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700000013

第13章 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3)

再次则是咏梅总集的编纂。黄大舆《梅苑》是现存仅见的宋人咏梅总集,自序称“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黄大舆《梅苑》卷首。,编于宋室南渡之初的高宗建炎三年(1129)冬。是书标志着咏梅创作已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门类,人们开始通过以往作品的回溯、总结和纂集来为这一领域建立历史和文献传统。黄大舆之后,不断有人发出类似的编纂愿望和行动。如扬无咎,其《玉烛新》写道:“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扬无咎《玉烛新》,《全宋词》第1195页。《柳梢青》之十:“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柳梢青》之十,《全宋词》第1197页。绍兴三十年,周煇在江东得黄大舆《梅苑》,“续以百余阕。复谓昔人谱竹及牡丹、芍药之属,皆有成咏,何独于梅阙之?乃采掇晋宋既国朝骚人才士凡为梅赋者,第而录之,成三十卷,谋于东州王锡老:‘词以“苑”名矣,诗以“史”目,可乎?’王曰:‘近时安定王德麟诗云:“自古无人作花史,官梅须向纪中书。”盖已命之矣。’”周煇著、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一○,第455页。可见此时编纂《梅史》、《梅纪》一类咏梅总集的多有其人。南宋后期“宁海方元善岳……尝著《梅史》行于世”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下。方岳,字元善,号菊田,宁海人,著《深雪偶谈》。另祁门方岳,字巨山,号秋崖。。遗憾的是,这些纂集都未能保存下来。《梅苑》外,今日所见南宋时期重要的咏梅纂辑有陈景沂《全芳备祖》中的花部梅花类和方回《瀛奎律髓》中的梅花类。《全芳备祖》为植物学资料汇辑,前集花部27卷,著录植物120种,梅花居其首,合红梅、蜡梅独占两卷,共收咏梅诗186首、词81首,另有各类散句若干,其中宋以前作品仅20篇。《瀛奎律髓》是按题材分类编纂的唐宋律诗总集,所收咏物诗于植物中独辟梅花一类,收唐宋咏梅律诗211首(含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下附舒亶《和石尉早梅》二首),其中宋代192首。这两部书中的咏梅内容集中反映了宋代咏梅创作的繁荣状况,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咏梅文学的创作传统,凸显了梅花主题在整个文学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六、梅花题材绘画的发展

仲仁的墨梅宣告了一个新画类的出现,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南渡后墨梅创作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阶段。据惠洪《石门文字禅》等文献中有关仲仁的材料,当时僧徒内颇有宝爱仲仁作品,传习其山水和墨梅画风的,并在当地僧、俗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南渡后,墨梅画风进一步扩大,最明显的进展是开始为文人画家所传习。南渡前期有两位重要的墨梅画家:廉布和扬无咎(字补之)。与仲仁之徒不同,他们是道地的文人,曾参加科举,诗书画兼善。廉布因岳丈张邦昌的关系负才不得用,流寓临安、湖州、绍兴等地,号射泽山农。据元人所作传记,扬无咎不满秦桧行径,累征不起,一生似未入仕,以逃禅老人、清夷长者自居,主要活动于故乡临江(今江西清江)、隆兴(今江西南昌)一带。两人都属文人中的在野派,其生活经历和作风都更倾向于接受仲仁所开创逸气禅意十足的墨梅画风,同时他们把文人丰富的情趣和才艺带进墨梅,使墨梅进一步适应文人的写意需求,体现“文人画”的意趣和规范。

在这方面扬无咎的作用和影响最为突出。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绍兴初,花光寺僧来居清江慧力寺,士人扬补之、谭逢原与之往来,遂得其传。补之所作后益超出,格韵尤高。”这段话提供了这样两个信息:一是扬与仲仁一派有人事上的联系,因而得其画法真传;二是扬是仲仁之后即第二代墨梅画家的杰出代表。事实上,扬无咎不只继承仲仁,更有所发展。最突出的是变水墨点瓣为白描圈线。仲仁的画法有着徐熙落墨画法和董源等人江南山水画的影子,大块湿墨晕染、点墨晕染花瓣形成的是玄影朦胧的效果,因而当时人多用“影子”来加以形容。扬无咎改为线条圈画,笔法大为简洁。圈线作花、散点萼蕊以及飞白、干擦之笔写枝都更接近于书法技巧的运用。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画辨》:“临江扬无咎补之,学欧阳率更楷书殆逼真,以其笔画劲利,故以之作梅,下笔便胜花光仲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生活与博物丛书·饮食起居编》第460页。扬无咎《四梅花图》为代表的现存作品构图多取一枝或半树。这些简洁的笔法和构图都更契合非专业的文人画家戏墨写意、技法简单的要求,因而成了文人墨梅追尚的楷模。同时,扬无咎墨梅如《四梅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雪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都自作题词或抄题唐人诗,其他也大多有题署和钤章,这些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后来文人画的重要构成因素,而在当时一般宫院绘画中较为罕见。扬无咎墨梅作于纸本,与此前花鸟画以绢本为材料也大为不同。这些都是扬无咎墨梅创式垂范的地方。从扬无咎《逃禅词》可见,他对墨梅画的题材构图、情趣意义也形成了较为自觉的、系统的理念:“天付风流,相时宜称,著处清幽。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扬无咎《柳梢青》十首,《全宋词》第1197页。“松煤淡出宜孤洁,最嫌把、铅华设。”扬无咎《御街行》,《全宋词》1196页。这些都可以说是墨梅画创作最早的理论总结。扬无咎的艺术成就进一步扩大了墨梅的社会影响。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扬无咎“觞次醉余,虽倡优墉壁肯为之”。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画辨》:“补之尝游临江城中一倡馆,作折枝梅于梁上矮屋,至今往来士夫多往观之,倡借以壮门户。”“今江西人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可见其影响不只在士夫层面,还延播到民间市井。这可以说是南宋梅文化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现象。

扬无咎之后的画坛,墨梅更为盛行,士林、释门画家群趋竞鹜,艺术手法不断丰富。扬无咎外甥汤正仲,在扬氏变墨晕为圈法外,别“为倒晕素质以反之”朱熹《跋汤叔雅墨梅》,《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即用墨笔勾出花形,四周用墨晕染,在墨地上显出朵朵白花。同时李仲永也取“倒晕疏花”之法姜特立《李仲永墨梅》,《梅山续稿》卷四。。南宋后期的赵葵以军政显要喜好文艺,善画梅花,既学扬无咎画秀枝繁葩之梅,又学廉布等作老干槎牙之梅刘克庄《(题)信庵墨梅》,《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其他如推篷梅、半树梅、月下梅、岁寒三友等题材,扇画、纸帐、屏风等形式都见诸创作实践,显示了创作的火热与艺术境界的拓展。

创作的活跃和普及进一步引发了有关的理论思考和艺术批评。南宋中期王质(1135-1189)的《墨梅》诗可以说是一篇因题画而发表理论思考的作品,其内容与张镃的“宜称”、“憎嫉”条例颇为类似,一气罗列了梅花姿态、环境、衬景、人事等方面十二类所贵所宜,似乎并非专为墨梅而发,包含了泛言梅花欣赏的口气。南宋后期出现了两种墨梅专题的理论著作,宋伯仁(1199-?)的《梅花喜神谱》与赵孟坚(1199-1267?)的《梅谱》可以说更具自觉的理论形态。《梅花喜神谱》为专题性木刻画谱,宋人称画像为“喜神”,所谓“喜神谱”即画谱。书分上、下两卷,按梅花“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八个阶段,画出不同姿态的梅花100幅,每幅配有题目和五言诗一首。题目“名其所肖”,诗歌就名义和具体技法进行阐释。这可以说是一部图文并茂,易于传授和掌握的梅画技法教科书。据叶绍翁嘉熙二年(1238)跋,是书当完成于这年或稍早,现存景定二年(1261)金华双桂堂重刊本,短短的二十多年间一再印行,可见该书在南宋后期的流行。赵氏《梅谱》实际是两首墨梅题跋诗赵孟坚《梅谱》,周密《癸辛杂识》前集。,一首主要梳理花光仲仁、扬无咎、汤正仲一脉相承的墨梅传统尤其是江西“逃禅宗派”,评骘诸家艺术之优劣,另一首则总结扬无咎“逃禅宗派”墨梅取景构图、设色用笔的一系列基本技法和惯例,部分图像名目与《梅花喜神谱》相同,可见当时墨梅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法则和技巧体系,并且得到了公认。这两部墨梅著作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墨梅艺术的流行和普及程度,同时也标志着这一绘画类型艺术上的基本成熟。

墨梅是继墨竹之后又一重要的文人画类,上面我们介绍的是文人水墨写梅方面的情况。实际上南宋画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画院一派。在南宋画院作品中梅花题材也在同步发展,并与文人画相互影响渗透。据清人厉鹗《南宋院画录》所载,画院李唐、阎次平、毛益、马逵、马远、马麟、史显祖、楼观等名家有画梅作品。另据今人周积寅、王凤珠《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所载,李迪、夏圭、鲁宗贵等院手也有梅画传世。与文人墨梅集中于花、枝,追求简单的形象构图不同,画院画中的题材要相对广泛,既有单纯的折枝,也有花鸟、风景画中的季节装饰、林景点缀,或者人物画中的环境陪衬,体现了宫廷专业画家相对丰富、复杂的绘画技艺。从材料和风格上看以绢本为主,也有纸本,既有传统的勾勒着色画,也有新兴的水墨画。虽然与文人墨梅相比,毕竟属于不同的传统,但与北宋尤其是晚唐五代和宋初的着色花鸟画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五代宋初的梅画多为四时主题的花卉折枝,“俪以山茶,或杂以双禽”宋濂《题徐原甫墨梅》,《宋学士文集》卷一〇。,而南宋院画中的梅花也获得了独立的主题地位,如马麟《层叠冰绡图》,纯然梅之花枝特写,并且有杨后题诗,显示出专为梅花写生传神的目的。院体画中梅花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山水画和人物画中的细节或衬景,这也超出了以往一般的季节装饰,而多表现出幽闲野逸的意趣。如马远《梅石溪凫图》、《观梅图》,或合山石溪涧之清景,或表孤山幽隐之境界,体现了与文人画相近的精神取向。这种作为山水和人物画组件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了梅花题材表现的空间,张扬了梅花幽雅清逸的神韵意趣,是梅花题材绘画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整个南宋时期梅花成了最为重要的绘画题材,文人墨梅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诗情、书趣、画意有机渗透的文人画意味日益明确,技法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和技艺规范,显示了作为独立画类的初步成熟。

受文人墨梅的影响,画院画家也热衷于梅花题材的创作,追踪文人画梅的野逸意趣,体现了梅画创作的热潮和相应人文传统的普及。就画梅技法而言,宋人继晚唐五代花鸟画的勾勒填色、用色点染等法之后,开创了墨渍晕染、单线圈画、墨色倒晕等画花方法以及书法笔墨点蕊写枝等技巧,奠定了中国梅画的基本技术范式。

七、梅花在通俗文化中

南宋时期梅花的时尚之风不仅在封建主流文化中广泛漫衍、高潮迭涨,而且也渗透到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从士大夫阶层到民间市井,爱梅尊梅之风不断扩大,梅花成了继牡丹之后又一广受大众喜爱的花卉。梅花爱尚在大众文化中的衍展,可以说是梅花时尚高潮和文化鼎盛的一个重要方面。市井民俗方面的材料远不如文人方面,但仍可从有限的记载中窥得一斑。

同类推荐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最早的库布孜又称克勒库布孜,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后来在克勒库布孜的基础上,增加弦轴(左右各一)、琴弦和指板,制成了两弦的库布孜,仍采用马尾弦或牛筋弦,它与今日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十分相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仪九天:武乾孽凰

    凤仪九天:武乾孽凰

    京城第一贵女大婚前夕失了守宫砂,惨遭退婚,盛世良缘顿成茶余笑料。未婚夫君将她弃如蔽履,悦她之人将她换了权位,京城之内再无她容身之处,一纸圣命将她代嫁至遥远的西域古阗。她医术非凡,美若谪仙,却做事狠绝,心如刀剑。她琴棋书画,机谋万千,却凉薄冷漠,性如冰川。都道她忘恩负义,不念故国,谁又知晓,当初那奢华嫁衣红盖纱下,碎了心肠的孤凄女子,背负着污名,经了多少生死艰难?天玄最神秘的第十九国太子,最阴森的鬼国鬼王,最古老的乾元古国阴阳五行术,最忠诚的五凰尊,最卑劣的阴谋诡计明枪暗剑,还有最惨烈的战场硝烟,最彻骨的生死离别……且看她如何走过这坎坷艰难,与他携手天下!(群号:384289972)
  •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爱你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爱你

    呵呵,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遇到了一个大方的女孩。华丽的外表,不代表内心的强大,其实你的内心是脆弱的。一不小心的碰撞会让我遇见你!她有美丽的外表,清涩的笑容,,才会开始留意你!“桃花开了,你还能陪我去赏花吗?”难道是我还在妄想你守护那美好的誓言?
  • 寻爱少女大翻身

    寻爱少女大翻身

    根据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布丁去了一个大宅里寻找她的外婆,起初她以为外婆是这个家里的佣人,谁知道她的外婆,不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而且还是国际有名的相田企业的董事长。当布丁以为丑小鸭能变天鹅,灰姑娘也能成为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会在她身上真实呈现的时候,美梦马上被唤醒。如果她想得到地球人都梦寐以求的这一切——财富、名誉、地位的话,她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三个月之内,她必须完成比炼狱般还要艰苦的十项全能测试。
  • 青鸟沈沈音尘绝

    青鸟沈沈音尘绝

    她刚懂爱的时候,便被骗。她刚懂骗的时候,却被爱。十世轮回,他们相遇又分离,各自在劫中成长。十世之后,他们的故事又重新开始。一只爱吃甜食却不胖的青鸟和一个冷峻霸道的妖灵之间的爱恨情仇。总结:两只鸟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揭秘那些被演义的历史

    揭秘那些被演义的历史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这些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都是真正的历史吗?其实,历史可以“被”演义,真实可以被虚构,我们一直熟知的历史真实面貌并不是我们知道的那样,商纣王真的是千古暴君?赵氏孤儿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关羽“武圣人”的称号是不是够格?诸葛亮真的智冠千古?杨家将有没有评书里那么威风?和珅、刘墉和纪晓岚谁是忠奸?我们这本书,就是要揭开那些在长期流传中被扭曲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他们以历史的本来面貌,并进一步探寻这些误解产生的原因,从而尽可能地把历史的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为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正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诡域行者

    诡域行者

    普普通通的监测站为什么会频频出怪事?三个头的鬼喇嘛,死而复苏的天葬师,神秘的西藏禁书,悄无声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恐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倒下,没人看见他们怎么死的,真正的死因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谜团,那个叫伊娜的女人,到底是死人还是活鬼?她出现之后,本来平静的五号点振频率出现异常速度,那东西直奔而来!受伤的人嘶喊声音越来越猛!监测站就像被一只巨魔之手从地下连根带血地拔出,拼命晃动!它来了……
  • 续名医类案

    续名医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