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700000009

第9章 北宋:梅花文化象征的生成(2)

栽培品种的兴起是观赏梅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观赏梅花虽然可以追溯到西汉乃至于春秋、战国之际,相传汉代刘向的《西京杂记》中已有多个梅花异品的记载,但汉、魏以来的近千年里,梅花品种几无新的发现,长期以来人们所说的梅花只是一个笼统的物种,并未形成明确、具体的品种概念。而进入宋代,梅花出现了明确的栽培品种。李格非《洛阳名园记》称“洛中园圃,花木有至千种者”,“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李格非《洛阳名园记》,《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五。。诸花连言并举,不无夸张之嫌,但北宋中期汴、洛两京地区梅花品种不断增多却是事实。当时主要流行所谓“四梅”,即四个品系:单白(江梅)、红梅、多叶(缃梅)、蜡梅。汴京城南王直方家私园、洛阳邵雍宅园均如此饶节《赋王立之家四梅》,《全宋诗》卷一二八六。邵雍《和宋都官乞梅》:“小园虽有四般梅,不似江南迎腊开。”《全宋诗》卷三六八。。除这四大品种外,据《王直方诗话》、邵雍、黄庭坚、饶节诸家诗、《曲洧旧闻》、《邵氏闻见后录》等材料排比,北宋中期以来有明确记载、品题的梅花品种还有:早梅《洛阳名园记》大隐庄庾岭梅种,《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五。、椒萼、绿萼朱弁《曲洧旧闻》卷三。、消梅《王直方诗话》,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上册第109页。。在南方,仁宗皇祐五年(1053)、至和元年(1054)间梅尧臣等人在其故乡宣州(今属安徽)灵济王庙发现复瓣型江梅“重台梅”梅尧臣《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全宋诗》卷二五四。。综上,整个北宋时期至少已有九个梅花品种。其中红梅深浅不一,可能又有多种饶节《赋王立之家四梅》:“红梅拂晓妆,深浅自有体。”《全宋诗》卷一二八六。。人们采用野生移植、嫁接繁殖、异地引种等方式积极发展栽培品种,发掘观赏价值。这与汉魏以来栽培品种蒙昧不分的局面相比,显示了观赏兴趣的高涨和栽培技术的发展请参阅程杰《宋代梅品种考》,《梅文化论丛》第88-106页。。这是宋代梅文化走向繁荣兴盛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得以高度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苏轼的作用

继林逋之后,对梅花欣赏产生重要影响的当数苏轼。苏轼是当时主流文人即封建官僚知识分子的杰出人士,因而对梅花不具林逋那种丘壑隐居、幽芳自赏式的僻好。同时其一生宦海浮沉,生活动荡,很少有持续稳定的家园闲居,因而也不可能留意梅花的圃艺种植。苏轼与梅花之间多是四方宦游随遇赏会的机缘,其对梅花欣赏的贡献主要出于文学家的感遇咏物。苏轼现存咏梅诗42首、咏梅词6首,这一数量在北宋文学家中首屈一指,由此可见苏轼对于这一题材寄予很大的热情。作为艺文大家,经历丰富,才情充沛,手眼不俗,对梅花的审美认识自然是不同凡响。具体说来,苏轼的贡献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梅格”的提出

“梅格”即梅花的品格神韵。苏轼在《红梅三首》中明确提出了这一观念。《红梅三首》其一:“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诗集》卷二一。红梅是梅中另类,花期稍晚、花色红艳,都与桃、杏近似。北宋初期人们对红梅所知甚少,尤其是当时的北方人,赏梅的机会本就不多,红梅更是罕见,因而常把红梅与杏花相混淆。如何加以区别,宋仁宗朝的著名诗人石延年《红梅》诗中有这样两句:“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说,红梅与桃相比不如其花期有绿叶映衬,而与杏相比又多了一份青枝条秀之美。从植物学的认知来说,这不失为简明的经验之谈。但以诗歌的艺术标准说,这又是极其浅拙的笔法,是只认“形似”而不求“神似”。苏轼把这种辨枝认叶的方式斥为村学先生给小儿所讲的本草一类课程。苏轼认为,诗人写物贵在写出此物独具、不可移夺的气质神理,林逋“疏影横斜”一联就是成功的典范,它“决非桃李诗”《评诗人写物》,《苏轼文集》卷六八。。具体到红梅,苏诗告诉我们,桃杏之色只是其虚与应俗的外表,内在不失的是梅花固有的本色,也即所谓“梅格”。这是红梅与桃杏的根本区别。在这里苏轼通过红梅“神似”特征的思考与描写,明确提出了“梅格”即梅花本质特征或格调神韵的概念。

从苏轼《红梅三首》及同期前后其他一些咏梅诗可见,他欣赏梅花这样一些特征:首先是清新娟俏之美,“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秦太虚梅花》,《苏轼诗集》卷二二。,“竹间璀璨出斜枝”《红梅三首》其三,《苏轼诗集》卷二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的梅花草棘间”《梅花二首》,《苏轼诗集》卷二○。,给人一种清娟明媚的感觉。其次是素雅自然之美,如称梅花“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苏轼诗集》卷三三。。再次是孤瘦冷峭、幽独高雅之美,诗中“玉雪”“冰肌”《西江月·梅花》,《全宋词》第284页。、“孤瘦雪霜姿”《红梅三首》其一,《苏轼诗集》卷二一。等措语所表即是。核心在第三点,“孤瘦雪霜姿”是梅花形象的灵魂所在,也即梅花的“格”之所在。

宋代文学批评和美学思想语境中的“格”,不是一般“神似”、“气韵”的意思,也即不只是一般的审美特征,这是任何事物在在都有的。“格”指称的是一种别致的风格,强调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格调。因此它主要不是特色有无的概念,而是一个品位的高下。所谓“梅格”,说的也即梅花超越春色流辈的独特风致。因此在具体的描写中,苏轼主要采用两种手法:一是对比反衬,以红梅的“貌”反衬其“格”,以“桃杏色”反衬其“雪霜姿”,达到标举其格调的目的;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以人格的外柔内刚、貌俗气贞及其心理上种种无奈与不甘来拟喻红梅的精神气格。这些写法大大强化了梅花超迈脱俗的神韵,包含了更鲜明的主观寄托色彩,与林逋“疏影横斜”的闲淡意趣相比,高雅幽峭品格之象征意义大为明确。

苏轼是宋代文艺新思潮的杰出代表,他在诗歌和绘画领域积极主张“传神”“写意”,反对拘执“形似”“法度”,追求一种心智了然、挥洒自如,既妙契物理又洽畅人意的美学风范,影响极其深远。他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苏轼诗集》卷二九。,几乎成了诗画领域最流行的口号。而咏梅正是其美学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关于梅花美在其“格”,写梅当写“格”,梅格“桃杏当不得”,梅花美在“孤瘦霜雪姿”等观念体认代表了当时梅花审美的最新认识。苏轼这些观念不仅见于咏梅作品中,也见于与门生友人的日常闲谈讨论中。这说明到苏轼这个时代,梅花已不只是林逋那样的个人爱好,而成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苏轼的影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二)迁客情怀的寄托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的咏梅作品大多作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贬谪黄州(今属湖北)之后。此前苏轼诗中写得较多的是牡丹、杏花等。元丰三年初春在由京城前往贬谪地的途中,一处荒山幽谷、细雨飘零中的梅花给苏轼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此后苏轼与梅花便存有一份故交知己的情结。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几起几落,他把宦海浮沉、感遇荣衰的深沉复杂体验带到了咏梅之中,梅花成了其漂泊人生,尤其是贬谪生涯即遇成欢、深心爱赏的有情草木、芳菲知己。这种强烈的移情寄托,使梅花获得了更多世情历炼的苍凉体验和幽怀寄托的理想色彩。

绍圣元年(1094)贬放惠州松风亭下所作三首咏梅诗(《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再用前韵》、《花落复次前韵》《苏轼诗集》卷三八。)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苏轼以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情来感遇瘴海梅花,梅花被写成了谪堕的玉妃、海角天涯飘荡无依的深林幽魂。这是《红梅三首》拟人手法的延伸,芳草美人比兴寄托色彩更为浓烈,同时也切合自身天涯迁客的实际处境。与早期不同的是,苏轼选取的是山村夜寂、参横斗阑之际的梅花,笼罩在一片荒寂凄清、幽森迷离的气氛之中,并且用“仙云娇堕”、“月下缟衣”、雪骨冰魂之类空灵幽独的形象来加以比拟烘托,更是渲染出一番如梦如幻、幽情惝恍、超凡脱俗的意境效果。正如宋末的陈著所称赞的:“孤山处士诗以收名,亦不过太平隐趣,卓哉玉局翁(苏轼)登大庾岭,寄罗浮村,炼成冰魂雪骨,世之人一追想及,毛发森洒吁止矣。”陈著《梅山记》,《本堂集》卷五○。这种深更月色中缟衣怨魂般的比拟描写,呈现出比“疏影横斜”远为空灵超逸的情调。苏轼同时的《西江月》词进一步把梅花喻为“玉骨”“仙风”《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全宋词》第284页。,南宋流行的赵师雄罗浮山月下梦遇梅仙的故事,完全可以视为苏轼这一诗境的延伸发挥。透过这一形象,诗人在作品中反复自况的“幽人”形象及其志洁幽独、逸怀自恣的性格意趣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境界又渗透着诗人天涯沦落而又不甘沦弃的潜在落寞和迷惘。这是一种“骚雅”复合型的梅花境界,对应着封建文人积极入世无奈饱受磨难,抗志高远而又不免自处孤寂的普遍境况和心理,因而具有撼人心魄、引发共鸣的力量。苏轼松风亭三诗当时便赢得一片喝彩,人们的唱和之作更是相沿不绝。如果说“梅格”的提出重在诗法理论的指揭,明确了梅花审美的基本原则,那么这种幽人谪怀的寄托进一步提升了梅花形象的格调,同时也大大拓宽了梅花比兴寄托、抒情写意的视野,丰富和深化了梅花审美感受和艺术创造的方式方法。苏轼感遇咏怀、深情寄托的咏梅方式成了后来诗人不断效法的模式,其谪仙怨魂的比拟、凄然幽森的气氛烘托、深更月下幽寻梦萦的意趣成了后世诗家心追手摹的境界。

四、绘画中梅花形象的兴起

北宋时期梅花审美的另一重要发展是绘画中梅花题材的逐步兴起,最终导致“墨梅”这样一个文人画类型的出现。

画中梅花的出现至迟可以追溯到东晋谢安营建新宫时的建筑装饰画,即所谓“梁花画早梅”阴铿《新成安乐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450页。,中晚唐花鸟画兴起,从有关记载的折枝花或四季花鸟中的冬花可以发现梅花的形象。由五代入宋,花鸟画进一步异军突起,与山水画一道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其中梅花题材的作品增长优势尤为明显。北宋后期编撰的画史资料《宣和画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较为清晰的记载。

《宣和画谱》序言作于徽宗宣和二年(1120),画谱叙录了徽宗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主要是唐五代北宋231位画家6396幅作品,分道释、人物、宫室、山水等10门。其中花鸟门记载46家2786轴画作,数量居诸门之首,而且都是唐以来的作品(《宣和画谱》所谓“花鸟”是一个较为狭义的概念,另有龙鱼、驯兽、墨竹、蔬果等门,这些题材在后世统归广义的花鸟画类)。这些花鸟作品中,有16位画家的54幅作品题目中含有“梅”字,这占花鸟画家总数的348%,花鸟画作品的193%。从时代分布上看,梅花题材的画家和作品数由唐入宋在不断增长。具体时代分布如下:时代画家作品唐代33五代516北宋835

如果我们把梅花与牡丹两种题材加以对比,梅花题材演进的趋势更为明显。在《宣和画谱》花鸟门的五卷中,画名中含有“牡丹”(包括“魏花”等牡丹品种名)的作品有146轴,出自16位画家。在记载唐五代画家的卷一五、一六中牡丹题材作品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记载北宋早期的卷一八中,梅与牡丹趋于平衡。而记载北宋后期的卷一九中,梅花作品数量开始占居优势。依时代先后为序,主要画家牡丹与梅花作品数量对比见下表:时代画家花鸟作品总数画题含牡丹

的作品数画题含梅花

的作品数唐边鸾3331五代黄筌(蜀)349100黄居宝(蜀)4140滕昌祐(蜀)6593徐熙(南唐)249404徐崇嗣(南唐)142111唐希雅(南唐)8805北宋黄居寀332460赵昌154127易元吉24521崔白24135崔慤6703赵士雷5102吴元瑜189114

不难看出,在单个画家的作品中,梅花之作的数量和比重都在明显增加,而牡丹则相应地不断减少,典型地反映了唐宋之际牡丹与梅花地位的盛衰消长。

同类推荐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历史的经验(增订本)

    历史的经验(增订本)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用现代话讲,就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为总结关于谋略的历史经验,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就中国古代谋略做了一次系统讲析。本书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精华,参以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实例,论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将近一百五十则历史故事,铺注于原经文之后,供读者经史相参,从中悟得创业待人的道理。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热门推荐
  • 将青春活成传奇

    将青春活成传奇

    这是一本致力于探寻和聆听的心灵圣经,只写给不甘平庸相信奇迹的人间跋涉者们。它将见证在经济大潮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需要那些仰望星空怀揣梦想的追梦之士。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就不难发现作者朴实真切的博大感情和追求真善美的坚定信念。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文学追梦人实在不多见。该书不仅激励自己,更激励那些跟我们一样迷茫的人。告诉自己:即使再艰苦的人生,一个人也可以坚强地活下去,并可以把青春活成一种传奇……
  • 你好,仲锦

    你好,仲锦

    一觉醒来仲锦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末世,为了找到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仲锦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究竟自己丢失的记忆是什么,她又到底是谁?
  •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全书共分为《巴金研究论稿》《巴金研究论稿续编》《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三辑,主要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巴金文学思想研究的专题文章。在现当代作家中,巴金是独具一格的,从青年巴金到晚年巴金,尤其是“随想录”的出版,更是他思想的一次闪亮。这本书是作者全方位深入研究的成果,展现了一个多面相的巴金,堪称一本真正的“巴金评传”!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造个武器来玩玩

    造个武器来玩玩

    这柄恶魔之剑是我三岁时候锻造的,星际兵器排名69位;这盔甲是我三岁半弄出来的,也就排个第2位;“老头儿,为什么他们会说我这是炼金术,又说我这是魔法?”我问老头。老头说:“可能你是创世神转世吧。”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模式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模式

    本书中列举了麦当劳的情感营销、伊莱克斯的亲情化营销、花旗银行的直复营销、马自达汽车的“文化营销”模式、宜家的品牌体验营销等成功鲜活的事例,其背后隐藏着可探寻的营销模式和规律。500强用的营销模式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模式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营销模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说哪种模式是最好的,但最佳的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那种方式。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也许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也许是成功的管理理念,也许是成功的产品等。
  • 乾坤九环珠

    乾坤九环珠

    自小深重天虫蚀心草剧毒,无缘习武,却在无意之间找齐了神奇的乾坤九环珠,并因此领悟了玄风冰魄掌以及醉里踏云的轻身功法,又在日后逐渐领悟灵魂四绝技——聪耳,魄瞳,梵音,灵鼻。但…天上会掉馅饼吗?掉下来的只会是陷阱吧!
  • 神级天骄系统

    神级天骄系统

    神技盖北澜,剑气冲南耀。破千军,洞玄机,方为天骄!
  • 星罗万相

    星罗万相

    漫天星罗棋布,世间包罗万相。古有修仙得道,今有借法相参悟自然之道。道不同,却殊途同归。这是一片法相的世界,无论是天精地怪,还是花草树木,只要拥有灵性,便会产生相晶,修炼者通过特殊法门将之吸纳,便可获得对应的法相。法相妙用无穷,绚丽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这里充满了爱恨情仇,这里……是不一样的玄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