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800000003

第3章 Ⅱ哲学家们想些什么问题?(1)

上篇:关于这个世界

我已经说过,哲学家都像大孩子,他们想的问题其实和你想的问题很相似。你与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止不住的惊奇。不同的地方则在于,他们大都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比一般大人学到的还要多。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在惊奇,你长大了就不一定会是这样。

首先让你和哲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个世界和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比如:据说蝴蝶天生是色盲,那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漂亮的斑纹?据说蝙蝠天生是瞎子,它们是用超声波感觉到洞中岩壁的存在的,那它们感觉到的岩壁会和我们看到的岩壁一样么?如果不一样,那么岩壁真正的样子到底是像蝙蝠感觉到的那样,还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据说天上的星星有些离我们很远很远,从它们那里发出的光要走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才能到达地球,进入我们眼里,也就是说,我们看见的只是它们几十万年前甚至几百万年前的样子。也许它们已经消失了,我们却还能看见它们,而它们还存在的时候,我们却看不见它们。那么,说它们存在或不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世上从来没有龙,可我们却知道龙是一种什么东西,一个从来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又会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些问题一直追问下去,人就不得不进入哲学思考了。

不过,从你发问到哲学家发问有时候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我们不妨来试着走过这段距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假想你正跟一个大人坐在一块儿聊天,不断地对他提出问题。而我呢?其实也坐在你旁边,忍不住时就会插起嘴来。对了,这个大人叫什么名字来着?反正是假想的,我们就胡乱给他取个名吧,比如说,就按扑克牌叫他老K,同意了?

一还是多:从一张纸说起

拿一张纸来,这纸既没有孔又没有缝。如果你想用什么东西穿过这张纸(比如用针),除了戳破它就没有别的办法。可是,如果你在这张纸上滴一滴水,一会儿工夫,纸的两面就都湿了。这时候你就问:为什么水能穿透纸呢?

老K学过物理学,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他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比构成纸的分子(纸不是单纯由一种分子组成)之间的距离要小,所以它们就钻过去了。

你开始感到惊奇:这么说,整张的纸其实不是一整张,它中间实际上有许多小孔么?

回答:是的,只不过这些小孔太小,你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你更加惊奇了:如果这张纸有许多小孔,那我面前的桌子,我对面的窗玻璃,还有工厂里的那些大铁板恐怕都有许多小孔吧?你想,它们不也是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不也是有距离的么?

回答又是肯定的。

你显然是个喜欢想事的孩子,以下联想在你那里很快就产生了:那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我们看到的这张纸就不是一整张,而是数不清的、彼此之间有距离的小颗粒在那里待着或者动着?

老K高兴了:对呀,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一回你真的惊呆了,因为你突然想到: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彼此相隔很远,可是,假如有一个比我们的宇宙还要大的巨人从宇宙之外看过来,我们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既没有孔又没有缝的实心球,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纸一样?

老K有点犹豫,他说:不可能有这种巨人。

可你不依:假如嘛,假如有呢?

老K想了一想,说:很可能会是像你想的那样。据我所知,构成分子的是原子,原子与原子之间也有距离。构成原子的又是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一个原子就很像一个太阳系,而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它们自身的大小来说)其实比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要大。可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空着的那段距离。

我插嘴了:古希腊有个叫巴门尼德的哲学家就说过,如果我们的思想能直观整个存在(也就是把整个宇宙放在我们对面来看),我们看到的存在就是一个大球。听见了没有?你提的问题哲学家们想过。还有,近代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曾经这样来想这个问题:假如我们的红血球(你知道,我们身上的血液是由许许多多红血球和白血球组成的)上生活着一些能看能想的微小生物,在它们眼里,其他红血球和白血球会不会像是一些红色或白色的星球呢?斯宾诺莎从这种想象里看到了许多哲学问题,我想先提出其中的一个。按照哲学家们的表述就是:世界是一还是多?如果只听这句话,肯定会觉得又枯燥又难懂,可是顺着刚才的思路想,这问题就有几分有趣了。你可以把问题换成:宇宙究竟是由许多星球连成的一个整体,还是一群互不相连、互不相干的星球呢?

现在你可以说:哲学家想过的问题我也想过。

本质与现象:像什么样子?

你好像对我插嘴说了那么多不太满意,觉得我打断了你的问题。你又说:我们看到的宇宙是一个样子,那位巨人看到的又是另一个样子,哪一种样子才是真的?

老K说:我不知道哪一种是真的,因为我不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

你眼睛一亮,觉得这回问题要问到点子上了:你是不是说,世界有一种本来的样子?

老K倒好像没觉得这问题有多重要,他漫不经心地说:应该有吧,它总不会什么样子都没有吧?

你于是急不可待:那么,会不会有一种眼睛,能看

到世界的本来样子?

我看出你的问题其实离哲学只有一步之遥了,我说:哲学家们就是想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他们之所以选择了“本质”这个词,我想是因为“样子”这个词太多地与我们的眼睛连在一起。世界上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眼睛,用眼睛看时又有那么多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肯定会千差万别。哪一种样子是真的,的确非常难以判断。不过,打个比方说吧,蝙蝠所感觉到的岩壁和我们所看到的岩壁在“样子”上肯定很不相同,但无论是蝙蝠还是我们都不会把岩壁误认为是(比如说)棉花,否则早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我的意思是说,任何一种“样子”都不会只是由我们的感觉器官造出来的,它毕竟是某种东西的“样子”,肯定与那种东西的性质有关。“样子”随着眼睛构造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性质”却是不变的。这种不变的性质就被称为“本质”,那些千变万化的“样子”则被哲学家们称为“现象”。因此,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相关联,哲学家们还追问“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有趣的是,古希腊有几位哲学家在问这样的问题时最接近你的问法,因为他们几乎把本质就看成了“本来样子”。他们有的人把世界的本质说成是水,有的则说成是火,其他东西全都是水或火变化了的样子。

可知还是不可知:有没有这样一种眼睛?

你也不耐烦了,说:可是我刚才提的问题你们还没有回答呢!我是问,会不会有一种眼睛能看到世界的本来样子?

老K这一回抢着回答了:不大可能有这种眼睛吧。你想想,这种眼睛的构造会有多复杂,它既要像天文望远镜,又要像显微镜,还要像X光透视仪……我们没法想象有什么眼睛能同时具备这么多功能,因为它们在构造上会互相冲突。

你当然不会对这种回答表示满意,你说:我不是问会不会有一种眼睛能同时看到用不同眼睛看到的各种样子。比方说吧,在一个哈哈镜展厅里如果放有一面平常的镜子,我们难道不会认为那面平常镜子里的形象就是自己的本来样子吗?在各种动物的眼里,世界有各种样子,可是其中有一种却是它的本来样子,这不可能么?

老K说:你这么讲,我倒不敢斩钉截铁地说一个“不”字了。不过,问题也许在于,人的眼睛好像并不恰好就是这种眼睛。前面已经说过,你看到的纸是一整张,但其实它却有许多小孔。所以,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神话,说神怪的眼睛能看到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识破人所不能识破的假相。你想想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就能明白了。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真假猴王最后打到如来佛面前时,如来佛根本不是用眼睛辨认他们的真假的,他心里早就知道了。

这一回你可兴奋了:我就是这个意思!不一定非得用眼睛看不可,我说眼睛也只是打个比方。我想问的其实是我们是不是能知道世界的本质(你刚刚学会用这个词)?

好家伙!这一回你提的问题简直就跟哲学家的说法一模一样了!我忍不住赞叹道。

你继续兴奋地说:我看不出纸上有许多小孔,可是科学家就让我知道了这一点。神话故事里说只有神才能知道的东西,才能辨别的真假,现在人依靠科学都能办到了,有些比神话里还神。比如说,天文望远镜就比传说中的千里眼要看得远,而且是远得多。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已经具有看到世界真面目的“眼睛”了呢?

既然你已经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哲学问题,我就不能保持沉默了。“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近代哲学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恰恰是因为近代以来科学高速发展,人类取得了太多知识的缘故。知识从来就有真有假,把假猴王误认作真猴王的事经常会发生。知识多了,辨别真假知识的需要就更为迫切。不仅如此,近代科学知识的增长使得人类的自信心也在空前增长,有好长一段时间人们觉得人类不仅有能力逼得世界“原形毕露”,而且因此就有能力控制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这就引起一些哲学家的怀疑与忧虑:我们真的有这样的能力么?就说科学方法吧,一般人总相信:只要严格地依照科学方法就能取得真知识。可是科学方法并不仅仅意味着正确地使用精密仪器,还需要正确地使用我们的感觉与思维,因为你必须用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来观察,还必须依靠思维活动来作出分析、归纳、综合等,才能得出结论。什么叫正确使用呢?科学仪器是人造的,人可以规定它们得到正确使用的方法;感觉与思维都不是人造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哪一种使用方法是正确的呢?还有,科学仪器的功能总是有限的,任何一种仪器都只能适用于一种或几种目的,感觉与思维难道就没有不能适用的地方?或者说,感觉与思维就没有不可能达到的目的?我是说,感觉与思维自身也许就有缺陷,用科学仪器也没法弥补的缺陷。尤其对于思维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迄今为止,科学仪器一般只是在弥补感觉器官的缺陷。最后,科学仪器必须经常受到检验,即便如此,也还常有出错的时候。那么,感觉与思维呢?我们检验过它们吗?如果要检验,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检验呢?哲学家们打定主意,要从根本上来检查一下我们的感觉与思维,也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认识能力。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能同意“这世界根本不可知”的看法,但他们也很少有人认为人类有能力完全彻底地认识这个世界。因此,他们大多把注意力放在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度这一点上。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叫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是真知识?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人可以取得真知识?等等。应该指出的是,当代科学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谈到了科学本身的限度。

有与无:想一想“太空”

你大概觉得我已经把问题扯得太远了。你宁愿回到我们的出发点,那里还有许多疑问哩。于是你又问:一张纸,如果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一整张,而是像我们知道的那样有许多小孔,而且,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大,它实际存在的情况就不仅仅是有一些小孔的问题了,恐怕空着的部分比有东西的部分还要大呢。反过来再看看宇宙太空就知道了,空着的部分不是比有东西的部分大得多么?

老K觉得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他不明白你想问的是什么,我也有点不明白。

你急了:空着的部分这么大,我们怎么还能说有一张纸,有一个世界呢?你想想,所有的星球说到底都是由彼此距离很大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和电子中间也许还有空着的部分,它们也不见得是绝对实心的小球呀。要是我们能看见所有这些空着的部分,整个宇宙不就是空茫茫的一片,至多只有丁丁点点、稀稀疏疏的小颗粒了吗?可是,这张纸又明明白白地摆在我面前,我还可以在上面写字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说呀!

老K被你说得头发晕。他觉得你想得太玄了,不知该对你说什么才好。我却看得出来,你已经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在表达你的惊奇了。哲学家们把你的惊奇表达为: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爱把存在理解为占据了空间,而且是满满实实地占据了空间。什么地方空着,我们就会说:那里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是不存在任何东西。但有时候我们会说,有一个宇宙太空,这里的“有”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我们说“宇宙存在着”的时候,总是包含了“太空存在着”的意思,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把宇宙看作太空的。举一个例子就清楚了,我们常常把想象中的外星人叫作太空人而不是宇宙人。然而,如果太空是“存在”,那么,不存在、没有又

是什么意思呢?当然,哲学家们在对存在表示惊奇并追问存在的意义时,想到的方方面面比我现在说的要多得多,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更多地想到了时间。时间是一个使哲学家们更为头疼的问题,但说起来太复杂,我就不去说它了。好在“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的任务只是选一条路把你带到罗马城。至于罗马城里都有些什么,我把你交给另一个导游先生,让他去告诉你吧。(有另一个大人在给你写另一本书哩!)

生与灭:碰了一下“时间”

你好像并不急于进罗马城,倒宁愿把通向罗马的道路都走一遍。一个新的问题又从你嘴里冒出来了:我现在一把火把眼前这张纸烧了,这张纸就再也不存在了。可是,老师告诉我们说,有一个定律叫物质不灭定律,那意思是不是说,这张纸里的原子并不会因为这把火就再也没有了呢?

我发觉你已经盯上我了,提问题都不再对着老K提。我回答说:你的理解完全正确,这张纸中的所有原子,一个也不会消失。

你笑了,觉得我已经落入你的圈套:这岂不是证明,真正存在的只有原子,而绝不是这张纸?

我有点慌了:话可不能说得这么武断。的确有一派哲学家的主张与你的讲法相似,(小家伙,你可别得意!)例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过原子论。不过,你的说法好像包含了一种假定:只有不生不灭也即占据了全部时间的东西才是真正存在的。为了把事情说得更清楚,我想我得给你讲讲哲学家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实在?“实在”这个词的意思,简单讲就是你所说的“真正存在的”。如果说只有不生不灭的东西才是实在的,那就至少还有一样东西跟原子一样实在,我说的是这整个世界。你说这整个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当然没有错。可是,我们已经说过,原子组成世界的方式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彼此毫不相干地堆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世界于是就好像是一个万花筒,本来只有一堆碎玻璃,我们却把它看成了一朵花;另一种可能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确实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于是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这世界就有可能真是一朵花(说它是花当然是比喻)。如果真实的情况是后一种,说世界整体是实在的就没有错。而且,那各种各样的(原子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是实在的呢?要知道,哪里有原子,哪里就有原子之间的关系。我这样说怕是要把问题搞复杂了,但这不能怪我,是你逼的,因为你说话的方式已经太像一个小哲学家了。

你没有理会我的恭维,却狡猾地笑了:你刚才说的,是另外一些哲学家的看法?(我点了点头)那么,你自己的看法呢?你能同意我的说法么?

我略微平静了一些:我恐怕也不能同意你的说法。打个比方说吧,我已经活了40多年,如果有人告诉我说,我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我只是我身体内所有原子活动的一个场所而已,你说我能不能相信他?

你开心地大笑: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你讲的哲学让我有些害怕,觉得好像什么东西都变得不是真的了。

我已经完全平静了:哲学的第一个任务恰好是要把握住“真”。追问“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实在”,都是在追问“什么是真”。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只是在给你讲哲学家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思考。就仿佛哲学家们把整个世界放在自己对面来看、来想。但实际上哲学家们却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这一点好像被我忽略了。其实我是故意的。我的想法是,一旦考虑到哲学家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我就该给你讲哲学家们关心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或者应该更正确地说,该给你讲哲学家们思考问题的另一种角度了。在这种角度上,哲学家们不能忘记的一件事是:他们是人,是有生有死的人。而这些问题将在下一篇中再讲。

你又回到了孩子的状态,不再像一个小哲学家了:你是说,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哲学问题你已经讲完了么?

我回答说:当然远远没有讲完。我只是说了哲学家们关心的几个重要问题,让你对哲学家们到底在想什么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这些问题相关联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有些是你想过的,有些你还没想过,还有一些是你必须学到一些知识之后才有可能想到的。

下篇:关于我们自己

从现在起,我要给你讲第二组问题,这一组问题都与人有关。前面讲过,哲学家们把世界放在自己对面时,总是惊奇不已,提了好多你也想过的问题。但当他们想起自己也活在世界之中时,就不仅仅是感到惊奇了,有时候还会觉得苦恼。这种苦恼,许多大人都会有,因为大人们烦心的事情比较多,时常会闹不明白:“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大人来不及细想,总是想办法自我排遣,比如打打牌、喝喝酒、看看电视什么的,然后便继续忙自己的去了。烦心的事情过去了,开心了,也就更不会去想了。哲学家们却不同,他们逮住了这个问题就不放手,又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有哲学家说:“哲学是苦闷意识的产物。”这话你现在听上去有些深奥,因为你还不明白人活着干吗会觉着苦闷。但是,哲学家们(还有其他一些大人)并不是在自寻烦恼。相反,有许多哲学家是非常达观的,他们像你一样热爱生活,觉得活着真好。但他们是爱智慧的,往往认为有智慧地活着比糊里糊涂地活着更好。因此,他们不仅想弄清楚世界的真实面目,而且想弄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意义。许多哲学家认为,弄清后一个问题比弄清前一个问题更困难也更重要,而且更需要智慧。于是,“认识你自己”这条古训就成了许多哲学家终生努力的目标。

在这一点上,你与哲学家的距离就要大一些了。你的眼睛此刻还是向外看的,看世界(世界真奇妙!)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琢磨自己?而且,你有一个长长的未来,自己在未来会是什么样儿,现在的你哪能知道?再有就是,你的吃穿住行有爸爸妈妈操心,你很少有烦恼,也就用不着多想自己。不过,要让你懂得哲学家们在这件事情上都想了哪些问题也并不是太难,因为有些问题在你心里至少是闪现过的。让我们来试一试,但这回我不准备再请老K帮忙,而是改由我来问你。

同类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这本书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试图提供一个正式的定义或完整的答案。作者从哲学的批判性和建设性这两个概念着手,将哲学比喻成一条小溪,自己在溪边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条理清晰地漫游,通过对客体本质的讨论,进入因果联系和变化的讨论,接着是目的和道德行为,判断、真理,以及形而上学的最终问题。《哲学九讲》从约翰·洛克、勒内·笛卡尔开始,沿着两位欧洲伟大思想家的足迹,顺着意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逐层深入,不仅讨论了哲学本身,更对人性进行了探讨,比如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哲学九讲》也高度提炼了学术史上众多知名哲学家的观点,同时提供相关参考原著名称,使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一步涉猎相关知识。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画中影

    画中影

    《画中影》纵向橫向地探讨“恶”这个两千多年来缠绕欧洲思想与文化的坏形象,提出“反面性”的概念以化解神义论、哲学和道德上都无法脱困的症结。我们如果对“恶/反面性”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就可以不仅拥有生活智慧,还可从生活过渡到“存在”。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之江山犹是

    陌上花开之江山犹是

    “她乃是天煞孤星的命格,无父母,无子女,无手足,无爱,只有劫与业报。”他目光坚毅:“我愿温暖她、陪伴她,代替她的父兄子女,给她庇护之所。”“天地动而乱世生,乱世生而浊气存,她携此命数托生于乱世,本应消弭于世间,以化解浊气。”“我愿分我的一半,换她;另一半,替她。”“痴儿,汝可知,汝命格极贵,若执意于此,便要舍却三世富贵。”“若我有三世荣华,我愿以此换她半生安乐。”“汝以此阵妄图逆天改命,终是邪魔外道。纵然殚精竭虑,伴她、护她,却终无法爱她。”“我认。”
  • 竹叶青青我还在原地等你

    竹叶青青我还在原地等你

    “我不想让你恨我”穿白色衣服的女子哽咽到“你怎么这么傻呀?不管怎么样我依旧爱的是你呀”戏子无情
  • 萌娃奶爸:娇宠恐婚妻

    萌娃奶爸:娇宠恐婚妻

    月黑风高——水淡:嘻嘻,偷娃成功!云珏:有个胆大包天的女人算计我,让我年纪轻轻喜当爹……我要开启虐文模式!!十个月后——水淡:去给你儿子换尿布!云珏:不!水淡:嗯?云珏:不……应该尿了啊,我半个小时前刚换的……哎哟喂,我儿子的尿布……真香!这是两个被强迫绑到一起的新手爸妈养育一个自闭症孩子的进化之路。
  • 宝贝家人的健康

    宝贝家人的健康

    如果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以科学的健康管理,对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时时加以审视和检查,并有针对性进行一些家庭膳食调理,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搭配,因人而异地进行预防和补益,则生活中大部分常常困扰我们的疾病,都能获得有效的防治和改善。再者说,不管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其初期人征兆,只要加以细心看管,做好防护,不仅可以使家人或自己的生的小病很快治愈,即使有什么大的病痛,也不会因“雪上加霜”而铸成大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东城西都

    东城西都

    东城和西都,两个极端的世界。那些光鲜亮丽的贵族,捉襟见肘的 穷人。 你说我有罪,那你呢? (此书纯属随便写,请勿考究,一切与现实不符的剧情皆是本人脑洞,不喜勿喷,新书需呵护。*^_^*)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折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折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折纸鹤、折星星、折菠萝……天上地下,形象抽象,尽在方寸一纸间。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海外故事

    海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