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100000105

第105章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12)

先生生当鼎革,自以先世为明世臣,存亡与共。甲申后崎岖岭表,备尝险阻,既知事之不可为,乃退而著书。窜伏祁永涟邵山中,流离困若。……当是时,海内硕儒,北有容城(孙奇逢),西有盩厔(李二曲),东南则崑山、余姚(顾炎武、黄宗羲)。先生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不愧顾黄两先生。顾诸君子肥遁自甘,声名益炳。虽隐逸之荐,鸿博之征,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志易白,其书易行。先生窜身猺峒,绝迹人间,席棘饴荼,声影不出林莽,门人故旧又无一有气力者为之推挽。殁后四十年遗书散佚,后生小子至不能举其名姓,可哀也。(《船山全书》第十六册,第411页)

这段极为沉痛的话,可以说是王夫之晚年生活的实录,也是对他和他的著作之所以湮没无闻的真实说明。王夫之的学术有一个根本特点,这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贯彻于他的全部著述活动中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哲学思辨和实证考察的结合。这一方法是由他作为伟大哲学家的高度思辨能力和作为杰出学者的精严的科学精神相结合而得到的。王夫之的治学方法可用他在《老子衍》自序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矣。见其瑕而后道可使复也”。

入其垒就是深入堂奥,对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袭其辎侧重于哲学思辨。因为实证考察是把研究对象确定在具体事物上,对具体事物的研究侧重于其性质、数量、空间上的广延和时间上的绵延等可用感官把握,可以相对精确地刻画其性质和规律的那些方面。哲学思辨则离开对具体事物的外在形态的考察而深入到它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它从逻辑上说应该具有的性质、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它的价值和意义这些方面。对事物的这些方面的思辨考察要靠思考者的哲学素养,思考者对见闻之外的那些东西的把握能力,思考者对事物的价值和意义的觉解。这都是把外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把被我认识变为被我阐释。所以哲学思辨主要侧重于“袭其辎”。

王夫之的实证考察和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在他对经学的处理上最鲜明地表现出来。王夫之的著作,划在经部的共有22种155卷。涉及《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四书》等。如关于《周易》有《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发例》。其中《周易稗疏》解释《周易》经传字句的意思,《周易考异》辨正文字异同,属于实证考察类。《四库全书》提要对《周易稗疏》的评论颇能道出它的实证特点:“大旨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纬书杂说皆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谈玄妙,附会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义必切理。”《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发例》则属哲学发挥。而发挥程度亦有深浅广狭之别。如《周易内传》主要就《周易》本身的义理进行发挥,而《周易外传》则借易理发挥他关于宇宙人生等根本问题的见解。《周易内传》强调发挥易理不能违背《周易》本来的意思,反对任意解释《周易》。《周易内传发例》曾说:“世之言易者曰:易者意也,惟人之意而易在。呜呼!安得此大乱之言而称之哉!”

(《船山全书》第一册,第650页)

认为对易的发挥应在易理之内,应有一定的规范。而《周易外传》的发挥则要灵活得多,随文生解,不为体例所限。言易理,亦言他物他理。对《周易》的阐发贯彻了实证研究与思辨发挥并举的方法。

其他诸经莫不仿此例。如《尚书》,疏通字句者有《书经稗疏》,发挥义理者有《尚书引义》。《诗经》,疏通字句者有《诗经稗疏》、《诗经考异》,发挥义理者有《诗广传》。《四书》,疏通文字者有《四书稗疏》、《四书考异》,发挥义理者有《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这都清楚地说明,王夫之是把实证地研究和思辨地阐发结合起来的。他的“入其垒”不是浅尝辄止,或据其一隅,而是登堂入室,全面占有。他的“袭其辎”也不是简单地拿来就用,而是经过咀嚼、研磨、消化,变为自己学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后人评其《四书训义》:“阐邹鲁之弘旨,畅濂洛之精义,明汉唐之故训,扫末学之糠秕。……旁搜远绍,浩瀚宏深,取精百家,折衷一是。”(《四书训义》刘人熙序)旁搜远绍,皆为我所用,取精百家,而折中在我。这都是对他的“袭其辎”的绝好说明。

“暴其恃,见其瑕,复其道”也贯彻在王夫之的全部学术活动中。“暴其恃”者,追寻其原因,展示其根据,在展示中其瑕瑜优劣尽现眼前。“见其瑕”而后道可复,因为道是全体,是价值理想,是至善至美的最高原理。“暴其恃”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粗心之将,入其垒,袭其辎,搴旗斩将掠地陷城而功毕。良将必讨求敌何以失之我何以得之,作为后来战胜攻取的资借。“暴其恃”是思想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对哲学活动尤其重要,或者说,它就是哲学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因为哲学有别于其他活动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它严格说是一个由前提到结论的推导、论证过程,或由一个结果推导它的原因和根据的活动。当然哲学所由以出发的前提常常不是自明的公理,而是自己的设定。所以现代哲学家金岳霖把哲学定义为“一个说得出道理的成见”(引自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哲学既可由一“成见”按逻辑规则说出它的道理,亦可由其说出的道理逆推其“成见”。王夫之的“暴其恃”,就是一个由结果追寻原因,或说由说出来的道理逆推其根据的活动。上述《四书训义》序在谈到《训义》的特点时说:“船山《训义》发紫阳之微言大义,并其所以至此者而亦传之,学者得入其门焉。自有讲义以来未之或能先也。”(《船山全书》第八册,第976页)

“其所以至此者”就是“恃”,就是一个结论、一个义理的原因和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已经对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作了说明,而王夫之在朱熹说明的地方,给了他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说明的解释。“并其所以至此者而亦传之”,就是“暴其恃”。不止四书,王夫之的所有著作都是“暴其恃”的工作。王夫之不同于他人的是,他把这个方面自觉地作为他的哲学活动的主要功能来运用,并且他运用这个方法得出了迥出常人的收获。如《尚书》注疏,古往今来多矣。而王夫之《书经稗疏》能自出手眼,自标新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评论说:“其诠释名物,多出新意,虽醇驳相半,而纰缪者极缪纰,精核者亦极精核,不以瑕掩瑜也。”

(《船山全书》第二册,第227页)

王夫之的史论著作尤其自觉运用这种方法,他论治乱兴亡,不在迹上,多原其治乱之由而立论,故能发前人所未发。

“暴其恃”即展示其所以成立的根据,“见其瑕”即显示其弱点。“暴其恃”多自正面立论,“见其瑕”与之相反,多自反面立论。“暴其恃”与“见其瑕”实际是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暴其恃”即所以“见其瑕”,而其瑕既显,其恃不言自明。王夫之之见其瑕,有几个特点,其一是瑕瑜共存基础上的见其瑕。与两一统一的思维相关,王夫之在对中国哲学史上有影响的学派或人物进行批评,指摘他们的缺点时,总是与赞扬他们的优点连在一起,比如他对《老子》的评论:

世移道丧,覆败接武。守文而流伪窃,昧几而为祸先;治天下者生事扰民以自敝,取天下者力竭智尽而敝其民。使测老子之几,以俟其自复,则有瘥也。文、景踵起而迄升平,张子房、孙公和(原为仲和,依校注改为公和,公和为晋孙登字)异尚而远危殆,用是物也。较之释氏之荒远苛酷,究于离披缠棘,轻物理于一掷,而仅取欢于光怪者,岂不贤乎?司马迁曰:“老聃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近之矣。若“犹龙”之叹,云出仲尼之徒者,吾何取焉。(《老子衍》自序,第3页)

意为,老子既有知白守黑权谋机变的一面,又有天道循环静观其复的一面;既有离尘出世,远绝物欲的一面,又有见几而作,明哲保身的一面。如能明老子之几,取天下者就可以不必耗神费力而徒劳无益;功臣将相就可以急流勇退,免遭杀身之祸。老庄道家虽与佛教同被视为出世之教,但老子的简易直接、能为世用比起佛教的繁琐怪戾、贱物尊心来说,还是要好一点。司马迁赞扬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的确是抓住了老子宗旨,但庄子赞叹老子“犹龙”,则过头了。

其二,见瑕是为了复道。在王夫之看来,天与道是最高的价值,是万物最后的归趣,但万物之合于道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自然来说,是万物各依其性、各循其则而后和宇宙整体协调整合的过程。每一物都有其本性,此物之性会与彼物之性发生矛盾,事物发展的最后结果是矛盾的解决,这一解决的过程是充满斗争的。瑕即事物自身的不完善或与环境的不协调。事物与周围环境在斗争中获得和谐,共同参与大化运行,最后达到道的圆满的过程,是一个见瑕而复道的过程。就价值之物来说,道是在善与恶的搏斗中成就的。道是善的积累,恶是善战胜攻取之资。在大化运行中,历史选择了合理的存在,众多合理的事物的积累与升华就是道。善的胜利是道的胜利,善的毁灭也是道的毁灭,因为这种毁灭在毁灭的过程中证明自己是善,并在与恶的更高一级的搏战中成为价值积淀。这种积淀就是纯的过程。纯以瑕为基础。所以,王夫之认为“天者,合往古来今而成纯者也”。这里天是一个价值原则,是善的积淀和提纯。

王夫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术特点是在对经学的反省与总结中表现出来的。他曾自撰石船山下湘西草堂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从天乞活埋者,自贞其理想,自完其事业,然后俟命!六经之开生面,即摆脱明代经学极敝,以理学代经学的局面,同时不局限于汉儒的经学模式,把经学和理学结合起来,通过经学发挥理学。这一途径,标志着理学的转向,预示着清代学术的开端。与黄宗羲相比,黄宗羲是明代学术的总结者,王夫之是整个理学的总结者,整个中国古代学术的总结者。王夫之自认是担当了这一重任的,并相信他的学术会由后人从各个方面去理解。但他又告诫人们,只有在全面把握他的著作和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且在具备了对他所代表的整个时代的学术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条件的时候,理解才是可能的。这就是他《自题画像》诗中“龟于朽后随人卜,梦未圆时莫浪猜”一句的微言大义。

同类推荐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稿是针对我国著名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和著作,进行全方位解读分析的社科读本。作者将哲学通俗化的一种尝试,试图跟着冯友兰先生的思路,以中国哲学问题为核心,来讲哲学。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传习录

    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集中而系统地阐释了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内涵,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古典哲学著作。它所阐述的修身、养心、处世之道对于现代生活依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满实践性的生活哲学读本。
  • 孟子与公孙丑

    孟子与公孙丑

    本书涉及管仲、晏子、曾子、孔子、告子、大舜、周公、商汤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汤武革命、汉宣帝废立太子等纷繁的历史事件,南先生在讲授时采用一贯的“经史合参”、融会百家的方式,旁征博引、贯穿古今中外地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给予了中肯而精辟的评价。他还将《公孙丑》与《礼运篇》、《论语》等儒家经典相互发挥,阐扬儒家学说精髓,并将其中的哲理、甚至整个儒家学说与其他学说、教义进行比较,分析《孟子》对人类文化的深远影响。南先生的讲述博大精深,涵盖个人内养的原则、方法和外用的境界、器度,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哲学、人事制度、财经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圣贤之路”、法律体系等方方面面。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短小精悍、能够启发心智的名言佳句。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欣赏和传诵。它们不仅仅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居官从政、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宝典。它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求学等各个领域。它们犹如人生路上的灯塔、路标,照耀着、指引着人们探求的方向。学习和掌握这些处世智慧,有益于立世修身,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深信,圣贤之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读此书,不是在单纯地体验和回味某句话的力量,而是在和一个个圣贤先哲的伟大灵魂交流。希望这部圣人贤哲智慧的人文读本,能够让你在面对任何人生困境时,都可以找到心灵航海中的指南针,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之所以活得那样逍遥、自在,是因为他把利益看得很轻,把功名看得很利淡,所以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乘物以游心”,并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如果我们也像庄子一样,凡事也想开一些,那么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喧嚣中拥有一份宁静,在忙碌中拥有一份悠闲。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庄子。有人仰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有人秉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处世态度,也有人心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洒脱性情。
热门推荐
  •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到歇马河那边去(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到歇马河那边去(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小说集收录了谢络绎2013年至2015年创作的五个代表性作品。《到歇马河那边去》写的是纯洁的初恋与压抑的情欲之间的印照和僭越;《旧新堤》写了一个拒绝中年人身份的女性,她不同寻常的人生选择既自尊又悲情。《鸟道》中的知识女性被迫在一场意图闹婚的旅程中厘清过往,正视生活真相;《他的怀仁堂》里有一对愈靠近愈无措的父子;《无名者》讲述了小人物对一直背负底层命运的恐惧。
  • 诏狱惨言

    诏狱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婚婚欲醉

    婚婚欲醉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人说婚姻是家,家是一个你未知却有向往,一个让你无怨无悔的付出,让你承担着一切责任,让你付出更多爱,的却不求回报的未知,往往我们都知道却毫不犹豫踏进和开拓属于他们未知,有悲剧也有欢笑,一切的未知需要摸索和经营。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pgsk.com/a/954719/m.pgsk.com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
  • 魂武帝皇

    魂武帝皇

    武魂大陆,武者以武魂为主,武魂分为先天武魂和后天武魂。天地间的武魂共分为三百六十六种,孟浩身据天地间排名第二的武魂“轮回”,掌控阴阳。脚踏天地,破四武,踏双灵,成造化,最终踏上了天地间的最高峰。
  • 师父威武

    师父威武

    世人以为这仙侠山上只住着一个大魔头,那就大错特错!还有一个比魔头还恐怖的大魔女,此刻就在危害人间!武林风波谁说只为美人?只为武功秘籍?难道就不能为了一颗小小的桃子吗?****想不想看一只猴子怎么变成懵懂的小女孩,想不想看天真无邪的漂亮小矮人与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相恋的故事,想不想知道她那条可爱的尾巴引起多少武林轰动。想就不要走过路过也错过!要是有人问,这到底是人兽恋还是萝莉控?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你们自己看去吧!
  • 使蜀日记

    使蜀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自在星辰诀

    大自在星辰诀

    农村少年,机缘巧合下激活玉佩得修真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牛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