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500000030

第30章 魏晋思想风采与文艺对话(2)

然而,王弼的思想对话表现在对经典的重新阐释方面。这是他的思想与理论学说的重要特点。阐释也是一种与古人的对话,通过阐释使前人的思想学说中的智慧得以开掘,精神得以彰显,同时使自己的思想获得合理性的地位,并因此而形成了后世所谓的阐释学史。因此,在阐释中有着很深的思想智慧可以运用。王弼在此方面可谓高手。从现有简略的传记中可以看出,王弼是一位聪慧的少年哲学天才,悟性极高。《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载:“(王弼)其论道,傅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注《易》,往往有高丽言。太原王济好谈,病老庄,尝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从这些资料来看,王弼在附会文辞,即文本注解上不及何晏,但在“自然拔得”,即悟性上却远远超过何晏。王弼的思想不仅通过其著述在当时与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在当时清谈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火花许多是通过与人对话迸发出来的,焕发出正始之音的特有光彩。

一、阐释与对话

如果我们从根源上来追溯的话,中华文化在阐释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至先秦时代即已奠定了以经典为主要载体的思想文化。嗣后,经典的价值与作用在两汉进一步获得发展。尤其是儒家经典在汉代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被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当然,道家老子的经典在汉代也一直受到重视。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宗经》所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这段话除去其中的神秘成分,说明了经典是天地人精神的载体,是人文写作的根本。从王弼主要诠释过的《周易》、《老子》、《论语》这三本经典来看,它们是儒道两家的主要经典,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着充分的阐释与对话空间。从文化传统的接续来看,尽管东汉末期儒家经典受到挑战,但是要从根本上替代传统的经典文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南朝的梁武帝之所以要复兴儒学,也是看到了统治百姓、笼络人心不可能不利用儒学。更何况王弼只是一位家境一般的少年。因此,王弼要创建新思想、新学术,就只能走经典解释的路径。通过与古人的对话来进行思想的建树,而不能完全抛开经典去另起炉灶。对话与阐释的有机结合,是王弼玄学智慧的彰显,也是魏晋思想学术得以建构成功的重要原因。

当时对待传统的思想资源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拘泥于过去的经学路数,只是在章句之学上下工夫。这种传统的学术方法,在北方的一些学者中还保留着浓重的痕迹。这种方式其实谈不上对话,只是蹈袭前人,亦步亦趋,难怪就连东晋时的僧侣支道林都为之不屑呢!另一种则开始有所创新。三国时吴国一些学者,如虞翻、陆绩等人的治学路径已开重释《周易》新风。(参见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魏晋思想的发展》,见《汤用彤学术论文集》,29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王弼在他们的基础之上,另辟蹊径,援道释儒。王弼力主老庄与圣人“将无同”,在对待圣人的学说中,也敢于用道家的思想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这种解释若从文献字句的训诂来说,明显地带有误读的成分,这是不消说的。问题在于,在哲学思想的翻新与创造上,作者有没有误读的权力?在中国古代儒学定于一尊的情况下,要想思想有所创新,历来的作者大都采用“六经注我”的态度来从事这一工作,完全撇开圣人另起炉灶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误读便起了思想创新、精神解放的作用。王弼哲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立了玄学贵无论,而且在于对误读权力的大胆运用之上。也正是这一点,王弼屡屡受到后人的诟病。王弼对孔子学说,注重从根本的范畴上重新解释。比如,“道”是儒道两家思想的根本的范畴,也是统率两家从天道观到社会人生观的一个根本性的范畴。

王弼在解释孔子之道时,自觉地以老庄之道来调和孔子之道,将老庄拉来与孔圣进行对话,调和儒、道,其思想智慧确实很高明。《论语·里仁》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王弼却解释成:“贯犹统也。夫事有归,理有会。故得其归,事虽殷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事虽博,可以至约穷也。譬犹以君御民,执一统众之道也。”在这一段解释中,有着细微的用心。我们可以看出王弼是力图在误读中重建他的自然与名教为一体的思想学说。若从原意来说,孔子所说“一以贯之”的道是政治性和伦理性的道。具体而言,是孔子所钟情的以周代政治和伦理原型为模式的道,其中虽然有着形而上的天道的支持,但是主要内容却是社会性的范畴。这是很明显的。而王弼却有意将其解释成玄学本体论上的道。这种道是精神性的,是超越具体政治与伦理纲常的。就此而言,王弼用老庄与玄学的精神之道代替与消解了儒家的有形的政治与伦常之道。然而王弼又是狡黠的。他力图在这段解释中调和名教与自然,主张二者可以兼通,故而又说执一可以统众,自然可以统帅名教,无为之治胜过有为之治。

对于儒家的理想人格,王弼也力图用道家与玄学的理想人格来充实与改造。儒家的人格执著而坚实,但往往失之于小器与拘执。而道家人格则高蹈无为,通脱自然,往往失之于虚无。两种人格的互补方能成就所谓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人格境界。王弼正是利用他的阐释工夫力图打通二者之间的关节,使之融会贯通,互相融补。这种阐述见出他的哲学天才与智慧。《论语·述而》中有“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王弼释曰:“温者不厉,厉者不温,威者不猛,猛者不威,恭则不安,安者不恭。此对反之常名也。若夫温而能厉,威而不猛,恭而能安,斯不可名之理全矣。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中和质备,五材无名也。”(《论语释疑》。)《论语》中说孔子的“温而厉”云云,原意是指孔子用中庸之道来做人,显示出至中不偏的人格精神。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恪守礼义,符合中庸无偏的标准。而道家与玄学所提倡的中和则是从精神本体论的角度去说的,便是倡导一种精神超越及深藏不露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如果说儒家的中和是力主精神与人格的持中守和,不偏不倚,以礼度为约束,那么,道家的中和范畴则有着特定的含义,即主张超离尘世,合于天道,是与儒家的中和大相径庭的。(参见袁济喜:《和:审美理想之维》,第一章第一节《道家的“和以天倪”》,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老子在他的学说中一再倡言这种人格精神,用来明哲保身,韬光晦尘。

王弼用他的理论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使人格境界达到内外兼周,并且与政治人格相融合。从政治学意义来说,王弼所倡言的中和质备、五材无名的理想人格显然带有魏晋特有的名理学意义上的君王之材的意味,即人主无为于上、臣子有为于下,是将刘劭《人物志》中的理想人格加以发展。这样,王弼通过将孔子中庸型人格修养改造成兼容儒道玄的理想人格,进一步确立了他的玄学思想。这种人格也是当时的人格范式,其共同特点是将道家的形而上与儒家的形而下融为一体。这种人格理想在曹操的政治实践以及刘劭的《人物志》中,有着鲜明的贯彻与阐述,是时代思潮的表现。后来宋代的理学思路也大致同于此。

王弼将道家与玄学倾心的自然之道,在理想人格的阐述中充分表现出来,用自然之道的概念来充实理想人格的内涵。为此他又在阐释儒家经典中下工夫,寻求精神上的会通,力图使儒道思想在新的自然之说中求得和谐一致。比如《论语·泰伯》中记载:“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孔子认为尧展现了天的荡荡无私、宽怀为大的品德。这里用的是先秦时代常用的比德品评的方式,与老庄所说的天道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老庄所说的天道自然是无为无造。如庄子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老庄用这种天道自然观来否弃孔孟的政治观与伦理观其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同样是对天道的赞美与仿效,由于主体性的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差异,儒道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不过王弼从沟通与调合儒道的角度出发,表面上在赞美孔子心仪的尧的人品,暗中却用玄学的理想人格补充儒家的有为人格。王弼释曰:荡荡,无形无名之称也。夫名所名者,生于善有所章,而惠有所存。

善恶相须,而名分形焉。若夫大爱无私,专将安在?至美无偏,名将何生?故则天成化,道同自然。(《论语释疑》。)王弼从字义上对“荡荡”二字作了自己的解释。从一般字义来说,“荡荡”二字是形容圣人品格崇高坦荡的意思。不过汉语本是一种模糊性的语言,有些字词的意思经常可作多种解释,不存在非此即彼、不可两存的意义。(参见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第一章第一节《中华文化经典的历史存在》,北京,中华书局,2002。)王弼正是巧妙地利用汉语的这一特点,将“荡荡”解说成没有具体规定“无形无名之称”的精神人格,这正是道家所推崇的最高的人格境界。而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类的道德境界,是有所分、有所私的道德追求,是厚此薄彼、有所偏缺的人格境界,正是道家所不屑的人格境界。道家所推崇的,是所谓“若夫大爱无私,惠将安在?至美无偏,名将安在”的人生境致。这一人生境致是则天成化,道同自然。很显然,王弼用贵无的精神价值论,提升了儒家的人格理想,使儒家人格理想从拘泥于社会政治与道德伦理的范畴提升到天道自然、宇宙精神的境致,具备了更高的形而上之品格,放射出审美的光彩。

王弼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还对儒家的情性论作了重新解释。情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心范畴,也是文论与美学的立论基础。儒家的情性论是主张性善情恶,以性控情。这显然违背了自然之道。从方法论上来说,它也没有使情性获得本体论的论证,只是停留在情性论的社会学范畴上。两汉的情性论无论是董仲舒的性善情恶论,还是刘歆的性静情动说,都存在着这样的不足之处。这样的观念在汉末魏初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王弼在与何晏辨圣人之有情无情时,提出圣人有情而不累于情。他与何晏展开了对话,通过对话来彰显自己的思想观点。《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附何劭《王弼传》云:

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很显然,玄学家何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根本否认理想人格的圣人存在着现实的情欲,即圣人无喜怒哀乐。何晏《论语集解》中注“性与天道”云:“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深微,故不可得闻也。”可见何晏比较强调“性”合于天道,而天道是神圣幽微的精神本体。

何晏的这一说法,与两汉哲学家将情性说成五行血气化生的人性论有所区别,固然精妙,但是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文化的心理基础。因为中国文化本是一种世俗文化,若没有现实的基础支撑,再玄妙的学说也不可能走向人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为上层人物所喜欢。王弼对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再者,人伦范围的情性怎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即使是孔子也提出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并不否定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王弼深契于性情之道,对儒道两家的情性精神是掌握得很好的。他充分发挥了中国文化善于调和的特点。通过阐释传统的情性说,他再次提出,儒家情性观的现实性基础可以作为立论的依据,而道家的性情观可以作为向上提升的形而上的精神本体,二者之间并非水火不相容,恰恰相反,它们是可以互补互融的。圣人既非沉溺世俗的俗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而是既同于凡人又能超越凡人的高人。王弼强调人格精神的现实性与理想性融为一体,精神的高尚与世俗的享受之间可无大碍,两不相妨,从而使儒道人格理想在情性观上得到调和,也使两汉以来儒家的情性观得到修正。它对于六朝文学理论中的缘情感物、超越世俗的基本价值观念显然有着直接的启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吟咏情性”成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风尚,不能不说同王弼对于情性论的肯定与认定有着内在的联系。

王弼在与当时的另一名士荀融的对话中宣扬了这一观点。《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附何劭《王弼传》在紧接着上面的一段话之后,又记载:

弼注《易》,颍川人荀融难弼《大衍义》。弼答其意,白书以戏之曰:“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父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虽已定乎胸怀之内,然而隔逾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颜子,可以无大过矣。”

按《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荀融与钟会、王弼等人齐名。据汤用彤先生《魏晋玄学论稿》中的解释,“王弼注《易》摈落象数而专敷玄旨,其推陈出新,最可于大衍义见之”。荀氏家学渊源,遵守的是汉代易学,因而推重象数之学。而王弼则用玄学本体论来解释《周易》的大衍之数,提出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不用而以之用,从而将本体论引用到了解《易》中(详见下文)。

同类推荐
  • 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想这句话用在人身上也是适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当一个人生气或者怨恨的同时也在损耗自己的力量。”所谓“损人不利己”,概莫如此吧!而在这样的时刻,宽容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它让我们放下仇恨和怨憎,在放下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内心减压,于是轻松和快乐也随之而来。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夜蛾之舞

    夜蛾之舞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颜色最黑呢?常识老师让学生深入思考。他年过半百,双鬓斑白,素以严厉著称,习惯运用祈使句的时候多于设问句。现在他用自己身体上最黑的瞳孔部分盯牢讲堂下的课桌,让我们限时给出正确答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面对问题时当初的困惑。什么最黑?煤、火药还是写在白纸上的字?乌贼的胆汁、蝮蛇的鳞片?还是罂粟花紧实的籽粒?懵头懵脑的,我像只跌撞的蛾子找不到方向。老师用实验来加深印象。眼睛贴近药盒上的锥孔向里看,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绝对的黑——最黑的黑是难以被修辞的。
  • 瞿秋白文学精品选

    瞿秋白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著名散文作家瞿秋白先生的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共计20余篇。读者能够从作品中,窥探到一位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在追求真理和探索中国光明未来时的心路历程。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热门推荐
  • 骷髅异界征服录

    骷髅异界征服录

    亡灵之神萨尔斯率十余亿亡灵军团向人类发起冲锋,本就势均力敌,交战之际身后两侧忽然冒出天使一族与恶魔一族,亡灵军团被三族围攻终然被称为亡灵之神的萨尔斯也无力回天黯然神伤,战死疆场,魂火消散当萨尔斯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具小骷髅,萨尔斯忽然魂火大盛,道“魂火不灭,亡灵不止,我,萨尔斯,必将卷土重来......”
  • 九域神帝传

    九域神帝传

    一代天骄被挚友与爱妻所害,幸得混沌之中孕育的混沌之戒,霸气回归,这一世我只为称帝而来。
  • 夹缝阳光

    夹缝阳光

    1978年6月,张小强出生了,出生在一个似乎被全世界遗忘的小村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到哪里去?1986年6月,八岁的张小强将带你一起探索这个悲哀又略带幽默的世界,从年少到长大,跨过一个世纪,直到他的不惑之年……
  • 暗月纪元

    暗月纪元

    辉煌前文明一夜颠覆,诡异的紫月升起时,新的紫月时代开启。 该死,这是什么生态圈?进化如此紊乱,兔子都能咬人,植物也不好惹,要怎么混?进化为紫月战士?这和紫月能扯上什么关系? 这是什么地图?安全区?悬空之域?黑暗之港?风暴航行?正京城? “恐怖摇篮曲”名单?地下种族复活,地下城兴盛?遍布世界的混乱黑市?血腥之路? 最重要的是,做梦也会陷入厮杀,进入梦之域?好吧,这该死的时代。书友群1群:627900916(已满),书友群2群:1028558002,vip群:725382746
  •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即《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之一,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全书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师徒五人沿途历经各种艰险,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情怀,以及宣扬正义、惩恶扬善的思想主题。
  • 这个家伙有阴瞳

    这个家伙有阴瞳

    女主:“地府不要的恶鬼不要扔,裹上鸡蛋液和面包糠,炸至两面金黄,隔壁小孩都馋哭了。”男主微笑脸:“大家别听她的,被收回来的鬼都会被我们妥善处理,请大家放心,不会出现虐鬼行为。”某恶鬼从店门强行挤出个脑袋:“救命啊,这里比地狱还可怕,我要回去!我要回去!”“大家别误会,这只鬼生前有被迫害妄想症,我们正准备送他去投胎呢。”男主迅速将鬼塞入门内,温柔解释道。某路人:“道理我都懂,不过那声惨叫是怎么回事?”
  • 带着异界闯异界

    带着异界闯异界

    【2019最创新,身负两个系统!】偶然获得位面系统,身体里居然也隐藏另一个系统,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指挥千军万马进攻无数位面!系统会每个月强制性把宿主集合起来,展开一场生死之战。(召唤种:龙族、鬼族、兽族、不死族等...)斗破苍穹:三年之约,白山欺压萧炎,主角镇场子。“白山老儿,你敢不守诚信,就灭了你丫的!”白山怂!位面顺序:哥布林杀手—
  • 冷少宠妻超甜

    冷少宠妻超甜

    为了重病在床的弟弟,她答应和他订婚,并在不久后嫁他为妻!而他要的是,他们之间只需有夫妻之名,无需有夫妻之实!她微笑点头,很好,正合她意!冷睿泽,英俊冷酷的天子骄子,有着腹黑强大的内心,更有着别人无法超越的地位与实力!叶欣萌,一名外企小职员,青春靓丽,看似较小柔弱,实则倔强坚强!当他需要一个听话的妻子。当她需要一个有钱的丈夫。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婚前篇酒吧包房内,叶欣萌当众挨了一个耳光,“你就是个贱人,明明知道他不爱你,却硬是要贴上去,你到底是有多贱?”叶欣萌笑看着自己的未婚夫,抬脚向前朝着女人挥起左手,可却被人一把抓住,而就在此刻,叶欣萌将力气全部集中在右手,只听啪的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冷睿泽的脸上,“既然你心疼她,那么这一巴掌就由你来受好了,我还有事就不欣赏你们在这里扯犊子了,拜拜!”婚后篇昏暗的房间内,叶欣萌咬牙切齿的看着身边吃饱喝足的男人,“两百够不?”冷睿泽嘴角微抽,“有点多,不过我可以买一送一。”叶欣萌委屈的揉着腰,“不要成不?”“晚了!”叶欣萌狠狠捶着床,懊恼至极的说了一句,“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宝宝篇小版的冷睿泽穿着一身黑色的小西装,双手插兜酷酷的站在大版冷睿泽的面前,“你跟我长的还真像。”冷睿泽眉头微挑嘴角带笑,“小子,话说反了吧?”虽然第一次见面,可他不用问也知道,面前这小子,一定是他的种。“我来是要告诉你,那女人要去相亲,虽然我不反对她找个男人,可那人长的实在太丑了,所以你想办法搞定!”于是,就在叶欣萌准备妥当走出门的时候,忽然被人一把扛在肩上,“相亲之前,我想我们应该先算算账!”靠在门边的小版冷睿泽,嘴里含着棒棒糖,口齿不轻的朝着他们喊了一句,“能武力解决的,千万别磨唧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深究,仅供娱乐!本文虐心虐肺,宠入骨髓,看文的亲们自带救心丸!推荐浅浅完结文《霸娶之婚后宠爱》完结文《独宠之蓄谋已久》完结文《萌妻占夫有道》连载文《最佳首席设计师》请各位小主多多支持,浅浅在坑下等着美妞入怀!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幸运草

    幸运草

    九月已立过秋了,暑霸王完全没有撤退的意思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在岭南一带仅仅具有时令上的参考意义,漫长的夏季仍将无边无际地延续下去花草树木都热烈地盛开着,生长着路边的巴拿马橡树垂挂着千丝万缕的胡须,像疯女人的长发,大风一吹,徐徐飘荡棕榈树、散尾葵、凤尾竹、不结果子的大王椰,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绿着凤凰花快凋谢了,残红依旧惊心,台湾相思、木棉、榕树、紫荆,一起静静地怡然伫立,撒下一片可贵的浓阴花开得最艳的是簕杜鹃,一大蓬,一大蓬,绚烂夺目簕杜鹃是这个城市的市花,又名三角梅、九重葛花期长,又容易成活,剪个枝子,就可以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