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600000020

第20章 汉代妇女的地位:从婚姻角度进行考察(2)

第三,丈夫和妻子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一般而言,整个家庭要以丈夫意志为轴心来旋转。西汉人王章上书言事,其妻惧祸,劝他“人当知足”。但王章根本不予理睬,反而申斥说:“非女子所知也。”①(①《汉书·王章传》。)东汉人孟光与梁鸿结婚后,“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②(②《后汉书·独行列传·梁鸿》。)在西汉许多家庭中,妻子都把“能奉其夫”作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第四,在离婚权方面,男子的主导地位是颇为明显的。在汉代,男子弃妻有如下条件:

妻子对公婆有忤逆言行。

(2)妻子破坏家庭内部关系,如争财、分家、迫害前妻子。

(3)妻子对丈夫纳妾有不满的言行。③

③有的男子在以“妒”为理由逐妻后,还要为自己申辩。东汉人冯衍在逐妻后写给妻弟的信便是一篇表明“夫权中心”的绝妙文字:“先圣之礼,士有妻妾,虽宗之渺微,尚欲逾制。……遭遇嫉妒,家道崩坏,五子之母,足尚在门。……家贫无僮,贱为匹夫,故旧见之,莫不凄怆,曾无悯惜之思。唯一婢,武达所见,头无钗泽,面无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不原其穷”,却“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贩糖之妾,不忍其态。……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后汉书·冯衍传》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

妻子无生育能力。

(5)妻子有偷窃行为,或偷家中财产,或窃他人之物。

(6)妻子家中有人犯法。

(7)妻子患有“恶疾”。

实则,这些“合法”理由,可以成为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用心不专的丈夫抛弃妻子、另寻新欢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由于这一原因,一些女子十分担心被丈夫抛弃。她们甚至在出嫁之时也要为此而啼泣,祈求自己不要碰到喜新厌旧的男人: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①(①《乐府诗集》卷四十一《白头吟》。)

第五,在夫妻双方承担的义务上,丈夫地位高于妻子。

服丧期间不得完婚,是汉代婚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禁忌。汉制规定,丈夫只是在其父、母及祖父、母等长辈直葬期间,才不能聘妻;而在妻子死后,丈夫可不必履行这类手续,即可娶后妻。但妻子的义务却是双重的:既要为公婆服丧,又要为丈夫服丧。倘若妻子不为丈夫服丧就改嫁,便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干涉。

妻子在丈夫死后,必须十分专心地进行服丧。而丈夫在妻子死后,只须有悲痛的表示就行了。东汉末人王龚妻死,王龚和儿子一起“并杖行服”,遭到时人讥讽。②(②参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张璠《汉纪》。)显然,王龚被世人嘲笑,是由于他在临妻丧时,十分庄重地为妻子行服,有失丈夫的身份。《风俗通义·愆礼》记述了当时普遍流行的看法:“俚语:‘妇死腹悲唯身知之。’又言:‘妻非礼所与’。”即妻子在死后,不配享受同样的祭礼。

第六,对“夫”、“妻”名称注释和称谓折射出男尊女卑的现实。

对于“夫”、“妇”或“夫”、“妻”称谓的含义,先秦时人们的。看法,尚有分歧。③

③最初,“夫妇”或“夫妻”之意本无尊卑内涵。吕思勉先生曾有精当说明:“夫妇二字,习用之诂曰:‘夫,扶也。’‘妇,服也。’其意甚不平等。然非夫妇二字初诂也。夫妇之本义,盖为‘抱负’。其后引申为伴侣。何以言之?抱有夫义。抱负双声,夫妇亦双声。……《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之为和。’负阴而抱阳,犹言妇阴而夫阳;冲气以为和,则夫妇合,而生一子矣。”(《中国婚姻制度小史·释夫妇》,21页,上海,龙虎书店,1926)

到了汉代,分歧弥合了,人们看法趋于一致。时人认为,“妇”的意思是屈服顺从,而“夫”则指扶持。许慎在《说文》“妇”字条中说:“妇者,服也。”《白虎通义·释姓名章》更明确地指出:“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

妻则被解释成另一个谐音:“齐”字。但这并非说妻子在地位上与丈夫平等,而是要求“贞齐与夫”,“从一而择”;“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透过这类以音释义的汉代训诂学表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夫与妻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不同分量。④

④陈登原先生据《说文》十二下中“妻,妇与夫齐者也”认为,在汉代“男女平等,非但在名义方面,生活上亦平等,服装上亦平等”(《国史旧闻》第1分册,102页,北京,三联书店,1958)。显然,这种看法与历史事实是不相符合的。

丈夫和社会上其他人对妻子姓氏的称呼,也反映了这种状况。在汉代,妻子的姓往往被消掉,而代之以“某某(丈夫名)妻”。如“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①;(①《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②;(②《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沛郡周郁妻者,同郡赵孝之女也”③。(③《后汉书·列女传·周郁妻》。)

或者被丈夫的姓所取代,以表明妻子是属于丈夫家中的人。其基本格式是:

妻子姓名=丈夫之姓十妻子原名(或其他称呼)

如西汉初,吕后之母被称作“吕媪”,刘邦母被称为“刘媪”④;(④《汉书·高帝纪上》。)西汉中期人楼护,“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楼护)。护身与昌公、妻与吕媪同食”⑤。(⑤《汉书·游侠传》。)西汉后期,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妹嫁与一姓司马的男子,婚后她遂被人们称为“司马君力”。⑥(⑥《汉书·杜周传》载:“会皇太后女弟司马君力与(杜)钦兄子私通”,苏林注谓:“字君力,为司马氏妇。”按,苏林之说是。是时当成帝朝,太后即成帝母、元帝皇后王政君。)东汉时人庞子夏之妻本名赵娥亲,在出嫁庞家后,则被人们习称为“庞娥亲”。⑦(⑦参见《三国志·魏书·庞淯传》及注引皇甫谧《列女传》。)

滥觞于汉代,流行于唐宋,影响于明清乃至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长期以来对已婚女子的称谓都带有这种歧视的性质。⑧(⑧宋、明、清时,女子出嫁夫家,外人即以夫姓来称呼她,此俗在当时野、杂史及笔记小说中屡屡见之。作为一种沉淀了的社会语言,现代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保存这种称呼。如河南北部农村男子把妻子称为“屋里的”,外人则谓其妻“某人媳妇”(与汉代人称“某某妻”相类)。陕西关中地区则有两种称呼,一种与豫北相类,如丈夫姓张,则称为“老张家的”。第二种是以夫姓加妻子的其他称谓。如丈夫姓王,妻子或被称作“王嫂”,或被称作“王大姐”,或被称作“王婶”(与汉代人称“吕媪”、“刘媪”相类)。)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男女不平等,不同于奴隶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它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性和封建的等级性。

在汉代封建地主阶级家庭中,宗法制度相当严格。多妻妾的合理化、广泛化,以及封建伦理说教的丰富化,使妇女地位日渐趋于沦丧。崔寔的《四民月令》对东汉豪族地主阶级家庭里的男子和女子地位作了说明。如正月第一天(即元日),封建家族长要“躬率妻孥,洁祀祖祢……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奉,欣欣如也。”①(①《四民月令》“正月”条。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四十七辑本。)可见,在祭祀祖祢这个大型家族活动中,按照顺序是男子在前,女子在后。而“子妇”只能与“曾孙”并列,把身份下降到与晚辈男子平行的位置。

在小农、佃农、小手工业者及其他劳动者的家庭中,妻子地位也低于丈夫。但是,由于妻子在生产劳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夫妻之间的关系要比地主、官僚、商人家庭相对平等一些。

汉代在政治上是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家族是当时地位最高的家族,家族的成员,也理应比其他人地位更高。因此,在社会上重男轻女、家庭中夫尊妻卑的两汉时期,却出现了一种在表面上与之截然相反的婚姻结构:即与皇族女子缔结婚姻关系只能称为“尚”公主。关于“尚”的含义,颜师古的解释比较合理②,(②《汉书·张耳传》颜师古注云:“尚,犹配也。……训尚为主,言主掌之,失其理。公主尊,又非物类,不得以‘主掌’为辞。《禹贡》又云:‘诸侯则国人承公主。’既益知公主不得言主掌也。”)即有以卑事尊的意思。公主在家庭生活中的尊宠地位,还与其所受封建的侯位有关。后者从政治上为前者加系了一条保险绳。按照汉代规定,“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③(③《后汉书·皇后纪下》。)‘长公主’,仪服同藩王。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

对公主地位高于其丈夫的情形,受到了时人的不少指责,但是,并未能对现实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地位的尊贵,出身的显赫和身份的高不可攀,公主在家庭生活中骄横跋扈,对丈夫呼之若仆。东汉人阴丰尚郦邑公主,“公主骄妒,丰亦狷急”,最后,阴丰杀了公主。④(④参见《后汉书·阴识传》。)班始娶清河孝王女阴城公主,阴城公主系当朝天子顺帝之姑,她“贵骄淫乱”,恣意妄为,竟“与嬖人居帷中,而召始入,使伏床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班始“遂拔刃杀主”⑤。(⑤《后汉书·班超传》。)朝廷在处理这类婚姻纠纷案件时,往往偏袒公主一方。如阴丰杀郦邑公主,“被诛,父母当坐,皆自杀”。班始不仅自己身受腰斩之刑,而且其同产兄弟姊妹也因受连累而被“弃市”。由于这种缘故,当时政治和社会地位不高的统治阶级成员把与公主结亲视作畏途,找出种种理由婉绝婚姻缔结。东汉时,光武皇帝欲将公主嫁汝南郡太守主簿周嘉,“嘉称病笃,不肯当”①。(①《后汉书·独行列传·周嘉》。)尚书杨乔容貌雄伟,桓帝“诏妻以公主”,杨乔执意不从,以至绝食而死。②(②参见《后汉书·杨乔传》。)

但是,我们不能得出汉代妇女在婚姻关系中地位绝对低下的结论。上述的所有这一切只是一个方面———尽管是最重要的方面。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汉代毕竟还是封建社会的初期发展阶段,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另一个方面(尽管是次要方面)的存在:汉代妇女的地位,较之唐五代之后中国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的极为悲苦低下的处境,要好一些。这正是汉代妇女地位的时代特色。

在汉代,妻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主动地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这种行为在当时得到社会舆论支持,并为法律所认可。③

③以往流行的观点否认汉代女子有主动离婚的权力。中国台湾学者李甲孚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古代的妇女生活》一书中指出:“古代的妻子在法律上是没有地位的,女子嫁了男人,像卖给了他一样,他不满意的时候,可以找出理由来把她送回娘家。这样被出的妻子,芳心虽碎,也不敢对丈夫有半点反抗。”(87页,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芬兰学者威斯特马克在《人类婚姻史》中说:在古代早期中国(汉唐时),法律和舆论对妻子舍弃其夫,或要求与夫脱离关系的行为,都被视为不正当(王亚南译,221页,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国内学者也多持是议,认为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婚姻关系即形成两个特征:一是男子对妇女的压迫和统治,二是婚姻对于妇女的不可离异性(参见邓伟志、刘达临:《婚姻家庭立法》,载《社会》,1983(3))。这些说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作者在本书《汉代婚姻关系中的法律规定》一章中,对妇女离婚权作了详细讨论。

这些条件是:

丈夫操行不良。

(2)丈夫患有“恶疾”。

(3)丈夫家中贫困,难于共同生活。

(4)女方家庭与男方家庭矛盾尖锐。有些妇女在丈夫无理离婚时,表现出勇敢的反抗精神可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东汉时,大司徒袁隗不知男子黄允已婚,遂许以自己侄女。黄允为攀高门,乃“黜遣其妻夏侯氏”,夏侯氏对被当朝之相所欣赏的丈夫并不畏惧,她诡说聚会黄家宗亲与黄允告别,“大集宾客三百余人,妇中坐,攘袂数(黄)允匿秽恶十五事,言毕,登车而去”,痛快淋漓地回敬了行迹恶劣的丈夫。这一举动使袁隗亦甚尴尬,“遂绝婚事”。黄允也备受舆论讥讽,声名狼藉。①(①参见《后汉书·郭太传》。)这在后世是很罕见的。

书信作为情感表露工具和信息传递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写信人与收信人地位的差异。在汉代,男子写给男子与男子写给女子(丈夫写给妻子)的信,在语言、格式、用词诸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以下试举例予以说明。

在男子写给男子的信中,有如下实例:

(1)同僚之间的通信。由于同僚的社会地位比较接近,因此,在写信时的语气是不卑不亢的。如《汉书·司马迁传》收录的司马迁报任安(字州卿)书云: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仆非敢如是也。

(2)叔父写给侄子的信。由于辈分的缘故,叔父往往以长者的口吻对其侄讲话,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如《后汉书·马援传》收录的马援诫其兄子马严等书云: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可资比较的则是丈夫写给妻子的信。《居延汉简甲乙编》简10·16A云:

宣(丈夫之名———引者注)伏地再拜请:

幼孙少妇(妻子之名———引者注),足下甚苦塞上暑时,愿幼孙少妇足以强食,慎塞上(暑时)。宣幸得幼孙力,过行边,毋它急。

上面所引几封信中的“再拜言”、“再拜请”和“叩头幸甚”之类的话,是汉代人写信时习用的套语,并不真的表明写信者一定要伏地叩头,以至于一拜再拜。然而,这种套语不仅用在同僚之间的信件往来上,也用在丈夫给妻子书信上,这不能不是当时妇女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反映。如果把宣写给其妻幼孙的信与马援诫兄子书作比较的话,可以看出:丈夫给妻子的信:柔情似水,地位有某种相近之处;马援给其侄子的信:地位高高在上,口吻严厉,不容对方分辩。这一情形至少可以说明,在两汉时期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地位的差异,绝不比叔与侄之间的差异更大。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丈夫给妻子的信中是绝不会用“再拜请”之类的词语了。

有汉一代,在决定子女的婚姻权力上,母亲固然比不上父亲,但却远远超过了儿子。同时,女儿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力。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妇女的地位。

汉代的家庭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类型:“复合家庭”和“核心家庭”。其基本结构乃是“复合家庭”,由祖父母、父母、子女构成;“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构成。

由于汉代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暂,所以核心家庭更为普遍。当时,在一个“核心家庭”中的婚姻决定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父亲对子女的婚姻决定权。一家之父被汉代人视为“巨也,家长率教者”①。(①《说文》“又”部。)因此,其决定权是最具权威性的。

第二层次:父亲不在世,母亲则掌握着最大的决定权力,而子女对母亲的有关决定,通常是不敢忤逆的。《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母对儿子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的话,以及焦仲卿遵循母亲旨意与妻子刘兰芝离婚,正反映了这一情形。

第三层次:如父、母亲都不在世,兄、姊则有决定弟、妹婚姻权力。如东汉末年,孙坚自作主张“以妹妻(徐真———引者注)”②。(②《三国志·吴书·妃嫔传》。)《汉铙歌十八曲·有所思》也描述青年男女相会,但畏惧兄嫂发现的心理状态: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

东方须臾高知之。③(③《乐府诗集》卷十六。)

同类推荐
  • 北大国学课

    北大国学课

    《北大国学课》是普及国学知识的读本,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地理、诸子哲学、诗词曲赋、小说戏曲、金石学、图书学、中医、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常识知识,力求从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撷取精华呈现读者。立意明确,解读深入浅出,用简练质朴的语言将深奥的国学细细品读,旨在帮助读者对国学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并日益精进,学有所成;使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融会贯通,启发智慧,指引人生。
  • 本色中国人

    本色中国人

    全面、客观地描绘中国人的性格、品质,既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缺陷和不足纠缠在一起,相映成趣。理论分析,与场景描述和故事记录相融合。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本书是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之精装本。本书主题内容为作者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有关中华文化史的一门课程。学生提出许多有关文化问题让作者快速回答,名曰“闪问”。后来这本书又加入了台湾大学许多学生的“闪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对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了论述,独树一帜。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热门推荐
  •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太子弃妃:青楼季九儿

    原来他就是当朝一手遮天的太子殿下,毒母弑兄控制着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登上太子之位,他的狠他的绝情震惊天下。他玩弄政治权谋、坐拥如花美眷时,她在民间苦苦找了他整整六年,找到最后只等到一封休书……难怪他能那么轻易抛下她,一个青楼出身的低贱娘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还是游戏

    世界还是游戏

    叮,恭喜宿主获得初始系统一个拥有世界的空白系统,所有一切全靠玩家打造。我即是玩家,玩家即是我。这是少年苏魂打造【新世界】的历程,将人类带上了全民异能的故事。这也是诸多大佬成长的传奇历程!!!
  • 被男神表白后我拽上了天

    被男神表白后我拽上了天

    “嫁给我,做所有人都羡慕的陆太太!”“那……你还会和以前一样宠我吗?”她小心翼翼问,看他点头,才把小手放他手心,“好,我嫁!”婚前,乔沐是陆先生常挂记在嘴边的女人,三两句话不离她。婚后,乔沐是陆先生心中的至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人问陆程舟,乔沐有哪里好,让你这么喜欢她,甚至一个电话让你抛下几个亿的合同千里迢迢从国外回来。陆程舟唇角含笑:“她或许哪里都不好,笨,缺点多,还总是丢三落四,可怎么办呢?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她。”【超甜宠文√甜度指数100%】
  • 月下飞仙一梦浮生岁岁欢

    月下飞仙一梦浮生岁岁欢

    一男子于深夜降于一座名为《无极巅》的庙宇,负手而立。他指间的青玉扳指在月色下泛着华光,粼粼徐徐,却不见往日那巧笑倩兮的女子从中而出。男子面上泛起一抹悲凉,“第一千七百六十八座,真是无赖,让为夫好找。”呆萌仗义小仙龙VS腹黑直男帅将军花心萝卜风流魂VS情根深种苦修魂外加一只讳莫如深小狐狸,陪你仗剑走天涯。
  • 南风未知我意

    南风未知我意

    这没想到这么好看的人竟然是个傻子,表示不能接受啊!明明他傻傻的,可是……(谨慎入坑)
  • 于这世界只有你

    于这世界只有你

    就是一个兜兜转转还是你的小甜文!!无虐无虐无虐,重要的事说三遍!!!文案一她说他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耀眼他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爱上了她是她赶走了赖在他身上的病魔他爱她爱的彻骨她本以为她永远只能在远处望着他直到那天晚上他跑到她家楼下“那我可以缠着你吗?”文案二你爱的那个人也爱着你的几率有多少他遇到了她一见钟情她也爱上了他他本想逃跑,但是跑不掉了他一把把她搂到怀里“如果有一天你逃跑了!天涯海角我都要把你抓回来!”文案三:婚礼上宣读誓词时申厉玔是这样说的“我将,穷尽一生去爱她……”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暗——罗曼·罗兰申厉玔原本的世界是一片黑暗,可她突然就这样没有一丝预兆闯了进来有人说一见钟情只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可是两次呢……永远有多远?这是个不了计量的距离,它在人的心里,或许下一秒便是永远,也或许明天就是永远申厉玔的永远是卓萱,只有她在才叫永远……
  • 不当霸主好多年

    不当霸主好多年

    世界的霸主,我从不稀罕。能让我稀罕的只有你一个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