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700000043

第43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5)

此诗出名却是由于苏轼的批评。苏轼在元祐三年(1088)写给儿子苏过的一篇短文中提到此诗:“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殆不可以当此。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中体也。”《评诗人写物》,《苏轼文集》卷六八。此前苏轼在元丰间贬黄州自作《红梅》诗中即对石诗表示过不满:“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诗集》卷二一。苏轼论诗重视“传神”、“写意”,具体到写梅,要求写出梅花“孤瘦霜雪”的品格和闲静高雅的意趣,而石氏“认桃”一联停留在梅花形似的较异认同,描写拘实肤浅,因而被反复诋议。苏轼这些论述,对梅花美的认识和咏梅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石延年的“认桃辨杏”、“青枝绿叶”云云,也就成了拘泥写实、刻镂形似的反面典型,经常为人们所提及。

4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中期激进的政治改革家,晚年罢相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其文学成就也较突出,诗与苏轼、黄庭坚齐名,古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集中颇多咏梅诗,重要者如七律《独山梅花》、《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临川先生文集》卷一〇、二〇。等。王安石长期居住的江宁,是重要的梅花分布区,王安石所咏多是这一带的梅花。王安石欣赏梅花的明媚冷艳之美,描写细切,对仗精工。如“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腊巧能装”《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三,《临川先生文集》卷二〇。,写梅花蕊黄蒂红,观察仔细,“能道人不到处”《遁斋闲览》,《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又善以美人作喻,如“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肌冰绰约如姑射,肤雪参差是太真”《次韵徐仲元咏梅二首》,《临川先生文集》卷二〇。、“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独山梅花》,《临川先生文集》卷一〇。等,都比拟贴切,形象鲜明。其五绝《梅花》最为脍炙人口:“墙角数枝梅,凌寒特地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六。惠洪《冷斋夜话》卷五记载此诗背景:“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曰。”这一记载是否可靠,难以遽断。就诗论诗,寥寥数语,草草素描,但细细品味,梅花之孤介、幽峭和高雅之气格跃然纸上。后两句袭用南明苏子卿“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语意,但苏氏只言“有香”,此诗称“暗香”,明确反其意而用之,先抑后扬,进一步突出了梅花暗香袭人的幽雅气质。南宋胡仔评论说:介甫“虽袭子卿之诗意,然思益精,而语益工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大概也是肯定这一点的。

5苏轼《红梅》、《和秦太虚梅花》、松风亭咏梅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文成就卓著。其在咏梅方面也是贡献多多,单就作品数量而言,较以往作家有明显增加,其中诗歌42首(《忆黄州梅花五绝》5首尚未计入),词作6首。形式上也多样化,有近体律绝,也有长篇七古,还有组诗。所涉梅花品种,除一般的江梅外,还有红梅、蜡梅这两个新兴的题材,另有题梅画的。苏轼对林逋咏梅高度赞赏,但对梅花的感觉比林逋的疏雅闲静之趣多有超越。苏轼笔下的梅花,或清新明丽,或朴素自然,或幽独飘逸,而其寄托的情感,也包含了宦海沉浮、生命漂泊的复杂体验和坚贞不屈、清旷超逸的气节情操等多种内容,显示了封建士大夫仕宦人生的丰富内涵。其中以《红梅》、《和秦太虚梅花》、《松风亭梅花》为代表。

《红梅》一题三首,通行的苏轼集编为元丰五年(1082)所作,时苏轼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诗题与诗文并没有写作时间的任何提示,窃意可能作于稍后任职汴京的元祐初年。其中第一首最为重要:“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诗集》卷二一。此诗有明显针对石延年同题诗的用意(诗中“诗老”,作者自注指石延年),且用了与石延年同题诗相同的韵,有明显的写作技巧探索的目的。苏轼不满于石延年“认桃无绿叶,辨桃有青枝”的写法,于是别出心裁,以拟人的手法加以演绎。诗人把红梅想象成一个冰容玉骨不入时的妇人,虽然打起精神强抹胭脂,但其高洁本性不变,事实上她不愿应春媚俗,那份艳色其实只是无端的醉态。诗人紧紧抓住红色的外貌与高洁的本性之间的矛盾大做文章,以“怕愁”、“自恐”、“故作”、“未肯”、“无端”等来演绎与时乖违、百般无奈而又百般不甘的心理。这一构思不仅坚持了梅花的寒峭品格,而且也使红梅的形象有了拟人化的生动演绎。这是石延年那种寻枝摘叶、比短较长式的形似刻划难以奏效的。想必苏轼对此诗也很自得,他把这首诗又改写成《定风波》词《全宋词》第289页。。诗歌关于梅花“孤瘦雪霜”品格之美、咏梅重在写“格”的观念以及拟人化的写“神”技巧,对后世咏梅都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苏轼诗集》卷二二。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秦太虚,即秦观(1049-1100),高邮(今属江苏)人,早年字太虚,元丰末改字少游。秦诗有《和黄法曹建溪梅花》,诗歌称赞友人黄子理风流多情,对景能赋,感叹韶光易逝,勉励其健步赏春,及时行乐。全诗感慨豪迈,清爽健举,是一首较成功的七古作品。诗中“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秦观《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全宋诗》卷一○五五。,点化梅花角曲之事,影略梅花凋零,感慨韶华易逝,情思凄楚动人。秦诗很得时人好评,苏轼门下诗人多有和作。苏轼此诗沿秦诗原意,写黄昏月下、雪中梅花,虽然月下之景是林逋早已采用的视角,但林逋重在写梅香,这里是即事写景,在江头春色一派繁荫郁然中特写梅花一枝挺然清美,景象明丽而生动。“竹外一枝斜更好”是人们激赏的写梅名句,后世论者不乏认为胜出林逋“暗香”、“疏影”一联的,其关键正如范正敏《遁斋闲览》所说,“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遁斋闲览》,《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细味来,苏轼此句的成功有两个要素,一是以翠竹衬梅,写出了梅之清秀娟俏,苏轼另有“竹间璀璨出斜枝”《红梅三首》其三,《苏轼诗集》卷二一。一语可参照;二是一枝斜引,写出了梅之幽独隽拔之神情。天才一言,影响之下,“竹外一枝”斜引的取景成了后世诗、画写梅最常见的题材和意象。

苏轼晚年贬谪岭南所作松风亭咏梅七古三首是他一生最寓身份经历而精心结撰的作品。诗作于绍圣元年(1094)。这年,苏轼一再受贬。始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南迁途中,责授建昌军司马,再贬宁远军节度参军,惠州(今属广东)安置。苏轼十月到达惠州,始寓居合江楼,十八日迁嘉祐寺松风亭,亭下有梅花二株,十一月二十六日诗人写下第一首《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继而自和二首:“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扫洒,鸟能歌舞花能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用前韵》)“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松明照坐愁不睡,井华入腹清而暾。先生来年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多情好事余习气,惜花未忍都无言。留连一物吾过矣,笑领百罚空罍樽。”(《花落复次前韵》《苏轼诗集》卷三八。)

第一首开篇所说春风岭上梅花伤魂,是指元丰三年(1080)正月诗人贬赴黄州,路过麻城春风岭睹梅伤怀的经历。此番与梅花又是谪路相逢,与14年前春风岭上的情景相比更为凄惨,惠州地近南海,蛮风烟瘴之地,而诗人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追往抚今,触景生情。在诗人感觉中,这盛开的梅花,一再在流放途中相遇,是人世无情而天道有意相酬的草木知己,因而倍感亲切。同时,这烟瘴中的梅花一如自己远谪而来,天涯沦落,因而心底充满了无限怜惜。诗中洋溢着物我知遇、相怜相慰于海隅瘴乡的浓郁情绪,梅花形象也披上了一层荒寒幽寂的色彩,浸透着诗人落寞苍凉的人生感受。诗人把梅花置于海边“蛮风蜒雨”的特殊气候环境里,同时又是在深更月下、参横斗阑、山村夜寂中携酒抚视,带有几分幽寻醉遇、魂牵梦绕的意味,加之“仙云娇堕”、“月下缟衣”、雪骨冰魂、“玉妃谪堕”等的比喻与渲染烘托,创造了一份荒寂凄清、幽冥惝恍、如梦如幻的境界。宋末陈著称赞道:“虽浣花叟于此动兴,犹未竟底蕴;孤山处士诗以收名,亦不过太平隐趣,卓哉玉局翁登大庾岭,寄罗浮村,炼成冰魂雪骨,世之人一追想及,毛发森洒吁止矣。”陈著《梅山记》,《本堂集》卷五○。比较林逋咏梅那闲静疏雅的意趣,苏轼诗歌想象激越,情感浓郁,富于意境张力,而梅花也成了神女仙姝、谪妃幽灵般玉骨冰魂、超凡脱俗的形象。后世咏梅诗中“月落参横”、“月下缟衣”、“玉妃谪堕”、“玉骨冰魂”一类词语和意境频频出现,都属苏诗意境的取裁化用。

诗中“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罗浮山下梅花村”、“耿耿独与参横昏”云云,旧注多认为使用了柳宗元《龙城录》中赵师雄的故事,此说并不可靠。苏轼三诗,自有其创作的内在逻辑,并无取材化用之痕迹。第一首起唱,从“昔年梅花”说起,转入流落复见。“松风亭下”四句正面写亭下盛开之花,也是先实后虚。“海南仙云”两句是写梅花光气袭人,设若是用赵师雄之事,也以改称“罗浮仙云”为宜。第二首“罗浮山下梅花村”之言,所指仍是松风亭下梅花,其所称“梅花村”,也是敷凑押韵而已,与后世认定的赵师雄遇仙之罗浮山梅花村无关。第三首咏花落,拟为“玉妃谪堕”,也是因题造语,与赵师雄遇仙之事更是了无似处。苏轼此三诗中有两处自注说明,一是“春风岭上梅花村”,另一是“绿衣倒挂”,前者是自忆往事,后者是当下所见飞禽,所指外人未必熟悉。设若诗中“罗浮山下梅花村”、“月下缟衣来扣门”是用赵师雄事,当时也属僻典,前此无人提及,又属惠州当地史实,苏轼自当加以说明。从苏轼个人咏梅诗的历史发展看,相关技巧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苏轼元祐六年(1091)在杭州和杨蟠梅花诗:“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相逢月下是瑶台,藉草清樽连夜开。明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苏轼诗集》卷三三。所写是月下所见梅花。苏轼擅写深更幽寻、月下独遇之景,见诸咏梅也多此类境界,而松风亭三诗正是这一情趣的自然发展。虽然有“海南仙云”、“月下缟衣”、“玉妃谪堕”、“奔月偶桂”之类想象,但也多属即景点染,略施形容而已,设若苏轼演绎赵师雄遇仙之事,当拟梅为仙,极情想象,如《红梅》诗所做。再从同时诗人们的反映看,苏轼松风亭三诗一出,举世激赏,但未见有人视其用赵师雄之事。如晁补之《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全宋诗》卷一一三一。谢逸《梅六首》其一:“罗浮山下月纷纷,曾共苏仙醉一尊。不是玉妃来堕世,梦中底事见冰魂。”同上,卷一三○七。对苏轼诗意极辞赞美,在他们心目中,是苏诗开创了罗浮幽梦的独特意境,苏轼是罗浮梦仙的主角。

6晁补之《盐角儿》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号归来子,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扬州(今属江苏)通判、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绍圣二年,因入元祐党籍,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通判,改亳州(今属安徽)通判。大约第二年春天探梅于当地社庙,写下《盐角儿·亳社观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全宋词》第559页。全词分四层,分别描写梅色、香之奇和幽雅、疏淡之风韵。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称赞此词:“不持寸铁,别开生面。当以梅花第一词。”虽然揄扬过当,但也反映了此词浅语白描、言直意赅的风格特色。

7周邦彦《花犯》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自然界不断探索、不断解密的过程。而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的。随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
  • 瑶石山人稿

    瑶石山人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末世的旅行

    我在末世的旅行

    安诺雨一度穿越,来到的居然还是末世。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抱紧路人的大腿。只不过,这条大腿好像粗的有些过分了。“等一等,这腿我不抱了!”————(第三稿重写版)
  • 都市极术鬼才

    都市极术鬼才

    【火热免费新书】街角一位带着墨镜的算命先生仔细端详着面前的祭晨:“小伙子,你身份扑朔,悟值看起来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慧根,更加没有无敌系统,就你这样还想称霸华夏国?”“人总归是要有梦想的嘛,不如来看看没有系统的我如何在都市混出一番天地?”祭晨笑的是那么的人畜无害。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兽血邪尸

    兽血邪尸

    当一个僵尸喝了上古神兽的血液会产生什么变化呢?来到异世界的僵尸会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呢?风云突起的大陆,动荡的时局,那把引发所有命运的无语神剑,神级高手的最终现身,欧之大陆的入侵,分隔两世的情人是否重逢,在背叛与感情之前如何抉择,一个小人物是否改变历史,这一切,尽在本书《兽血邪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面娇妻霸气夫

    千面娇妻霸气夫

    天狗食月,时空之门大开,异魂来。双十年华,一朝病逝?!她不过就是闷坏了第一次偷偷走出病房赏个月而已,有人神共愤到心脏病突发猝死的程度了吗!一朝穿越,变为八岁孩童?!老天爷你能够再坑点吗!她,调皮可爱,爱耍恶作剧,一手变脸神技出神入化,只想一人无忧潇洒闯江湖;他,残暴嗜血,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用尽心机只为一雪血海仇;“美公子”是他,一双桃花眼微眯薄唇轻勾,天下女子就心甘情愿为其倾倒;“魅”女子是她,一对美艳凤目上翘,火焰红唇轻扯,取人性命不过弹指间。原本不应该有交集的四人,却因为背后的黑手被绑在了一起,爱恨情仇。武林大会、暗夜门,他和他的身世出现;五毒苗疆、天机门,她和她的存在原来只是一场阴谋的产物。蛊、毒、妒,万千思绪,蛊惑着脆弱的人心。是绝逼深情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悲情绝恋最能打动你的心?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一切都自己的心决定。精彩片段:“我不要我不要我就不要嘛﹌,汤药太苦了!况且我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喝汤药只喝补品行不行?”某三对心软的果果继续着温柔攻势。“要不要我像上次一样喂你啊?”还没等果果回答,坐在不远处喝茶的落叶就抢过了话头。“呵呵,这汤药对我的伤口还是很好的,喝多了以后觉得其实还是蛮好喝的嘛!”说完三三就一把抢过果果手中的汤药喝了个底朝天。狠辣篇:一、“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女孩惊恐地拍打着身后纹丝不动的石门。“不是说饿了吗?那就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吃饭的价值了。你现在所处的的‘万蛇洞’,只要你将里面所有的蛇都杀光了你才能吃饭哦。顺便说一句,虽然我好意特地放了些没毒的蛇进入,但它们可是都是些饿了很久的吃肉动物哦,所以你不杀死它们它们也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好吧,让我看看你究竟有没有活下去的价值吧。”如蛇一般毫无温度的话语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还没有停止,女孩就听见了身后传来的密集的“丝丝”声。回头一看,成千上万条吐着血红芯子的蛇正快速向她靠近。新人新坑,但保证坑品。简介小白,欢迎跳坑多给意见!^ω^
  • 天族帝妃

    天族帝妃

    她,本是真命凤凰,三万年前,因神魔大战灰飞烟灭,三万年后,寄伏羲琴重生归来。下凡历劫,成为东启公主,在醒来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即将要去北镜和亲。在和亲的路上被宫默北掳走,两人一同游历江湖,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在得知宫默北的真实身份后,她,又会如何抉择呢?回到神界后,再次知道了凡间的宫默北竟是天族太子,她,又会如何选择呢?······
  • 吴斌:中国最美司机

    吴斌:中国最美司机

    浙江省杭州长运公司快客司机吴斌同志在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砸中吴斌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完成了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确保了车上25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而自己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生命。吴斌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被誉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平民英雄”、“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吴斌:中国最美司机》是一部学习宣传吴斌英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良好教材。《吴斌:中国最美司机》作者孙侃以深入的采访,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再现了吴斌的成长历程和壮举瞬间,描述了英雄产生的生活背景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