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000000020

第20章 《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4)

此外,周公旦卒后,长子伯禽就封于鲁,称鲁公;次子世袭周公,为王卿士,世世传之。宣王时有周、召二公,至春秋时犹有周公黑(肩桓公五年)、周公忌父(庄公十六年)、周公阅文(公十四年)、周公楚(成公十一年)等,成王顾命大臣中居然无周公,殊觉奇怪。周公无疑应居卿位。

再如,成王封幼子臻于单,子孙亦为王卿士,见诸《左传》的有:单襄公(成公元年、二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七年等’、单顷公襄公三年’、单靖公襄公十年’、单献公昭公七年’、单成公(昭公十一年、单穆公昭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单武公(定公七年、八年)、单平公(哀公十三年)等。又如,成氏为文王子郕叔武之后,见诸《左传》者有:成肃公(成公十三年)、成简公(昭公七年)、成桓公(定公八年)等,均为王卿士。由于西周行世卿制,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单氏、成氏也在西周卿士之列,但时间不一定始于成王时。

从史书上看,卿的数量有不断增益之趋势,因为新王即位后,往往将自己的嫡弟增补为卿士,如:

王叔氏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杜注:“尹氏、王子虎皆王卿士也。”王子虎即王叔文公,《春秋》文公三年“王子虎卒”,传作“王叔文公卒”。王子虎为僖王之子,故当于僖王或惠王时始列为卿。其后有王叔桓公(文公三年、宣公七年)、王孙苏(文公十四年、宣公十五年)、王叔陈生(襄公五年、十年)等,均为周室卿士。

虢氏 《左传》隐公八年:“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金文有虢季。虢公为武王弟虢仲或虢叔(已不可考)之后。隐公八年当周桓王之五年。然周桓王二年,“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又,昭公二十六年《春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云,“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其时已能立王子,恐非卿不足于当此任,则虢氏为卿之始应当早在西周时。

郑氏 郑桓公为厉王少子、宣王母弟,封于郑。在位三十六年以幽王故,为犬戎所杀,其子“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则郑氏为东迁之初新增的卿。

刘氏 刘康公,经称王季子,为周顷王之子,周定王母弟。其后刘定公夏(襄公十四年、昭公元年)、刘献公挚(昭公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二十二年)、刘文公(昭公二十二三年、二十六年,定公四年、哀公三年)、刘桓公(定公七年、八年)等,俱为王室卿士。可见,刘氏卿位亦是东迁后所有。

甘氏 王子带为周襄王母弟、惠后次子。其后甘简公(昭公十二年)、甘悼公(昭公二年)、甘平公(昭公二十年)、甘桓公(昭公二十四年)等,均为王室卿士,当是襄王时始有卿位。

见诸经传的卿还有很多,如穆王时有祭氏谋父、宣王时有尹氏尹吉甫、厉王时有荣公等。入春秋以后,还有原氏、巩氏、儋氏等等。

周代有所谓“世卿世禄”之制,卿的爵禄是世袭的,一方面原有的卿要保留、下传,另一方面新的卿要增入,卿的员数不可能固定的,所以《周礼》六卿之制实属子虚。

有的学者举《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语为证,说“六官之制在周代以前即已出现”,然而《甘誓》为战国时之作品,不足为据。

毛奇龄又以侯国中有相应于六官的职名,说六官之制为古制,如《春秋》隐公十一年羽父求大宰,文公二年夏父弗忌为宗伯,昭公四年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定公十四年孔子为司寇。有的学者还将《左传》所见六官名详加罗列,进而引出结论,“诸侯国既有六官之制,则周王室亦当有六官之制”。这一推断,乍看无可动摇,但是细加推敲就可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鲁、宋等国有与六官相应的官名,不等于其国有六卿之制。鲁秉国政者为孟孙、叔孙、季孙三卿,其地位也与鲁之大宰、司寇等不可相提并论。宋有六卿,但官名与《周礼》六官多有不同:大司马、大司徒、司城、左师、右师、大司寇。其余诸国连六官之名都凑不齐,更无论矣。所以,将某些名称与《周礼》六官相同或相似,但级别较次的官员指为六官,无补于事。可以肯定地说,上举诸国,没有一国实行过《周礼》的六官之制,《周礼》六官是综合列国官制而成,适足见其为晚出。第二,退一步而言,即便某国六卿官名与《周礼》全同,也不能轻下断语,因为官名相同并不等于两者就是一回事。《周礼》以大宰为最高官职,而春秋各国执政各不相同,或无大宰,或有而其权位不同。鲁、宋两国都有大宰,但与《周礼》之大宰相去甚远,此其一。其二,《周礼》六官代表阴阳五行,各有象类,列国之卿均无此色彩,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区别。

周王室职官名,文献中不多见,金文也较散乱。所以,学者好以春秋以降列国之制推王室制。于是将晚出的、非一国一朝的列国官制拼凑成一套,指为西周官制,这是不可取的。

“诸侯国既有六官之制,则周王室亦当有六官之制”一语,前提不能成立,推论也就难以成立。

《周礼》六卿各有所司,绝不相混:大宰掌治职,大司徒掌教职,大宗伯掌礼职,大司马掌政职,大司寇掌刑职,大司空掌事职。文武亦分职,六官除司马主武事外,其余均不相涉军将由六乡大夫担任。从文献看,王室卿士的日常事务有代王锡命、与盟、聃诸侯、赗、会葬、迎聘、征讨等,彼此之间并无严格分工,他们不专一职,随机而出,如: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王子虎等册命晋侯为侯伯;僖公二十九年,王子虎又与鲁、晋、宋、齐等盟于翟泉,谋伐郑。是王子虎兼册命与盟会。

庄公元年经,夏,单伯送王姬;而庄公十四年经,单伯于夏会伐宋,冬又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是单伯兼与嘉礼、军礼、宾礼。

宣公十年经,天王使王季子来聘。王季子即刘康公。《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刘康公又参与其礼。《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又会晋侯等伐秦。是刘康公兼与聘问、征讨、献俘礼。

襄公十五年经,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即刘定公。《左传》昭公元年,天王又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是刘夏兼逆后与劳师。

《左传》文公元年,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文公九年经,毛伯卫来求金。是毛伯兼锡命与求金。

《左传》宣公六年,冬,召桓公逆王后于齐。《左传》成公八年,秋,召桓公来锡公命。是召桓公兼逆后与锡命。

诸如此类,不尽一一。可见,卿之职责不仅文武不分,而且锡命、与盟、迎聘等亦不甚分职,某行某事,均无定例,视情况而定。

周代职官分工不细密,还有更多的佐证: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昭公二十七年“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工尹为掌百工之官,可见战时可以统兵。如《左传》所记来聘者,可以是宰周公、王季子等卿,亦可以是南季(隐公九年)、家父(桓公八年、十五年)等大夫,还可能命一年轻位卑的人,如桓公五年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杜注:“仍叔,天子之大夫,称仍叔之子,本于父字,幼弱之辞也。”前儒以为《春秋》此笔是讥天王违礼,其实不过是揣度之辞,以后世礼书衡量前代之事。当时诸侯虽有离心之志,但还不敢太放肆,王室之中更无论矣,天王尚不至于胡乱找一人应差,必是仍叔之子有过人之处,而当时对职责之规定又不如《周礼》那样刀劈斧断般地严格,使之并无不可。

阎若璩说:“盖古者人虽有专官,官虽有定职,至国有大事,则推贤而往,人不以为意。”这种职分不清的情况,至秦汉时犹存,如汉代之大司农,为国家财务总管,但又兼管仓储、水利、货运乃至各种官卖事业;中尉(执金吾)管治安,但也管造船;太常主管祭祀,但又管医药。

金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免觯》有“免作司工”之语,而《免簠》、《免簋》又云

“免受王命作司徒”。又有《史免簠》,郭沫若说亦是同人之器,则免又任史官。《扬簋》云:“扬,作司工,官司量田甸,司居,司刍,司寇,司工司”,则司工(空)扬不仅管理田甸、司居、司刍等官,还管,司寇”之官。而《周礼》中的司寇与司空是平起平坐的,职掌刑杀。有趣的是,1971年在河南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的一批兵器铭文中,司寇又成了管官府手工业的官,现揭之如下:

(1)九年,郑令向,司寇商,武库工师铸章,冶(矛)

(2)十五年,郑令肖距,司寇彭璋,右库工师,冶赣(戈)

(3)十六年,郑令肖距,司寇彭璋,库工师皇佳,冶(戈)

(4)廿一年,郑令,司寇吴裕,左库工师吉忘,冶(戈)

(5)卅一年,郑令楅,司寇肖它,库工师皮耴,冶尹启(戈)

(6)三年,郑令楅,司寇芋庆,左库工师祈,冶尹造(戈)

(7) 四年,郑令韩,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弗,冶尹颇造(戈)

(8) 五年,郑令韩,司寇张朱,右库工师皂高,冶尹造(戈)

这些铭文所记载的韩国完整的兵器库官制是:

郑令一司寇一各库工师一冶(冶尹)

司寇是郑令之下“统辖首都有四库营手工业的官”,似与司法无涉。其实,古代兵刑无别。《吕刑》、《皋陶谟》以及《左传》、《国语》等每每兵刑连类言之,顾颉刚先生认为,“兵刑分而为二,秦汉以下之事也。周介其间,必有同乎古代而未全变者,亦必有开始蜕。化而已略同于秦汉以下者”,其说至为精当。先秦时司寇地位并不很高,如上举铭文外,睡虎地秦简中的司寇甚至是刑徒名。学者往往好引《左传》定公四年语,“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以证司寇地位之高。但是,《左传》又云“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尚书·立政》亦有“司寇苏公”语,足证康叔非司寇。《周礼》以司寇入六官,又以之与司马分掌兵刑,也是其晚出之证。

(第四节 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周秦时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先后有西周分封制和秦郡县制两大类型。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地方分权形式,后者是中央集权形式。两者的优劣,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初,犹有争议。

《周礼》把儒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思想,作为“体国经野”和“设官分职”的基调,因此,它采用了周代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子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得不引以为戒。而战国末期各国郡县制形成后,国君得以真正总揽国柄的现实,又使它不无启发,所以,它也吸收了郡县制的进步因素。两种制度的糅合和改造,形成了《周礼》独特的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

《周礼》规划的行政体制大局,分为畿内与畿外两大层次,表现了作者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想。

依《周礼》的设计,天下的中心,是方千里的王畿。《大司徒》云“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贾疏,“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国城,面各五百里”。王畿以方九里的王城为中心,然后分别以百里为界,呈正方形辐射状大小相包,层层相套。王城之外、王畿以内的行政区,由近至远,分别称为郊、甸、稍、县、都,此即所谓,面各五百里”。

在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又以王畿为中心,呈正方形辐射状,层层向外分布,于是有所谓,九畿”,《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百曰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秋官·大行人》中有所谓,九服”,与此“九畿”为一事,但侯、甸、男、采、卫均称服而不称畿,又称蛮畿为要服。夷、镇、蕃三畿在九州之外,谓之蕃国。据《夏官·训方氏》郑注,《周礼》所称四方诸侯,均指六服以内诸侯。

但是,观《孟子》及《王制》等典籍,并没有二百里到五百里的层层划分,金文中也绝无郊、甸、稍、县、都的畿内之制。《诗经》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毛传:“畿,疆也。”可见,“邦畿千里”是盛赞殷疆辽阔的溢美之辞。《周礼》则据以为实,将千里定为王畿,再细分为五级行政区,又在王畿之外溢以九千里的九畿。这种大一统的宏伟版图,只有战国晚期以后的人,才有气魄想象出来。

《大司马》九畿的名称与《夏官·职方氏》全同。不过《职方氏》称为“九服”,《大司马》称为“九畿”,而《职方氏》文全袭自《逸周书·职方》,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

所谓畿服之制,西周文献均无言及者,东周以后始有之,如《尚书·皋陶谟》、《逸周书》的《作雒解》和《王会解》、《国语·周语》、《吕氏春秋·慎势》等。郭沫若说,“倡之者当是一人,传之者则斟酌损益,各为异词,故或为五,或为六,或为九,其散见于它书者,名称、里数均各有参差”,“汉以来之学者,于此等文献,一律视为实录,见里数、称名之不同,则多方以求其汇通”,古代只有王畿称畿,其外无称畿者。《周礼》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称畿,是其晚出之证。

从西周文献及金文看,当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内服指公卿百官,外服指诸侯。如《尚书·酒诰》云: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尚书·康诰》云:

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

《尚书·召诰》云:

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令彝》:

周公朝至于成周,(出)令,舍三事令。卿事寮、者(诸)尹、里君、百工、者(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

上引文中,侯、甸、男指诸侯国所在之服,而非畿服之名号,邦伯即诸侯。“侯、甸、男、卫邦伯”,即侯、甸、男、卫等服之邦伯。所谓外服、内服,即外官、内官,而非内外畿服。郭沫若说:“畿服之制,乃后人所伪托,金文无畿字,服字多见,与《酒诰》义同,并非地域的区划。”

关于九畿中五等诸侯的封地。据《大司徒》文为: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此制与文献所记相去甚远。《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较近史实。若如《周礼》五百里、四百里之说,则漏洞百出。清人崔述说:

孟子之言非臆说矣,且以今地里考之,鲁为今曲阜,若方四百里,则邾、滕在封内矣;宋在今归德界,若方五百里,则曹、杞在封内矣。宋、鲁当春秋时兼并之余,犹仅二三百里,故《孟子》曰”今鲁方百里者五,况当成王之世,安所得四百里、五百里者而封之!而得洛以东至海仅二千里,以西至积石亦不逾三千里,又安所得万里者而区划为九畿乎!

其说至为精到。可见,九畿之制与九州之说一样,都是战国晚期人所臆造。

《周礼》王畿中的居民组织有三类:

(一)六乡与六遂。按照《周礼》的设计,王城之外方五十里为近郊,又其外方五十里为远郊。近郊和远郊共方百里,合称四郊。王于四郊设六乡,又于四郊外方百里之地设六遂。六乡和六遂离王城最近,是直接藩屏王城的,因而组织最为严密。六乡的居民组织与军事组织是合一的:乡、州、党、族、闾、比,即军、师、旅、卒、两、伍。州长、党正等各级行政长官亦即六军中的各级武官。六遂的居民编制与六乡完全相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称为遂、县、鄙、里、邻。六乡、六遂各七万五千家,六乡之军是正六军,六遂之军为副六军。因此六遂的官员都比六乡低一级。在一般情况下,六乡与六遂的分工是,六乡出军,六遂出车徒,所以韦昭说:“《周礼》天子远郊之地有六乡,则六军之士也;外有六遂,掌供王之贡赋。”

同类推荐
  • 平等

    平等

    虽然平等主义在当代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具有支配性的正义观念,平等也被看作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分配正义原则,但是这些都不是没有争议的。关于平等的争议既存在于平等主义的内部,也存在于它的外面。内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的平等”,即平等主义者所说的平等是指什么?外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平等的规范性,即平等主义如何能够得到证明?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孔子家语》公案探源

    《孔子家语》公案探源

    《孔子家语》真伪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公案。作者考镜源流、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着力从公案学的角度,对与王肃伪造《家语》说相关的公案群进行透彻的爬梳与剔抉;对此案产生的诸多取径,如误说误文流传讹变、疏证辨伪方法移植错置、文本内外关系牵强附会等进行认真的推究与归纳;就丁晏所谓王肃伪造众书之说对康有为的刘歆遍伪群经说之影响进行清晰的提示与论证;对此案所涉《家语》三序的可信性程度、孔安国身世等重要而又诸说纷纭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析说与考证。
热门推荐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系统陪我闯天下

    系统陪我闯天下

    刘卞一个现代死肥宅,本来无所事事的他,突然穿越至东汉末年,刘卞:”老天,NMD坑啊“
  • 娇媚老鸨俏娘子

    娇媚老鸨俏娘子

    某墨的圈子链接:http://m.pgsk.com再拎起破铜锣喊上两嗓子:招副圈主撒~(慎重申明撒:某墨的简介有改了,但是内容不会更改,谢谢亲们滴支持撒!”推荐俺滴新坑:《压倒小师叔》她因一时失足来到这遥远的古代却不得不接手改造整顿这快要倒闭的百花楼凡经她手调教的女子无不柔若杨柳,媚如春风她的最大梦想,要天下所有的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纳兰祥云天下第一绣庄的庄主,终年白衣,处处散发出飘逸如墨画清雅气息。他风流王爷,一颗心遗落在她的身上....................第二卷命定天女命定天女?!辅王星?!嗤!如果真像他们所说,那她现在如果米有穿越,是不是已经嫁给美国总统了?!现在的她是无双郡主。舒王爷:幽冷诡异如他,一双幽湖一般泛着紫色诡谲光芒的眸子,定定的看着她:“小雅,你永远只能属于我,哈哈....我的暖床妻!!”珩王爷:英俊风流如他:“小雅,如果可以我只想永远的守护着你就好。”何宣煦:绝美妖娆如他:”雅雅,你只能属于我。“片段:忽然一道蓝光闪过,那把泛着诡异蓝光的软剑横在了他的面前,何宣煦垂首看看胸前那正抵着风小雅的幽蓝软剑懒洋洋的抬起眼帘似笑非笑的看着幽冷暴恹之气毕露无遗的轩辕孤魊,转身将怀里的风小雅轻放至一旁,“你以为留下她便可使我改变心意么?”轩辕孤魊扯扯唇漾起一抹诡异的冷笑“既然你不愿意改变心意,不要紧我还有最后一张王牌不是么?”那双泛着诡谲紫色光芒的眸子定定的看着一旁的风小雅忽的低低笑出声转身对着何宣煦挑挑长眉说:“呵呵---九弟兴许不知道吧,在那次你们成亲之前小雅来找过我呢!她说她不愿意嫁给你希望我可以帮她摆脱你然后跟我相濡以沫的过一辈子。”说罢转身看向一旁瞪大了双眼的风小雅笑着问道:“你说是么?小雅?”风小雅的大脑一瞬间停止了转动,以前的那个风小雅居然为了抗拒嫁给何宣煦而找到了轩辕孤魊眼前这个幽冷阴柔的男子,首先不说他的身份是如何的尊贵,一般的人不可能会见过他或是见过了也不会知道他的身份,更何况是一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即使她身居龙蛇混杂的百花楼也不可能会识得他,再加上她懦弱的性格----肯定是哪环出错了!难道是小喜在骗她?!不可能啊小喜没理由骗她啊!要不就是那个以前的正主城府过深!汗!NND太可怕了!为什么她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表面看来的那么简单!
  • 对你的欢喜藏不住

    对你的欢喜藏不住

    被前任劈腿后,舒可可发现生活不停的出现意外,她走在路上会莫名其妙的掉下个花盆,走在湖边会不小心踩空掉到水中,餐厅中吃饭能吃出橡胶手指……这些防不胜防的意外层出不穷,她感觉自己可能是被什么东西给缠上了,恐惧之下,找了间寺庙,只想求个法事,只是……这什么情况?想摆自己的困境需要找个男人来震自己身边的‘妖邪’?“那好朋友行吗?”“不行!”“大哥呢?”“不行,只能指定用品才行!”方丈大师把面容冷峻的霸道帅哥推倒舒可可的身边,厉声:“不想死,你只能用他!”“???”男人脸色发青。“啊??”
  • 冠心病食疗药膳

    冠心病食疗药膳

    药膳治疗是冠心病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本书收集了防治冠心病的数百种药膳方剂,每一种药膳都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尽量保持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以发挥药膳的功用。让读者在家里即可自己动手做出美味健康的冠心病食疗菜。
  • 绝色国师是杀手

    绝色国师是杀手

    国师?这个身份北堂如歌非常满意,听起来有气势!只是国师的地位有点迷,且看她与群臣斗志,与刺客斗勇,重新树立国师的地位。某王见某国师当神棍上了瘾,便道:“当个神棍有何用?不如做本王的王妃,气派!”
  •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成为传奇?他们的智慧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世代相传的独特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神奇与智慧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千万家庭。学习犹太人的家规,结合中国教育现状,让孩子由平凡走向杰出并拥有勇气、创新、智慧,从而培养出出色的天才儿童!文中全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犹太人的哲理名言,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千年来犹太人的教育智慧。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耗时10年创作完成的。书中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小学四年级时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在这一年内在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的所见所闻。日记从十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七月份安利柯离开学校,其中包括安利柯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和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勉励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讲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这里有正直勇敢而常帮助弱小的卡隆、品学兼优又待人和善的代洛西、边干活边默记功课的可莱谛、不甘人后而踏实勤奋的斯带地,还有爱学生如子女的校长、生病也不忘为学生补课的先生、被儿子感动而重拾旧业的铁匠、为救群众而不惧烈火的消防伍长,更有不怕牺牲而为国捐躯的少年侦探、体贴家人而悄悄替父工作的少年、为寻慈母而跋涉六千英里的孝子玛尔可,等等。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高冷男神相思入骨

    高冷男神相思入骨

    帝韩晨刚出生时,被父亲寄养在隐世唐家,十四岁时帝家内乱,被找到接回帝家,那时唐米才6岁。时隔12年,他也等了她12年,再次见面两人确是互不相识。他的一个决定差点把她推入别的男人怀抱。帝韩晨:“小薏米,你和我是什么关系?”唐米:“没关系。”帝韩晨:“很好。”于是帝韩晨吧唧一口亲在唐米嘴上。帝韩晨:“现在呢?”唐米擦擦嘴:“没关系!”帝韩晨一脸傲娇的笑:“宝贝你真好,你说没关系,那我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