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700000044

第44章 一场夭折了的哲学革命 (8)

若夫吠檀多教亦立有神,而其说有远胜于基督教者。彼所建立,一曰高等梵天,二曰劣等梵天。高等梵天者,无属性,无差别,无自相。劣等梵天者,有属性,有差别,有自相。而此三者,由于无明而起。既有无明,则劣等梵天亦成于迷妄。而一切万物之心相,皆自梵出,犹火之生火花。是故梵天为幻师,而世间为幻象,人之分别自他,亦悉由梵天使其迷妄。若夫高等梵天者,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谓之实在而不可得,谓之圆满而不可得,谓之清净而不可得。所以者何?实在、圆满、清净之见,皆由虚妄分别而成,非高等梵天之自性也。人之所思想者,皆为劣等梵天,唯正智所证者,乃为高等梵天。既以正智证得,则此体亦还入于高等梵天,非高等梵天之可入,本即高等梵天而不自知也。若其不尔,则必堕入轮回,而轮回亦属幻象,惟既不离虚妄分别,则对此幻象而以为真。此则吠檀多教之略说已。

吠檀多派所说的“梵天”,相当于哲学上的“有”或“存在”。高等梵天,是纯粹的“有”与纯粹的“存在”;劣等梵天,是杂染的“有”与杂染的“存在”。“无明”,指的是人对于自身本性、自身与梵天之间真实关系的无知。由于这种无知,导致从“有”或“存在”异化,形成幻有。章太炎以为,这一理论与唯识法相哲学有相通之处,可是,吠檀多派强行把作为本体而存在的“有”名之曰“梵天”,并分成“高等”与“低等”两个,却是“根本误谬”。

章太炎指出,如果“高等梵天”有直接的因果作用,那么,它就必须有其“自性”,“既有自性,则无任运转变”。但是,这样一来,“无明”便无从产生,“劣等梵天”也就无从生起。反之,如果“高等梵天”没有直接的因果作用,那么,它就“无异于佛家之真如”。但是,这样一来,吠檀多派的理论便要皈依于唯识法相哲学了:“真如无自性,故即此真如之中得起无明,而劣等梵天者乃无明之异语。真如、无明,不一不异,故高等梵天与劣等梵天亦自不一不异。”章太炎在这里说明,如果强行要把“高等梵天”看成具有独立自性的造物主,把“劣等梵天”看成它在“无明”之下制作出来的产品,那么,它就必然要同其他有神论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逻辑谬误;反之,如果把“高等梵天”看成与“真如”一样“无自性”的本体,承认“真如”与“无明”不一不异,承认“高等梵天”与“劣等梵天”不一不异,那么,它就将使“高等梵天”失去全部“神”性,而与唯识法相合流。因此,章太炎说:“由吠檀多之说,若变为抽象语,而曰真如、无明,则种种皆可通。若执此具体语,而曰高等梵天、劣等梵天,则种种皆不可通。此非有神教之自为障碍耶?”

对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章太炎给予很高评价。他写道:“近世斯比诺莎所立泛神之说,以为万物皆有本质,本质即神。……世界流转,非神之使为流转,实神之自体流转。离于世界,更无他神;若离于神,亦无世界。此世界中,一事一物虽有生灭,而本体则不生灭。万物相支,喻如帝网,互相牵掣,动不自由。……观其为说,以为万物皆实,似不如吠檀多教之离执著,若其不立一神,而以神为寓于万物,发蒙叫旦,如鸡后鸣,瞻顾东方,渐有精色矣。万物相支之说,不立一元,而以万物互为其元,亦尽华严‘无尽缘起’之义。虽然,神之称号,遮非神而为言,既曰泛神,则神名亦不必立,此又待于刊落者也。”在这里,章太炎充分肯定了斯宾诺莎万物皆有本质、万物即本质自身运转的思想,赞许了斯宾诺莎万事万物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观点,对他以万物皆是实在的立论则提出了批评,并反对他实际上取消了神,却又仍然保留了神这个名称。斯宾诺莎认为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受必然性支配,对此,章太炎也提出了批评。他反对斯宾诺莎的这种机械论,写道:“荷兰哲学家苏比诺萨云:万物变化,皆随定理,无不整齐,虽一物不能逭。故一粒沙砾,随风飘至,亦有定法。若使此沙砾飘往他处,他物不得居其处,而又将往他处,则秩序为之紊乱矣。是则以为天地未祛,数既前定……斯近释氏之羯磨,而益使生民束缚于昊宰,斯又迂也。”斯宾诺莎之所以停留于泛神论而未能再向前跃进一步,走向无神论,章太炎认为,是因为他也未能摆脱所谓“增益执”的影响。因此,他惋惜地说:“诸事神者,皆起于增益执。泛神之说虽工,而由不了依他,故损减自心而增益外界。”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哈特曼的代表作是《无意识哲学》。哈特曼在这部著作中,力图调和黑格尔的泛理性论与叔本华的泛意志主义。哈特曼说,宇宙的本体是“无意识者”,它有两重属性,一是理性,二是意志。“无意识者”,即是绝对精神和神;理性和意志,则分别导致“宇宙恶”与“人格恶”。章太炎在《菌说》的修订稿中曾经概略地介绍了他的这些观点,说:“近世西方论善恶者分理性、非理性。塞伦古(谢林)变堪德(康德)之说,以为人能自由,终成恶果,而此能自由以造恶因者,亦上天赋之。先是黎步尼知(莱布尼兹)尝作神恶论矣,自塞氏后,赫路托门(哈特曼)补苴其说,大氐谓:神赋人善,而与以自由。六根之欲,亢极过程,恶在根本者,则曰宇宙恶,此为积极,出于理性者也。好恶异人,贡高辟戾,恶不缘于情欲者,则曰人格恶,此为消极,出于非理性者也。夫此诸家言神恶、宇宙恶,其渊衷理照,盖与荀子微近矣。惜乎其以哲学杂景教,犹未能堕除门户也。”在《无神论》中,章太炎指出:“赫尔图门之说,以为神即精神。精神者,包有心物,能生心物。此则介于一神、泛神二论之间。”这一“包有心物”论,同其他有神论一样,也无法自圆其说。其后,他在《与人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哈特曼以“无意识”为神、绝对精神、宇宙本体,是不能成立的。他写道:“近世哲学、心理学家所谓‘无意识者’,其意义至为汗漫,与吾辈所持有异。既有种种观念,则初必与‘作意’相应,后必与‘思’相应。遍行五境,无不经历,而岂得以‘无意识’名之?彼所云‘无意识者’,谓非审决印持不可引转者耳。以唯识正教衡之,此但得云无胜解,不得云无意识。一念心起,必不能逃于意识之外,而况已有恶念者?”

最后,章太炎还批评了康德,因为康德的不可知论为上帝及有神论的存在保留了地盘。章太炎写道:“精如康德,犹曰:‘神之有无,超越认识范围之外,故不得执神为有,亦不得拨神为无。’可谓千虑一失矣。”为什么呢?他说:“凡见量、自证之所无,而比量又不可合于论理者,虚撰其名,是谓‘无质独影’。”而所谓“上帝”,所谓“神”,既非现量所能直接感知,亦非自证所能证知,比量即推理又不能证明它的存在,便是这种虚撰其名的“无质独影”,当然必须“竟拨为无”。

对于有神论的批判,最终仍然归结到必须破除“遍计所执自性”,掌握“依他起自性”,追求“圆成实自性”。章太炎说,从对草木龟鱼徽章咒印顶礼膜拜的图腾崇拜,到对大梵、“耶和瓦”及真主顶礼膜拜的吠陀、基督、“天方”诸教,或“于万有之中而横计其一为神”,或“于万有之上而虚拟其一为神”,都是“欲取一实以概无量无边之实”,犯了“遍计所执之过”。为了彻底破除有神论,章太炎要求建立一理性宗教、哲学宗教、道德宗教与之相对抗。他于是提出:“今之立教,惟以自识为宗。识者云何?真如即是惟识实性,所谓圆成实也。而此圆成实者,太冲无象,欲求趋入,不得不赖依他。逮其证得圆成,则依他亦自遣除。”

客观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被章太炎视为由于执持“遍计所执自性”为实在的又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他说:“蠕生者之察万物,得其相,无由得其体。虽得之,不横以无体为体。有文教者得其体矣,太上有唯识论,其次有唯物论。……最下有唯理论师,以无体之名为实,独据遍计所执性,以为固然。”他所说的唯理论师,主要指谢林、黑格尔、蒲鲁东等人,也包括其他一些与经验论相对立的唯理论者。

章太炎对唯理论的责难,首先是它“以无体之名为实”。他写道:“无体之名,浮屠谓之不相应行(非心非物,故曰不相应行。《成唯识》有不相应行二十四种。康德所说十二范畴,亦皆不相应行也)。意识用之以贯万物,犹依空以置器,而空不实有。海羯尔以有、无、成为万物本,笛佉尔以数名为实体,此皆无体之名。庄周曰:‘名者,实之宾。’(《逍遥游》)尹文曰:‘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大道上》)今以有名无形者为实,此蠕生所不执也。”所谓“不相应行”,指其体相无从得知的那些概念,如“色同分”、“心同分”、“物同分”、“人同分”等类概念“众同分”,“天人”、“男女”等双词汇“名身”等等,既非心,又非物,是人们对变迁、流动、造作中的诸现象做出的概括。章太炎认为,康德所说的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实在性、否定性、制限性等十二范畴,黑格尔所说的有、无、成等“纯粹理念”,笛卡儿的“天赋观念”即数学与几何学定理,便都属于这种“不相应行”。笛卡儿、黑格尔等将这些不相应行的概念独立起来,将它们说成超越于人们思想并存在于事物之先的纯粹的、唯一真实的实体,宣称只有它们方才是一切事物绝对真实的基础,只有它们才是事物与对象的本质。章太炎引用庄周与尹文的论述,强调名以表实,但名不等于实,名更不能先于实而独立存在,证明笛卡儿、黑格尔完全颠倒了名与实的关系。

章太炎对唯理论的另一责难,就是它将宇宙的运动纳入了黑格尔所说的由“有”经“无”而至“成”的简单公式。他认为,“海羯尔有、无、成之说”乃是“执著空言”。他特别反对“有、无、成”这一公式中的目的性内容,说:“或窃海格尔说有、无、成义,以为宇宙之目的在成,故惟合其目的者为是。夫使宇宙而无所知,则本无目的也。使宇宙而有所知,以是轻利安隐之身,而倏焉生成万物以自蠹?”他认为,无论人们承认还是不承认,宇宙万物的变化绝非以大功告成而终结,而恰恰是以新的矛盾、竞争和冲突为其向新质转化的开始,“生生不已,终于竞争”,“非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亦终于未济而已”。他并毫不讳言地确认了矛盾冲突的绝对性,说:“小亚细亚学者海逻克梨提(赫拉克利特)之言曰:‘争者,群生之父,万物之王。一日息其争战,则宇宙将自灭亡。’其言虽悖,而适合于事情。”

与此相联系,章太炎对黑格尔的发展观也持怀疑态度,并从先前热烈倡导进化论转向鼓吹所谓“俱分进化论”。他写道:

近世言进化论者,盖昉于海格尔氏。虽无进化之明文,而所谓“世界之发展即理性之发展者”,进化之说已蘖芽其间矣。达尔文、斯宾塞尔辈应用其说,一举生物现象为证,一举社会现象为证。如彼所执,终局目的必达于尽美醇善之区,而进化论始成。……虽然,吾不谓进化之说非也。……若云进化终极必能达于尽美醇善之区,则随举一事,无不可以反唇相稽。彼不悟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景。非有他也,智识愈高,虽欲举一废一,而不可得。曩时之善恶为小,而今之善恶为大;曩时之苦乐为小,而今之苦乐为大。然则以求善求乐为目的者,果以进化为最幸耶,其抑以进化为最不幸耶?进化之实不可非,而进化之用无所取。自标吾论曰:俱分进化论。

所谓“俱分进化论”,强调了事物发展总包含着互相对立的正反两种趋向,反对黑格尔认为发展可以达到最终完成境界的保守倾向。然而,它没有充分注意到黑格尔发展论中极为丰富的积极内容,没有足够重视黑格尔所揭示的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便将孩子与脏水竟一道泼掉了。

章太炎对唯理论的责难,其三就是它夸大了必然性的作用,将使人们最终“一切不自由”。章太炎写道:“如布鲁东(蒲鲁东)氏之说,则曰:‘天下一事一物之微,皆将有而非现有,转变化成,体无固定。而百昌之在恒沙世界,节族自然,盘旋起舞,合于度曲,实最上极致之力使然。有此极致,故百昌皆向此极致,进步无已。是虽必然,而亦自由。是故一切强权,无不合理。凡所以调和争竞者,实惟强权之力。’此以互相牵掣为自由,其说已暗昧难知矣。原其立论,实本于海格尔(黑格尔)氏,以力代神,以论理代实在。采邑有殊,质地无改,既使万物皆归于力,故持论至极,必将尊奖强权。名为使人自由,其实一切不得自由。后此变其说者,不欲尊奖强权矣,然不以强者抑制弱者,而张大社会以抑制个人,仍使百姓千名互相牵掣,亦由海格尔氏之学说使然。名为使人自由,其实亦一切不得自由也。”这里着重说明,黑格尔“以力代神,以论理代实在”,将规律性、必然性及逻辑公式的作用绝对化,就会陷入新的命定论,扼杀人们的自由。章太炎以此还进一步提出:“合法者,对不合法而言耳。有生之物,以有自由,而举动率多逾法。彼无生者,既无自由,则不得不由他物相牵而动。万物相支,互为推荡,其合法亦奚足羡?”他还说:“凡取一物一事,而断其合法与否,此亦惟在自心,非外界所能证也。……于此则被以不合法之名,于彼而被以合法之名,此特人心之自为高下,而于物何与焉?”因此,他宣称:“云何合法?心之合法。与其归敬于外界,不若归敬于自心。”

章太炎对唯理论的责难,其四就是它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所谓“绝对精神”。

同类推荐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 行走,一堂哲学课

    行走,一堂哲学课

    改变世界走向的思想,都是走出来的!“走路”并非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无论悠闲漫步,还是沿计划好的道路健行,行走令我们暂时摆脱各种世俗的责任义务,回归简单的“移动两足动物”。不少哲学家都热衷走路:尼采不断行走,以对抗剧烈头痛,直到再也无法挪步;兰波靠行走释放年轻的激情与灵感,内瓦尔则是为了抹去他的忧伤。卢梭只有在行走时才能够真正地思考、写作、创造、获得灵感,只要一看到桌椅他就感到一阵恶心。梭罗喜欢走到大自然中去冥想。“走路”终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创造性贡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创造性贡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为了能够完整呈现毛泽东在新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具体形象,本书选取建国后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就毛泽东为新中国法治建设所作出的显著的、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作一简明扼要的梳理和研究。
  • 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际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此即礼者敬人。本书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礼仪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为公众解答日常公务中可能遇到的礼节方面的问题,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使用名片、如何接待外宾、如何应对媒体等章节,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其内容主要特点是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公司职员使用。...
  • 异界之捉妖事务所

    异界之捉妖事务所

    李青和被系统传送到了异世界,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还好有系统傍身,降妖除魔是日常,空了还要传播地球文化。偶尔还要带着臭屁的宠物们回华夏,她太忙了。“长恨你又在某宝买了啥?快递箱子都把家门口堵了!”“噢!本喵订的蒲团到了。”“……你一魔物要蒲团干啥?”“本喵是一只与时俱进的妖,日常追剧打游戏……”“说重点!”“你不觉得本喵应该练练瑜伽吗?”“……”某女无言问苍天隔天——“这些是给本喵吃的吗?”某只已经成肥宅的上古魔物指着桌子上的咸菜馒头说道:“快给本喵上汉堡可乐,不然就上麻辣小鱼干或者我们叫个外卖?”某女指着堆满客厅的快递箱子还有一地的蒲团,“生活费都被你买这玩意了,哪里来的钱吃外卖?再说了你一个魔物吃什么饭?”
  • 蛇王殿下你是我三生的执念

    蛇王殿下你是我三生的执念

    人家都说,前世的回眸,是为了今生的相守。大家都说,缘定三生,可是……已经三世了,你何时可以看看我?……这是一个兽世,每个族群各立国家。她,为那尊贵的天凤与蓝孔雀所生之女,天赋异禀。他,为那凤族的火凤皇子,尊贵万分,爱慕者无数。他,为蛇族之王,可是蛇族,却是被世人所厌,所恶,拼了命也要驱赶的人。因为一次利用,因为一次成全,因为一次背叛……时间很长,世间很大,哪里能是我的归所?……万年太长,我终究没有等到……
  • 锦色凰歌

    锦色凰歌

    她本来只是一个委曲求全,只愿待在心上人身边默默守候的单纯女子,但最后互相猜忌,一步一步走向成魔的道路,成为万妖凰,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在仙魔不两立的年代,一个是仙人上弦月,一个是魔头夕卿上,两个与她命运相互纠葛的男子,同是痴心付出,到最后她又会选择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辣妻撩夫:爱在一瞬间

    辣妻撩夫:爱在一瞬间

    林心扉是一个现代的女大学生,毕业了以后一事无成。后来遇到了周宇,这个影响了林心扉一辈子的男人……他们之间的悬殊的身份出现了无数的欢喜交加的成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牵引着对方的心。在发现彼此相爱的时候,另一个总裁张峰出现了……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城市的天下……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在这个时空里面尽情的展现着。最后谁能够得到美人和天下?周宇为什么会破产,张峰为什么会潜逃,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微妙。
  • 次战纪

    次战纪

    多年后,随着激光技术的彻底成熟和超光速跃迁技术的成功开发,人类进入了远星系殖民时代,无穷的力量催生出统治者残暴的欲望,反抗者接踵而起,强大的机甲席卷战场。
  •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