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700000073

第73章 在“民国”初创的政治旋涡中 (14)

章太炎在杭州逗留五日,中间曾回余杭故里参省父母丘墓,其后即回到沪上。这时,正好黄兴刚刚从日本归来,两人相见,“言及国是,嗟叹而已”。孙中山也在5月返国。章太炎经历了将近三年的别离,同这些老战友终于又会合到了一起。连日间,他们共同出席了为北上两院议员举行的饯行宴会、粤省驻沪国会议员与海上诸名流的茶话会、日本驻沪总领事等人举行的“中国国会议员欢送会”、孙中山为招待中日两国人士举行的宴会。在这些会上,章太炎继续大声疾呼,不能要那种“偷安苟且,不辨是非”的“和平”,不能“力避暴徒之名,阳为和平,以求庸人之许可”。他指出:“欲见清明气象,非暴徒不为功。……壬癸之败,患在暴未充分,而岂以暴为患哉!今者帝制余孽,犹未剿除;墨吏贪人,布满朝列;非震以雷霆霹雳之威,仕涂何自而廓清?政治何由而循轨?而欲厉行此事,必不能避暴徒之名!”武昌起义后,章太炎本人便曾竭力想避开暴徒之名,衄缩于悠悠之议,迁延于流俗之言,强作老成,自失素志,经过了血的教育,他醒悟了,懂得了水流迅急,在暴流、瀑布中,一切尘垢污秽,将不容停滞,若水道迂回平缓,绝无暴势,则淤泥腐草,必将填塞于其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当时,章太炎在要求铲除帝制复辟势力方面,态度最为坚决。8月10日,他在给黎元洪的电文中特别强调:“当知宗社党有新旧之分,复辟论有满汉之异。旧宗社党不过反对袁氏一家,项城既亡,主归消灭,即令小小蠢动,其责在地方军警耳;而新宗社党财力雄厚,萌芽潜滋,动员令可以自主,选举事可以妄干,怀抱与清室遗臣绝异,若非严令征剿,必将滋蔓难图。”8月13日,他与孙中山、黄兴等人共同发起举行了追悼“二次革命”以来死义烈士的大会,亲自撰写了祭文,再次严正指出:“某等以为武昌之师,以戋异族;云南义师,以荡帝制。事虽暂济,而皆不可谓有成功,则何也?异族、帝制之势,非一人能成之,其支党盘结于京师者,不可胜计。京师未拔,正阳之未摧,虽仆一姓,毙一人,余孽犹鸟兽屯聚其间,故用力如转山,而收效如毫毛。遽以是为成功者,是夸诞自诬之论也。”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原因在于,他并没有真正可以倚仗的军事政治力量。黎元洪当总统,形同赘旒,岑春煊等人所统率的护国军,无意北向。8月下旬,他专程赶到两广护国军都司令所在地广东肇庆,与岑春煊相会。他责问担任副都参谋的李根源:“余孽犹在,段氏专恣,大难未已,何其轻于收束如是?”李根源告以南方军阀相争内情,他也只有“慨叹无已”。

在肇庆盘桓了十多天,黎元洪接连以电函相邀,拟聘请他担任总统府政治顾问,“共商国家大政”。章太炎以“斯电固非诚意”,“又以帝制重犯尚稽诛戮,且有仍拥实权者不及覆举”,拒绝入京。他致电黎元洪说:“炳麟以侨友表示欢迎,亦拟买舟西迈,漫游南洋,归期约在三四月后也。”旋即,他离国去南洋。12月返国之时,因国史馆原馆长王闿运死去,孙中山、岑春煊、吕公望等都致电黎元洪,举荐章太炎继任,章太炎坚拒不受。他说:“鄙意今之中央已如破甑,不须复顾。阿附当事者诚无人格,而抗志猛争者亦为未达时务。豺狼当道,不能尽捕而诛之,驱狼延虎,亦何益焉?待其恶熟,将必自焚。”因此,他便决计不去北京。

在南洋各地游历与考察期间,他受到了侨胞的热烈欢迎与盛情接待。与在华侨中甚有影响的陈楚楠、简英甫、张永福等人,他多次晤谈。他非常珍视南洋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诚挚地希望他们克服地方主义带来的偏见与畛域,“凡关于政党、学校诸端,联络进行”,成为“将来吾中华民国之隆隆日上”的一根支柱。然而,在南洋,他并没有找到足可与北洋豺狼们抗争的力量与支持。回到上海时,黄兴已早在一个多月前吐血身亡,而北洋军阀的主要头目之一冯国璋则已被选作副总统,眼见“人才日乏,凶暴日长”,他“知大乱之将作”,便留在上海,密切注视着政局的演变。

袁世凯死后,掌握中央与大多数地方军政大权的,仍是由袁一手培植起来的北洋军阀势力,其中,举足轻重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他们相互之间,为了争夺更大的权力与更多的地盘,尔虞我诈,冲突不绝,然而,又都毫无例外地继承了袁世凯的衣钵,企图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全面统治。他们在袁世凯之死的打击下渐渐镇定下来以后,便又向民主力量反扑过来了。而这时,被他们视为障碍的,首先就是袁世凯死后得到恢复的《临时约法》、重新召集的国会以及同他们常常格格不入的总统黎元洪。当1917年到来之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风雨雨,就是围绕着是否毁弃《临时约法》、解散国会以及推倒黎元洪而发生的。段祺瑞借用来做文章的题目,是所谓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到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问题。段祺瑞坚持参战,是为了赢得协约国列强特别是日本的欢心,借机扩张自己的军事力量。他要挟黎元洪,并派遣所谓“公民请愿团”包围国会,胁迫国会批准对德宣战,以这些行动表示了对《临时约法》的极端藐视。更有甚者,即故意纵容“辫子军”首领张勋发动军事政变,假手张勋复辟,造成解散国会、废弃《临时约法》及推翻黎元洪总统的既成事实,然后,由段祺瑞自己出场,赶走张勋,把自己打扮成共和再造者,重建由冯国璋任总统,由他自己控制全部实权的军阀政府。

章太炎反对加入协约国,理由是“欧人交战,各有利害,我无与焉”,且列强相争,中国作为“羸弱者交媾其间”,势必“无益于彼,而有害于自身”。。因此,他当然更反对参战。时梁启超支持段祺瑞参战主张最力,章太炎与谭人凤联名通电,痛斥“梁启超欲借绝交以兴战祸,是将以全国军民之生命财产供其一人之牺牲”,要求黎元洪、国务院及参众两院将梁“加以放斥”。当段祺瑞一手操纵的“公民请愿团”殴打和胁迫议员的事件发生后,他与孙中山、岑春煊、唐绍仪等一再联名通电,要求“将伪公民犯法乱纪之人捕获锄治,庶保国会尊严,而杜宵人之指嗾”。时正值一年前被袁世凯派人暗杀的陈其美举殡归葬,他送了一副挽联:“愿君化彗尾,为我扫幽燕。”表示了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极端痛恶。

对于冯国璋、段祺瑞等人阴谋假手张勋复辟来实现他们野心的事态,他早已有所察觉,并早就一再提醒黎元洪注意。当黎元洪病急乱投医,企图以旧官僚李经羲取代段祺瑞,并引张勋入京时,他更焦急万分地致电黎元洪:“愿公严持大法,勿求解决于势贵,与狐谋皮,决定见卖。”他斥责李经羲“前以阿附袁氏,获嵩山四友之尊,是为帝者宾师,非民国辅相也”,系“首倡变乱之人”,要求国会拒绝承认李经羲为国务总理。当段祺瑞以出走天津相要挟,皖系军阀则纷纷据地而“独立”,直系军阀也据地而宣布“中立”之时,章太炎与孙中山联名连续发表了《严斥中立电》、《主张彻底澄清电》、《致陈竞存电》、《请大总统勿受调和电》,要求两广、云、贵、川、湘等省“出义师而申讨”,“以甲兵为大刑”,要求黎元洪等“奉大法以治国,依民意以诛暴”,千万不可违法曲从,调和降伏。

7月1日,张勋在京拥戴溥仪复辟。章太炎与孙中山、唐绍仪、谭人凤、柏文蔚、汪兆铭、海军总长程璧光、海军总司令萨镇冰等人,齐集于上海环龙路六十三号孙中山宅邸,经过会议磋商,“一致决定拥护共和,出师讨逆”。7月6日,他和孙中山等人即乘海琛舰离沪赴粤,7月10日,舰抵汕头。受孙中山委托,他与陈炯明、朱执信先行一步,于13日晨到达广州,与广东督军陈炳焜、广东省长朱庆澜联络洽谈。17日,迎孙中山至黄埔。这时,张勋复辟已作鸟兽散,而段祺瑞则重任国务总理,把持了中央大权。段祺瑞支持冯国璋取代黎元洪为总统,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而假惺惺地要召集临时参议院,实际上就是要用一个各省军阀的代表会来取代国会。面对这一形势,孙中山决定以“护法”为旗帜,号召议员南下。8月25日,齐集于广州的议员举行了“非常国会”,坚持《临时约法》必须恢复,国会的地位必须得到承认,决定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领导戡定叛乱,实现上述目标的斗争。9月1日,孙中山被非常国会选举为军政府大元帅,10日宣誓就职。章太炎则在新组建的军政府中担任了秘书长。

民国元年刚制定《临时约法》及建立国会时,章太炎并不视为珍贵。然而,五年多来围绕着民主与专制、共和与帝制所发生的激烈而曲折的实际斗争,使他清楚看到,《临时约法》也好,国会也好,尽管都不完善,却都体现了民主与共和的精神,代表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因而,袁世凯及其衣钵继承者必欲去之而后快。而对于《临时约法》与国会究竟采取什么态度,也正可以检验出谁是真正拥护民国共和,谁是反其道而行之。章太炎在解释为什么以“护法”为号召时说:“中国今日是非不明,顺逆不分,搅得一团充分之大糟,那还成一个国家?……夫共和国家,以法律为要素,法存则国存,法亡则国亡。合法者则为顺,违法者则为逆。持一法字以为标准,则可判别一切顺逆矣。”确认和维护《临时约法》的权威与效力,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分清是非顺逆,组织力量,扫除妖孽。所以,“护法”的目标,是铲除所有破坏《临时约法》的反动力量,“新组一真正共和国家”。对此,他直言不讳地说:“今日救亡之策,即在护法,护法即先讨逆。余此次与孙中山来粤,即欲切实结合多数有力者,大起护法之师,扫荡群逆,凡乱法者必诛,违法者必逐,然后真正共和之国家始得成立。所谓法治精神,人民幸福,庶有实现之一日。”

同类推荐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致敬叔本华!青年尼采的自勉之书。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走近真实尼采。直击现代社会种种弊病,犀利精准,令人警醒。本书是尼采所写系列论文《不合时宜的考察》(共四篇)的第三篇,原题为《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写作此书时,尼采30岁,哲学之路刚刚起步,但已阻碍重重。他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自己对哲学与人生、时代的关系的思考;但更多是他作为一个青年哲学家的思考和自勉,既充满青年的激情,又贯穿成熟的思考,启发一代代寻找人生意义的年轻人。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大约3500年前,摩西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作为道德准则;后来,这十条诫命成为了西方的社会道德基础。然而,这十条诫命从内容上看,都是针对大奸大恶之事,似乎与常人无关。那么如今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道德准则呢?本书对这些道德律进行了探究,为读者展现了古人的准则背后的精神风貌和价值立场,并由此与当今的生活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太子很妖娆

    太子很妖娆

    最近秦国废柴太子有点怪,变得越来越帅了,实力越来越强了,桃花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某国公主,某国长公主,某国太后,某国…………更可怕的是,还有某国大祭司。轩辕阙一身红衣,桃花眼眼角一挑,微汗颜地看着某大祭司,大概人前的大祭司都假的……
  • 妾色

    妾色

    “你是不是该给我一个解释?”他冷眸微眯,席卷起暴风雨般的危险。与他成亲一年,两个月前暴病去世的女人此刻竟然悠闲的逛着街,而她身边四五岁的男娃为何该死的越看越像他?这个女人到底还有多少事瞒着他?“公子,我们认识吗?”明眸轻抬,她一脸的无辜,一脸的茫然,那神情竟是比她身边的小娃儿还要纯净上几分。男娃儿双眸轻眨,虽然娘亲伪装的能力所向披靡,只是,此刻他觉的眼前的这个男人太过危险,绝不会上当,这次娘亲只怕、、、、“秦可儿,我不介意用行动来好好告诉你,我们到底认不认识。”果然,下一刻,如暴风狂袭,他已经近到眼前,他倒要看看这个女人还要装到什么时候?而他所谓的行动、、、、绝宠篇:“秦、可、儿。”惊起的怒吼,急步而来的他一脸的冰冷,酝酿着惊心动魄的风暴,她知不知这么做的危险?众人幸灾乐祸,谁都知道惹了这位爷绝没好下场,此刻他这般狂怒而来,接下来,她只怕骨头都不剩、、、、“夫君,我错了。”转身,回眸,前一刻还冷若冰霜,雷厉风行的女子瞬间化身柔弱清白合,楚楚动人,小鸟依人,清莹的眸子无辜的望向他。“娘子,咱能换一招吗?”顷刻间,随着一声无奈的轻叹,冷冽的冰霜已化为柔情似水的宠爱与疼惜。每次都这般,偏偏他每次都无力招架。“好呀。”顿时,笑颜如花,她轻挽起他的手臂,理所当然的回应,“等我想到比这招更管用的,咱就换一下。”他唇角轻抽,她这是明目张胆的承认想方设法的糊弄他?!他到底娶了怎么样的一个女人?众人一个个晃瞎了眼,瞬间呆若木鸡,难以置信,这真的是那个冷酷无情,人人敬畏的男人?从此,众所皆知,号称冷面阎王的他宠妻宠到了极致,即便前一刻他怒火滔天,只要她一个弱弱的撒娇,他便没有了一点办法,半点脾气。她:冷,足以冰封千里。笑,顷刻春暖花开。静,宛若人间仙子。动,瞬息风云变换。外加,“一点”腹黑,一点可爱,一点娇萌,当然,这只是针对他才会有的。谁能告诉他,这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 精灵史歌

    精灵史歌

    任何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性的,世界也不例外。世界的另一面有是什么样子的呢?所有人最后的一个试炼,丧魂之路的尽头,有什么再等着他们呢?“欢迎来到兹里扎尔,外乡人!在这里你会感觉到家般的温暖!”那本用熟悉的文字写下的笔记上面最后那段近乎疯狂的话语又昭示着什么潜藏着的危险?“不,不对,哪里错了,一定是哪里错了!”战争永远残酷,可绝境中人们却异常的顽强。“天就快亮了,光明终会到达这片土地。”掌握黑暗的人们难道不懂光明的可贵吗?不,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光明的可贵。正因为他们知道光明的可贵他们才选择了投身黑暗。“黎明近在眼前,而你们却不会再看到那太阳升起时的第一缕曙光。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们所有人。”挑起这场战争的理由只是他的自私,他不在乎其他的一切,他只在乎他的家和他的家人。“理由?你们毁了我家人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就毁了你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哭喊也好,祈求也好,都不能再次触动那个男人的心。可是她还是选择了留下“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在黑暗中默默哭泣了。这次,换我来帮你一把吧。”敲门声响起,会是谁来了?不远处飘荡的歌声啊,又是哪个女孩在为之等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法科高校的问题儿童

    魔法科高校的问题儿童

    2095年,魔法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一种已经应用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技术。能够确认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1999年。刚开始,这种特异能力被称为「超能力」,即基于先天突变而得到的无法以科学解释的能力,被认为不可能成为众人皆可习得的普及技术。然而这是错的。在世界各国研究「超能力」的过程中,传授「魔法」的人们逐渐现身浮上台面,「超能力」变得能够以「魔法」重现。而超能力以魔法建构成技术体系,使得魔法变成一种技能,于是「超能力者」便成为了「魔法师」,这也是「现代魔法」的由来。《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同人,主写各种日常、魔法师间以及和无魔法能力者间的矛盾,且中间会以「古式魔法」为中心穿插些有趣的内容??。
  • 堕修罗

    堕修罗

    叶伦苟活下的最后一个念想,也是他十年来苦练的唯一的一个信念,背叛所有,背叛这个世界,只为复仇!
  • 秀色成双之妖孽小姑娘

    秀色成双之妖孽小姑娘

    生于狱中死于狱中,十八载与世隔绝,再醒来魂穿异世。两世狼狈随风远去,携手并肩人两心同。无声起惊雷的少女横空出世必将惊艳天地!!!最低贱的身份?不,我是天选之女!天赋?对不起,我十二颗星!灵宠?不,这是神兽!炼丹?呵呵,我师承何处说出来吓死你!不,你知道你最厉害的是什么吗?什么?你得到了我啊!某造孽宠溺道:我征服了天下,而你,征服了我。
  • 幸福的底气

    幸福的底气

    有正式工作的季洁,家中无矿,但她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她觉得这才是女人一辈子最美好、最幸福的职业,可是随着生活中鸡毛蒜皮、鸡零狗碎以及不断的意外、惊喜、惊吓等等事件的发生后,尤其是在经济物质保障出现危机的时刻......季洁才明白,人生的幸福终究是需要根基与底气的。
  • 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做事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成就梦想的阶梯。掌握了做对事的技巧,能使你在老板的支持下一展所长,犹如游鱼人海、飞鸟入林,可以实实在在地大展身手。《先跟对人,再做对事》阐述了跟对人、做对事的奥秘,旨在为读者的事业成功打造一个绝佳的平台。跟人是一门高超的技术,是基于美好愿景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人生选择。跟对人,你的人生很可能就此改变,你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