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100000074

第74章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3)

至其易箦之诗谓:‘此心惟觉性天通’,原是此样境界,不可谓其不悟。”(《答曹真予论辛复元书》,《高子遗书》卷八上)吴与弼功夫路向承宋儒,以敬义夹持,诚明两进为修养要法。薛瑄以敬为门户,以复性为宗,“悃愊无华,恪守宋人矩矱”,故有不见性之讥。陈献章是由朱子学向心学转型的关键性人物,所谓“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之说,是有理由的。

陈献章之学,主静中体认,悟即心即理。其学在透悟上超出薛瑄与吴与弼。高攀龙之看重悟,可以看做明代总体学术趋向对他的影响。明代学术王学为大端,理气论不甚为学者所重,心性论是代表学者特点,区别学者归属,甚至衡量其所得深浅的标志。即使思想体系较为广大的学者,欲吐纳一代学术,气论不能不作为哲学重要内容,但也多综合理气心性为一,这是明代学术的特点。刘宗周、黄宗羲即其显例。一般儒者学术重点多在心性论,内外动静、已发未发、先天后天、洒落敬畏等内心体验是学者最关注的,所以特别看重悟。换句话说,明代儒者内向型功夫更为突出,故更重悟。高攀龙注意到这一点,加上他一生学问途程中的许多关节都得之于悟,所以重悟是他的自然趋向,但他又反对现成良知派的脱略功夫,所以他最终悟修并重。悟与修的关系也就成为他学术中一个重要问题。

四敬与顺乎自然

高攀龙之学自朱熹“入道之要莫如敬”一语入手,平生敬谨勤恪,精进不已,学问境界屡易,年五十,悟《中庸》之旨,这是他的功夫境界的最后归着点。他自叙所得说:

壬子,方实信《中庸》之旨。此道绝非名言可形,程子名之曰“天理”,阳明名之曰“良知”,总不若“中庸”二字为尽。中者停停当当,庸者平平常常,有一毫走作,便不停当;有一毫造作,便非平常。本体如是,工夫如是。天地圣人不能究竟,况于吾人,岂有涯际。(《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中庸》之旨,可以从多方面去把握,有人着眼于《中庸》对“诚”的阐释,有人着眼于对“性道教”的发挥,也有人着眼于对“中和”与“慎独”的说明。高攀龙则重在对“中庸”二字本义的解释。在高攀龙这里,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内容,一个是它的表现形式。高攀龙从《中庸》所得者是道的形式方面:停停当当,平平常常。他所谓“本体”,所谓功夫,皆此八字。高攀龙的学问途程,其实就是从敬畏入手,经由数次“悟”的体验,逐渐由敬畏而至洒落,由人力强持守到顺乎自然的过程。也就是渣滓浑化、气质精醇的过程。理学的泛伦理的特性,为学与修身合一的特性,注重体验注重获得精神受用的特性等等,决定了以天人性命为参究对象的理学家,大都有一个随学问长进而精神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王阳明学问途程之六个阶段,“其学凡三变,始得其门”,“学成之后又有三变”。罗钦顺之由“庭前柏子树”觉悟心之虚灵,自此体究心性,积数十年而有见心性之真。陈献章初未得心性合一之旨,后舍繁就约,静中养出端倪;又由静返动,迟至二十余年方悟内外动静一以贯之之旨。此皆明代学术史上为人熟知之事。据高攀龙自叙,他一生学问深入的关键,一是悟“心不专在方寸,浑身是心”;

二是汀州旅舍悟“六合皆心,腔子是其区宇,方寸亦其本体,神而明之,总无方所可言”;三是四十五岁(丙午)时实信孟子性善之旨,认为“此性无古无今,无圣无凡,天地人只是一个。惟最上根洁清无蔽,便能信人。其次全在学力。稍隔一尘,顿逍万里”(《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四是次年(丁未)信程颢“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之旨;五是信《中庸》之旨。后两次所悟内容相差不大。高攀龙自叙丁未之悟所得:

谓之性者,色色天然,非由人力,鸢飞鱼跃,谁则使之?勿忘勿助,犹为学者戒勉。若真机流行,弥漫布濩,亘古亘今,间不容息,于何而忘,于何而助?所以必有事者,如植谷然,根苗花实,虽其自然变化,而栽培灌溉,全在勉强学问。(《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可以说,丙午之悟,主要是加强对性的内容的觉解。丁未之悟,主要悟形式。此后虽“涵养愈粹,功夫愈密”,但学问梗概不出于此。

在高攀龙这里,功夫的作用就是把本体层面的东西从潜在状态诱发至现实层面,也就是使理显发于心,心与理为一。如上引:“理者心也,穷之者亦心也。但未穷之心,不可谓理;未穷之理,不可谓心,此处非穷参妙悟不可。悟则物物有天然之则。日用之间,物还其则,而己无与焉,如是而已。”(《复刘念台》二,《高子遗书》卷八上)“理者心也”指潜在层面的心;“穷之者亦心也”,此心指现实的形而下的灵明。心不穷理,就不能做到“心与理一”,而未通过功夫显现于灵明之中的理,也非现实的理。这里本体是潜在的,功夫是现实的,高攀龙强调的是功夫所至即是本体,但功夫所至只是“物还其则”,主体不附加任何非本来意义上的东西。这是与阳明特别是晚年的阳明不同的。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一呈现,“性”显现于“觉”的层面,是良知自主自动的品格。只要此“觉”未被遮蔽,良知之内在的性显现为表层的心就是必然的,无有障碍的。而高攀龙则强调功夫。性无有主动地显现的功能。

性的主动的品格在高攀龙要比在王阳明弱得多。阳明的良知是即心即理的,高攀龙的潜在的形上的理并未时时呈露于心。在高攀龙这里,功夫是媒介,是性理与心交会的前提。性体不会自然流行于外,它要靠功夫去激活。而不是像王龙溪那样,万缘放下即功夫,性体流行

即自然。所以,他在即心即物的前提下,仍不废功夫。高攀龙还有类似的讲法,如他说:

人生何处有一毫不停当?何处有一毫不圆满?自家做得不停当,觉得不圆满,皆是有生以后添出来勾当,添出来念头。原初本色,何曾有此?但一直照他本色,终日钦钦,不迷失了故物,便到圣人地位,也只如此。(《讲义·人之生也直章》,《高子遗书》卷四)

明代中期学者受了阳明学洗礼后,已一改宋儒故辙。宋儒除陆九渊一派外,较少讲性与心贯通。朱熹严辨心性情三者,性形而上者,情形而下者,性体情用,心统性情,心为性情统会之地。陆九渊讲心即理,但他只从形下“本心”立论。王阳明将心性打通,性虽为形而上者,但其有显现为心的能动性。心为性的发露之地,发露于心的性就是良知。

“良知即性”,良知即天理,性心直通。高攀龙受心学影响极大,不仅说宇宙万象即心即物,而且认为性心直通。所以他有“人生何处有一毫不停当……一毫不圆满”之说。这也就是“中庸”:中即本心之性,庸即日用常行中之顺性。所以高攀龙解释《中庸》说:

中庸不是悬空说道理,是从人身上显出来的。学者要识中庸,须是各各在自家身上当下认取。何者为“中”?即吾之身心是也;何者为“庸”?即吾之日用是也。身心何以为中?只洁洁净净,廓然大公便是。身心不是中,能廓然无物即身心是中也。日用何以谓之庸?只平平常常,物来顺应便是。日用不是庸,能顺事无情即日用是庸也。到这里一丝不挂,是个极至处,上面更无去处了。故曰“中庸其至矣乎”。此是人生来天然本色。(《讲义·中庸之谓德章》,《高子遗书》卷四)

这里高攀龙已将中庸上升为本体与功夫二者的合一来看待。中庸既是本体,也是功夫。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只是还其本色。这里高攀龙的功夫路数已不是二程所谓敬,而是顺性、中庸。这时所谓“敬”,是一种使心地澄静的功能。敬便豁然无事。豁然无事性体便自然流行。高攀龙确实已从朱熹的心性情三分走向心性贯通。他的学说有明显的调和朱子学与王学为一的倾向。

前人研究高攀龙,多注意他躬行实践的方面,认为与薛瑄相近,仅此不足以语高攀龙之全。高攀龙欲惩王学末流之弊而矫之以返实地,但高攀龙的本体论实不同于薛瑄。薛瑄未经王学陶熔,仍沿袭朱子学之旧。而高攀龙则经过心学陶熔,其格物即知本,格物穷理直接是修养之事,中间无间隙,不必格物与主敬齐头并进而常相须。他处处强调实修实得,但以悟为获得修养境界的必经之途。这是格物的最终目的。他的学术确实有一个由朱子入手到合程朱陆王为一的过程。这一点不可不知。

最后要提到的是,高攀龙曾对于宋明理学有代表性的人物做了分类。他的分类与现代学者对于宋明理学的分派有相同处,或者说,高攀龙是现代人(如牟宗三)对宋明理学分派的先河,亦不为无据。高攀龙曾与弟子论及理学诸家的优劣与特点:

问:“康斋与白沙透悟处孰愈?”曰:“不如白沙透彻。”“胡敬斋先生何如?”曰:“敬斋以敬成性者也。”“阳明、白沙学问何如?”曰:“不同。阳明与陆子静是孟子一脉。阳明才大于子静,子静心粗于孟子。自古以来,圣贤成就,俱有一个脉络。濂溪、明道与颜子一脉,阳明子静与孟子一脉,横渠、伊川、朱子与曾子一脉,白沙、康节与曾点一脉。”彦文曰:“敬斋、康斋何如?”曰:“与尹和靖、子夏一脉。”(《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这里,高攀龙把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分成五系:濂溪明道一系,远绍颜子;阳明象山一系,远绍孟子;横渠伊川朱子一系,远绍曾子;白沙康节一系,远绍曾点;胡居仁吴与弼一系,远绍子夏。前三系之分,显然根据他们心性之学的不同。后二系,则以功夫气象上的狂狷为根据。濂溪明道,天人打成一片,人之性体,本于天道、太极,心性为一。修养功夫,如濂溪无欲主静,明道识仁存仁,皆直达性体。阳明象山,以心显性,性即心之本体状态下的自然显发。功夫在去除心之蒙蔽,使心中性体流行。如象山之剥落物欲,阳明之致良知(正念头)皆此路径。伊川朱子,性具于心,但心不直接为性,功夫在穷理涵养并进相须。以横渠入伊川朱子系而不入濂溪明道系,显然以横渠重视穷神知化同伊川朱子重格物穷理相近,横渠之心统性情为朱子所本,以及二派皆重视对客体的研究。

现代学者牟宗三把宋明理学分为四系。总括的,浑成的,尚未以功夫取向的不同而分派者,为濂溪、横渠、明道,此系的特点是道体、性体、诚体、敬体、神体、仁体乃至心体,一切皆一。故相应于先秦儒家之功夫与本体自然浑圆状态,可称之为“圆教”。圆教下分为三系:

五峰蕺山系,象山阳明系,伊川朱子系。五峰蕺山系承濂溪明道之圆教而出,重心体本一与圆教浑成,不过细分别或虽有分别而能以一根本概念统合,亦不片面强调心。象山阳明系强调心,以心为一切朗照(重认知义)、一切遍润(重道德义)、一切伸展(重与本体为一)的根据。伊川朱子系主性具于心,但性不即为心,心性分离。以格物穷理、涵养主敬为知体与性体转换的条件。牟宗三以横渠为三系以上之统合派,这是认为,横渠虚空即气之学,“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其“大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等也不重知解,更不以心为笼罩一切的本原。

高攀龙不重视胡宏,可能与胡宏之学虽包罗甚广,但不像朱子阳明那样在学术史上有地位,也不像他们的思想特色那样显著有关。牟宗三亦不重视陈献章、胡居仁。这是因为牟宗三之分类,选取理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且纯从本体论着眼,惟据学者对心性情的关系,知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如何理解而定。陈献章、胡居仁在理学史上的地位远不能与上述三系比肩,并且只是功夫论上有特点,在本体论上无特殊建树,当然不在论证之列,牟宗三是个受过现代哲学洗礼的学者,深谙西方本体论知识论精髓,他自己的哲学以心学为归。他以此分析阐发中国哲学中有代表性的思想,所以有如是分法。

高攀龙与顾宪成同为东林学派的领袖,顾宪成重在斥王学末流之弊,辩性善之旨,其本体论、功夫论皆平实无华,所论亦不甚深入。高攀龙对本体功夫的各个方面都有论述,这些论述比顾宪成完备深入。尤其是高攀龙悟修并重,有不断深入的进境,他接触到、思考过的问题较顾宪成为多。如在格物的目的、格物与修身的关系,悟与修、主静与自然等方面,都有细致的论述。他的学说深度与广度都较顾宪成进了一步。所以黄宗羲说:“东林之学,泾阳导其源,景逸始入细。”(《明儒学案》第1449页)

东林学派对王门后学的批评,对程朱陆王的统合,对修养功夫的强调,乃至其气节,都对蕺山学派起了重要影响。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书稿分为“历史背景”“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六部分,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写作背景、重点内容、主要观点、重要影响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脉络,通过专家层面的特色解读,把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理论作品,把深奥的理论诠释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有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以经典体现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伯林谈话录(人文与社会译丛)

    伯林谈话录(人文与社会译丛)

    伯林谈话录包括:从波罗到海到泰晤士河、现代政治学的诞生等内容。在这本谈话录中,以赛亚·伯林讲述了他的思想及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其中穿插着许多个人回忆。他谈到了马克思、维柯、赫尔德、赫尔岑等令他着迷并给予他深刻影响的思想家,也谈到了他的诸多挚友,如诺埃尔·安南、W.H.奥登、大卫·塞西尔、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斯蒂芬·斯彭德,尤其是他与阿赫马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颇富传奇色彩的交往。从伯林精彩纷呈的谈话中,读者可以分享他对自由主义与宽容的信念,可以分享他对音乐与文学的激情,也可以对他的生活与个性获得一种独特的认知。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从文化存在的多维理论视野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梳理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依据历史脉络的层层揭示,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点和价值诉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线索,并在比较学视野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价值。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收录了上百则故事,选文出新。很多选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不同角度给同学们带来精神上、思想上的启迪。这些选文,丰富人文内涵,且文章生动有趣,无论是单纯的阅读,还是积累写作素材,同学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
热门推荐
  • 司南记

    司南记

    一枚小还丹,能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卷司南经,能否让一个人一往无前。撕掉那一页卖身契,是林平反抗的开始。从此,长剑横空三万里,笑谈万古人间事。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你有罪1:逝者之证

    你有罪1:逝者之证

    在一幢古宅中度假的七个好友,因遭遇雷雨天气并且唯一通往外界的木桥被冲断而滞留古宅之中。他们偶然发现古宅的墙壁上出现离奇杀人场景,紧接着朋友们相继遇害。是鬼魂显灵,还是另有真凶?令人发指的案发现场,血腥与恐怖笼罩。在死者身上找证据,没有人比法医更专业,每一丝痕迹都是破案的关键。罪恶在正义面前无处遁形!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彼岸满朱砂

    彼岸满朱砂

    ——“师傅,我喜欢你,你可不可以也喜欢我?”他并没有说话只是像长辈一样摸摸她的头“丫头又是和师叔们打赌输了吧?”——“怎么每次都被师傅发现,师傅…若是…若”——“若是丫头有了心爱之人,为师定会为丫头准备这世间最好的嫁礼,可好?”——哪怕嫁妆再好,不是心爱之人。还有什么意义呢?——“好…好啊…师傅。”——其实师傅,我喜欢你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师傅,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我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直到你遇到你爱的人,那时候我便离开,可好?——有些事从来都不是我们说了算,或许太聪明了也会痛,倒不如愚笨些,只要在一起就好,我一定会守护好你的!
  • 伙伴

    伙伴

    每天七点半,老张一定会准时出现在这片绿化带,走走停停,最后踱到踩秃了青草的松树林里,等着。像年少时在村头麦场等放映队,这种等待其实是带着一些惊喜和希望的,并不焦急,很享受。老张所站的这片松树林位于绿化带的南段,连接着绿化带和菜市场。这里是南四环,打开地图可以看到天安门所在的中轴线从北往南轻轻一画,正好穿过这里,中轴线以西叫和义西里,以东叫和义东里。不管东里还是西里,每天在这一片活动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小孩和老人。年轻人只有在城市的西窗闪射着落日的余晖时才颠簸在各式庞然大物上回家。老张就是这些老人里的一个。
  • 术法弄乾坤

    术法弄乾坤

    既生魂魁何出鲲鹏?为躲避鲲鹏道祖时代,魂魁以禁术转世轮回,并将在不久后的现世真正重生。早有谶言新英雄将会诞生,新的时代也将来临。武脉玄脉之争即将终结,大陆也将进入术法时代!
  • 桃

    早晨六点多钟的时候,刘广东站在脚手架上。空气还没弥漫开来,它们伏在静卧的墙角砖上,覆盖了整个青色,呈毛茸茸凝固的白色,等待着热烈的力量来驱赶。刘广东手中的泥水刀敲得脆生生响,他朝蹲在墙角懒懒地晒太阳的一堆人喊:喂喂喂,快拌沙浆挑沙浆抛砖上来!人堆微微抖动一下,刘广东看见一张脸移出人堆,抬起来,冲他妩媚一笑。金花,别跟他们一样,去挑水拌沙浆好吗?刘广东冲那张笑脸回报一个笑脸。
  • 傲娇王妃要辞职

    傲娇王妃要辞职

    苏以歌觉得,自己上辈子太憋屈了,被好闺蜜给搞了,还被渣男骗得魂不守舍,最后还家破人亡,落得个万人唾骂的下场。一朝重生,她得了一个美人师尊。这次,她不会那么蠢了,她要让前世羞辱她的人,付出代价!不过她却忘了,她还有一个有婚约的太子殿下,我们傲娇的太子殿下,因为她,变得极为护短。谁欺负我媳妇儿,打死!谁说她坏话,打死!谁敢和她抢风头,打死!谁和我抢女人,杀了!某女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