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100000035

第35章 医者,先为仁(1)

高炎讲述行医往事

七十年代,常常见诸报纸,他说,是因为老师的关系

高炎说,“我原来确实是医生”。1994年之后,“医生”这个称谓对他来说不再那么纯正了。近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工作重心越来越远地偏离了“看病”的主航道。他先后在四家医院出任过高层管理职务: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即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即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目前供职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地区市级医院中最大的一家医院)。他2003年8月调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现在是这所医院的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高炎,出名出得很早。他1977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1978年便在报纸上可以看到他的消息。那是纯粹的与“医生”相关的消息——杭州市第一例心脏介入手术顺利完成;起搏器临床应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55分钟的患者获得成功……

“这全是因为我有个好老师,我的老师叫汪善生。”高炎认为,星星是因为月亮才有了光,只是自己这颗星星格外多地总被月亮关照。于是,那段时间,杭州城里不少医院的心血管病房,总能见到老师和他,一老一少,形影不离。老师走到哪儿,把他带到哪儿。汪善生与高炎的名字连同他们的心血管造影技术,就那么自自然然地随同美丽的西湖荡漾开来。

“后来,1982年,老师到北京进修外语,我就只好独立做这方面的工作。到1984年,老师到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去了。这一走,任何依赖的想法彻底断了,之后的整套工作就全部留下来由我来做。”

“我是1952年出生的,那时的年龄多大?才二三十岁。外面到处来请我会诊,玄玄乎乎地被人叫做‘小神医’,搞得我心里压力很大。”

现在的会诊叫走穴,而那个清净年代的会诊根本不包含外快的意思。

“我实在有些羞于露面,太年轻,况且我只是市属医院的住院医师。结果,动不动要到省里的大医院去会诊,而且邀请方很可能是大教授、大主任,让我怎么受得了?实在不太好意思。”

当时,高炎为自己的难为情找到了一个遮拦的办法,他的“恭敬从命”采取的是以退为主的策略。他尽量让对方医院把病历转过来给他看。这样做确实减少了很多抛头露面的机会,他不想把那张过于年轻的脸到处抛洒,回避一点似乎于人于己都舒服些。“有的时候,病情需要,不去不行,我就去。那时,杭州城里还没有出租车,人家单位派个小轿车来接我,我真是硬着头皮在前呼后拥之下跨进小轿车,然后又要在恭敬之下跨出小轿车……”

那么,当年汪善生老师何以不把这么好的、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学生?至少,不至于弄得西湖沿岸的百姓,心脏出了毛病,想用上导管、介入技术还这么难。

责任不在汪善生,在世故人情。高炎初识汪老师是在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那是1976年,他当时在医院里做实习医生。

高炎说的有关老师的信息都是事后才知道的。“那时,汪老师也才刚刚落脚杭州。他们夫妻是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调过来的。汪老师是上海人,自是依恋江浙乡土。他回乡不是两手空空而来的,他为杭州地区的心血管专业带回了造影、介入、起搏器等一整套非常新颖的学术概念。说实话,当初那个年月,像汪老师这样的学识在整个中国也为数不多。”

当年,留在高炎记忆中的老师本人之外,恐怕剩下的就是他的居所。“汪老师住在教学楼的楼梯间里,”汪老师夫妇实际上是住在楼梯踏步的下面,一个三角形的夹角里面。高炎当年的阅历还体会不到住在里面的人起居是不是很方便。

“这个老师很有学问,也很希望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他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无论在课堂还是在临床病房。我的感觉,每一个问题的后面跟着的是他热切的目光,他希望他的问题能够引起在场同行们的兴趣。那时,他喜欢环视着每一位大夫或实习学生,他在意所有的人,生怕疏漏了谁,那是他特有的反感学术歧视的态度。而且,他也相当地有耐心,总是不厌其烦地启发大家,哪怕等到的是不成熟的答案……”

“但是,没有。”他的热切的目光总是像冬天的太阳,耀眼却换不回热量。高炎说,“开始我还没觉得,只要是自己考虑成熟了的问题就如实地回答。后来,我发现,如果我不回答他的问题,老师会很尴尬地冷场。慢慢的,我真的有些害怕,害怕看到那双满含深情的眼睛变得失神落魄的样子。我不想看到一颗温暖的心被冷漠无情刺伤……”

“后来,我特别留心老师提出的问题,尽量回答得让他满意。自然,老师也开始注意我。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出来的是‘满灵气的小伙子’。久而久之,老师越是鼓励,我越是起劲;我越是起劲,老师越是满意。后来,老师提问时的目光不再环视,而是牢牢地收拢在我的身上。这样一来,我也就更加努力地要求自己小心珍视这份收拢,我们彼此的眼神从开始时的无意到会意,然后又从会意变成为感激……”

显然,高炎年轻时求知是真率的,做人是善良的。他简单地说到有关自己的身世:“我是江苏常熟人,八岁随父母到杭州,父母亲都是大学教授……”他说自己现在50多岁了,恐怕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是幼年时父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好好读书,长大了做国家有用的人才。

就这句话,让高炎从上小学开始,一路过来,都在“好好读书”。“好好读书”必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必要敬重传授知识的人。有了这样的心理,他根本不会在乎点拨他成才的人究竟是住在洋楼里还是住在楼梯间里。他看中的是知识、是人。“这个老师真的是太好了。”以至终于,高炎和苦心的汪善生老师成为忘年之交,难解难分。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本人才济济,医院的心内科早有几大金刚之说,业务实力极强。这些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阵势,一种清高,一种威慑。一个刚刚落脚的外来人,如果没有相当的心理防御能力,很容易陷入遭遇排挤的误区之中,也因此很容易滋生排解不开的孤独、伤感心绪。高炎正是在汪善生初来乍到那会儿来医院做实习医生的。无形中一对“渴望”的人碰在了一起:老师一方渴望尊重和信赖;学生一方存心“好好学习,做个好医生”,渴望收获更多的学识。

“到我实习完的那年,也就是1976年年底,我的老师终于提出要走,要回哈尔滨附属医院去。那时,医院大内科主任是王乃鼎教授,他当时70多岁了。王主任很看中汪善生。一是看中他掌握的技术,尚是当时医院原班人马无人能替代的;二是看中他的人品,那是怎么怎么的好。王乃鼎为此专门到杭州市卫生局,直接找到局长,老主任就一个请求:这个人绝不能让他走,如果他走了,对杭州市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汪善生老师留了下来。我毕业后顺从他的意思,放弃了外科,选择了他的专业,又因他的邀请分配到他的科室工作。”

“据说,那年,就在王乃鼎老主任找过卫生局长之后不久,我的老师住房彻底翻身了。他们夫妻俩从犄角般的楼梯间里搬到医院最空旷的大房间。想来院方是挖空了心思,居然把学校图书馆辟出两间半房子给他们居住。图书馆是早年日本人盖的,又高又大,一间房子的面积足有三四十平方米,房顶高得像剧院。”

“我工作后住在医院宿舍里。记忆中,晚上有病人,老师马上从图书馆赶过去抢救病人,我也跟着从宿舍里往病房赶。那段时间,我从宿舍到病房、或者从病房到汪老师空旷的‘图书馆家’,是跑得最多的两条线路。”

“那时,我白天做大夫,写病历、查房,病历写得很认真,经常得到上级医生的表扬。晚上,做研究课题、写资料、自制幻灯片。我的主要课题是体外心脏起搏、心脏电磁波标测、主动脉内气囊反应、非创伤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很多项目先后获得奖项。最要紧的是1977年-1987年这段时间,这十年是基础。”

“汪善生老师1957年大学毕业。他现在还在美国波士顿英格兰医学中心工作。每隔两三年,老师从美国回来,他总想着来看我。他现在70多岁了,当然是我上门去看他。我从老师身上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那时候我没有碰上这么好的老师,恐怕也不会有后来,有今天。”

八十年代,又有记者登门,他说,是因为患者的关系

怎么叫好医生?高炎说,“一个是认真,敬业;还有一个是善待每个病人。”

大概是十四五年前,浙江省委组织了一次乡间走访,民情调查。省委工作队到了湖州。一日,工作队走进一户农家,主人一听说是省里来的工作队,憋了一肚子的话终于找到了话筒。他相信这些人有能力解决他的问题。谁知道,他反映的问题既不是困难,也不是冤情,当时他就一个请求,麻烦工作队的同志耐心听他把事情讲完。他的事情说的是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个好医生。他从头到尾就讲这个医生怎么怎么好。他的一番话果然打动了工作队的人,工作队的人又用同样的话打动了省报的同志。报社的记者也觉得这是个好典型,应该发表出来让大家看看。就这样,事隔三秋,又被重提。

省报记者领命查找,很快找到了高炎。

“我记得记者名字叫易先锋。经记者提及,我记起了这个农民患者。他是1982年的时候找到我们医院来的。他在湖州听说杭州市第二人民院能安装心脏起搏器,顺着这条信息到了杭州,希望我们为他做手术。”

“记者说,可没那么简单。病人反映你这个医生和其他医生有些不一样,别的大夫没有你那么忙,白天、晚上病人们看见的总是你。而且你不怕病人和家属嗦,病人和家属也不怕你不耐烦;他们说你不但做医生,还做工人,做完手术后自己亲自抬担架,而且他们注意了,对每个病人你都是一样的,他们没有发现医院里有第二个医生是自己抬担架的……”

那是一个喜欢塑造精神完人的时代,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举动,不难想,该有多少崇高和伟大在背后支撑着。高炎笑笑,讲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那时,我们用的起搏导管不像现在这么精致,它有弱点,而这个弱点我比较清楚。手术过后,如果心脏产生摩擦,特别是在搬动病人时不注意,那个导管的位置就会移位,一个不当心,导管就可能滑脱、跳掉了。

那么,怎么能避免这种意外发生呢?只有医生清楚,搬动病人时要有那么点“寸劲”,怎么把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上手。所以,我必须自己抬担架,轻手轻脚,格外当心。然后,晚上监护,也必须是我这个最知情知底的人自己来做。这么一来,别人眼里,把病人送到放射科导管室去做手术的是我;做完手术抬担架的还是我;把病人安顿下来,晚上值班看护病人的还是我。于是,大家就觉得我比较辛苦了。事实上,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后来医院里掌握这项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当时,无论我怎么解释,记者同志还是情绪很激动。他说,那么,病人反映,您为了给他看病,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一次次劝你先吃饭,你都没舍得把他放下,直到两三点钟了,到他走的时候,你还饿着肚子,他心里挺难过的……当时记者说,你知道吗,都三年过去了,人家病人心里还为此不安呢……”

“那个时候,我做过手术的病人对我有特殊的感情。他们到医院复查非找到我不可。那个病人也是同样,事隔一年之后,他来医院复查。那天,我刚好不在。医院其他接诊的医生告诉他,我们高医生在外面开会去了。当时我是个主治医师。结果,这个病人既不让别的医生看病,也不走,就牢牢地等在那里。这样一来,接诊的大夫只好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我当时正在杭州市的郊区,离医院蛮远的。接到电话我匆忙赶回医院,已经是中午一点多钟了。到了医院,我当然要先给他看病,所有该做的事全部给他弄完。病人几次提醒我,高医生你先吃饭,你还没吃饭呢。我说这个不要紧。”

“为什么不要紧?我说你们路远呀。”

“湖州到杭州,现在高速路一个小时就到了。那个时候,三四个小时的车路才能到县城,而且往返的班车没有现在那么多。到了县城以后他们还要坐船到乡下,湖州是水乡嘛。我匆匆忙忙赶回来,抓紧时间给他们安顿好,检查好。这样,他们还能赶上下午的最后一趟长途汽车……”

湖州的水色是非常委婉的。听着高炎的叙述,可以想见,当晚,那位农民病人坐上了夜行的小船,在弯弯的小船上,他回望着医院的那头,看到的肯定是高医生的那张笑脸。这个原本是在水上长大的人,或许还是第一次感觉到,委婉的河水流淌过心里的滋味。他的心脏在那个晚上该是湿润的……

采访过高炎之后,易先锋记者心里也沉甸甸的。他随后写出了数千字的文章。发表在《浙江日报》上。

……

“最近,有一个过去的老病人到我们医院来做更换起搏器手术。年轻的医生来找我,征询当年的情况。我打开自己贴身的病人记录本,查阅这个病人的相关资料。我的本子里面记录着每一个病人手术详细的过程。无意中,这个本子让这位年轻的医生看到了,他说想拿去参考参考。结果,他看了以后惊讶了。他是心脏内科的副主任,他把这个本子给下面的医生全部传看了。他请我去给他下面的博士生、硕士生们讲课,讲课的内容是应该怎样做医生。”

“喏,就是这个本子。”

一本三十多年前的,纸张粗糙,印着横条的练习本。本子保存得相当完好。里面的字是手写的,图是用钢笔画的,墨迹是上个世纪中期最常用的蓝黑色墨水。不同的病人名字下面,还间或贴着心电图的报告单。

高炎随手打开了这个本子。

“你看,第一个病人,67岁,南京市的,1977年11月5日11点做的手术……”

“现在人人在争,究竟谁手术开展得最早?有病历记录呀,病历是最好的说明。这个病例在当时全省是没有的。你看看,每一次手术都有记录,第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第三次、第四次……还有家里电话记录……”

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次手术?

“当初,我们用的起搏器不过关,都是国产的。现在好了,一个起搏器可以用八年、十年。那时候,没有进口的,所以要不断地更换。应该说浙江省使用进口起搏器的第一个病例也是我和老师做的。”

“你看记录,这个病人叫孙席珍,他是1980年8月28日做的手术,74岁,他是一个老干部,是杭州大学老教授。他当年是中国北方左翼作家联盟相当于主席位置的人物,是跟鲁迅这种人齐名的……你能想到么,他当时用的进口起搏器是胡耀邦亲自批的。胡当时是中央组织部部长。为此,老人家很自豪,他说自己这颗维持跳动的心脏是世界级别的质量。”

“既然是老干部,他住的是浙江医院,那是当年专门为高级干部开设的保健医院。一个中央特批的、价值好几千美金的起搏器,当然要请拿得起它的人来做手术。保健医院经过研究,慎重邀请汪善生老师和我去会诊。那年我才几岁?刚28岁。我和老师一起去的,真正手术台上是我动手,老师做指导。”

同类推荐
  • 绝对新闻

    绝对新闻

    《发展日报》记者站长高扬,河东市委书记韩顺,伟业集团总裁康伟业,这三个工作性质不同,性格各异,追求有别的记者、官员、企业家,因河东市发展改造而相互纠结在一起。通过环境踏查,矿难暗访,瓦斯爆炸,拒金拒色,婚外恋情等一个个扣人心弦,惊险刺激,香辣色艳的故事片段,展现了官场上的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见利忘义;情场上的侠骨柔肠,剑胆琴心……揭示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为我们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和市井百态。
  • 有一种爱谁敢言说

    有一种爱谁敢言说

    青春言情界“治愈系天后”无处可逃暖心之作,埋藏在青春年华里的青涩爱情!年轻的时候,她不知该怎样去崇拜他,于是选择背叛。得到名利、梦想以及她所憧憬的一切,可是心底隐痛从不曾终止,直到再相见……隔了一段被背叛的旧爱,所有遗忘、阴谋、报复、伤害都发生得理所当然。只是,在那一刹,已是情动。我们总在分手时心动,在岁月中铭记。我们总是宁可拥抱伤痕,也要拒绝遗忘。我的旧爱,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你便是我终生缄默,不敢言说,唯一的爱。
  • 洗劫

    洗劫

    花格娘挺着大肚子,摇着树枝子在田里驱赶蝗虫,豆秧踩得噼啪啪响,东边撵了西边撵,飞走一群又来一群,总有撵不完的蝗虫。她敞着怀,豆茬扎得脚板淌血,身上的汗赛水洗。树枝摇不动了,脚板抬不起来了,躺在豆棵里生下了儿子。花格家姓刘,大是游乡的皮货客,照尺寸收羊皮牛皮驴皮和狗皮子。完了,打摞好捆扛回来。加工后用红车子把熟皮子推到镇上的红石码头,卖给外省的皮货客。天热了,不是熟皮子的季节,就到集市上摆一付卦摊,挑一领飘悠悠的幌子,糊弄陆行八卦。女人生儿子时候,刘麻子正在另一块田里赶蝗虫,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连腿跑过来。
  • 寻你记

    寻你记

    我和母亲仍生活在城市的红楼上,这是一幢两层小楼,木质楼梯,东西各两个楼梯口,分住两户人家。两年来,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屋子里一尘不染,白色的粉墙,铝合金门窗,院子里的那棵紫槐一直伸到二楼的阳台上。我总觉得世俗生活离我和母亲渐渐远了,虽然这是在城市,我们每天享用时间、空气和灰尘,听噪音。我们看电视,读报,关注股市行情,偶尔也谈心。我们吃最健康美容的食品、蔬菜和水果……我和母亲尽最大的努力生活在从前的空气里,维持生活的原貌……然而我知道这已不可能了。
  • 跤王

    跤王

    一个没练过摔跤的人,抬脚便将天津卫赫赫有名的谦德庄跤场给“踢”了,这事儿听着玄,似乎和臭虫坐月子——生个大狗熊一样不可能。臭虫生不了狗熊,可傻楞却可以把谦德庄那十几名跤手“扔”了,这是天津三十年代的事,傻楞还上过当时的报纸呢。傻楞其实不傻,只是缺少心眼,干啥傻实在。刚到黑牛城林场那会儿,外边叫场主、场内称侯掌柜的吩咐说,傻楞你赶明儿把房后那片林子平了,我打算盖草料房。说完侯掌柜便进城了。两天后侯掌柜的回来,房后那片林子没了,傻楞轮着大板斧,干了一天一夜,三亩多的林子全让他一人剃光。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一遇夜白误终生

    一遇夜白误终生

    迟薇没想到,自己身为顶级白富美,竟然连着三次被人嫌弃退婚,沦为名媛圈中笑话!一怒之下,她养个小白脸,开始另一种人生。小白脸温柔,长得美,独一无二……只可惜,他是个病秧子,随时可能死去!为此,迟薇整日忧心忡忡,对着男人一遍遍咬耳朵:“不准死,永远陪着我,知道吗?”……人人都说,小白脸没有真心,贪图她的财势,迟薇也曾这么想。直至那一日,家中出事落魄,她受尽委屈欺凌。绝望之际,她的小白脸强大如同帝王,护在她的身前。他把她捧在手心,重新送回云端:“我的宝贝,她是女王殿下……一日是女王,终生是女王!”……本书又名《我曾深情嫁给你》《你是人间第三种绝色》《每天都在害怕老公挂掉》
  • 闪婚绵绵:湛少稳一点

    闪婚绵绵:湛少稳一点

    他是一路摸爬打滚的雅痞少年,忠犬属性全开;她是一向高冷从容的海归专家,御姐范儿十足;二人初见便是源于一次放荡不羁的手术,而后在各种场合中乐此不疲的见招拆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君不嫌

    夫君不嫌

    她!在参加完心上人的婚礼回家就遇到车祸.在死后遇到了一个自称是她师傅的怪老头.原来!她是下凡应劫的女神,却因为师傅(也就是这个怪老头)的失误搞错了地方.她要去的地方是个叫蓝凤的女尊国家.蓝羽蝶---女主!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以及被神秘老头赐与的力量,从小就展现出超越凡人的能力,个性有点冷.是下任女王继承者。林墨痕---女主的师兄.同为黄舒源的徒弟.背负灭门血仇,平时寡言少语对待女主一心一意!萧影魔---魔宫的宫主.是个妖精.最擅长的就是媚惑人心.见到他的人无不被他绝美的容貌所吸引.可独独蓝羽蝶不受他的影响.就为这一直纠缠蓝羽碟直至爱上了女主一发不可收拾。梦语轩---丞相的儿子.一个小正太!.也是个被宠坏的男人.长大后第一次出门就遭恶女调戏,正好被出门的蓝羽蝶撞见救了他.自那以后就对女主倾了心.晨曦---女皇专门为蓝羽蝶培养的暗卫首领.除了蓝羽蝶对什么事都默不关心.是个非常冷酷的帅哥!上官莫冥---唯一的男武林盟主!女主在出游的时候正好遇见被人追杀倒在路边的他,便顺手救了.在相处的过程中对女主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此男腹黑攻于心计!灵忆祁---蓝凤国国师继承人.有着妖艳的蓝发与妖异的紫眸。天生具有十分强大的灵力,虽然外表妖艳,其实单纯如纸。与女主相遇在册封太女的大典上,是女主最信任的人。这可是莹蝶自己的群哦!104489793新潮读者群2【作者读者都可加】莹蝶期待和欢迎你们的加入.推莹蝶自己的文文啦!《色惑》好友的文文:《御雷》《姐姐老婆好狂野》《冷情王爷嚣张妃》《夫君七个不能少》《相公有喜了》《妖姬媚人》《梅颜纷妃》《妖是落下的仙》《公子如玉》《夫君很抢手》《相公一个两个排过来》《冷情宅女亦多情》《拐个太父当夫君》《荣耀三国路》《嫁个将军好过年》《将军有女许给谁》《古怪精灵到古代》《肥婆休想逃》
  • 时崎狂三的位面之旅

    时崎狂三的位面之旅

    主神空间被摧毁时,获得一丝轮回者真灵的时崎狂三,开启了新的旅程。学园默示录→末世之黑暗召唤师→漫威宇宙→Fate/Zero→斗破苍穹→末黑·续(内含多个小世界,包括噬血狂袭→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不死者之王「OVERLORD」)→吞噬星空→约会大作战......Ps.老群暂时无法进入,新群:894046310,暗号:阿霁。
  • 辛亥风云

    辛亥风云

    辛亥革命,似乎一夜成功,可你是否知道,在此之前,有多少轰轰烈烈的起义,以血雨腥风落幕;在此之后,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捍卫民主共和,或血洒疆场,或身陷囹圄?顾艳所著的《辛亥风云》以小说的形式,叙述了辛亥革命前后共二十年间发生的历史故事。《辛亥风云》的主人公沈鸿庆,参加了光复会,与秋瑾、徐锡麟等同赴国难;参加了同盟会,与孙中山、张静江等共举义旗。他看到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然而并没有看到中国的未来。中国向何处去?他十分迷惘……邬爱香,沈鸿庆的妻子,一位美丽的江南传统女性。新婚燕尔,丈夫远离,面对婆婆的专制,她将如何自保?面对新女性对家庭的“入侵”,她将如何应对?面对婚变,她将如何维持在沈家的地位?
  • 修行界灵魂人物

    修行界灵魂人物

    意外穿越修仙界,成为一方天才御守四方,却是受控的棋子,面对异族掀起的道统纷争,旷世大战,罗奇又将何去何从?是任人摆布,还是独闯天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府下堂妻:盲妃难再娶

    王府下堂妻:盲妃难再娶

    昭明王爷娶亲,新娘竟是一个瞎子。这个瞎子的来头可不小,是相国府的嫡出千金——姜向染。不过,那王爷貌似待她不好,娶了别人还将王妃气走了。后来,瞎子不瞎了,被王爷追了回去,锁在府中宠上了天。还差点连王爷也不想做了,要跑去江南与她开医馆。不知道是个怎样厉害的王妃?不知道是个什么样不靠谱的王爷?还是那首《佳人曲》唱的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鬼谷传人异界行

    鬼谷传人异界行

    若不能实现价值,智慧又有何用.看鬼谷传人在异界彰显不一样的鬼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