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700000008

第8章 要救国,图维新(5)

章太炎被委托起草《正学报缘起》与《正学报例言》。《正学报缘起》有相当浓厚的卫道气息,比如,其中便对主张效法西政的维新志士进行了攻讦,说什么“有巧文辩慧者出,铺观中西,能言其利弊,而歆羡于西方之乐。顾重出诸其口,乃取太古久远之事,以矫拂近世,从而建平等之议,倡无分民之法,持之有故,足以傅经义,使人人得以陵轹其上,孤弃其宗族,而曰是西政之可怀也”。这完全是一派封建卫道士的口吻,反映了梁鼎芬一伙的观点。《正学报》之得名,也正是由此而来,其意即是“求所以正心术、止流说者,使人人知古今之故,得以涵泳圣涯,化其颛蒙而成其恳恻,于是为便”。然而,《正学报缘起》也强调了与此相异的另一种观点,即痛斥那些“陆沉泥古之士”,指责这类人“方其上在朝市,或穷而伏闾巷,目未营九州,皆虚自贵,恶闻异己,言邻国有善政,则掩耳疾走,至于朝不信道,工不信度,不以芥蒂其胸臆”。由此,《正学报缘起》特别强调该报要“东求诸日本,西求诸欧美之洲,得其日月所记,译以华文,比类错综,终以己之论议”,“盖使孤陋者不囿于见闻以阻新政”。《正学报例言》则更加突出了这后一种倾向。《正学报例言》对于“栋梁方颓,尊俎犹昔,朝野上下,犹嘤鸣娱乐,颜色无改”和“百僚师师,思不出位,以规为瑱,犹憗置焉”的状况痛加鞭笞,主张要通过选译东西各报所述的事实与议论,“意重辞复”,使这些人从昏梦中觉醒。《正学报例言》也很不客气地抨击了为梁鼎芬等所极为推崇的道学,说:“若濂溪、二程,或遁虚寂,自可名家,难为师法;康节妄诞,伪造图书,罪甚枚颐(梅赜),益当摈斥。”《正学报例言》重申了章太炎在《兴浙会章程》中就已鲜明地揭示了的治学宗旨:“九流腾跃,以兰陵为宗;历史汗牛,以后王为法。”这与以孔、孟、程、朱为唯一正宗的梁鼎芬等人,便更加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在这里,章太炎显然是煞费苦心地要将歧异极大甚至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强行捏合到一起。但是,强行捏合终究是不牢靠的,一碰到具体问题,这些分歧便立刻暴露出来,尖锐起来。

一次,张之洞对章太炎说:“国学渊微,三百年发明已备,后生但当蒙业,不须更事高深。”这就是要人们满足于清代传统的经史学术成就,不得越雷池半步,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治学方法上,都不得另辟蹊径。章太炎一听,便对号称支持维新事业的张之洞思想深处竟如此陈腐与顽固,感到吃惊。他当即就经学的研究状况答复张之洞说:“经有古今文,自昔异路。近代诸贤,始则不别,继有专治今文者作,而古文未有专业。此亦其缺陷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就号称完备的封建统治学说即经学而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古文经学看来,儒家全部经书都只能当做古代历史文献看,而绝不可看做万古不变的神圣教条。而按照这一观点来对儒家各部经书逐一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一工作则几乎还没有真正进行。这是章太炎同张之洞的初次正面交锋。

这还是思想学术之争,尚未涉及政治问题。而一旦触及政治问题,即对清朝政府及康有为的态度问题,争论便不可能这样斯文了。

就在这时,张之洞鼓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代表作《劝学篇》由两湖书院刊刻问世了。这部著作分内外两篇,内篇为《同心》、《教忠》等九篇,“明保国保教保种为第一义”。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等十五篇,要人们耻于不如日本、土耳其,惧蹈印度、越南、缅甸、朝鲜的覆辙,知“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部著作为了调和中学与西学,反复强调“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说,这部著作出于黄绍箕、辜鸿铭二人之手,但是,它确实集中反映了张之洞在西学与中学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中的骑墙态度。他已看到,中国不学西方不行,而且不学西政、仅学西艺也不行,但是,他最终还是不愿触动中国封建主义的根本秩序,不愿损害大清王朝的全部既得利益。曾获英国大学罗马希腊经科博士,并在德国国家工科大学修业,专门为张之洞处理洋务的辜鸿铭,在谈到《劝学篇》的撰著时说过张之洞“效西法,非慕欧化也”,“图富强,志不在富强也”,“盖富强以保中国,保中国即所以保名教”。这段话,颇能暴露张之洞思想的奥秘。

为《劝学篇》一书,章太炎同张之洞、梁鼎芬等人的冲突立即上升了一大级。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记述他与张之洞冲突的情况说:“之洞方草《劝学篇》,出以示余。见其上篇所说,多效忠清室语,因答曰:‘下篇为翔实矣。’”《〈艾如张〉、〈董逃歌〉序》记述此事云:“张之洞始为《劝学篇》,以激忠爱,摧横议,就余咨度。退则语人:‘宙合皆含血,生于其洲而人偶其洲,生于其国而人偶其国,人之性然也。惟吾赤县,权舆风姜以来,近者五千祀,沐浴膏泽,沦浃精味久矣,禀性非异人。古之谟训:上思利民,忠也;朋友善道,忠也;憔悴事君,忠也。今二者不举,徒以效忠征求氓庶。且乌桓遗裔,蹂躏吾族几三百年,茹毛饮血,视民如雉兔。今九世之仇纵不能复,乃欲责其忠爱?忠爱则易耳,其俟诸革命以后。’闻者皆怒,辫发上指栋。”

就什么才是真正的“保国保种”展开的这场争论,清楚地表现了章太炎与张之洞等在政治上的原则性的分歧。什么是“忠”?章太炎引用《左传》中具有原始民主主义色彩的“上思利民,忠也”的旧命题,来反驳封建纲常的说教。是否应当矢忠于大清王朝?章太炎揭露了清王朝带给广大民众的绝不是什么深仁厚泽,而是牛马雉兔一样悲惨的境遇。听了章太炎的话气得“辫发上指栋”的第一人,就是朱克柔,他反诘章太炎说:“尔先世得有仕者,何得出此言?”章太炎非但没有被难倒,反而理直气壮地答道:“此为强暴所污耳,子孙当干蛊。”朱克柔又羞又怒,把这番对话一五一十报告了梁鼎芬,梁鼎芬勃然大怒,气势汹汹地要将章太炎“悬而榜之”。

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做过翰林院编修,中法战争时因疏劾李鸿章而知名于世。当张之洞督两广、湖广和署督两江期间,他一直为张之洞所器重,以致人称:“鼎芬即小之洞,之洞即大鼎芬。”维新运动高涨时,他也曾附和过,并参与起草过上海强学会章程,但是他一天也没有忘记过维护封建礼教。他以康有为的政治目标试探章太炎说:“闻康祖诒欲作皇帝,有所闻乎?”章太炎回答道:“只闻康欲作教主,未闻欲作皇帝。实则人有帝王思想,本不足异,惟欲作教主,则未免想入非非。”梁鼎芬被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反驳说:“吾辈食毛践土二百余年,何可出此狂语?”一回去,他就禀报张之洞,“谓章某心术不正,时有欺君犯上之辞,不宜重用”。并要求张之洞即日逐走章太炎。

章太炎在武昌前后不过一个月,就不得不狼狈离去。行前,张之洞“赠以五百元,购其《左传》撰稿。节庵复扣留其款”。《正学报》只留下他写的一篇《正学报缘起》与《正学报例言》便流产了。在沿大江而下的行船上,章太炎悲愤填膺地写下《艾如张》一诗,叙述了对张之洞从期待到决绝的经过,并暗示了他对前进道路所做的新的思考。诗中写道:

皇穹鉴黎庶,均平无九服,

顾我齐州产,宁能忘禹域?

击磬一微秩,志屈逃海滨,

商容冯马徒,逝将除受辛。

怀哉殷周世,大泽宁无人?

三千年前,殷代小官少师因为痛恨殷纣王受辛的残暴统治,率领他的门徒抱磬杖策相牵入海,隐居于海岛;而名贤商容则手执羽龠投奔马徒,动员他起兵伐纣。在大江之上,章太炎想到了他们的作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绝不愿弃置自己的祖国于苦难之中而不顾;他曾经对李鸿章怀抱过期望,也对张之洞抱有过幻想,现在都破灭了。思念殷周交替的革命,眼光该转向大泽即社会下层了!

5月14日,章太炎回到上海。连来带去,共四十八天,时间不长,却给他上了难忘的一课。在刚回上海的那些日子里,他与宋恕、孙宝瑄、陈黻宸等人连日纵谈。孙宝瑄在日记中记述了这几天章太炎的活动:

5月15日,“枚叔来,余尚卧,闻之始披衣下楼,盖伊于昨日由鄂归也。纵谈至晡,枚叔方去”。

5月16日,“过午访枚叔谈,燕生(即宋恕)俄至,纵谈古今”。

5月18日,“枚叔来,作竟日谈。折简招燕生,俄亦至,纵论酣畅”。

5月19日,“招枚叔及燕生、介石(即陈黻宸)谈宴于西酒楼”。

5月21日,“访介石,同至格致书院听浩吾(即叶瀚)宣论,枚叔、燕生皆在。俄顷偕登五层楼茗话”。

武昌之行正是他们纵谈的一个重要话题,宋恕当时步《艾如张》原韵写《束发篇答章太炎》一诗,描绘了章太炎当时愤激的情景:

登高望中原,尘沙暗齐州,

儒侠流风尽,巨盗交献酬。

悲来独哽咽,微管念桓侯,

驱车且四顾,猛虎纷当路。

妇哭一何苦?虎啸一何怒?

卞庄彼何人?慨然欲追步!

“驱车且四顾,猛虎纷当路”,正形象地概括了半年来章太炎的遭际,而“卞庄彼何人?慨然欲追步”,则抒写了章太炎欲效法卞庄刺杀猛虎的决心。对于章太炎痛斥张之洞和大清王朝的言论,宋恕听了也觉骇怕,再三叮嘱他要警惕为清廷耳目所探悉:

托命礼观音,移情存净域,

踽踽素臣身,栖栖大泽滨。

殷勤再三赠,强饭抑酸辛,

缄口密复密,警骚人。

然而,章太炎愤激的情感和思想的转变,绝不是血气方刚的一时冲动。要他缄口结舌,事实上已不可能了。

“革政”的悲惨结局

就在章太炎由武昌返沪之后不久,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要变革“大经大法”。维新志士梦寐以求的“革政”,终于开始变成了大清王朝政治生活的现实。康有为6月16日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奉命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并获准可以“专折奏事”。一个品级低微的工部主事,竟获得如此特殊的恩遇,难怪康有为踌躇满志,自信“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成功指日可待。而许多只重表面现象、不能透视内中实质的人,则更加乐观,“曲跳陵厉,北向望风采,以为雪国耻、起民瘼有日”。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内容在于述评我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智慧说的创立者冯契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贡献,资料详实、论证严谨、表达顺畅、层次架构安排合理,体例格式也较为规范,是了解并研究冯契哲学的较好读本。
  • 孟子大讲堂

    孟子大讲堂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是中国人推崇的文化大师,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珍爱的宝物。本书以《孟子》为基础去观察孟子的管理思想,融注着真实感,文笔挥洒,是一部可读之书,对大家提升自己管理能力大有益处。孟子与孔子并称中华“双圣”,不管在做人还是在治国之道上,都极力推行“仁政”,孟子的治国之道当中,丰富的仁政管理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大道至简:道家管理的智慧

    大道至简:道家管理的智慧

    从道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虽然老庄派和杨朱派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黄老派。在春秋战国乃至后来的两汉时期,黄老派不但是道家学派中的正统,在诸子百家中它的人数也是最多、实力最强、著作最丰,以至于它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压倒百家的独盛局面。
热门推荐
  • 尼福尔海姆之诗

    尼福尔海姆之诗

    突如其来的众神之主;误入尼福尔海姆的平凡之人;活人在死人之国纵横;经历生与死的七段旅程;想要离开这里吗?那就带着对未来的不解走到最后吧。无法改变的结局......终究会降临!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浮云半书(全集)

    浮云半书(全集)

    《漫客小说绘》火热连载 ,暖萌柔情的青春古风作家 李惟七年度巨献,以书法的筋骨带你走进热血、隽秀的“江湖”。文章主人公裴昀裴大将军与真身为龙的叶铿然征战旅行,在各地经历的关于十二生肖的神秘故事,这些有着动人传说的人们因为爱而降临,或报恩或消除遗憾。以两人为主线,刻画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感知真善美的唯美画卷征程。古风、悬疑、推理、幻想……人气青春作者李惟七带你领略另类江湖。雪夜并肩的蹄声、同生共死的击掌、一诺千金的信任、推杯换盏的相知。少年将军恣意人生,携手知己,赏尽隽秀江湖,转战残酷沙场。邂逅百种人、千样事、万般情,书写铁血男儿豪情人生!
  • 神偷小贼大捕头

    神偷小贼大捕头

    “这个人不是凶手。”“你一个贼懂什么?”“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贼,我可以很诚实的告诉你,这个案子,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偷东西刚进屋,发现屋主横死怎么办?刚要翻墙发现墙塌了还滚出来一个人头怎么办?本文教你作为一个合格的贼,你不但要会偷东西,还要会破案(真凶一定是你想不到的那一个)
  • 当我们活成了自己

    当我们活成了自己

    这本书是为了写给平凡生活里的自己,也是为了是写给同样在生活中平凡的你们,记录一份平淡,也计录一份真实,这是一本共鸣之书,也是许多人平凡生活的缩影。我仅已一份赤诚之心,写着那些故事
  • 入大乘论

    入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心修仙

    地心修仙

    玄影,他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次意外,他坠入了万丈深渊,来到了离地心最近的地方,地心之谷。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苍擎宇,一个是香雪舞,三人情投意合,义结金兰,从此在地心之谷里开始了修炼。
  • 长梦新凉

    长梦新凉

    温新凉师承鬼谷子,以易容之术走遍天下,人称“千面郎君”。她因为敛财需要而兼职帮人打探消息,却没想到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韦东时含着金汤匙出身,玉树临风压海棠,身为雪域山庄的少庄主非常抢手。初见时,他霸道,她气愤;再见时,他温柔,她不屑;然而,情愫暗生,有一种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滋养。富可敌国的雪域山庄里暗藏玄机,一夜暴富的秘密竟然是那朝廷的贡品。当一切真相大白,武功尽废的少庄主和武功飞速精进的千面郎君,又该何去何从?
  • 长歌倾城花落人故

    长歌倾城花落人故

    皇宫争斗,奇异无疆,侵者大央。乱世苍苍,微光迷离,生死茫茫。情之伤悲,少年白发,何处心安?每个人的命运在世事万殊的世间,都是那般渺小甚微。有人为信仰披荆斩棘,有人为权势不顾一切,有人为情爱付诸性命。故人已故,海棠花落,岁月老去,生命流去。唯留思念,永恒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