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000000018

第18章 永嘉四灵(1)

§§§第一节 四灵诗歌概说

四灵诗派是宋诗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宋代晚唐体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高举晚唐体的旗帜,以江西诗派反动者的形象出现于诗坛,有力地抑制了江西诗风的流行,并因清新的诗风而独具一格。

永嘉四灵(简称“四灵”)指南宋中后期的四位诗人,因为诗风相当一致,“四灵如出一手也”《四库全书总目·西岩集提要》。,可以整体视之,又四人名号中都有一“灵”字,且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人称“永嘉四灵”。四人分别是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徐照(?-1211),字灵晖,又字道晖,号山民,终身布衣。除诗之外,徐照还善画,赵师秀称其“闲成画亦传”赵师秀《喜徐道晖至》,见陈增杰校点《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3页。他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在四灵中去世最早,据说还是“紫芝集常朋友殡且葬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叶适集》,第321页。有《芳兰轩集》,今存诗259首陈增杰统计,《永嘉四灵诗集》前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页。以下徐玑、翁卷、赵师秀存诗总数均出于此。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做过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丞、武当令等小官,为官清廉。他工书法,据说“无一食去纸笔,暮年诗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叶适集》,第410页。有《二薇亭集》,存诗164首。翁卷,字灵舒,又字续古,生卒年不详,他在四灵中最后一个去世,薛师石《寄题赵紫芝墓》诗说“世上如今一句无,一灵独存势欲孤”,“一灵”便是指翁卷。他曾登孝宗淳熙十年(1183)乡荐,一生四处游历,佐人幕府。有《韦碧轩集》,存诗138首。赵师秀(1170-1220),字灵秀,又字紫芝、灵芝,号天乐。他是宋宗室,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不过只做过上元主簿、金陵幕从事、筠州推官一类小官。有《清苑斋诗集》,存诗141首。

四灵在诗作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自觉疏离权力、自甘边缘的隐者,说是“非是分嚣寂,由来趣不同”徐玑《冬日书怀》,《永嘉四灵诗集》,第122页。但他们其实始终放不下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并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这种渴望流露于诗作之中。如“男儿当富贵,得意似君稀”徐照《赠张将领十六韵》,同上,第67页。、“于世无成事,何时有定居”赵师秀《安仁道中》,同上,第235页。、“入幕非无客,能文必有声”徐玑《送赵师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州》,同上,第134页。、“期君归幕下,何石可书铭”徐照《送翁灵舒游边》,同上,第44页。等句,均可见出其对于世俗功利的强烈兴趣及求之不得的巨大失落。这其实相当正常,因为儒家思想在当时占据主流,而能否得到儒家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实际上是与个体获得政治权力的多寡有相当关系的。

四灵虽有成就功名、进入主流社会之心,却一直没有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四灵缺乏进入主流社会必须的能力。四灵的才学平平,因文才进入权力高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他们也不具备吏能,不谙仕宦规则。叶适《徐文渊墓志铭》有一段记载:“(玑)监造贡茶,其长欲取于数外,君正色曰:‘此人主所以荐天地宗庙,非臣下所宜得。’移永州司理,兵官大执平民为贼,冀以成赏,君明其无罪,尽释之。丞龙溪,县城旁陂,旧称溉万顷,豪党私以为田,陂浸坏。君按视,即疏凿如旧规。”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叶适集》,第410页。不对上级、同僚、地方豪强进行笼络,便是对官场规则的挑战,其结果只能是被游戏本身所拒斥。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就只有“有口不须谈世事,无机惟合卧山林”翁卷《行药作》,《永嘉四灵诗集》,第199页。,寻求与渔樵僧道为伴,走向权力的边缘了。然而,他们对这种边缘化并不那么甘心,翁卷《酬友人》说:“我无资身策,合守贫贱居。积疴困疲苶,焉得愁闷除。”生存状况与人生理想的双重困窘让他们充满挫折感,事情的本质并不是做不做官而是对自我的评价与肯定的问题。因此,证明自己,弥补因政治权力压制而遭到贬抑的自尊,获得自我存在的合法性,便显得极端迫切,于是,四灵迫不及待地“选择”了诗歌。

他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官既然不会做,其他事又干不了(主要是不屑做,传统知识分子往往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心理和行为依据,这种清高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范围),也就只剩作诗一条道了(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是最适合他们的选择)。于是他们将一腔希望寄托于诗歌。徐玑在《谢步石鼓山》诗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可见是意识到了诗歌的社会功效性,准备靠诗歌来耸动天下、留名青史了。叶适因此在《翁灵舒诗集序》中说:“起魏晋、历齐梁,士之通塞,无不以诗,而唐尤甚。彼区区一生穷其术而不悔者,固将以求达也。”黄震《读水心文集·翁灵舒诗集序》,《黄氏日钞》卷六十八,四库本。指出了四灵“一生穷其术而不悔”的主要动机是“求达”,就是着眼于诗歌所能带来的世俗功利与社会效益。

确定了靠诗歌来获得世俗利益的方针之后,剩下的就是策略的问题了。四人决定以晚唐诗风为突破口:

初,唐诗废久。君与其友徐照、翁卷、赵师秀议曰:“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句只字计巧拙,盖风骚之至精也;近世乃连篇累牍,汗漫而无禁,岂能名家哉!”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叶适集》,第321页。

从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四灵选择晚唐诗风的理由:一是“近世”诗风无法名家;一是“昔人”之诗着力处在“浮声切响、单句只字计巧拙”。需指出的是,这是经仔细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并不见得是完全出于对“唐诗”的兴趣。

一个人只能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来作判断,依据判断作出的选择便只能基于时代基础之上。所以四灵首先考虑的便是是否对当时的主流诗风(包括江西诗风与理学诗风)认同的问题,但他们随即予以了否定,因为“岂能名家哉”!理学诸人感兴趣的是性理,专注于对经典的重新诠释,诗歌对他们来说只是用来表达微言大义的工具而已。江西一派倒是以诗成名,问题是江西诗派流传已久,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话语和模式,再加入其中,很难有所突破,要“名家”只怕是痴人说梦。况且,江西派自身已出现危机,中兴诗人们避江西而唯恐不及。不过正是中兴诗人们背离江西派的做法给了四灵启发和理论支持,中兴诗人后,晚唐诗风已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四灵之所以敢说“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盖风骚之至精也”,便是因为有了杨万里等人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和支持。当然,四灵是否真的认同杨氏对晚唐诗的理解依然值得怀疑,他们更多的还是看重这种诗风“以浮声切响、单句只字计巧拙”的可操作性。

晚唐体很容易操作,它以近体为基本形态,特别偏重五律。近体对天赋的要求不像古体那么高,它要求的是勤奋,正如徐照《酬赠徐玑》所说“诗成唐体要人磨”,“磨”即其中关键。既然贾岛可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四库本。,四灵也可以“磨砻双鬓改,收拾一编成”徐玑《书翁卷诗集后》,《永嘉四灵诗集》,第138页。,也可以“传来五字好,吟了半年余”翁卷《寄葛天民》,《永嘉四灵诗集》,第177页。为了成名,付出些汗水还是可以接受的。再者,近体诗还有个好处,即人们对它的对仗二联十分关注,许多诗人仅仅因为一二联好句,便声名鹊起,四灵深谙其中奥妙,因此“单字只句计巧拙”,在中间二联下足了功夫,并颇有成效。刘克庄赞曰:“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刘克庄《赠翁卷》,《后村集》卷七,四库本。与江西诗相比,晚唐体还有一个好处:江西诗好卖弄学问,引用经典,对作者素质要求颇高,一般人很难做好;晚唐体则不然,它忌讳用典使事,讲究白描,也就是说,只要以风花雪月、山高水长等自然风物入诗即可。而这些,正是四灵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图景。

笔者根据《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统计出四灵各诗体的数字,从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他们的喜好。,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他们的五律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葛天民说“紫芝虽漫仕,五字已专城”葛天民《简赵紫芝》,《江湖小集》卷六十七,四库本。,清人宋荦也说“四灵专攻晚唐五言”宋荦《漫堂说诗》,《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420页。五律代表了四灵诗歌的最高成就,警句名篇迭出,四灵也颇以此自诩。赵师秀曾说过:“一篇幸止有四十字,若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谈龙录·石洲诗话》,第145页。如果不是出于对自己五律的自信,赵师秀是断不敢这样说的,这句话的前提就是自己对五律能够“如之何”。

四灵的古体作得不多。不过我们应注意,四灵将精力投注在五律,其他体制的诗都作得不多,在各种诗体中,古体并不是比例最小的。在古体中,他们经常发表一些对时势的看法,表达自己为国效力的愿望,像“如何凭气力,久欲靖中边”徐玑 《传胡报二十韵》,《永嘉四灵诗集》,第96页。、“慷慨念时事,所惜智者昏”赵师秀《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同上,第223页。之类,并非全然“对于南宋中叶以后政治上的低气压好像并无反感”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在艺术上,四灵的古体颇喜用典使事,如“闻似传东鲁,名能躐颍川……相看中兴日,书重说命篇”徐玑《送太守傅尚书昌镇当涂二十韵》,《永嘉四灵诗集》,第93页。、“宓妃波为茵……杜鹃望帝魂”徐玑《水仙花篇》,《永嘉四灵诗集》,第102页。、“交交谷鸟哀,郁郁涧松折”赵师秀《后哀》,《永嘉四灵诗集》,第220页。,这也是他们的古体与近体的不同之处。

四灵作的七律不多,成就似乎也不如他们的五律。方回说:“四灵学姚合、贾岛诗而不至,七律大率皆弱格,不高致也。”方回评赵师秀《病起》,《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四,第1601页。四灵几乎不作五绝,不过他们的七绝作得很不错,不比他们的五律差,因此钱钟书《宋诗选注》选的六首四灵诗中,有五首就是七绝。

四灵作诗与宋初晚唐体诗人很相似,显然是继承了他们的传统。比如在作诗的态度上极其认真,相当投入,所谓“传来五字好,吟了半年余”翁卷《寄葛天民》,《永嘉四灵诗集》,第177页。、“磨砻双鬂改,收拾一编成”徐玑《书翁卷诗集后》,第138页。,并非夸张。在炼字方面也颇为用功,魏庆之《诗人玉屑》载:“《冷泉夜坐》诗云:‘楼钟晴更响,池水夜如深。’后改‘更’为‘听’,改‘如’为‘观’;《病起》诗云:‘朝客偶知承制药,野僧相保为持经。’后改‘承’为‘亲’,改‘为’作‘密’,二联改此四字,真如光弼入子仪军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九,赵天乐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28-429页。如此等等。

赵师秀曾推出过两个唐诗选本:《众妙集》和《二妙集》。所谓“众妙”,是指唐代的一些偏好于写山水田园的诗人:“起沈佺期讫王贞白,共七十六人,不甚诠次。先后五言居十之九,七言仅十之一。师秀之诗,大抵沿溯武功一派,意境颇狭。而是集乃以风度流丽为宗,多近中唐之格……观其有近体而无古体,多五言而少七言。”《四库全书总目·众妙集提要》。这75人中《四库全书总目·众妙集提要》说是76位,但今查阅《四库全书》之《众妙集》,却只有75人。,大历以前的只有沈佺期(2首)、王维(7首)、孟浩然(4首)、岑参(2首)四人,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均未入选。这样,全集228首诗,大历以下占了213首(笔者统计),因此赵师秀所说的“众妙”几乎就是中晚唐的众妙。在诗体的选择上,古体一首都没有,“五言居十之九,七言仅十之一”,也完全是四灵的口味。

《二妙集》选的是姚合、贾岛之诗。据方回说,“姚少监合诗选入《二妙》者百二十首”方回评姚合诗《送喻凫校书归毘陵》,《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第1053页。,而冯班说“赵昌父选姚合、贾岛为《二妙集》,贾八十一首,姚一百二十一首”方回评贾岛诗《送朱可久归越中》,《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第1051页。此处“赵昌父”当为赵师秀,赵昌父是赵蕃之字。今北图藏明嘉靖抄本《二妙集》中,贾岛诗82首,比冯班所见多出1首;姚合诗130首,比方回所见多出10首,比冯班所说多出9首。贾岛的82首诗中,七律7首,七绝4首,五绝1首,五古1首,五律69首;姚合的130首诗中,七律15首,七绝4首,五古5首,五律116首此数字为岳娟娟统计,见其《二妙集研究》,《中国诗学》第7期,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众妙集》的选诗类似。从这两个集子来看,四灵是师法姚合、贾岛为主,学习其他中晚唐人为辅,以求塑造自己的诗风。结合四灵的实际创作来看,他们的最高诗学理想似乎并不在李、杜,而只在中晚唐。叶适说的“惜其不尚以年,不及臻乎开元、元和之盛”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叶适集》,第321页。,似乎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自这两个集子出后,有关晚唐诗人的“话语”开始多了起来;“姚、贾”并称开始取代“郊、岛”并称出现于宋人文献之中,这便是诗坛对《二妙集》与《众妙集》接受的反馈。

一般认为,四灵之中以赵师秀的成就最高。方回说“四灵诗赵紫芝为冠”方回评赵师秀诗《桃花寺》,《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七,第1712页。,贺裳也赞成这一看法,“永嘉四灵,赵紫芝最为佼佼”贺裳《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453-454页。贺裳还认为“二徐最劣,灵晖不如灵渊”同上。,这与方回的看法有所不同,方回认为徐玑最差:“予许其当居丁位。”方回评赵仲白诗《岁除即事》,《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第575页。这样,根据艺术成就,四灵便可排名如下:“永嘉四灵赵紫芝为胜……翁卷差逊赵紫芝……二徐最劣。”吴乔《围炉诗话》卷五,《清诗话续编》,第645页。

§§§第二节 反江西诗风

四灵是借着打击江西诗风的机会,祭出晚唐体旗帜而一举成名的。钱钟书说:“江西派自称师法杜甫,江湖派就抛弃杜甫,抬出晚唐诗人来对抗。这种比杨万里更为偏激的诗风从潘柽开始,由叶适极力提倡,在‘四灵’的作品里充分表现。”钱钟书《宋诗选注》,第220页。既然四灵作品中充分体现了这种偏激的诗风,我们不妨就此检点一下他们是如何对抗江西诗人的。

首先,江西诗派确实提出了师法杜甫,“但他(指黄庭坚)没有重视杜诗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却片面地强调杜诗在格律字句等形式上的特点”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第205页。杜甫的诗歌号称“备于众体”普闻《诗论》,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第993页。,在体裁、技巧等方面都相当完备。而江西派的改窜陈句、好用拗律、压险韵、用奇字等特点确实是较片面地学习杜甫的。与其说是学杜甫,不如说是借杜之名,行己之实:

近时学诗者,率宗江西,然殊不知江西本亦学少陵者也。故陈无己曰:“豫章之学博矣,而得法于少陵,故其诗近之。”今少陵之诗,后生少年不复过目,抑失江西之意乎?江西平日语学者为诗旨趣,亦独宗少陵一人而已。余为是说,盖欲学诗者师少陵而友江西,则两得之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第232页。

同类推荐
  • 闲人遐想录

    闲人遐想录

    本书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幽默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杰罗姆·克·杰罗姆享誉全球、从未停止印行的幽默散文随笔集,是读者阅读“一百本最佳著作”感到厌倦后的“调味品”,读者翻开这本书,会立刻被带进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此书虽是作者最看重的小说剧本之外的“雕虫小技”,却能长盛不衰一直吸引读者眼球,因为它蕴含了作者丰富的社会人生体验,是作者人情练达水到渠成的好文章:看似轻松幽默,却发人深思。他论说的题目,有些类似“一代宗师”培根,但杰罗姆比长他三百多岁的培根,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文风格上,都很不一样,杰罗姆的随笔走的是松散、幽默一路。本书是众多译本里面最忠实准确体现原著幽默风格的一个译本。为了增添原著的幽默效果,还专门邀请了长期从事连环画(漫画)创作、有多部连环画(漫画)作品及画册出版的国画家刘宗征先生为本书插画。漫画与幽默文字相得益彰,可谓珠联璧合。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本文以四大部分组成: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十世界古代文学大作的总体大纲。
  • 读书读书

    读书读书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买书”“藏书”这一读书人雅事的集子,由陈平原编写,共收入了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等24位知名学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带你分享他们的读书智慧和心得。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随便翻翻,也许在书中,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小王子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小王子

    这是一本足以让人永葆童心的不朽经典,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非常值得收藏的书。遥远星球上的小王子,与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吵架负气出走,在各星球漫游中,小王子遇到了傲慢的国王、酒鬼、惟利是图的商人,死守教条的地理学家,最后来到地球上,试图找到治愈孤独和痛苦的良方。这时,他遇到一只奇怪的狐狸,于是奇妙而令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小王子》犹如透亮的镜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们,只有爱,才是更高的哲学,才是我们活下去的独一理由。
热门推荐
  • 四夫争宠:萌乖夫君养成记

    四夫争宠:萌乖夫君养成记

    我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成功穿越,成天的无限YY,终于盼来了穿越时刻,可是,别人都变为公主、皇妃,为啥我是到了原始世界,什么?你说的话我听不懂啊,啥!我竟然被囚禁了,还是男女混居,好吧,经来之则安之,我要改变这原始部落,艳遇不断,还有四个心爱的老公服侍我,这个穿越值了,调教四位萌夫,更带领族人换物,创造新品种,穿越生活多姿彩,看她玩转原始社会,众夫缠身,成就一代女枭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逃婚成瘾:冷面总裁来追啊

    逃婚成瘾:冷面总裁来追啊

    一场商业联姻,一场丑陋阴暗的交易。他,一个神一般的男子,权力至上,玩弄商场,游走人间,冷面无情。她,不是只会依附男人的娇弱女子,眼里的野心一览无余。两个薄情之人,牵绊缠绵方知情深,一个爱而不得,一个爱而不敢得。“如果这是一场梦,我只愿梦你深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系统大人太帅气

    系统大人太帅气

    作者弃坑了坑了,别点。沈夏作为某网站的签约作者,自问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也就是偶尔断更(一月一更),怎么就穿越了呢,还是书穿?
  • 镇魄锁

    镇魄锁

    一个被称为不详的农村孩子,一块古朴斑驳的石锁,当气血相冲时,古道的一角,开始慢慢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 狂后废帝

    狂后废帝

    一个俏丽的身影从天而降,一脚踏上龙椅把他逼到靠椅处,嘴角噙着篾笑狂妄的看着他“一年前,你对我说,你要废了我这个皇后。”“……”他皱眉深邃的盯着眼前的她。“一年后,我告诉你,我要废了你这个皇上。”她当众把匕首插入了他胸膛的左边,脸上带着狂傲不羁的笑意。她非她,亦是她。一年前,他当她透明,因为她毫无可取之处一年后,他当她神明,因为她浑身全都是宝一年前,她当他神明,因为他是她的夫君一年后,她当他透明,因为他根本不配她若说她善良,她却杀人从不眨眼若说她残忍,她却从不滥杀无辜若说她可爱,她暧昧眼神动心魄若说她性感,她浅浅梨涡挂嘴角她明明平凡,但却又不平凡无论是因爱,因恨,因情,因仇她亦从来都是有仇必报……因此:你们,休要惹我,让我流泪的人,我一定会让他流血。他说:〖我的目的只有这个天下,为了我的目的,只能让你流泪。〗她说:【所以,你的天下,我要了】他说:〖其实我不想那么强大,我只要陪伴在我爱的人身边,这就够了〗她说:【我只有那么强大,才能够保护我爱的人,这,你不懂。】他说:〖其实……我懂的。〗他说:〖作为皇上,就算有爱的人,那也不能付出全部,因为他背负着整个江山〗她说:【所以,我从始至终,对你不抱有任何期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设计他耍阴谋究竟是谁掉入了谁的圈套究竟最后鹿死谁手谁也意料不到不是小白文,不喜误入此文加入了半价优惠,所以大概需要不到三百潇湘币即可。
  • 专家诊治子宫疾病

    专家诊治子宫疾病

    本书以医学科普读物的形式,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子宫疾病的概述、发病情况及危害;生活方式与子宫疾病;子宫疾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调养;子宫疾病伴随疾病的防治;子宫疾病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仗剑情歌

    仗剑情歌

    无恩怨,不江湖。北宋初年,宋辽征伐不断,少年卫行歌因家族卷入皇室斗争被迫逃亡江湖。七大势力的角逐,魔教背后的家国恩怨,滦盟大善下的大恶,行歌逐渐揭开背后一幕幕令人叹息悲凉的过往,逐步成长为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然而儿女情长,家国大义,最终他又将如何取舍?
  • 执恋

    执恋

    她爱他,直至家破人亡远走异国。注定,他不能爱她。但是当她微笑着说再见转身而去的刹那,左胸口隐隐的痛意又代表什么?两个人,一场执念,苦苦纠缠十年。他们就像是两条直线相交,过往十年相伴就是他们的交叉点,过了便再无交集。3月4日,烟雨蒙蒙,是她们相识十年的纪念日,也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顾蔓”滕滜的声音一如既往地低迷蛊惑,“从现在起,我不希望在滕家看见你,滕家不是你该呆的地方。”轻轻的一句话却打碎了她固守了十年的梦,眼泪无声地在顾蔓精致但略显苍白的脸上淌息着,紧握的双手指尖微微地卷曲,她倔强地紧抿着嘴,仰起头,保持着她以往滕家大小姐的骄傲,望着滕滜深睿的眼:“滕滜,今生今世,直至黄泉碧落你我再无关联!”第二天,整版的财经新闻都在大肆宣扬G城显赫豪门滕家大小姐的丑闻《假公主终现真身》、《滕家“大小姐”的结局》……从此,滕顾蔓这个在G城上流社会横行霸道了十年的名字消失了。四年后,随着Vine在国际展览业的声名大噪,G城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潮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