读以下说明:人这一生,总是在各种情感的纠葛中磕磕绊绊地成长。或许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妥协,被迫的接受一份不情愿的爱,只是因为习惯了而已;有时候我们又可能冲动的不顾一切为了那缥缈如梦的人拼尽所有,明知没有结果,但一句人不轻狂枉少年给了多少人这么做的借口。不管你是谁,你权高位重或者人微言轻,你富甲一方还是一无长物。对于我而言,对于情感驿站而言,那都无妨。在这里的我们,萍水相逢。不必在意是你的故事还是我的过往,只需要知道,在这里,我们都一样是情感的过客。我只希望,当你离开时,能带着旧情的陈酿,前往下一个驿站,或者情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