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00000688

第688章

第688章 北游(下)

杨应麒出发时皇后、太子、欧阳适、陈正汇等都来相送,在五里亭中由杨应麒做了个和事佬,让欧、陈二人重归于好。完颜虎欧阳适等回去后,陈正汇又送出十里,眼见无他人时,陈正汇叹道:“四将军肯与我和好,七将军必是暗中出了大力,我知道七将军的用意,你是担心你走了以后我在京师受韩昉等排挤——其实七将军你大可不必如此,如今陛下行事专断,我也颇为心灰。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月,等陛下找到适合的人选,我便请旨退出。”

杨应麒忙道:“这怎么可以!现在大哥正要南征,没有你在京筹措,只怕财政方面会很吃力。”

陈正汇忿然道:“南征!南征!七将军你不就是因为反对南征而被罢的么!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又不是为了这五斗米而来做这官的,既然政见不合,何必再委屈自己去逢迎人家?当日若不是七将军你全力劝阻,我们这帮人早就集体辞官了!”

“合则来,不合则去,这本来倒也没错。不过……”杨应麒道:“不过你们若是在这个时候退出,大汉只怕要遭遇极大的行政危机。当初王安石变法,司马温公等反对变法诸贤纷纷引退,变法失败后程子等反思自省亦曾生悔,认为自己立场虽然没站错,王安石也确实太拗了,但自己对王安石也未免反对得太过,若当时能稍加妥协,在旁协助,则不但能制衡吕惠卿那帮小人,而且也能为整个变法行动扶斜就正。”

陈正汇道:“七将军是希望我留在相府,制衡韩昉么?”

“不错。”杨应麒道:“我们虽然不赞同这次南征,但大方向既已经议定,接下来的执行便不能再扯后腿,而应该尽力配合。若能得胜自然最好,万一有个不虞也希望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争论应该止于相府之议,至于反思,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说吧。现在南征的事情其实已经在进行了,我们在这个时候争论、反思,说得轻是不合时宜,说得重实近于误国卖国!大哥虽拗尚不及王介甫,只要你是秉公办事,他还不至于就完全听信韩昉一面之词。但你若是自己引退,那不但大哥耳边少了许多忠言,而且相府也会空出许多位置——你们走了,可事情总得有人办,那时大哥就只能起用韩昉、刘萼的人了,若让那帮人遍布朝野,本来或者能成的南征恐怕也会因此失败。一旦韩昉上借大哥之信,内纠群吏之力,恐怕连陈显也要被架空。但若有你在,他一来不好太过放纵,二来也不会先对付陈显而会先对付你,陈显虽然圆滑,但他也不是个甘于做摆设的明白人,在这等情况下必定表面公正,暗中助你,再加上四哥之援,你便能制约得韩昉不敢乱来。但你们要是都退出了,把相府诸要职都拱手让人,那时不但会坏了大哥未必失败的南征,连我们努力了十几年才建立起来的行政风气也会一朝尽丧——风气一旦败坏,那我们大汉便会陷入北宋神宗以后那恶性循环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若真到了那天,不但是你,连我也难辞其咎!”

陈正汇听得汗水涔涔而下,叉手躬身道:“七将军,我还是没你想得深远,年岁比你还大些,想事情却比你还冲动。你放心吧,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提退却的事情了,除非是陛下下旨罢了我,否则我一定会留在相府,无论如何都要为国家保存一份元气。”

杨应麒大喜道:“你能这样想,那我才走得安心。”陈正汇回去后杨应麒才带着林舆上路,先寻到当年的死谷——这里是汉部的发源地,他们打回燕云地区后便有老部民寻到这里,建立了一些亭台屋宇,又给当年死在谷中的同伴重修了坟墓。杨应麒对着坟墓嗟叹了一番,对林舆道:“当初我若没能挨过那场瘟疫,这世间也就没有你了。”又找到了自己醒来的那个地方,对林舆说:“这里当初有个草棚的,我和大哥就在这里相认、养病的。”

林舆问:“相认?你们以前就认识?”

杨应麒呆了呆,脑子忽然一片混乱,过了好久才道:“不知道,我睁开眼睛,第一个看到的人就是他,当时就觉得我和他是兄弟……其实我当时总觉得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我觉得我和大哥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不过这么多年过去,那个世界的事情有好多我都忘了……也许那只是一场梦……”

林舆问:“那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杨应麒抱头沉思,想了一会脑袋忽然一阵剧痛,吓得林舆叫道:“爹!你别想了!别想了!”杨应麒晃了晃脑袋道:“唉,自从被那老和尚弄疯过之后,一想起这些就会头痛,所以我已经很久不敢去想了。”

他们在谷中呆了一日,出谷后也不南下雄州,直接出长城旧址,来到当初他们烧杀狼群的那座土城。土城经过一番大火后本已坍塌,这时却又修了一座新的土城——却是折彦冲北征经过时命王大辉按照原先的样子监造的,还安排了几户人家在此看守。

杨应麒进了土城,见里面的布局仿得甚像,只是木材、石料都很新,地下室甚至还堆了几十桶石油。他一边看一边指给林舆看,告诉他当年萧铁奴怎么埋伏,自己怎么将计就计,反过来将萧铁奴逼入绝境——这些事情林舆自然早听过的,但这时在实地听当事人讲述往事却另有一番风味。当听到萧铁奴被狼群逼回来、折彦冲仗义相救这一段时道:“是哦,若是不提这事,我都忘了六伯当初是你们的敌人,后来才化死敌为兄弟的。”

杨应麒微微一笑,站在土城上登高指给林舆看:“喏,就是那里,当时你六伯陷于狼群之中,全身浴血。你大伯就要去救他,我说救他可以,但要先让他答应以后不跟我们为难。你大伯却道面对野兽时人类都应该守望相救,就带着你二伯他们去救人了。”说到这里想到了曹广弼,心中一阵伤感。

林舆道:“大伯真是英雄,老杨你比起他来就显得有些婆妈了。”

杨应麒哈的一笑,也不辩驳,忽然看见土城北方有一座奇怪的山丘,却是以前没有的,便出城细看,才发现那座山丘竟是成千上万的狼头骨堆成的!林舆看得瞠目结舌道:“厉害!厉害!你们当年竟然杀了这么多的狼!”

杨应麒呆住了,道:“不,这不是我们杀的。”便召来看守土城的民户来问,看守者答道:“这是萧大帅派人运来的。”杨应麒问萧大帅运这些狼骨来干什么,那看守道:“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漠北大捷后萧大帅就下了杀狼令,要将漠北的狼群灭绝,还出了悬赏,杀了狼可以拿着狼头去请赏。这些年漠北的狼越杀越少,恐怕都要绝种了。”

林舆吐了吐舌头道:“六伯真可怕,那些狼不过咬了他几口就被灭了种,说来也有些可怜。”

杨应麒望着当年萧铁奴被狼群包围的地方,冥思良久,说道:“你六伯是很会记仇的,而且他的记仇和你四伯不同。”林舆问有什么不同,杨应麒道:“你四伯的话,是大仇小仇都记,就算只是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他都可能记在心上,但你六伯不同,你如果是因小事惹得他生气他可能会当场打你一顿甚至就杀了你,若当时没动你,过后便会忘了。”

林舆笑道:“这么说来还是六伯心胸广些。”

“那又不能这么说。”杨应麒道:“你四伯虽然大仇也记,小仇也记,不过他这人机心不深,无论大仇小仇,纵然记得印象也会越来越浅,到了适当的时候他会发作一下,整你一整出口气,不过也不见得会把你往死里整。”

林舆问:“那六伯呢?”

“他啊……”杨应麒道:“小仇小怨的话,他应该是不会记在心上的。但要是大仇……”

林舆指着那山丘般的狼头骨接口道:“这些狼就是榜样!”

杨应麒却皱起了眉头,喃喃道:“不对啊,那些狼虽然咬伤了他,但以他的脾性,应该不会将这些小伤口放在心上才对。何必怨得这么深,竟要将漠北狼群灭种?”

林舆道:“也许他是恨狼群把他逼入绝境呢。”

杨应麒道:“狼群是把他逼入了绝境,可他也因祸得福啊——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跟我们结拜,若没有加入汉部,也许他到现在都只是这大漠上一个小小马贼呢。若换作是我,对这些狼非但不恨,反而会感恩呢。”

林舆笑道:“六伯又不是你,也许他就想逍遥快活地做一个马贼呢!”

他这句话原本是无心抬杠,杨应麒却听得呆了,心道:“是这样么……是这样么?那么他恨这些狼群,不是因为这些狼群伤了他,而是恨这些狼群逼得他不得不接受敌人的援手?是恨这些狼群逼得他不得不对我们低头?那他到底还恨不恨我们呢?”忽而想起萧铁奴杀父杀兄的事迹,忍不住颤了颤,林舆忙问:“爹,你怎么了?冷么?要不要披件袍子?”

“不,不用。”杨应麒用笑声将自己的不自然掩盖住道:“我刚才想岔了。”但脑中却不由自主晃过萧铁奴当年被救入城的情景来:

“今天傍晚是谁射中我的?”萧铁奴问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又何曾有半点屈服?而当他听说那一箭是折彦冲所射之后,那神情杨应麒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有些奇怪。

“我知道我为什么输给你们了!”萧铁奴进入土城后总结他失败的原因:“你们人多,而我只有一个,这就是原因!”

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久远得杨应麒也早已淡忘,这时故地重游才又想起,心道:“当年他不但计谋被我破了,而且还反过来掉入我的陷阱,又被大哥射了一箭,那一仗输的极为彻底,只是以他的傲性不知是否真的服了。我和他脾性不合,但他这些年对我的事情却比其他几个哥哥更加上心,到底只是因为兄弟情深,还是……还是因为怕我死不得其所?”眼前那些狼骨忽然扑面而来,其中一个竟变成了自己的头颅!杨应麒吓得跌坐在地,然后才发现只是幻觉。

林舆赶紧搀扶他道:“爹,你怎么了?”

杨应麒挣扎着爬了起来,道:“没事,没事。”但看看那如山狼骨却不禁背脊发凉,不愿停留,心道:“我是真的想岔了,六哥不会是那样的人的。”但再不敢看那狼骨之丘一眼,挥手说道:“走吧!前面还有好长一段路呢!”

同类推荐
  •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 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
  • 吃货唐朝

    吃货唐朝

    一个现代吃货,来到唐朝,他想干什么?他能干什么?一个字:吃!诗词歌赋可以吃,瘟疫灾害可以吃,拓土开疆照样能吃。吃出个繁华似锦,吃出个太平盛世!唉,真是太失败了,吃了这么多,我怎么就胖不起来呢?!吃货李佑嘚瑟地说道!
  • 1团的东方远征

    1团的东方远征

    一支罗马的军团在神秘的东方会有怎样的机遇?帝国的种子播撒在遥远的东方,他们会遭遇到什么?匈奴?西域?还是强盛的汉帝国?军团书友交流群:712137809
  • 理工男穿越实录

    理工男穿越实录

    一个理工男,本以为能安稳的开始新工作,谁成想上班第一天便离奇穿越,孤身一人来到大明。是自暴自弃融入历史洪流?还是一枝独秀改变历史轨迹?轻工重工慢慢走,商业农业全都有。且看一人如何能够搅起风波。
  • 帝国隐相

    帝国隐相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泰宁公方郗,世昭帝挚友,安逸闲散,悠然自得一世。虽不在庙堂之上,却能左右朝堂之事,世人称之“隐相”。
热门推荐
  • 轮滑

    轮滑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心灵瑜伽

    心灵瑜伽

    本书引用了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深入浅出,且文笔优美感人,让人读来在直觉了悟的智慧启发之余,也品味了一份丰厚的精神和文化大餐。
  • 你是我的骄阳似火

    你是我的骄阳似火

    “妈咪,我要喝奶奶…”唐沫儿奶完了大娃,奶小娃,这日子没法过了。一不小心招惹上了京都豪门贵胄顾墨寒,他疼她,宠她,爱她,伸手掐灭她朵朵桃花。(1v1,娱乐圈打脸爽文+宠文)
  • 进击的圣法师

    进击的圣法师

    从进击的巨人开始!型月、秦时、从零、K、死神、火影、一拳......无限的征途,一位圣法师的万界之旅。......爱德华·纽盖特:“道理我都懂,但这不能成为你揪我胡子的理由!”梅林:“听君一席话,我想,我也可以为世界献上爆炎!”宇宙的尽头,某紫薯打了个响指,耻笑+嘲讽:“并不是光头就会强,可怜的圣法师,很显然,你找错了帮手。”某光头:“认真·必杀·连续追击拳!”......以上都是废话,简介只有一个字——兵长一米六!利姆鲁一米五!为兵长、老爷献出心脏!
  • 看电影,学商道

    看电影,学商道

    商界中常见的资本运营、成本核算、人脉资源、科学决策乃至企业文化、团队管理,都在各种类型的经典电影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套用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不是电影里没有商道,而是很多人缺乏一双从中发现商道的眼睛。本书聊借电影这一体裁,分享经商的各种技巧与智慧,看似没有交集的光影世界和浩瀚商海,在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之后,竟能向我们展现商道的无穷魅力。看完此书,读者一定能够在电影艺术与商业智慧之间得到双重享受。
  • 许你再相依

    许你再相依

    十八年前一场车祸,霍子彥父亲当场死亡,让年幼的他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只对司机的女儿许烟雨产生依赖,两人由此一同长大。许烟雨留学法国,却自此失去霍子彥的消息。五年后她学成归国,却发现霍子彥的身边有了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名门淑女。霍子彥更仿佛从来不认识她一样,对她冷淡有礼。许烟雨心如死灰,决定自此情断,再不相见。霍子彥却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再一次追求她……
  • 斧凿世界(下)

    斧凿世界(下)

    小说以湘赣及萍乡地区为故事场景,生动地记叙了从一九二七年到全国解放初这个动荡历史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以饱满完整向上的笔墨,写出那个苦难年代人们在生存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其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戏剧变化。作品通过刻画李尚明、喻雪香、王丝婷、谭淑云等人物所历经的战争、逃亡、毁灭、解放的曲折故事。讲述几个家庭以及所串起的近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地域历史风景画,展示南方一定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与社会变革的场景及历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赞美善良、鞭挞邪恶。小说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埸面宏大、人物众多,描写细腻。深刻揭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是一部记述普通人历程的作品。全书分三部,本书为“下部”。
  • 俺们村里有妖怪

    俺们村里有妖怪

    宋书书做为大学生村官,头天到村上任的时候,这心里就凉了,这么一个山中荒村,致个鸡毛富啊!更吓人的是,这村里,竟然满村都是妖怪!我叫宋书书,一名村官,就算是吓到全身哆嗦,也要顶住开皇妖圣,四帝十尊的压力,带着一帮懒妖怪,致富奔小康!
  •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父皇驾崩,皇兄下落不明,青梅竹马对她避之不及,一夕之间,她失去所有,被迫踏上和亲之路,以抓阄方式下嫁残王!本以为山穷水尽,却不曾想柳暗花明,残王夫君宠她入骨!“你活,我活;你死,我亦活不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