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900000008

第8章 “不识时务”的黄门郎(3)

古代不少卓有成就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大多给予《太玄》和扬雄以极高的评价。跟扬雄同时而且同事的桓谭说:“扬子云才智开通,能入圣道,卓绝于众。汉兴以来,未有此人。”他还说:“扬雄作玄书,以为玄者,天也、道也。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本统……《玄经》三篇,以纪天、地、人之道。”桓谭:《新论·闵友第十五》。东汉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张衡说:“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似。”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对《太玄》的研究用力最勤、所得最多而评价最高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认为,当孔子的儒学理论在两汉之际遭到质疑和曲解的时候,扬雄的《太玄》起到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作用,他在《读玄》一文中说:“大厦将倾,一木扶之,不若众木扶之之为固也。大道将晦,一书辩之,不若众书辨之之为明也。学者能专精于《易》,诚足矣。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子将升天而废其阶乎?”司马光认为,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理论是“天”,扬雄的《太玄》便是登天的“阶梯”。

现代的不少学者认为,《太玄》在哲学上有三个突出的贡献:升华了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创立了“相对认识论”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因循革化”的哲学命题。

《太玄》不仅提出了“天、地、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而且将人的性命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人”是所讨论的一切问题的核心。《太玄·玄文》说:“天地之所贵曰生,物之所尊曰人,人之所大伦曰治,治之所尊曰辟。”扬雄这种思想,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而是为儒家的核心理论“仁学”找到了根据,构建了一个理论基础。

《太玄》还对长期以来使人迷惑不解的宇宙时间和空间问题作出了解释。扬雄在《太玄·玄摛》中,解释了“玄”的运动变化之后说:“是故阖天谓之宇,劈宇谓之宙。”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空间观念,是人从整体静定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和事物时的感受;而人的时间观念,是人从分别运动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和事物时的感受。扬雄认为,在认知活动中,人是最高地位的认知主体,天和地都是被认知的客体;因此,人既可以用数理的方法去辨析世间万物,也可以用养生的方法去探求宇宙的运动规律。同样是儒学“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其他西汉儒学大师,都是把“天道”视为凌驾于“人道”之上的绝对权威,而扬雄却是将“人心”视为认知活动的根本,天地、宇宙也只是“人心”认知的对象而已。“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被扬雄推导成为一种可供操作和实践的理论,这就是所谓“相对认识论”。基于这种“相对认识论”,扬雄主张:人们应当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去认知天道,通过对天道的理性认识去认知人道。所以他在《太玄·玄告》中提倡:“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者以天地。”

在《太玄》所有的哲学命题中,最具有现实针对性也最具有实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是“因循革化”这一命题。扬雄在《太玄·玄莹》中明确提出: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因革乎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

按:“因循”相当于“继承、因袭”,“革化”相当于“革除、变化”,“道”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这段话告诉人们以下几个基本的道理:第一,对待“道”的态度。不能将“道”视为一成不变的死教条,应当有“因”有“革”,即所谓“有批判地继承”。第二,明确“因循”与“革化”的道理和关系。有“因”有“革”是为了“得天道”和“驯(顺)天道”。但“得天道”才是目的,“驯天道”只是手段,因此“革化”比“因循”更重要。第三,掌握“因循”与“革化”的原则。因为“因循”与“革化”都关系到国家的成败,所以必须掌握好“因”要合理、“革”要适时这个基本原则。扬雄故里的“草玄亭”扬雄“因循革化”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是一种进步的历史发展观。扬雄始终坚持这种进步的历史发展观来对待时局、判断是非,既使他站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也使他不为人所理解而落得遭人诟病的下场。

扬雄著《太玄》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为“浑天说”寻绎理论根据。

“浑天说”是汉武帝时代的四川阆中人落下闳首先提出来的。“浑天说”是针对“盖天说”而出现的关于天、地形状和关系的理论。

“盖天说”所反映的是上古先民对天地的直观印象——天圆地方。它把人们头上的苍天视为一个硕大无篷的蒙古包,足下的大地就仿佛一个无边无际的棋盘。“盖天说”无法解释许多与天地有关的现象,先秦时期就有人对它表示了怀疑,屈原的《天问》中所质疑的许多问题,就是“盖天说”所无法解释的。与“盖天说”有关的古代历法如《颛顼历》,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许多弊病,“盖天说”也因此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怀疑。

落下闳“浑天说”的核心,就是把大地看成一个球体。至于天和地的关系,就好像鸡蛋的蛋壳和蛋黄——天好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蛋壳,地有如悬浮在蛋壳中的蛋黄。尽管“浑天说”还不是完全符合科学理论的天体学说,但是它显然比“盖天说”进步得多了。落下闳依据“浑天说”理论修改的历法——《太初历》,也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极有价值的历法。

扬雄最初是深信“盖天说”的。但当他跟桓谭一起对“浑天说”展开了几次争论之后,他不仅彻底抛弃了“盖天说”,而且通过认真的思考,写了一篇题为《难“盖天”八事》的论文。

应当说,扬雄写作《太玄》,既有进一步为“浑天说”寻找科学依据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受到“浑天说”理论的启发而产生的结果。

总之,《太玄》既是扬雄维护儒学理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又是扬雄在哲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太玄》不仅奠定了扬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这样认为:

《易》和《太玄》这两个玄学的主体文本,就像中国思想文化大厦中的两根有生命活性的主栋梁,既支撑起了中国思想文化大厦,又不断先导性地发现中国思想文化与动态历史本身所带来的不适应,从而为中国思想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文明文化长期保持了青春……《太玄》是和《易》同样重要的著作。扬雄去世以后的千年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太玄》的重要价值。在扬雄学说的奠基下,中国的“玄学”完全成为了一门数理与义理相兼的知识体系,直接对中国后来的儒、释、道、医、养生和天文、地理、数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汉张衡的“浑天”宇宙论思想,就是直接受益于扬雄的《太玄》江天圣:《扬雄与〈太玄〉》。。四、事“莽”美“新”

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仅二十五岁的汉哀帝驾崩。

一听说哀帝驾崩,太皇太后王氏立即赶到未央宫收取皇帝玉玺,并派人召王莽立即回京。王莽回京以后,以太皇太后诏令的名义,首先罢了大司马董贤的官,然后诏令京城百官和宫中御林军一律听从王莽调遣。

王莽再次当上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不可一世的丁氏、傅氏外戚集团及其党羽,除傅喜之外,全部都被罢官免爵;连“帝太太后”傅氏、“帝太后”丁氏、“皇太后”赵飞燕等人,也遭贬黜,夺去“皇太后”尊号。董贤夫妇则在被罢官的当天就一起自杀了。

哀帝也没有子嗣。王莽与太皇太后商议,决定由汉元帝的庶孙中山王刘衎继位,这就是汉平帝。

汉平帝即位时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名义上是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秉政;但太皇太后已经七十二岁高龄,朝廷大小政事,实际上完全由王莽决断处理。平帝即位三年以后,王莽又让自己的女儿做了皇后。这样一来,汉平帝完全成了被王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傀儡。

王莽于初始元年(9)篡汉自立,正式称帝,国号“新”。九年间,由大司马到“安汉公”,由“安汉公”到“摄皇帝”,再由众人“劝进”让他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帝。客观地说,王莽篡汉完全是一场“和平演变”。这场“和平演变”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的姑母汉元皇后对“和平演变”过分信任这一重要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王莽很善于“伪装君子”。

仅就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论,篡位之前的王莽,生活简朴,勤奋好学,事亲孝悌,执法如山,既不贪财也不好色,可谓集传统美德于一身。今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王莽母亲生病,朝廷中的公卿大夫、王侯将相都派自己的夫人到王莽家中探视慰问。王莽妻子出来迎接时,竟然被夫人们误认为是王莽家的女仆,因为王莽妻子的装束打扮,竟然跟仆妇们的装束没有两样,令夫人们感到非常惊异。

王莽一直勤奋好学。向名儒陈参学习《礼经》时,从来没有摆过贵族子弟的架子,衣着与一般儒生无二,而且特别尊重老师。其他王氏子弟,无不在声色犬马上与人比高下,只有王莽读书勤奋、对人恭敬有加。

王莽哥哥死得早,王莽不仅很恭敬地侍奉嫂子,而且坚持代替哥哥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像父亲一样地把侄儿培养成才。王莽有七位叔父,加上堂叔父王音,共是八位。除了因为权力之争而对王立不仅谈不上孝敬,甚至还有排斥陷害之嫌以外,王莽对其他几位叔父,都是非常孝敬的。王莽的飞黄腾达,也跟几位叔父的大力提携和栽培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王商和王根。因此王莽给人以“事亲孝悌”的良好印象。

王莽的二儿子王获,一时盛怒之下杀了一个家奴。王莽对王获给以严厉责备,王获不愿承认错误,盛怒之下的王莽竟然亲自处死了儿子。官吏和百姓见王莽如此执法如山,纷纷向他投书诉冤。三年之内,王莽处理了上百起冤案。《太玄经》英文版内页第二,王莽很善于“利用关系”。

为了夺取权柄和巩固自己在朝廷中专权的地位,王莽总是能够不失时机地利用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而且又总是能够达到目的,如愿以偿。例如:

王莽二十五岁时还没有入仕做官。他在王凤生大病时,日夜守候在王凤身边。仆人端来汤药,王莽一定亲自尝过之后才给王凤喝。王莽两个多月内,没有脱过衣服睡觉,弄得蓬头垢面,憔悴不堪。王凤临死时,带话给汉元后母子,要他们关照王莽。这样,王莽才被“拜为黄门侍郎,迁射声校尉”,从此进入仕途。王莽的“孝行”也感动了他的另一位叔父王商,以致王商上书给汉成帝,表示愿将自己的封邑分一些户数给王莽。朝中不少很有声望的大臣,也都为王莽说好话,这才引起了汉成帝对王莽的赏识和器重,不仅封王莽为新都侯,还提拔他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仅两年时间,王莽就由一位儒生跃居朝廷重臣的高位。但王莽地位愈高,待人愈显谦恭,因此大家对他都有好感。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思想录(译林人文精选)

    思想录(译林人文精选)

    《思想录》是十七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的重要理论著作。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作家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传统,对人的本性、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录》由著名学者钱培鑫翻译,尚杰导读。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本书第一次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左传》、《国语》、《尚书》、《史记》等史书以及《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诸子书中的有关记载,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人物)进行系统研究,每个人物有“传”有“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遗传系统带我飞

    遗传系统带我飞

    刚过完十八岁生日的忆梦在宴会结束之后就被一个系统绑定了,从此,忆梦过着睡觉都能笑醒的日子,但,忆梦最后发现都是同一个人……
  • 绝色斗魂师:战神狂妃

    绝色斗魂师:战神狂妃

    【女强,宠文】她是K国暗帝组织最出色的特工,风华绝美,腹黑狡诈,我行我素。他是龙翰帝国最妖邪的七王爷,翻手可杀万人,覆手可救苍生。一朝穿越沦为废材,人人来欺,人人来辱。唯他慧眼识珠,揽进羽翼之下。当废物逆袭一鸣惊人,锋芒展露,狂妄无比,名震天下。她必奉行一条规则,恩还十倍,仇还千倍!他与她强强联手,将这斗魂大陆,搅个天翻地覆!片段一:“羽千兮,到底是谁给你勇气让你这么狂妄的?”渣后母指着她怒骂?淳于狂一挑眉,“本王给的,你有意见?”片段二:“这女人以后就是本王的了,你们的眼睛给本王擦亮点!”他大气宣布。她一勾唇,淡淡的说道,“我是我自己的,不是任何人的!”他邪魅一笑,“那本王是你的,可以吗?”
  • 她的心上人黑化了

    她的心上人黑化了

    一次火灾,姜后缘重生了。再次重生,她回到高中时代,她发现她的心上人竟然黑化了!印象里温润如玉的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狰狞可怕戾气缠身!前世,姜后缘自知阶层之差毫无缘分,她不声不响爱了孟琛十年又多,看他从少年到为人之父,直到最后的火灾意外,她的深爱才得以昭然若揭。只是她从未想过白月光的外表下竟是魔鬼猛兽!可怕!她被发现了!少女企图逃跑,却被手腕上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一把扯回。他的手很烫,上面沾着血,但声音却温暖诱人:“同学你好,我是一班的孟琛,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是啊,她当然误会了!这个恶魔!这一世,姜后缘发誓要避开孟琛这个劫难,她要陪着爱她的人好好活下去,谁知那人早已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他们,后缘将至。
  •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红风衣

    红风衣

    吴蒙,1969年生,安徽歙县人,现住上海,该作品为作者的处女作,意图再现一种无界的大爱和温暖。希普,这个伦敦东南区人口不多的小镇,因为远离尘嚣而十分宁静,大面积的草坪和茂密的树林赐予了这个小镇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十一月份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在小镇那不是很宽的道路两旁,高大的行道树的叶子已所剩无几,光秃秃的枝条在风中颤抖着,地上满是落叶,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地在上面走过,发出了“沙沙”声音,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枯叶和泥土的气味。
  • 周穆王

    周穆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的暗黑世界

    无限的暗黑世界

    不过是偷偷用了下舍友的游戏登陆器,没想到却困在了这个完全陌生的游戏世界里,马夏表示很蛋疼。蛋疼的人生不需要理由,面对迎面而来的怪物,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马夏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要干,就是怂!--------------------PS:设定模板为暗黑破坏神3
  • 帝皇书(全集)

    帝皇书(全集)

    晋江大神星零再绘古言长卷!风靡言情界的不朽之作,言情爱好者的必修经典。连载5年,收藏百万,万千读者期待,隆重呈现!新增3万字结局,全新3万字番外。赵宝刚导演、饶俊编剧电视剧同步开机!风雷动,权计深,八万英魂在,天下可倾!东宫寂,红颜盛,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平!大靖太子韩烨这一生,曾经问过两句话——“任安乐,你可愿同我比肩朝堂,创大靖盛世?”她回:“不愿,殿下的江山,殿下自己去守。”“帝梓元,你可愿放弃仇怨,与我此生携手?”她回:“不愿,帝家满门被诛,我与殿下仇深似海。”生命中最进退维谷的一笔,被她最举重若轻地画下。他与她皆被殷红往事追赶太久,在同秘密和权谋的周旋里,忽略了内心次第的韶华。原来他之所慕,不过同一女子;原来爱情苍蓝,无须言说也无须证明。帝梓元,你与韩烨的十年动荡记忆,正被铸成三国凛冽的烽烟。而你浴血沙场,以飒沓征尘赋咏的帝皇弦歌,是将一剑潋滟,抑或一剑成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