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400000019

第19章 敦煌佛教歌辭作者考辨二題

李小榮

內容摘要:本文結合傳世文獻和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對敦煌遺書S.2165V等寫卷《思大和上坐禪銘》中的“思大和上”及S.6077《無相五更轉》中的“無相”進行了新的考釋,指出二者實是南朝高僧慧思與唐代淨眾無相。

關鍵詞:《思大和上坐禪銘》慧思《無相五更轉》淨眾無相

一、S.2165V等寫卷之《思大和上坐禪銘》

案:是銘在敦煌文獻發現了多種寫本,其中除了S.2165V寫卷在題名中含有作者之名“思大和上”(案:“和上”原卷合在一起書寫,由“禾”與“上”構成)外,其他寫卷,如P.2104V、P.2105、P.3289、S.4037等,皆只題作《座(坐)禪銘》。為了方便讀者,兹先迻錄S.2165V如下:

1.《思大和上坐禪銘》:的思忍,秘口言。除內結,息外緣。心欲攀,

2.口莫語。意欲詮,口莫言。除秤棄鬥,密室淨(靜)坐,成佛不久。

考S.2165分正反兩面書寫:正面所抄為《亡名和尚絕學箴》(作者是北周的釋亡名)、《青峰山和上誡(戒)肉偈》(作者即釋傳楚)、《先洞山和上辭親偈》(作者釋良價)、《祖師偈》(作者相傳為禪宗西天二十八祖中的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先青峰和上辭親偈》(作者釋傳楚);反面所抄今則為《思大和上坐禪銘》、《龍牙和上偈》(作者釋居遁)等。綜合S.2165全卷而言,所抄主要是禪宗歌偈,故本人稱之為禪宗歌偈專集。

對於抄卷中的“思大和上”,學術界一般認為他是慧能的弟子青原行思(671-740)[1],但我以為當指南北朝時期的高僧慧思(515-577)。理由主要有二:一者考諸僧史,只有慧思才被後人尊稱為“思大和上”,如贊寧《宋高僧傳》卷十八載《陳新羅國玄光傳》曰:“釋玄光者,海東熊州人也。少而穎悟,頓厭塵俗,決求名師,專修梵行。……於是觀光陳國,利往衡山,見思大和尚,開物成化,神解相參。思師察其所,密授《法華安樂行門》。”[2]所謂《法華安樂行門》,是指慧思的《法華經安樂行義》;宋人陳田夫《南嶽總勝集》卷一則列有“陳高僧思大和尚”條[3],其介紹的南嶽惠思,即天台二祖(一說三祖)慧思;宗鑒《釋門正統》卷一“南嶽慧思”條下又說陳宣帝時“餞以殊禮,因為大禪師。‘思大’之稱自此。……鐵劵並為收藏,仍勒石為《贖身劵記》,又名《思大和尚建法幢碑》”[4];元人釋覺岸編《釋氏稽古略》卷二復云:“南嶽思大禪師,諱慧思,武津李氏子。……梁元帝承聖三年,思依慧聞悟入法華三昧及旋陀羅尼門,奉菩薩三聚淨戒,不衣絲綿,寒則以熟艾敷其座。道行著聞,時稱‘思大和尚’。”[5]不管“思大和尚”是皇帝所賜也罷,還是時人稱之也罷,此四字代表的是慧思,而不是行思。更有意思的是延壽所撰《宗鏡錄》卷九七同時引有行思和慧思的語錄,前者稱“吉州思和尚”,而後者則稱“南嶽思大和尚”[6]。二者《思大和上坐禪銘》的思想內容與慧思的禪學主張相同。道宣(596-667)《續高僧傳》卷十七謂慧思未見慧文之前的禪修過程是:“及稟具足,道志彌隆;迥棲幽靜,常坐綜業;日惟一食,不受別供;周旋迎送,都皆杜絕。誦《法華》等經三十餘卷,數年之間,千遍便滿。……克念翹專,無棄昏曉;坐誦相尋,用為恒業。由此苦行,得見三生所行道事。”[7]此種方法,顯然是頭陀苦行,此與S.2615V中“的思忍,秘口言”的意思完全一致;慧思在見了慧文之後,則是“性樂苦節,營僧為業,冬夏供養,不憚勞苦,晝夜攝心,理事籌度”[8],即開始強調定慧相資,以定發慧,而S.2165V之“除內結,息外緣”、“密室靜坐,成佛不久”,說的也正是這個意思。“內結”指內心的種種煩惱,“外緣”則指諸客塵。對於禪定而言,就是要既不住內也不住外,應蕩滌一切妄想貪執,唯其如此,纔能證悟般若智慧。特別是“密室靜坐,成佛不久”一句,頗值考索,它說的是禪思時要有安靜的環境。而且,此“密室”就是指禪窟。吉迦夜共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卷二即曰:“常著商那衣,成就五支禪。山巗空谷間,坐禪而念定。風寒諸勤苦,釋能忍受之。心善得解脫,智慧自莊嚴。猶如空野像,坦然無憂患。”[9]從道宣所記慧思的修禪經歷看,他也忍受過無邊的痛苦,由定發慧,終得解脫。

慧思此偈,之所以被後人編入了敦煌禪宗的歌偈專集,原因在於慧思的禪觀對後世禪宗有巨大的影響,道宣《續高僧傳》卷一七即說:“自江東佛法,弘重義門。至於禪法,蓋蔑如也。思慨斯南服,定慧雙開,晝談理義,夜便思擇。故所發言,無非致遠便驗;因定發慧,此旨不虛。南北禪宗,罕不承緒。”[10]道宣生活的年代與五祖弘忍(601-674)相近,他所說的南、北二宗雖然不能遽定為慧能與神秀二系,但分指弘忍門下的南、北弟子,當無疑義。更何況敦煌寫卷中的禪宗歌偈,常有融合南、北二宗的傾向呢?[11]也許敦煌寫卷的書手正是把道宣所說的南、北二宗理解為後來的南能北秀二系,也未可知。二、S.6077之《無相五更轉》

案:是首歌辭原卷首題如是,但依《五更轉》體制可分成5首,每首皆以更名序號開頭,句式為“三、七、七、七”,它原抄於《無相偈五首》(案:首題,惜正文殘損嚴重,只存兩殘行)之前。若從兩件文書的題名看,主旨皆在宣揚“無相”說,然兩者歌辭形式並不相同,前者是雜言體,後者可能是齊言體。前者唱辭曰:“一更淺,眾要諸緣何所遣。但依正觀且□□,念念真如方可顯。二更深,菩提妙理誓探尋。曠徹清虛無去住,證得如如平等心。三更半,宿昔塵勞從此斷。先除過現未來因,栰喻成規超彼岸。四更遷,定慧雙行出蓋纏。了見色空圓淨體,澄如戒月瑩晴天。五更催,佛日凝然妙境開。超透四禪空寂處,相應一念見如來。”[12]歌辭既宣揚了《般若經》色空不二的思想[13],也堅持了定慧雙修的原則,但最後卻歸結到了頓悟的理念。至於題目中的“無相”,以往的研究者皆把它當作《壇經》“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14]之“無相”來理解。竊以為除了這層含義外,它實際上也清楚地表明了作者是誰。因為敦煌寫卷中經常出現作者和題名合抄在一起的情況,如S.2165之《亡名和尚絕學箴》《思大和上坐禪銘》、S.2944V之《融禪師定後吟》中的“亡名和尚”、“思大和上”、“融禪師”分別指的是釋亡名、釋慧思、釋法融,而本卷中的“無相”其實當指唐五代時期某個叫“無相”的禪師。據贊寧《宋高僧》可知,當時三位禪師有此號:一是卷十九所記唐成都淨眾寺的釋無相(684-762)[15],其人本為新羅王子,俗姓金,故又稱金和上。開元十六年(728)入唐,初時駐錫長安禪定寺,後入蜀參純德寺智詵並師事智詵的弟子處寂,獲賜法號無相且傳其衣缽。不久應成都縣令楊翌之請,住淨眾寺,化導僧俗二十餘年。寶應元年(762)五月十九日圓寂,塔名“東海大師塔”。在佛教史上,無相被視為淨眾宗之集大成者,其傳承次序為智詵→處寂→無相→無住,由於智詵出自五祖弘忍門下,故在多種燈錄中,淨眾一系被看成是源自五祖的法嗣。到了無相的弟子無住(714-774),由於移錫于成都保唐寺,故由無住開創的這一禪宗支派改稱為保唐宗;二是卷八所記唐溫州龍興寺釋玄覺(665-713),“無相”乃是他的敕謚[16];三是卷十一所記唐澧陽雲岩寺的釋曇晟(782-841),他屬青原行思之法系,初參百丈懷海,歷二十餘年而未悟,後參藥山惟儼得嗣其法。圓寂後,敕號“無相”[17]。然據《無相五更轉》本身的內容分析,其作者當指淨眾無相。

關於淨眾無相的禪學思想,敦煌所出《歷代法寶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其文曰:

金和上每年十二月、正月,與四眾百千萬人受緣,嚴設道場處,高座說法。先教引聲念佛,盡一氣,念絕聲停。念訖云:“無憶,無念,莫妄。無憶是戒,無念是定,莫妄是惠。此三句語,即是總持門。”又云:“念不起,猶如鏡面,能照萬像;念起,猶如鏡背,即不能照見。”……又云:“我此三句語,是達摩祖師本傳教法,不言是詵和上、唐和上所說。”又言:“許弟子有勝師之義,緣詵、唐二和上不說了教,曲承信衣。金和上所以不引詵、唐二和上說處,每常座下教戒真言:我達摩祖師所傳,此三句語是總持門,念不起是戒門,念不起是定門,念不起惠門,無念即是戒定惠具足,過去未來現在恒沙諸佛,皆從此門入。”[18]

印順法師在綜合《圓覺經大疏鈔》等傳世文獻的基礎上作過一個精彩分析,指出無相雖然繼承的是智詵與處寂的禪門,而其心要(三句語)卻自以為直從達摩祖師傳來。這三句語,歸結為一句——“無念”,無念就是戒定慧具足。這與《壇經》及神會所傳的禪法,不是有一致的情形嗎?《壇經》的法門,是般若,就是無念法。而在方便上,也安立為三句:“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如與“無憶無念莫妄”相對比,那末“無念”,不消說是“無念”了。“莫妄”,與“無相”相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稱為無相。“無憶”,於過去而不顧戀、不憶著,那就是“無住”。《壇經》又說:“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誑妄。”“無念、無憶、無著、莫起誑妄”,不就是“無憶無念莫妄”嗎!《壇經》說:“我此法門,從上已來”,是有傳承的。而“悟此法者”,不是別的,“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誑妄”。這是達摩、道信、弘忍以來的禪門心要。無相到中國來,是開元十六年,不久就進入四川。無相在京、洛時,神會所傳的禪法,還沒有流行。無相可能見到了《壇經》古本,而更可能是從(東山門下)不知名的禪者,受得這一禪法。這與慧能所傳得的,是同源而別流的禪法[19]。

另外,印順法師還指出:無相所傳的禪法,先引聲念佛,然後息念坐禪。這一禪法方便,與“齊念佛,令淨心”的方便,明顯的有一致的地方[20]。《無相五更轉》之“一更”唱辭中的“但依正觀且□□,念念真如方可顯”,我以為便與念佛法門有莫大的關係。如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即云:“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為正觀;觀日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邪。”[21]意思是說,在修持淨土十六觀之日想觀時,只有心境相應才能證入淨土三昧。易言之,以念佛入定之後纔能進入“無念”的境界,最後達到“相應一念見如來”,即真正實現頓悟。

注釋:

[1]參徐俊《敦煌詩集殘卷輯考》,第19、543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第444頁,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3]《大正藏》卷51,第1067頁下。

[4]蘇淵雷、高振農選輯《佛藏要籍選刊》第13冊,第225頁,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大正藏》卷49,第803頁下。

[6]《大正藏》卷48,第940頁中、941頁上。

[7]《大正藏》卷50,第562頁下。

[8]《大正藏》卷50,第562頁下-563頁上。

[9]《大正藏》卷50,第304頁中。

[10]《大正藏》卷50,第563頁下-564頁上。

[11]按: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可參看饒宗頤先生《神會門下摩訶衍入藏——兼論禪門南北宗之調和問題》(文載《選堂集林》中冊,香港:中華書局,1981年)、姜伯勤先生《論禪宗在敦煌僧俗中的流傳》(文載《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以及日本學者田中良昭先生《敦煌禪宗文獻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等。

[12]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第1455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3]關於禪宗與《般若經》,特別是《心經》的關係,吳言生博士《禪宗思想淵源》中有詳論,可參看,見第67-106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4]周紹良編著《敦煌寫本〈壇經〉原本》,第121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又及:“無相”一詞在佛典中的含義極其豐富,如:《中論》卷一“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大正藏》卷30,第8頁,上)之“無相”,意為“不存在”;《大智度論》卷22“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大正藏》卷25,第223頁,中)之“無相”,則指涅槃的境界;《百論》卷上“無相名一切相不憶念,離一切受,過去未來現在法,心無所著,一切法自性無故,則無所依,是名無相”之“無相”,則指超越了一切差別與對立的境界。其中最後一種含義是最為常見的,S.6077之《無相偈五首》、《無相五更轉》中的“無相”,亦可作如是觀。

[15]參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第486-488頁。

[16]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第185頁。

[17]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第257頁。不過,《景德傳燈錄》卷14謂釋曇晟的敕號是“無住”(《大正藏》卷51,第315頁,中),未知孰是。

[18]《大正藏》卷51,第185頁上-中。

[19]參印順《中國禪宗史》第131-132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另外,冉雲華先生在《東海大師無相傳研究》(文載1979年《敦煌學》第四輯第47-60頁)中,對於無相的禪學思想也有研究,可參看。

[20]印順《中國禪宗史》,第131頁。

[21]《大正藏》卷37,第262頁,中。

同类推荐
  • 标准论概论

    标准论概论

    本书是阐述作者上世纪80年代草创的标准论的。书中指出,标准不可或缺,标准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的衡量上起着决定作用;说到了作者已解决了人们一直未解决好的标准是什么问题,从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阐明了可与力学三大定律相比拟的标准论的三个定律:“标准由人确定定律”、“标准决定定律”和“权威统一标准定律”;说到了标准论定律的具体应用;还说到了标准论的方法论方面的事。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热门推荐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棠叶心事

    棠叶心事

    人都说棠叶心事重,可比棠叶心事更重的,是人的心事。因为南安公主的一场策划,她被拉进一个很深很深的深渊。这个深渊中,有她爱的,有她恨的,有她想忘记的,也有她留恋的。一场场看似可笑的闹剧,一个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人,不断地钩织出一张张无形的网。她明明是最无辜的,却偏偏是最受伤的。当她真的能选择时,她该怎么割断同以前的一切?棠叶心事重,随风,却无影踪。
  • 盛少小娇妻

    盛少小娇妻

    重生前,慕汐被她姐姐陷害,在熊熊烈火中,老公抱走了她姐姐,留下有身孕的自己被烈火烧死重生后,陆傲娇秒变宠妻狂魔。林特助“少爷,夫人把你房子卖了”陆少“恩,帮她把卖房手续办了”林特助“少爷,夫人把你初恋打了”陆少“派人帮她打,我怕她打到手疼,我心疼”林特助“少,少爷,夫人和影帝在约会”陆某起身去抓人“还跑吗”“不跑了,不跑了”(男女主身心健康,1V1独宠)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将军,夫人又跑了

    将军,夫人又跑了

    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叶宸,居然会看上宁王不要的女人慕容娅?还奉若珠宝?这简直是匪夷所思,滑天下之稽!只是没人知道,慕容娅这女人除了漂亮,还很聪明,最重要的是她还有一身气死人不偿命的本事,就让叶宸格外喜欢!“将军,夫人今日出门遇见驸马,又将驸马给打了!”叶宸头也不抬,“驸马平日言行无状,也该收拾了!夫人可有碍?”“无碍,只是夫人除了打驸马,还把公主气到吐血,顺便抗了皇上的圣旨,之后,夫人说京城不安全,已经出京避难去了!”刚才还认认真真看着公文的将军将公文一收,“哦,那就收拾一下,我们也随着夫人避难去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落九月有星伴

    雪落九月有星伴

    第一次见面就被扑倒。“你好漂亮啊,可不可以做我的洋娃娃呢?”路九雪直勾勾的盯着对面的小男孩。“不可以哦,我不是你的洋娃娃。”江晨星老老实实的回答小女孩提出的问题。“哦,那算了吧。”长大后,扑倒不成反被扑。江晨星在她耳边低声哄着她:“雪,做我的洋娃娃,好不好。”路九雪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好。”
  • 心有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

    琼瑶代表作,同名电影由甄珍、秦祥林、葛香亭主演。描述了一个特别护士与叛逆的富家少爷间的爱情故事。身为生性暴躁却多金的耿克毅的特别护士,雨薇本不看好自己能忍受的程度,但耿克毅却偏偏喜欢雨薇伶俐精灵的个性与顶嘴的功夫,他让她走进自己本不轻易开启的复杂人生,他让她认清了只会垂涎遗产的两位儿子;而她,帮他找回心爱的浪子若尘,她也设法打开了风雨园中每人心中的结……
  • 走近一些

    走近一些

    静静仅仅只是寂寞
  • 金点子故事

    金点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