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400000027

第27章 结语:认真对待康有为的孔教思想(2)

不过,康有为立孔教为国教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其孔教国魂义。康有为明确指出,孔教与中国不可分离,从历史上看,孔教是中国成立的内在根源,无孔教则无中国。孔教国魂义往往被简单化地、仅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即仅看到孔教作为影响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孔教在国民心理和国民性格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把政治的角度也考虑进来,那么,对孔教国魂义的理解会加深一层。既然在历史上儒教是中国成立的内在根源,是几千年中国得以维系的一个主导性的、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教化传统,那么,我们必须谨慎思考中国这个维系了几千年的历史国家(historicalstate)的根本性质。以民族—国家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的性质显然不恰当,对此学者已经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质疑。(白鲁恂说中国是“一个文明伪装成一个民族—国家”,汪晖则以“帝国的现代转化”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2008。)不过,以西方意义上的帝国来理解中国仍然有很多不合适之处。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理解中国这个维系了几千年的历史国家最恰当的概念是文教—国家。更进一步,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以革命的方式和面目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国其实是古代中国的自我转化,那么,我们必须思考儒教在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中的意义。就此而言,立孔教为国教运动的失败可能仅仅意味着中国在迈向共和时代的途中所走的一段弯路,而共产主义作为有效地建立了一个现代中国的政治信仰就其功能而言恰是过去儒教的替代物。于是,一连串的问题迟早会摆在每一个有理性的中国人面前:如果共产主义不可能再次成为笼罩中国人生活的全民信仰,那么,中国将何去何从呢?中国是否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内在需要而决意恢复其文教—国家的本来面目呢?如果中国不能恢复其文教—国家的本来面目,是否将面临混乱和分裂的危险呢?如果中国决意恢复其文教—国家的本来面目,那么,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又如何才能做到措置得宜呢?而要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康有为的孔教思想无疑是最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康有为著作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重点文献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陈焕章.孔宅诗序.载:宗圣学报.总第十六号.

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

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皮锡瑞.《驳五经异义》疏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朱子全书.第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载:新史学,2002(12).

干春松.宗教、国家与公民宗教——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孔教设想与孔教会实践.载:哲学分析,2012(2).

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黄开国,唐赤蓉.《教学通义》中所杂糅的康有为后来的经学思想.载:近代史研究,2010(1).

蒋庆.政治儒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

康晓光.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香港:世界科技出版社,2005.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刘巍.《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载:历史研究,2005(4).

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八辑.1983.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三联书店,2009.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二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苏全有、王申.康有为剽窃廖平说质疑.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唐文明.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北京:三联书店,2012.

唐文明.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唐文明.儒学研究的范式转移.载:跨文化对话.2012年秋季号.北京:三联书店,2012.

唐文明.制度与心性——评干春松所著《制度儒学》.载:哲学门.第17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北京:三联书店,2008.

吴义雄.康有为与理学初论.载:中山大学学报,1996(4).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

徐跃.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4).

颜炳罡.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载:齐鲁学刊,2004(6).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5.

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创立孔教的活动.载:南开大学学报,2002(4).

曾亦.共和与君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997年,我在北京大学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流连于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其间有一些很特别的体验。2003年,我在美国联合神学研究院访学时明确意识到在制度方面缺乏必要的建设是阻碍儒门教化在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巨大瓶颈,其时我还没有认真读过康有为的著作。随着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我的思考也在进一步深化。近年来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注意到儒教与中国的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对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做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2011年,我开始通读《康有为全集》。作为一个从哲学专业训练出来的学者,我首先发生兴趣的是康有为与理学的关系,而关于康有为何以提出孔教主张这个问题给了我特别启发的是他青年时期所写的一些诗歌和著作。在读者现在看到的这部小书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构成了上篇的内容。既而,在阅读了康有为的全部著作后,我发现,尽管与青年时期的思想相比,康有为后来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但康有为青年时期的思想对于理解他后来的思想非常重要,而学术界对于这一点基本上是忽略的。当我在一些学术会议上表达出这个看法时,一些朋友将我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概括为“发现青年康有为”。不过,如前所述,我自己通读《康有为全集》,试图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康有为的孔教思想的最初动机却是要考虑儒教与中国的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本书下篇的主题。我在此想要强调的是上篇与下篇之间的关联:只有将这两部分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对康有为的孔教思想获得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清晰、更为准确的认识。

本书的写作从2012年年初开始,不到四个月成稿,写作时的感觉一直很爽,主要的原因在于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一直沉浸在康有为所描绘的儒教体验中。我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要提到的是赵璕、曾亦、郭晓东、陈明、干春松、陈璧生等在这个领域中给予我很多、很大启发的朋友。曾亦兄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感谢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的资助。感谢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的出版资助。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胡明峰先生出色的编辑工作。感谢我的老师和家人。

同类推荐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 当下的觉醒

    当下的觉醒

    生活之中,困难总是难免的,痛苦也是免不了的。用佛教智慧启迪人生,以佛的智慧看待人生。明了如何面对人生之顺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修行。以淡泊之心,看待生活,乐于活在寂寞之中。面对金钱等的种种诱惑,以佛教智慧去面对,超然于物外,终不为富贵所累。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 美的哲学

    美的哲学

    本书并不局囿于美学学科内部的研究范式探讨“美”的本质与现象,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高屋建瓴地阐发。通过剖析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状态,作者将艺术视为一种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文化形式,一种历史的“见证”,表达了作者在“思”、“史”、“诗”相统一的哲学视角下独特的美学观与艺术观,并且呼吁让生活充满美和诗意。《美的哲学(重订本)》角度新颖,视野宏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懂得这个世界

    懂得这个世界

    林:这个世界都在我手里,我要他生便生,死便死,他又有什么可以反抗的呢?金:电脑技术,金钱权利是吧,我都给你呀,我只要你不要离开我,我怕…我怕…我怕我疯起来你就不在人世了…婷:你说你喜欢我,证明给我看呀,你不过是想利用我拿到你想要的东西吧,这不过只是一场小游戏罢了,我没有上勾,我们谁都没有动心…
  • 与君度流年

    与君度流年

    她是娱乐王国的千金,他是权贵人家的公子。他们两个本来要在家里的安排下安稳度日,但他们两个人却爱上了镁光灯下的生活。只是啊,娱乐圈又怎么会是他们两个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呢?在经历娱乐圈中各种阴谋陷害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又应该何去何从呢?这个故事从这个夏天开始,从两个童星在娱乐圈中摸爬滚打不忘初心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青春,[片段一]:又是一年毕业季。作为顶级戏剧学院南杭戏剧学院已经挤满了记者。所有人都把话筒对准今年的明星毕业生欧阳。“欧阳,你曾经说想要在大学谈一场恋爱,如今毕业了你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吗?”穿着学士服的欧阳听到之后笑了笑:“当然实现了。现在的我已经是有主的人了。这个人你们也都认识,就是我的师妹上官晴。”说着看向人群中低头的那个姑娘:“晴晴,不要不好意思,既然今天大家都在,就把咱俩的事都说了吧。”[片段二]:寂静很久的微博热搜突然爆了,点开一看原来是欧阳和上官晴两个人官宣结婚。欧阳的微博写到:哭过笑过,吵过闹过,未来的日子我们一起好好过。上官晴转发:从18岁到28岁,从校服到婚纱,从上官小姐变成欧太太,往后余生,多多指教
  • 魔法导论

    魔法导论

    加班猝死的李力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世界,然而穿越后他才发现,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居然学不会魔法?然而问题不大,这个世界的魔法体系十分的科学,魔法发展居然是按照科学理论指导来发展的!于是李力化身“理抄公”,将旧世界的理论知识搬运了过来。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李力带领下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类文明,即将迎来了毁天灭地的灾难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星球,正在逐年接近地球。。。
  • 逃不开的诅咒

    逃不开的诅咒

    一趟神农架之行,八个个女大学生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地下陵墓,可是却接连遭遇死亡,这是一个可怕的难以逃脱的诅咒。难道世界上真的有鬼?她们擅入陵墓所以遭到惩罚?还是这一切都只是个阴谋而已?随着线索的发现,本以为事情就要水落石出了,可是没想到她们却陷入了一个自身难保的陷阱。那么她们还能发现事情的真相吗?
  • 女尊之百花寻宝录

    女尊之百花寻宝录

    女尊王朝中有个百花国,百花国里有个青岩山,青岩山里住着一群不想成婚的女子,她们以天地灵气为根,潜心修炼灵术,为天下苍生而战,为事件正义公理而战,也为私情贪恋而战。
  • 道士处口袋

    道士处口袋

    主要参考《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特别篇》系列;其余参考日本方面书籍、影视、文化历史等。
  • 寺塔记

    寺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独的一代人

    孤独的一代人

    90年代一个特别的年代,他们是别人眼里垮掉的一代,是特立独行的一代,是还没风华正茂就感觉已经老去的一代,这些都是吗?也许他们只是被关注也被忽略的一代人
  • 玩转三十六计

    玩转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人们耳熟能详!但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并非人人皆知。本书总结三十六计要点,以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对每个要点进行演示说明,教你如何娴熟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灵活应对各种局面,成为生活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