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100000090

第90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3)

“太无”者表示它是本体,非具体,而本体不落有无之对待。此不落对待而绝待之本体相对于先天后天来说是中天,中天表示先天即在后天中。它的方法论是三而一,一而三,一三兼举,不一不异。

方以智关于太极的这些描述,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本体与万物的关系的思想,也与方氏家学一脉相承。他的太极二仪四象八卦一时具足,三百八十四实有者中皆有虚无者存,与王弼关于大衍义的思想是一致的。不过王弼强调一是多的根据,一是多发生作用的所以然;方以智强调的是一即多,多即一。这一思想与理学家讲的“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也是一致的,不过理学家多就道德立论,方以智则用之表达他纯形上学的观点。

在方以智这里,太极是天地万物的统括,天地万物的总体。总体不是个体的机械相加。太极是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互相关联、个体不能孤立地在其中活动的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又是万物的统辖和主宰。方以智说:

谓之本不动者,非静也,於穆不已也。几先知几,贯则为一,小其大,大其小,虚其实,实其虚,而无大小虚实矣。并无三征矣。生成合,生成分,分合合分,分即是合。听百家之各专互胜,而统常变之大常者,通自在也。知所以之天,以安其不得不然之天。(《东西均·三征》)

就是说,太极本体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的,它超绝动静,它在万物运动之先,又在万物运动之中。当然这个“之先”,不是指时间上的,而是逻辑上的。它离一切法,而贯一切法。它是万物大小、虚实、分合的根据,但这个根据实际上没有参与具体事物的任何活动,而是任万物之自为。万物之自为而共成一太极,这就是“听百家之各专互胜”。太极以不统而实统之,它知万物之必然,而安万物之不得不然,非有任何造作于其中。它是或舒或卷自在无碍的。所以方以智的太极本体是形式的,不是有实际内容的;它是思辨的产物,不是实证的存在。太极不是万物的集合,也不是万物的来源,它是对万物做总体性思考而得到的一种慧识。这个慧识表明方以智已突破实证存在的层面而进入形上学领域。

3.“所以”在方以智这里,万物的存在和性质都是有根据的,都有它的“所以”。太极是一切存在的根据。太极是最高的“所以”。他说:“深表两间之所以然曰太极。”(《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在他看来,万物都有其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出于其本性,不是外在的东西给予的,也就是说,万物“莫非然”。而此“然”背后有“所以然”。太极就是“莫非然中之所以然”(《易余·绝待并待贯待》)。这个“所以”既用来表说本体,又用来表说事物间的联系,而在表说本体中,它既指宇宙论的本体,又指本体论的本体。因为具体物既是有起始的,又与他物“共成一天”;既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被生的东西,又可以看做一个独立不依的存在;既可以把它看做无目的、无意欲的气化物,又可以看做有性格、欲望与意志的能动体。因为“所以”有许多不同的规定性,故每一种规定都有不确定的性质,都可以说不得已而名之。方以智对“所以”的描述,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的:

推论“所以”,始以一卵苍苍为太极壳,充虚贯实,皆气也。所以为气者,不得已而呼之。因其为造化之源,非强造者,而曰“自然”。因其为天地人物之公心,而呼之为“心”。因其为生之所本,呼之为性。无所不禀,呼之为“命”。无所不主,呼之为“天”;共由曰“道”,谓与事别,而可密察曰“理”。(《易余·目录》)

“一卵苍苍”,即浑天说之宇宙,宇宙间之物皆以气为基元,故气即“所以”。因“所以”为万物的根据,故为造化之源。而“所以”对于具体物的支配和统辖是无意志和目的的,故又叫“自然”。“所以”无私意造作,并且对万物一例看,无轻重厚薄之别,所以又叫“公心”。因为“所以”乃一物之本质属性,故称其为“性”。其他“天”、“命”从主宰、禀受言,“道”、“理”从共由、条理言,各有所谓。以上这段话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全面描述了作为万物根据的“所以”。这些侧面合起来,就是“所以”的属性与功能。这里的“所以”实际就是太极。但太极与“所以”在语言上担负的表达任务不同。有时“所以”等同于太极,如方以智说:“以故新其号曰‘太极’,愚醒之曰‘太无’,而实之曰‘所以’。”(《东西均·反因》)但二者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功用。总的说,太极重在言本体,“所以”重在言根据。“所以”指现实的功用,而太极则不能发生现实的功用,它表示逻辑关系。也可以说,“所以”是太极的使命的担负者,它是太极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

方以智的太极观念,是儒释道综合的产物。从儒家说,方以智受邵雍、周敦颐和朱熹的影响最大,他曾说:“邵子以太极为无名公,最妙。周子论始终、虚实、有无、道器之大纲,则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有之前为无,无之前为有。……有卦爻与无卦爻对,而太极无对也。”(《东西均·三征》)这里对邵雍、周敦颐“太极”概念的吸取甚为明显,方以智的太极即太无的思想,受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影响;太极与两间之物即一即万、舒卷自如的思想,受周敦颐“物则不通,神妙万物”及朱熹“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的影响,但清除了周敦颐“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宇宙发生论因素。方以智关于太极的思想也受了佛教华严宗的影响,他尝说:“华严归于事事无碍法界,始结一真法界。”(《东西均·全偏》)一真法界即太极,事事无碍法界即万有。一真法界即在事事无碍法界中,一真与万有自在无碍。

4.太极与心方以智认为,太极虽是本体,但犹落第二义,若从大地本无一法,亦无本体,破一切相,破一切名言的立场说,一切惟心所转,故太极亦可说是心。

心在方以智这里最主要的意思是三个,其一为代表事物生生不已的势能,这个意思的心主要说其“生”。方以智说:“气生血肉而有清浊,气息心灵而有性情。本一气耳,缘气生生,所以为气,呼之曰心。”(《东西均·尽心》)意为,人之形体与精神皆为气所生,气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存在;而描述气之生生不已的性质,以心字最为传神,故心即生生。太极即心,是这一意的引申。方以智以太极为心,亦意在强调人的创造性,他说:

必言心者,贵人也。人能弘道者心,言性以表心,言心以表人也。心兼形神,性则虚而遍满矣。通言之,则遍满者性,即遍满者心,未有天地,先有此心。(《东西均·译诸名》)

心与性为同级概念,而心则能表示其生意与创造义,“未有天地,先有此心”,此心即本体所有之生意,生意乃本体所固有。方以智的心的第二种意思是“精神实质”,这个意思的心和“迹”

相对。方以智的意思是,对于任何事物,要把握他的精神实质,都要通过它的外在迹象,但又不能拘泥于迹;忘记迹,抛弃迹,正所以把握心。方以智说:

佛心,佛也;佛法,魔也。魔者,佛之先锋也。及乎无魔,并无佛矣。本无实法,非可执一法也。(《东西均·尽心》)

意思是,佛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佛,表现佛的精神的佛法,则是方便设施,也即权法。如执著于权法,以权为实,佛法即是魔障。但掌握佛心,必须从佛法上认取,及至无佛法,佛心亦不可见。但须知法本方便,不可执为佛心,执著佛法正所以失去佛心。将佛心和佛法所表示的关系推广至纯哲学方面,方以智用“神”和“迹”来表示精神本质和外在表现的关系。方以智说:

神而明之,不可迹也,迹迹者泥,不泥则迹亦神矣。偏言迹,其神失;偏言神,其神亦尘。以不生灭之神寓生灭之迹,以增减之迹存不增减之神。以不迹迹,以不神神。(《东西均·神迹》)

意思是,神不是迹,但求神必须通过迹,即迹而不住于迹,透过迹的迷雾来认取神。不拘泥于迹,则迹恰为神;专意于神而遗迹,则神亦为迹。方以智认为,儒释道三教皆为迹,但皆可为见神之助。但现实情况是,儒释道三教学者多泥于迹而遗其神。他大声疾呼:“谁其直天地之气,见天地之心?”(《东西均·神迹》)意思是,使天地之气所生之物皆各遂其生,各极其性,而从中即可见天地的精神,天地的意志。这里又有儒家以物各付物赞天地之化育,物各极其致即实现了宇宙之心的思想。

方以智所说的心的第三个含义是,心是一种识度、一种见解,心的这一义在他后期中尤为重要。在方以智看来,宇宙对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理解了的对象,它对人显现何种状貌,具有何种意义,给予何种名称,皆因主体的识度而有。宇宙对人主要是一种价值物,这个价值因人精神修养、知识积累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面貌,它不再是一种实证的具体物,人对它的认识也不再是反映和摹写,而是一种观照。这就是他说的“心以为量”:心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和根据。指出心的这一义标志着方以智思想的转折:由早年实证的科学的立场,转为观解的、哲学的立场。这一转变,使他把宇宙万物看做一种识度的再生物随着观物角度的转变,眼中心中的物也在转变。但在晚年的方以智眼中,所见之物皆充满了苍凉之感,大有世事惶惑、风光不再的意味。由此对所见之物的解释也有了庄子“无端涯之辞”、“以卮言为曼衍”之风。这反映了方以智受佛教影响之后思想的宏通,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晚年惶惑矛盾无可奈何之情。如方以智表达他对世界的总看法说:

一个世界,十世古今,总是一个心,无二无别。华严寂场,万劫不曾动丝毫,则又何处容得内之,外之,精之,粗之,浅之,深之乎?所谓十八空,即真空也,即并空亦空也。似乎汪洋,而不知空至此乃真空极矣。(《东西均·容遁》)

在他眼里,世界可归之一心。世界本体,本来就是华严宗所谓空虚寂灭万古如斯的世界,心与本体世界为一,则不见事物大小精粗之别。由一心乃有此形形色色的世界,内外精粗皆由心造。心与本体世界为一,就是了达真空;而连此空也空掉,则是最后真实。这里表达了方以智得于佛教的最重要之点:万法总由心造,心是万物如此、如彼的根据,而心随人的修养功夫,有不同的识度和观法。任何事物,都可由心的识度和观法而有不同的表现。像太极这样的高度抽象的观念,更是如此,他说:

邈邈言之,则可曰太极,可曰太一,可曰太无,可曰妙有,可曰虚满,可曰实父,可曰时中,可曰环中,可曰神气,可曰氤氲,可曰混成,可曰玄同。以其无所不禀,则谓之为命;以其无所不生,则谓之为心;以其无所不主,则谓之为天。……从此而因事表理,因呼立名,则千百亿名,千百亿化身皆法身也,岂有二哉?(《东西均·译诸名》)

这些不同的名称,都是对于同一实体的不同表述,用以表达本体的不同侧重,而这些不同侧重,皆因心而起。所以方以智说:“世无非物,物因心生”(《东西均·尽心》)。

方以智以一心之识度作为万物变换形式的根据,所以他将心比做甄陶万物的陶钧。他将晚年的重要著作定名为《东西均》,就是要表达他的这一思想:两间之物,生生不息,无一时或停。而万物皆泥,人为陶者,心为运钧,众器不同,皆由心造。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地甄陶众物的过程,无一人例外。方以智称孔子为大成钧,老子为混成钧,孟子为邹钧,佛教为空钧,禅宗为别钧(教外别传意),濂洛关闽为性命钧,经论训话为传注钧,象数、考证、事业、文章为专门钧。世无有非钧者,一有经营,即成匠者,各以其心,甄陶万物。虽有精粗,究不外陶者。这就是方以智的哲学观,也是他的本体论:所谓哲学,就是甄陶万物的现实活动。甄陶活动就是对万物做出某种诠释,这个诠释的根据,就是识度,就是观法,就是心。构成物的实体的是气;形成物的分别的,是心。方以智晚年另一部哲学著作《药地炮庄》的题名也表达了相同的思想:要将庄子这一凉心败火之药,重新加以烹炮,而烹炮此药之薪火,是心,是识。这些都说明,方以智所谓心重在识度之意,这是心最重要的意思。他所谓心,与陆王“心即理”之心不同,更与禅宗“明心见性”之心不同。

方以智的心的这一含义,很大程度上得于华严宗所谓心。华严宗之四法界,理法界是本体,事法界是现象,理事无碍法界是本体现象舒卷自在而不相碍,事事无碍法界是现象界各具体事物互相包合,层层无尽。但最后归于一心。一心又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开四法界。智俨的《华严一乘十玄门》,第九门曰“唯心回转善成门”,其中说:“前诸义教门等,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法藏的《华严经旨归》说:“明一切法皆惟心现,无别自体,是故大小随心回转,即入无碍。……离心之外,更无一法。纵见内外,但是自心所现。”《华严金师子章》说:“金与师子,或隐若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华严宗虽与法相唯识宗都以心为生起万法的根据,但二者不同。法相唯识宗的心是意识心,重在解释人对事物形成了别的根据,揭示人的“执”的由来:由熏习而为种子,种子为因,识为果。而华严宗讲的心是观法心,心的不同观法可得不同结果。他所重的是回转。它要揭示的是“不执”的由来:知万法唯心回转,无实我实法,故不执。方以智所谓心,可以说对佛教各派皆有吸收,但以华严宗为归趣。他尝赞扬华严宗曰:“岂知华严一乘,即别是圆,无一尘非宝光,无一毛非海印乎?此为究竟当然本然之大道,余皆权乘,或权之权也。”(《东西均·道艺》)他对华严宗,一是吸收其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毛即海印”。另一是以心为回转的根据,一切法唯心所见,“大小随心回转”。

方以智所谓心、所谓识度,强调吸收各种知识和价值观念,经过自己的独特理解、加工消化而后成,所以他特别注重知识积累和跳出具体见闻的局限,他说:

古今以智相积,而我生其后,考古所以决今,然不可泥古也。……生今之世,承诸圣之表章,经群英之辩难,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岂不幸乎!(《通雅》卷首一)

知识是世代探索、积累的,后人实际上都是折中者。方以智个性中对知性活动的喜好,使他对集前人的知识而重新加以衡定充满了自信。这一点是贯穿终身的。他强调须积累而后贯通,贯通靠识度之高明,见解之融通。但具体知识的积累须精密。他非常赞赏明末大儒黄道周的一句话:“吾家物事,切忌笼统,混帐不得。”(《东西均·象数》)

这种对积累和贯通的见解使他不契禅宗屏除渐进积累、直下顿悟的学风,即使晚年在禅宗圣地青原山依然如此。他多次对禅宗提出批评,以宗悟为“鬼话”,贬斥那些不学经典、没有知识、专守一个悟字、除此别无伎俩的禅客。他赞成在广泛积累、融会贯通基础上的悟,他说:

同类推荐
  • 世界在你心中

    世界在你心中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圣克鲁斯分校四所高校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实录。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焦灼不安,以亲切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大家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恐惧、思想与自由、觉知与改变等重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没有预设、没有抗拒地观照自己的真实人生和整个存在,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和世界的真相,不为任何权威所束缚,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彻底的改变。
  •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将无神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构建成型,是我们当前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是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无禁区,唯真理是从。世界上究竟有鬼神还是无鬼神?我们至少不能误导青年学子。本书内容包括:对邪教的揭露和对人体特异功能的批评,宣扬科学精神;对“文化传教”的审视和“宗教渗透”的关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问题的探讨。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你想不想知道中国古典哲学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碰巧可以告诉你一点这方面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道德经》中的理念,按你的要求,我会尽量按照符合你脑中那种叫做“欧陆哲学”的论证形式来进行阐释。没错,我会借用你的记忆来向你阐述一种思想,你可以把这当成是对你已知的概念的一次重新整理。
热门推荐
  • 纨绔女王爷

    纨绔女王爷

    雍容华贵人间王,血衣素马指天下。倾城一笑扰谁心?何人又识女儿身?殇君小王爷来了,快跑。跑啥?这你都不知道?他可是咱们傲国第一纨绔子弟,欺男霸女,坏事无所不做。傲殇君,傲国第一宠妃之子。他不笑时美若谪仙,笑时风流邪肆,实为京城第一风流美王爷是也。有人说他蛮横无理。殇君勾唇一笑,手中的玉扇‘啪’的一声打开,素手一挥:给本王打。有人说他奸淫妻女。殇君红唇一挑,一手搂过身旁的美女:本王就奸给你看。有人说他貌赛红妆。殇君邪魅一笑,玉指漫不经心的勾起来人的下颚:女人岂会比本王美?傲城:殇君,你若想要这万里江山,我拱手相让。傲悟:殇君,只要有我一世荣华,定有你一世富贵。傲然:殇君,这一生我定纠缠你到底,至死方休,亦然。南宫玉:爱你、护你、一生无悔,即使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亦心甘情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后的安眠

    最后的安眠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帝国的鹰犬

    帝国的鹰犬

    塞勒斯将良心卖给了魔鬼,换取与自己的忠心同等的力量。于是,他成为了帝国光明秩序下的另一套秩序——黑暗秩序——的守护者。不辨是非,不分对错,一切只以主君的命令行事,撕咬一切对抗帝国的敌人。
  • 玄幻逆袭我做主

    玄幻逆袭我做主

    凌双:我就是想带个帮手 但是为毛,你们是我带过最蠢的一届小弟, 一个一个都赶鸭子的解锁各种死亡姿势,还不带重样的, 某人无语望天tm本殿下帝国第一继承人什么时候沦落到,起配你们这种弱鸡来救。 于是只有,只好,身骑十阶妖兽,手拿神剑圣器,头顶化神雷劫。 小弟:老子见过劫财劫色,他第一次见化神期的劫雷劫的,而且还是我等了1000多年的雷劫。 小弟叹息一声:膜拜跪舔大老,还缺腿部挂件不? 重生快穿,逆天改命,斗渣男,虐白莲,通通都要掐掐掐掉。废柴逆袭,上人生巅峰,收神宠,炼神丹,美男,金手指,都得毁掉毁掉。“什么为什么要与你作对。”不好意思,本小姐凭心情整人。单纯看你不爽。
  • 绯闻老婆玩够没

    绯闻老婆玩够没

    谁说女人一定要围着男人转?为了留住多金俊朗的未婚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女人才是聪明的。在感情的世界里,不爱就可以一走了之吗?不要给对方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吗?最烂的女人渴望被爱,最帅的男人不值得爱。没办法,就是要做绯闻女王。白振生——老爸,55岁,精明,狡猾,封建,溺爱孩子白彦翔——老哥,(同母异父),30岁,令人发狂的洁癖白彦博——老弟(同父异母),24岁,一无是处,纨绔子弟夏濪——女主,24岁,傲慢无礼,目中无人,倔强,叛逆,具有极强的报复心,外表强大渴望爱。冉昊——男主(老公),28岁,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其实很腹黑戚蓉薇——情敌加小后妈的角色,28岁,美丽成熟,自私。爱情就像花朵,总会过保鲜期,所以我选择diamond。
  • 甜辣大陆

    甜辣大陆

    精神小妹魂穿了奇幻的美食世界,会发生什么令人胃口大开的故事呢?嘿嘿,想知道就去看啊,还在看简介呢,呸,啥也不是!!!
  • 快穿恶毒女配来袭

    快穿恶毒女配来袭

    季浅是一名孤儿,后来被著名导演看中,要让她演一个女配的角色,从那以后就喜欢上了每个剧本里的女配,接拍过无数女配角色,她觉得女配很好,特别是那种家世好,黑化后又很毒的女配。结果.……好不容易接了个吊打女主,成功逆行的恶毒女配,但被车撞了,临死时还在想,我刚接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吊的女配啊!太亏了可能执念太深了,被远在天边的一个名叫大瓜的系统给签约了。从此吊打白莲花,虐绿茶婊。(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再见,无所谓,更新什么的随缘,作者很懒)
  • 蛊祸人生

    蛊祸人生

    生活中,凡是太鲜亮或者太普通,没有主人的东西尽量少碰。别走大街上见什么捡什么。
  • 腹黑总裁的霸道甜妻

    腹黑总裁的霸道甜妻

    霸道小姐遇上腹黑总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