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700000032

第32章 《民报》主编(8)

这些事实说明,这一时期,章太炎尽管对孙中山抱有很深的成见,与孙中山发生了种种误解和纠纷,但他和《民报》仍然继续坚持了无可置疑的革命立场,坚持了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及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斗争,捍卫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原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与鼓动。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他的思想比之先前更锐利、更发展。鲁迅说:“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索解为难,或说佛法,谈‘俱分进化’,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和‘××’的×××斗争,和‘以《红楼梦》为成佛之要道’的×××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他所说的“这《民报》”,当不止是指章太炎初任主编时的《民报》,1908年夏秋间的《民报》毫无疑问也包括在内。而且,这时的《民报》,最少讲“佛法”,最多刊政论文,鲁迅所赞许的《民报》的战斗特征这时表现得异常突出,说鲁迅最爱看的正是这时期的《民报》也未尝不可,因为他前去听章太炎讲学正在这个时候。

这些事实还说明,尽管由于外部的和内部的种种原因,同盟会领导中枢几位主要的领袖人物之间产生了很深的裂痕,但他们的冲突仍然是革命队伍内部的纷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谋求建立真正能够保障民权、改善民生的新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方面,他们终究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然而,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某些问题的原则性的分歧,并让这些分歧与大量无原则的纠纷交缠在一起,便使革命队伍的团结遭到了损害,使对全国各地革命斗争集中统一的部署和领导遭到了削弱,在这方面,章太炎是无可逃其咎的。

《民报》封禁事件

《民报》,被许多革命党人视做“革命党之旗”,被说成“敝国士民仰望如泰山北斗之巍巍者”。

清朝政府除在国内严厉禁止传布和阅读《民报》外,还不断向日本政府交涉,企图假手日本政府将《民报》查禁,以便斩草除根。1907年9月4日,清政府外务部照会日本方面,称《民报》、《洞庭波》、《天义报》、《无政府主义》、《复报》、《新灭汉种策》、《大江》、《汉帜》、《鹃声》等七种杂志和两种小册子,“其中倡导革命、措语狂悖者不胜枚举”,“若听其展转流播,煽惑人心,实于本国治安大有妨害”,要求日本政府“严禁印刷递送”,嗣后遇有类似此项杂志之各种书报,“一体禁止出版”《清外务部致日本代理公使阿部照会》,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藏《清外务部档》第2478号《学部、外务部、日代使阿部守太郎等关于设法查禁在日出版的〈民报〉等七种报刊以及严查国内各报刊问题的函电照会》。按:杂志七种,另书两种,共九种。。日本代理驻华公使阿部守太郎为此给外务大臣林董专门写了报告,认为从日本对清政府外交政策考虑,应协助消除清政府的“忧惧焦虑”,“对于此等刊物,无论其记事于法令上有无差支,均需采取一种行政手段,设法加以禁止。至少亦须加以严格的限制,苟可免于出现不稳之内容”日本外务省档案《〈民报〉关系杂纂》所收第127号文书。。日本当局因为同清政府做成这笔交易的价钱尚未谈妥,又担心国内外舆论的反对过于强烈,采取了阿部所提出的后一建议,一方面加强了对《民报》和其他中国革命刊物的检查,暗中又对中国革命党人进行监视;另一方面又公开对《民报》等杂志的负责人提出警告,威胁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言论。

清廷方面,当然不会就此餍足。1907年11月,清廷特派皇室近亲贝勒溥伦赴日活动,名为向日本答礼,“实伺察革命党,获党人姓氏五十一人,或谓五十二人……商诸日本政府,将聚而禽旃”。日本方面,担心革命党人将有对溥伦不利的行动,便托名保护革命党人防止遭到暗杀,派遣大批警察、便衣,对他们加以严密监视。“溥伦既至日本东京,馆舍才定,而侦察周布党人居处,若张网罟。凡稍知名之士,守者尤跬步不肯离。行则而随之,坐则十步之外伫立而监之,食顷,视其举箸辍匕,曾未尝偶交其睫。寝,鼾声闻于户外,乃始敢去。夙兴方栉沐,蹀躞不已者又三四辈,不一失时。”直到溥伦离日回国,这些军警、便衣方才撤走。

与此同时,肃亲王善耆、练兵大臣铁良、两江总督端方等人,还“各自设法向党人施展金钱政策,使为己用”。其中端方最为活跃,他“授意败类学生多人从中作祟,或伺隙离间,或用金钱买收” ,在革命党人中掀起了不少风浪。端方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把刘师培和他的妻子何震、姻弟汪云拉了过去。汪云,名公权,与刘师培、何震一道参加同盟会,共同创办《天义报》和社会主义讲习会,曾经狂热鼓吹过无政府主义。在私生活方面,汪公权异常放荡,平时与刘师培、何震住在一起,和何震“形同夫妇,宣言公夫公妻不讳”。他胡花乱用,“金钱不够挥霍,遂凿孔安胡子”。为了取得大笔钱财,他最先与端方搭上线,作了端方的密探。接着,他又与何震一起,挟持和胁迫刘师培也上了贼船。端方因为刘师培、何震在同盟会和革命党人中影响有限,便把章太炎和《民报》确定为主要的捕捉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刘师培、何震、汪云等人利用他们与章太炎的密切关系,在章太炎周围布下了重重阴谋之网。

章太炎是一位“七被追捕,三年禁狱”,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革命家。为了拯国家民族于深渊,救平民百姓于水火,他勇于献身。然而,这只是他人生观的一个方面。在这同时,他的人生观中还另有一面。1907年他曾在自己的照片上题写了一段话,寄赠苏曼殊,其中道出了他人生观的另一个方面。他写道:

余自三十岁后,便怀出世之念,宿障所缠,未得自在。既遭王贼之难,幸免横夭,复为人事牵引,浊世昌披,人怀惵恨。庄生云:“阴阳错行,天地大,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此之谓也。非速引去,有欧血死耳。当于戊申孟夏披剃入山。

“浊世昌披,人怀惵恨”,激起了章太炎革命之志,他决心通过革命去改变这丑恶的世界。然而,他的思想和中国社会本身所面临的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又使他对未来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与困惑。他寻求不到真正的出路,于是,萌动了所谓“出世之念”,企图以此从一切尘世冲突中得到解脱。入世以救国救民,出世以求得自己一身清静,这样两种对立的人生观,并存于章太炎脑中,彼长此抑,此盛彼衰。1907年夏秋之际,同盟会本部正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困难,“财穷已极,《民报》至以资罄而不能印行”。同盟会领导核心内部为孙中山离日及购械问题,又发生了激烈的纷争和冲突。在这两大压力面前,章太炎都首当其冲。内心的苦闷,使他披剃出家的思想一度迅速滋长。他甚至准备一走了之,与名僧苏曼殊一同离开日本赴印度。章太炎解释赴印目的时说过:“仆自抵东办报,亲戚故旧音问俱绝。后见同盟会渐趋腐败,愤欲为僧,以求梵文于印度。又与安南、朝鲜诸学生立亚洲和亲会,闻印度革命党才高志坚,欲裹粮从之,得所观法。”这是符合实际状况的。苏曼殊当时虽是方外之人,却并非消极遁世,他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仍从事革命活动。他曾热心赞助章太炎的入印计划。7月,他就表示:“衲今后决意与太炎先生同谒梵土。”11月,他又一次说道:“前太炎有信来,命曼随行,南入印度。现路费未足,未能预定行期。”两人之所以迟迟未能成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旅费一直没有着落。

端方与刘师培、何震、汪云等人获悉上述情况,以为有机可乘,便想拿出一笔钱来,让章太炎早日披剃出家,这样,既可使革命派失去一员思想上理论上的巨将,又可趁势把《民报》搞垮。

其时,同盟会总部正想尽一切办法筹款。1907年夏,肃亲王善耆派遣在其府中当幕僚的老革命党人程家柽“辇金三万元,赴东献诸同盟会本部,谓此举只对革命党表示好意,并无其他条件”,同盟会总部一部分干事决定收下这笔赠款。担任同盟会庶务的刘揆一还与程家柽密商,打算“。而章太炎本人,这时则想到自己与张之洞“有一二日之旧游”,在东京时,对于张之洞,“关于文学、教育诸事,亦尝遗书献替”,凭借这一关系,他想,或可径直向张之洞“告贷”,从他那里筹得一笔款子。当时,他并不认为这一行动为非。对于应否接受肃亲王善耆赠款的问题,同盟会干事中曾有过不同意见,反对者谓“虽渴不饮盗泉”,同意者谓“此款既出诸馈赠好意,收受无碍”,而章太炎事后则表示:“此款如用途正当,收受无碍,惜未开会解决,致贻同志以口实。”他准备向张之洞“告贷”,也是本着这样一种信念。何震、刘师培等对于这一计划特别热心。时清政府驻长崎领事卞昌是张之洞的女婿,“于何震为戚属”,正要卸职返国,何震便托称自己也要回国办事,怂恿章太炎立即给张之洞写一封信,自告奋勇愿出面托请卞昌携带回国面交张之洞。章太炎如议照办,结果,便入了何震、汪云、刘师培等设下的一个大圈套。

何震、汪云和刘师培设下的圈套,第一步是何震到达长崎后,即函告章太炎,卞昌已于日前卸职乘轮回国,当待回国以后遇到卞昌,再按原计划进行;第二步是何震回国,经过一番活动以后,致书章太炎,说卞昌不敢将章太炎书转致张之洞,但曾私下告诉端方,端方对章太炎甚是敬重与同情,愿资助十万金或五万金以成全章太炎出家为僧之志,而何震她本人,则拟亲赴南京摸底;第三步是刘师培也跟着匆匆回国,秘密向端方上“弭乱之策十条”,同时致书章太炎,谎称他不去南京,只“在沪交涉”。他与何震还一边以交涉“恐有枝节”欺诳章太炎,以示交涉正在认真地进行,一边又故意放出章太炎行将出家的空气,把正在运动张之洞、端方的消息悄悄泄露出去,想借此造成一股压力,使章太炎在《民报》社和同盟会中感到难以久待下去;第四步,图穷匕首见,何震、刘师培等对章太炎提出端方明确无误的条件:一、须至普陀或福建鼓山等处出家,这样可以处于端方等直接监视之下;二、若坚持去印度,则可由驻印领事按月支付少量经费,资助生活。

何震、刘师培、汪云急于将章太炎推去披剃为僧,目的有二:一是以此破坏《民报》与同盟会总部,以讨取端方欢心;二是“欲借章氏以衬托自身,引以为重”,连章太炎这样重要的革命家也给他们拉出来了,他们在端方面前的身价就能大大提高。刘师培于1907年12月下旬回国,在向端方献“弭乱之策”时,曾经特附一禀,专论章太炎事,禀文说:

余杭章炳麟,少治经学,尤深于《春秋左传》,解析经谊,继美段、王。复谙通小学,穷声音训诂之源,旁及诸子百家之术,观览略备,而行文古茂,近时鲜出其右。特以未冠以前,嗜阅野史,遂倡民族主义。后复作《訄书》,兼为《苏报》司撰述,致入上海西狱者三年。彼入狱以后,日阅佛典,深造有得,顿悟往日宗旨之非。出狱以后,拟入山为僧,以毕余年,而东京革命党人仰彼名高,迫之东渡,使编辑《民报》。彼居东京岁余,抑郁不得志。初拟变易《民报》宗旨,以消弭种族革命(彼所作文词均言佛理,或考古制,无一篇言及排满革命)。嗣彼党时有谤言,故彼作檄斥孙文,并置身同盟会之外,近且辞《民报》编辑矣。即偶有讲演,亦系党人迫彼使为,非其志也。今拟往印度为僧,兼求中土未译之经,惟经费拮据,未克骤行。傥明公 赦其既往之愆,开以自新之路,助以薄款,按月支给,则 国学得一保存之人,而革命党中亦失一绩学工文之士。以 彼苦身励行,重于言诺,往印以后,决不致有负于明公。

这段禀文,前一部分说明章太炎的学问、经历、地位、影响,实际上是为自己表功;后一部分又极力把章太炎说成早已存心破坏革命事业,是为了让端方放心,要他不必忧虑拿出的钱会付之东流,一无所获。“助以薄款,按月支给”,明明由他们创议,在给章太炎信中,他们却说是端方的主张,而后来刘师培在给黄兴函中,则将此事说成他与何震等明知事不可成,故意诳骗章太炎“三万元之款,必不可得,即成亦不过按月支款”,“冀寝其谋”。可是,到了何震在上海《神州日报》上公布章太炎给她的五封信时,此一事又给说成她致书于章,“故为疑问之词,谓将领付巨款,抑至印后按月支款欤,请示明,以便开交涉”。汪云、何震、刘师培如何费尽心机,制造陷阱,以打击章太炎,搞垮《民报》,于此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 快乐的科学

    快乐的科学

    如果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长诗的话,那么,《快乐的科学》则像一本哲学短诗集成。西方古典哲学素以理性为尊,而尼采大胆挑战理性,在其著作中大量注入了诗性的成分,从而开辟了西方诗性哲学的新天地。本书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是他心灵狂欢的产物。本书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碎片交相辉映,绚烂者如吉光片羽,深邃者则惊世骇俗。生命、本能、个体、群体、宗教、爱、道德、哲学、文学、法律、科学等众多话题,在书中得到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本书浓缩了尼采的精华,是尼采哲学的入门书。
  •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 (pgsk.com,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热门推荐
  • 我终于成了你的期待

    我终于成了你的期待

    那个给予照顾和暖心的他,一直当作人生信条的他,在绝境中仍旧陪自己慢慢走的他。终究不是她的有缘人,爱情愿赌服输,衷心祝福。那个一直陪伴的他,一直视自己为小太阳的他,一直有泪有笑吐槽的他。但也不是她的有缘人,感情永远不公平,她只能微笑祝福。
  • 证道武帝

    证道武帝

    玄天宗外门弟子尘夜,为帮同门女友讨回公道,却不知是一个圈套,最后却被废了修为,赶出了宗门。但再被赶出了宗门后,机缘中竟然与百万年前的神钰,得到之后,不仅增强了灵魂,连破碎了的丹田都恢复,丹田甚至变成了红色丹田。尘夜将以战斗证道,告诉所有欺负过他的人,你们都将后悔此前所做的所有事情。
  • 安能不苟活

    安能不苟活

    底层小人物的挣扎,草根改变命运的奋斗,酸甜苦辣都是人生……
  • 紫血回魂

    紫血回魂

    这本书是我自己从懂事起到现如今的经历,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或许你不信,或许你不屑,但我所说的还是发生过,一点儿都不会改变。在我寿命将终的最后时刻里,仅仅是想让自己,不会忘记那曾经的种种往事,曾经那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鲜活生命!而对于即将迎接死亡的我,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上古卷轴V:天际图书馆(卷三奥术)

    上古卷轴V:天际图书馆(卷三奥术)

    凡界辟立于混沌之中,通晓古道者皆知精魂世界之存在,而无知者皆不可见。在此:可饱览奥术世界之魔力无边;可探知泰姆瑞尔大陆宗教信仰之本源;可一窥创世诸神之真容;可凝视“古道”,寻思“实”与“虚”、秩序与混沌;可探寻黑白灵魂的本质与界限;可聆听大贤者的谆谆教诲,也可笑看疯神的恶搞;可赞叹伊德拉用身体创造了世界和众生,让凡界之人感到光荣,充满希望。
  • 位面争途

    位面争途

    位面间的战争,神与人的协同,虚空生物和物质生物的交流,不同位面文明间的碰撞。侵入这个位面,让所有生灵在位面的黄昏中颤抖,让敢于反抗的位面神明匍匐。斗气与魔法纵横,冷热武器各显锋芒,各职业者的一场竞技。不同的位面文明,在一次次战争交流中联合,金属文明,斗气文明,修真文明,乃至巫师,骑士、天使、恶魔...
  • 窃爱不伤婚

    窃爱不伤婚

    错把刹车当油门,报复社会地撞了宾利。年纪轻轻,她就有本事让自己一身是债。为了能够抵消这笔债务,简溪死缠烂打、软磨硬泡、鞍前马后、兢兢业业的给宾利车主设了个陷阱……然后自己愉快的钻了进去。待到被伤的千疮百孔、无力回天,她也只能仰天长啸,“哪个天杀的让老子欠债肉偿,老子信了你的邪!”白纸黑字红章子,那不是借条,而是结婚证!发誓一辈子不会当小三的简溪同学就这样自觉自愿的,毁了一桩婚。她在他最好的时候离开,又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回来,她果然还是个好人吧?
  • 寒门贵婿

    寒门贵婿

    美而近则妖,一个男人怎么能长得这么美,何满子第一次见到顾维泽的时候,就感觉他笑得不正经,她一直不怎么喜欢他,连他追她,她也认为一定是他的恶作剧。顾维泽追何满子追得热烈,但那热情也撤得痛快,何满子庆幸自己并没有将他的热情当真,好在,她一直没有喜欢上他,只是,再看不到他时,为什么她的心,会揪得疼……五年后,那个男人又出现了,还是那样的……好看,一个男人,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何满子还是看不惯他,只是,心里雀雀的小欣喜,美人如花隔云端,只要这样远远地看着他,就好……何满子嫁给顾维泽的时候,满城都是一个女人凭借美貌嫁入豪门的事,忘了说,其实,何满子也是个美人的。灰姑娘嫁入豪门,只是故事。
  • 淮南恋歌

    淮南恋歌

    那梦里喊着的一声声名字那想要靠近却自卑的自己那是我写给你最美的情书
  • 俗世大亨

    俗世大亨

    小人物的成长之路,尔与我诈一路相随,人生处处有大坑,小人物的悲欢世界,精彩人生路上的挫折与奋斗,能够照亮人生的,就是那如萤光般若隐若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