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500000056

第56章 南朝文艺批评与思想对话(5)

总之,关于语言的声韵美的形式美是当时文学对话与讨论的重要内容。萧统《文选序》、萧绎《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都提到文采、声律用典是文章创作华美的重要组成因素。沈约正是适应了齐梁时文学家重视音律美的心理,吸取了当时音韵学成果的佛经转读的经验,对诗歌的音律形式美作出了新的贡献。在永明声律说的指导下,产生了谢朓为代表的新体诗。严羽曾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者”,就包括了声律上的近似。唐代近体诗在继承永明声律说成就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日渐趋于完美。当然,过分讲究声律,甚至把声律之美作为诗歌创作的最终目的,那就不免舍本求末了,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声律之美在文学上的作用。

沈约的声律观念在当时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一种新的文学观念一旦出现,不被世人所接受与理解,也是很自然的事。尤其这种声律说与当时的永明文士集团联系,融入永明文学创作实践之中,成为永明文学集团的文学主张,则不免让人感到有故意为之的嫌疑。《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所著《晋书》百一十卷,《宋书》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皆行于世。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从梁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沈约对于四声的解说确实存在着自我标持的倾向,当时连梁武帝也并不喜好四声的用法。

因此,另外一些文士对此持不同看法,公开与沈约进行论辩,从而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对话。《南史·陆厥传》中记载:“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后又论宫商。厥与约书曰……”这里指出了沈约的声律论是当时永明体的自觉宣言,当然也会引起别人的质疑。陆厥为此与沈约通过书信展开对话。其中主要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优秀的作家与声律之关系。陆厥对沈约等人意欲专断四声八病的做法不满,提出前人早已知晓声律之奥秘。他为此盛赞汉魏以来诗人在声律上的高妙:

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龃龉妥帖之谈,操末续巅之说,兴玄黄于律吕,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愚谓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至于掩瑕藏疾,合少谬多,则临淄所云“人之著述,不能无病”者也。非知之而不改,谓不改则不知,斯曹、陆又称“竭情多悔,不可力强”者也。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引其不了不合为暗,何独诬其一合一了之明乎?意者亦质文时异,古今好殊,将急在情物,而缓于章句。情物,文之所急,美恶犹且相半;章句,意之所缓,故合少而谬多。义兼于斯,必非不知明矣。

这种说法确实也指出了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在声律论上的过度标榜。陆厥进而认为,一些著名文士在其作品中未能尽识声律,并不足以说明他们不通声律,而是无暇篇篇皆精:“《长门》、《上林》,殆非一家之赋;《洛神》、《池雁》,便成二体之作。孟坚精正,《咏史》无亏于东主;平子恢富,《羽猎》不累于凭虚。王粲《初征》,他文未能称是;杨修敏捷,《暑赋》弥日不献。率意寡尤,则事促乎一日;翳翳愈伏,而理赊于七步。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论者乃可言未穷其致,不得言曾无先觉也。”陆厥认为个名士的作品往往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他们不识声律。他的看法,与钟嵘对此问题的看法有相似之处。不过,陆厥的看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另一方面也难免夸大了前人对声律论的把握。因为声律论是在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非某些人的突然发明。相比而言,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的论证显然更为圆通一些,大致是不错的。因此,沈约针对他的说法,进行了委婉的解释: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灵均以来,未经用之于怀抱,固无从得其仿佛矣。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邪?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于训义,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自古辞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故鄙意所谓“此秘未睹”者也。以此而推,则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处。

沈约修正了自己的一些说法。他承认古人也懂音律,但是同时也强调其中的奥秘需要经过专门的研究才能明白,其中的诀窍非常人所能穷尽,圣人亦然,而只有等五言诗的创作发展到了一定地步之后才能自觉掌握。沈约承认音律的运用有着许多天机。他运用魏晋以来的自然之说来看待音律的运用:

若以文章之音韵,同弦管之声曲,美恶妍蚩,不得顿相乖反。譬由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士衡虽云“炳若缛锦”,宁有濯色江波,其中复有一片是卫文之服?此则陆生之言,即复不尽者矣。韵与不韵,复有精粗,轮扁不能言,老夫亦不尽辩此。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沈约用了《庄子》轮扁凿轮的寓言说明声律的运用有着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天机的因素的制约,确实是非刻意而能为之。这样的对话,显然圆通了一些,也使声律论认识上的矛盾渐趋融合。沈约在给别人的信中也谈到华丽与自然并重的道理。《梁书·文学传·刘杳传》中记载:“约郊居宅时新构阁斋,杳为赞二首,并以所撰文章呈约,约即命工书人题其赞于壁。仍报杳书曰:‘生平爱嗜,不在人中,林壑之欢,多与事夺。日暮涂殚,此心往矣;犹复少存闲远,征怀清旷。结宇东郊,匪云止息,政复颇寄夙心,时得休偃。仲长游居之地,休琏所述之美,望慕空深,何可仿佛。君爱素情多,惠以二赞。辞采妍富,事义毕举,句韵之间,光影相照,便觉此地,自然十倍。故知丽辞之益,其事弘多,辄当置之阁上,坐卧嗟览。别卷诸篇,并为名制。又山寺既为警策,诸贤从时复高奇,解颐愈疾,义兼乎此。迟比叙会,更共申析。’其为约所赏如此。”沈约称美刘杳的文辞妍丽与自然相结合的风格,也说明了这位永明体的代表人物并非一味推举雕琢之美。

其实,当时从自然之道角度去认识与看待声律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其中钟嵘的《诗品》就极具代表性,然而也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自然之道作为一种老庄思想的范畴,其被引入文艺批评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若越界漫延,则会适得其反。比如钟嵘《诗品序》中关于声律论的看法就有这方面的偏颇。

钟嵘在《诗品序》中,从诗歌与音乐关系的角度论证道:“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他认为古代的《诗经》作品与乐府诗都是合乐的,必须要调谐音乐入律,现在既然五言诗不入乐,何必要讲究音律,“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邪”。当然,钟嵘的看法有点矫枉过正。沈约等人所倡的以五言诗为主的声病说,是建立在脱离音乐关系基础之上的诗律说,同入乐的乐府诗与音乐的关系并不一样,剔除其中过分讲究的地方,对汉语言诗歌的独立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表现出六朝时代文学对文学自身形式美的发现与重视。当然过分雕饰声律,与过分用典一样,都是一种过犹不及的做法,会对诗文创作的真性有所伤害。钟嵘为此批评它有背于自然英旨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在当时文风日趋雕华、声律说淹没诗坛真性的情况下,钟嵘在当时还无法预料唐代杜甫等人在近体诗方面将会取得的成就,因此针对主要的矛盾,提出五言诗只要有大致的清浊与基本的节奏就可以了。他也坦承对沈约等人所发现的四声之说,自己并不掌握,而声病论中的一些内容并不神秘,闾巷中已具。钟嵘的看法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本着自然英旨的批评标准抨击时弊、倡导以自然为美的审美风尚,是很有见识的看法,也是《诗品》的价值所在钟嵘《诗品序》批评当时诗坛:“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驾,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这是十分中肯的意见。

不过,钟嵘看不到声律说的积极一面,认为诗歌既不入乐,就不必人为地讲究声律。他在《诗品序》中提出:“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这就失之偏颇。积极追求声律美,正是突出了文学创作形式美的物质性,使文质相副。所以,力主情文并茂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专门论述了声律问题,所持意见大致与沈约相同,是声律论的积极赞同者。声律说的形成,是当时人自觉追求文学形式美的结果。另一些趋新派也持比较相近的看法。如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中提出:“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俱五声之音响,而出言异句;等万物之情状,而下笔殊形。吟咏规范,本之雅什,流分条散,各以言区。”萧子显提出:“若夫委自天机,参之史传,应思悱来,忽先构聚。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轮扁斫轮,言之未尽,文人谈士,罕或兼工。非唯识有不周,道实相妨。谈家所习,理胜其辞,就此求文,终然翳夺。故兼之者鲜矣。”可知这是一种极难达到的境界,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人为的艺术加工与声律上的追求。

后来唐代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对钟嵘的说法大不以为然,批评道:

颍川钟嵘之作《诗评》,料简次第,议其工拙。乃以谢朓之诗末句多蹇,降为中品,侏儒一节,可谓有心哉!又云:“但使清浊同流,口吻调和,斯为足矣。至于平上去入,余病未能。”经谓:嵘徒见口吻之为工,不知调和之有术,譬如刻木为鸢,搏风远飏,见其抑扬天路,骞翥烟霞,咸疑羽翮之行然,焉知王尔之巧思也。四声之体调和,此其效乎!除四声已外,别求此道,其犹之荆者而北鲁、燕,虽遇牧马童子,何以解钟生之迷。或复云:“余病未能。”观公此病,乃是膏肓之疾,纵使华佗集药,鹊投针,恐魂归岱宗,终难起也。嵘又称:“昔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曰:‘宫商与二仪俱生,往古诗人,不知用之。唯范晔、谢公颇识之耳。’”今读范侯赞论,谢公赋表,辞气流靡,罕有挂碍,斯盖独悟于一时,为知声之创首也。

《文镜秘府论》的作者从北朝后来诗歌创作时四声八病之说的渐趋成熟中,说明了四声的运用是可以为世人慢慢熟悉的,从而否定了钟嵘的看法:

同类推荐
  • 静地乐土

    静地乐土

    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西汉置县取名汾阳,隋改静乐称用至今。这是一方英雄的土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000多名烈士为国捐躯。这是一方希望的土地,每一眼不屈的老窑洞,每一块苍凉的梯田,都见证着生生不息的岁月轮回。
  • 北方的相思

    北方的相思

    与“下半身”写作不同,与晦涩、冷冽不同,女诗人桑小燕这本诗集充满情意——对万物有情,对亲人有情,对岁月有情,对一切生命有情……这一切温暖、深情,充盈着满满的爱。《北方的相思》一书,作者选择了近年来诗歌创作中的精华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心旷神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忠善的理解和追求。诗集分五辑,共195首诗歌。诗歌内容丰富,上天入地,表外里内,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思想情感,物质精神,几乎无所不包,饱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作者简介桑小燕,山西黎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不朽的失眠

    不朽的失眠

    本书有多篇文章入选我国教科书及教辅教材。张晓风的文字总是有种专属于女子的淡淡柔情,柔情中却处处透着那种仿佛知悉了世间所有秘密的理性,就算是生活里普通的场景,也能让她品出人生;她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又有一股畅快的英伟之气和侠士之风,加之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用知性来提升感性,视野上亦将小我拓展至大我。张晓风以那双透视生活的慧眼,在琐碎平凡的事物中品出了美丽、典雅、温柔。
  • 我在流光里枕着你的声音

    我在流光里枕着你的声音

    这是一本短篇故事集,精选作者2010至2014年所写作品中的18篇好故事,以“少年回忆”、“人文关怀”为主题。收录文章大部分曾发表在《读者》、《美文》、《意林》、《青年文摘》等刊物。其中关于自闭症儿童的作品《掌心向外》在「一个」APP发表后获网络超人气转载。
  •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山的那边是海年少时

    山的那边是海年少时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身穿白衬衣的学生时代不仅仅只是苦读年少时的百味生活你可曾还记得
  • 青果青

    青果青

    普通高中里一群95后学生,“纪律差”、“美女多”,新班主任姜春雷带着这群厌学、争宠、逆反、早恋、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作品以正面的视角叙写了“青果”学校校长、教师们因为坚持原则和锐利改革所遭受到的误解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折射出教育者育人的艰难、无奈和操守。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铜奖”。
  • 侯门神医大小姐

    侯门神医大小姐

    “殿下.....你——”她咬牙。“我怎么了?”他邪笑。她是顾府大小姐,肥壮膘多,懦弱颜丑,大婚前夕被未婚夫与亲妹羞辱投湖而亡。一朝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医毒双绝,身怀空间,强势归来。说她丑?眨眼恢复倾城容颜,惊艳天下!毒如蛇蝎的亲妹?莫怪我改你八字,毁你姻缘,让你孤苦一生!想吃回头草的前未婚夫?你是世子你很拽?她一把拉过身边的妖孽男:殿下,他要抢你的女人。某妖孽身形一动,渣男已肿成猪头。下一秒,某妖孽声音蛊惑:“颜儿,继续刚刚的话题,我保证令你身心愉悦。”
  • 逆袭:从战争孤儿到总统顾问

    逆袭:从战争孤儿到总统顾问

    1943年11月,在开往日本的一艘破旧货船的甲板上,一个男孩在爸爸的怀里冷得直打哆嗦。他在曼谷的家被日本士兵洗劫一空,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一周之后,他爸爸由于帮助在缅甸的英国军队而被以叛国罪处死,本吉成了孤儿。在东京孤儿院,他同饥饿、寒冷、孤独作斗争。尽管命运的悲惨,他还是想要读书。牢记爸爸临别时的嘱托,12岁的本吉逃离了孤儿院,成为神户街头的流浪儿。而后凭借着他的聪慧机智,加上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历险与传奇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 灭秦(5)

    灭秦(5)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年轻姑娘维罗妮卡似乎拥有一切:青春、美貌、男友、和睦的家庭、满意的工作。但她总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她没法忍受这种生活,于是服药自尽。醒来时,她身处精神病院,并只剩下一周时光。在最后的日子里,她出乎意料地体验到人生的欢愉和真实的自我,深深爱上梦想成为画家的爱德华。生活的热望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可是,已到尽头的生命要如何挽回?疯狂是正常,冒险是自由,找到自我,追寻梦想,才是值得过的人生。继《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保罗·柯艾略再次引领我们探寻生命真谛,用诗意的笔触宣扬:活着就要勇敢地与众不同。
  • 邪皇盛宠:一品毒妃

    邪皇盛宠:一品毒妃

    尚书庶女,煎熬三年,终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让她心甘情愿送命的骗局。冷宫中,她尊严尽毁,竟遭一个阉人的侮辱。沈心兰对天发誓,若有来生,必千百万倍奉还。一场大火,三天三夜,庶女心兰,涅槃重生。白莲花伪善做作?撕开你的美人皮!’好‘姐们多嘴多舌?送你多几条舌头!渣男背叛?剁碎了喂野狗!若天下负我!那屠尽天下又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狗策划

    我是狗策划

    “捏一下我手上的尖叫鸡,你就可以继承三百亿光年外你堂叔的舅舅的小学同学初中时候同桌的曾曾曾祖父留下来的一颗星球。”三十八度炎炎夏日还裹着西服的黑衣人认真说道。江寒:“我可是游戏策划,就你这种鬼话还想骗到我?”一分钟后……“卧槽,这颗星球为什么没有黑夜?”本书又名《一个狗策划与一群沙雕玩家之间的屁歪史》
  • 如果我再勇敢一点就好了

    如果我再勇敢一点就好了

    本以为是上学平平凡凡的一天,却没想到就这样错过了爱情。。。
  • 空间之农家医女

    空间之农家医女

    穿越前的白映桐是白家小祖宗,日子过得那叫春风得意;穿越后的白映桐生活除了狗血还是狗血,遇见了一大堆奇葩亲戚不说,老天还顺便附赠了一个成天只会哭啼啼的柔弱亲娘,感觉略糟心!恶毒奶奶来挑刺,我打!刁钻小婶来找茬,我轰!恶心小叔占便宜,我一个巴掌扇过去!吝啬伯母求分家,分家啊?好啊!分分分,赶紧分!带着柔弱娘亲跑邻村,空间在手,美容院我有!发家致富奔小康!什么!你相公嫌弃你眼睛小,结果跟着邻村寡妇跑了!没关系,姐给你研制新型大眼霜,一双电眼迷死他!等等!你说江秀才欺负你胖,所以喜欢的是青楼头牌狐狸精!真搞笑,姐给你定制365天全方位瘦身计划,一朝瘦闪电,哭死他!慢着!心上人说你满脸疙瘩难上厅堂,因此天天写情诗给你妹!奇葩啊,姐给你制作祛痘配方,洗的,擦的,吃的面面俱到保准你的脸蛋光又滑,后悔死他!这年头长的不美谁有空看你内心,可是没了善良可爱纯真的心,还是会落为红粉骷髅,所以,我们要两手抓!【小剧场一】:白映桐:乡亲们,我是美容师,不是大夫!不是大夫!不是大夫!乡亲们:胡说,王寡妇儿子的结巴就是你治好的!我们明明瞧见了!白映桐:……乡亲们:听说白姑娘上次接了皇榜把皇帝的病都给治好了呢!白映桐:……乡亲们:白姑娘,我们说的对不对!白映桐:对!【小剧场二】:白映桐:上将军,我这美容方子可不便宜,不知,大人准备出多少银子?萧墨澜:啊,既然白老板如此爱算账,那萧某倒是想问问白老板,睡了本将这事,该如何算!什么?毓秀阁老板和萧将军竟然有一腿了!!!白映桐瞥了一眼众人眼中八卦热情,怒道:你想怎么算?!萧墨澜:带着美容方子嫁我,本将任你睡!白映桐:……众人:唉,看来这月我们又要交礼钱了啊!【小剧场三】小小萧:爹爹,我为什么要保养皮肤,明明人家是男孩子!萧墨澜:儿砸,你觉得你娘亲漂亮吗?小小萧狠狠点了点头。萧墨澜:我之所以能娶你娘,是因为你爹我长的好!知道吗,所以,你要是想娶漂亮老婆,自己颜值首先要够本!小小萧:恩,爹,我懂了!父子俩的谈话全落在白映桐耳里,啧,她怎么发现萧墨澜这家伙越来越不要脸了呢!————————————————女主不女强,不霸道,不好欺负,有些萌,爱吐槽,犀利嘴,当然貌美不解释!男主爱美,平常画风会不对,两大爱好:除了行兵打仗就是保养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