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5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玄学与清谈的发达,对话与论辩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曾有力促进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儒道墨法诸家的文学观念大多是在交锋与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两汉实行独尊儒学的方针,在文学批评领域中以儒学定一尊,由于帝王统一思想的局限,文学批评缺少对话交流,未能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只能在注经与演绎前人结论的前提下进行。两汉的文学批评大体上有两派:一派如董仲舒、班固《毛诗序》的儒家文学批评,代圣人立言;另一派人物如司马迁、扬雄桓潭、王充等人试图融合儒道,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看法。然而,两汉虽是一个尊儒术、重师法的社会,但由于思想对话与论辩交流,不能深层次地展开问题,无形中影响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深入发展。魏晋以来,儒学一尊的地位被打破,各种思想蜂起。通过广泛而热烈的对话与论辩形式,思想得到解放,智慧获得开启。所谓思想对话,主要是指思想文化领域各种论题的交流与互融。有的通过对话,获得了提升;有的虽然没有结论,却开启了思路,给后人留下了继续思考的空间,尤其是文艺理论与美学的价值判断,因其无法一言决疑定义,更需要永远对话与思考。

思想对话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各种学说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营造出一种百家争鸣、有容乃大的思想环境,有利于学术的发展与兴盛。这种思想氛围,改变了先秦两汉在文学批评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儒家定一尊与法家灭绝文化的做法,是中华文化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一种智慧的做法。两晋与南朝当时盛行的“将无同”观念,主张融合儒道玄,对待外来的佛教文化时主要是采用对话的方式,没有采用北周的灭佛方法。这样使外来的佛教经过磨合与调整,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学说融会,使中国的思想文化有了新的内涵,并对中国魏晋南北朝以至中国后来的文艺批评与美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意境理论就是这种对话与融合的产物。

这种思想对话往往围绕着玄学与佛学以及传统的儒道法等学说而展开。其方式有日常生活的清谈与文章对话等。《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许多名士日常社会交往中的清谈对话(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一书对之有详细论述。),论辩方式极有特点,丰富多彩,且形成了一种言谈与对话技巧,还有的则是对写文章的辩论、对话与交争。这些对话与交争依托着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话题,有着形而上的蕴涵,极富启发性与智慧因素,而且这些命题,始终围绕着人生解放与理想人格的内容。这就使对话的境界与文艺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相一致。智性与诗意的交融,哲理对话与人生境界的互动,使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提升。文艺批评家大多是有着人生忧患精神与哲学智慧的人物,如嵇康、陆机、钟嵘与刘勰等。具体而言,当时思想对话领域中的“有无之辨”、“才性之辨”、“言意之辨”等,涉及两汉思想界与文艺批评所赖以生成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等。通过怀疑与批判,打破了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祛除了笼罩在人们心灵上的神学阴影,从而使人文意识得到弘扬,人生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说,它破除了传统的宇宙构成论模式,深入地认识与体验精神本体,得意而忘言,俯仰终宇宙,使精神人格得到自由与超脱。

在思想对话过程中,无分人物的官阶与身份,彼此对等地讨论问题当时以王弼、卫玠等年少天才的玄谈思辨为美的风气,使得思想对话获得相对独立自尊的地位,思想与学术的自主发展,不再拘泥于两汉以权位定思想的模式。受此影响的文艺批评家,较少地受到地位与权势的干扰,呈现出思想自由的趋向。通过思想对话,古代的经典得以重新阐释,形成新的思想学说。例如王弼对《周易》、《老子》的解释,郭象对《庄子》的解释,以及何晏、王弼对《论语》的解释,不再是像两汉注疏似的解经,而是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对其加以重新阐释,从而形成新的玄学。实际上玄学正是采用对话式的解释,融合儒道,形成的新的思想学说。而且不同的学说在解释古人的思想中产生对话,推动着新学说的发展,例如何晏、王弼曾就圣人有无情性的问题展开对话与论争,最终深化了人们对于这一古老伦理命题的认识。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之于文学批评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话,使文艺与人生的直接贯通。文艺的价值在于人生与人格问题,而不仅仅是外在的政教功用。才性之辨与刘劭《人物志》的诞生,影响到曹丕的“文气说”与曹植等人的文学理论。后来刘勰的“体性”学说与风格论即受此泽溉。思想对话与交辨中揭示出来的与文艺批评相关的问题,例如言意之辨、形神之辨、有无之辨等,直接启发人们思考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一些内在的规律与特性问题,比如意象问题、神思问题,莫不与此相关。对话风气的盛行,也有利于人们对于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问题的自由讨论,避免定于一尊的情况出现。

思想对话中常用的辨析名理的思辨方法与讲究逻辑的方法,对于构造文艺批评理论的体系、突破传统的经验感受式的批评方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理论体系的产生,便与辨析名理的思想方法有关。思想对话对于文艺批评的赏析论的润泽也是显而易见的魏晋南北朝的文艺鉴赏推重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简单的政教判断。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便表明当时诗人用对话交流的形式来赏析诗文。《世说新语》中更是不乏这类对话体的赏析与艺文品评。《文心雕龙》用《知音》来比方文艺鉴赏,也是立足于通过心灵对话来了解古人,审美互动。这是很值得今人借鉴的文艺观念。

思想对话,促进了人们对于文艺特性的认识。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呈现出兼融并包的特性。它是互容互动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独断论。比如《文心雕龙》采用的“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方法,即是在与前人的对话与总结中产生的思想方法。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即主动提出对于有无之辨采用“唯务折衷”的方法。

思想对话,融合了外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精神意蕴。魏晋以来的佛学通过论辩与格义的方法,一方面使佛教学说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得以流布,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借助于佛教而升华。刘勰、宗炳等人的文艺理论很受佛教学说的浸染。当时传神写照的文艺观念直接与佛学有关。魏晋南北朝名士大都儒玄佛兼修。这种文化的多元化,积极地推动了唐代以后中国文艺思想的包容性与博大性。

当时的思想对话,还表现在南北文化的融合上。一些由南入北的文人如庾信、颜之推等人与北方文士多有所对话与交流。他们权衡南北文风之短长,提出了兼融南北、取长补短的主张,后来直接影响到初唐史家融合南北文风与文学观念的主张。

魏晋南北朝文论从思想对话中汲取滋养的结果,还促成了文艺批评文体的转变。先秦两汉的文论体制多为语录体与单篇杂论的子书,依附于政教,未能取得独立的形式。而两汉的文论多通过注经与杂论,以及与帝王的应答体式表现出来。魏晋南北朝文论出现了许多书札体、序赞体,形式较为活泼。一些重大的文艺问题,比如“声律问题”、“文笔之辨”,大多通过对话与讨论的形式来进行。一些人物的重要文论论著,也经常用自为主客体的对话体制表现出来,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阮籍的《乐论》等。另外,日常生活中的山水赏会与诗文绘画的品评,也大都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展现。《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名士话语大都是以对话而显现出独有的风采。这种于不经意间展现出来的隽永语句与品评,成为后来中国古代诗话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思想史与文艺批评史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魏晋南北朝哲学与文艺学在内的精神文化具有极深的蕴涵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历代的阐释中焕发出炽烈的生命精神与学术光芒。近代以来,这种光芒更为强烈。对于这一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揭示出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之间的互动互渗关系,从现今的魏晋南北朝文论研究注重思想观念与范畴体式的模式中走出来,进入到更深的思想与精神意蕴的层面。中国现今的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建设应当汲取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从而发现中国古代文艺与世界对话的平台,以建设与中国历史和传统对接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文艺学科。这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应用中,也有着巨大的价值。目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对中国古代文化资源的运用越来越重视。学术的求真与创新是一致的,这是包括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观念。我们今天应当加以借鉴。本书致力于通过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一中国文化大分化与大融合时期的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关系的探索,寻绎出中华文明中至可珍贵的对话文明与对话精神,以延续这一文明精神,继往而开来。

同类推荐
  •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抱恨莫干山

    抱恨莫干山

    黄郛那年去北方,目的地是北京,却在天津停留了下来,这是因为,新婚妻子沈亦云十三岁入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此地有许多旧日同学,老夫少妻,这点小愿望岂有不满足之理。这是一九一二年冬天的事。那时他刚解散沪军廿三师,做了一名有名无实的陆军中将,帮盟兄陈其美打前站,前来联络出洋考察事宜。与他们一同北上的,是另一对恩爱夫妻,刚刚在上海基督教怀恩堂行过新式婚礼的张群、马育英夫妇。新婚妻子沈亦云是嘉兴人,时年十九岁。嘉兴沈氏虽非簪缨世家,却也因出了沈氏三姐妹在民初政坛广受瞩目。
  • 写作的诞生: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

    写作的诞生: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

    许多学习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是否具有写作天赋,即使是一些写作多年的人也常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与创作实践,告诉你:写作是可以练出来的,只要你足够敏感,善于观察,勤于写作,就具备了成为一个作家的天赋。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启蒙书,颠覆传统写作指导书只讲技巧,不讲写作规律的致命弊病,让你成为一个真正会写的人。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热门推荐
  • FBI沟通术

    FBI沟通术

    许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烦恼,并不是完全因为能力方面出现了问题,而可能是因为人际关系上的挫折造成的。每个人都需要沟通,但是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众所周知,FBI的工作效率在全球众多组织中都是卓有成效的,其工作人员超强的沟通能力为其完成工作提供了极大助力。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与各种不同对象之间进行沟通的技巧;如何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法;如何解决沟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沟通;如何接近难以接近的人物,包括不可企及的人、性格古怪不容易沟通的人、圆滑而难以进行有效沟通的人、麻木而需要引导的人等等,当然也包括普通的人际沟通理念和技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著故事

    名著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 这个女孩有病

    这个女孩有病

    未满十岁的她车祸两次——第一次,四岁的她游走在大街上,看着在路中央的男孩,一辆快速飞驰的车正向男孩撞来。猛然间——他推开了男孩~也许是觉得自己没有了活着的理由吧!也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活因为——没有了活下去支柱~心中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念想。第二次………………
  • 聊斋剧作三种

    聊斋剧作三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里郎

    阿里郎

    四十年前,李廷赫和我是太原三中高中部的同学。他读高二,比我矮一年。因为文化革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熏学生们停课“造反”,我们混得很熟,成了好朋友。朋友情谊好到什么程度?李廷赫在许多场合讲,他一辈子吃过的最好的面,是张石山的刀切面;火炉子不旺,张石山“薪椽为炊”,能把筷子扔进炉膛。我对李廷赫的家世渐渐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开始,我知道了他是一个朝鲜族。同学之间开玩笑,叫他小朝鲜;有时候,也免不了说他是一根“高丽棒子”。直到现在,李廷赫酒后张狂,起而豪歌劲舞,我会调侃“这家伙的棒子气又来了”!
  • 林总今天超酸的

    林总今天超酸的

    五年前的“惊鸿一瞥”,让林总只对她一个有感觉。五年后,林总从天而降截胡她的婚。“你怎么还是那么讨厌!”他眉梢微挑:“你确定你心里对我的感觉是讨厌?”“难道不明显吗?”他看了眼她的举动:“你这副上赶着扑-倒我的样子,确实是‘讨厌’我讨厌得很明显!”“……”
  • 此生不负你情深

    此生不负你情深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