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800000016

第16章 1899~1910年:成型(6)

鲁迅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课;1925年8月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委员;1926年1月任女师大出席国立各校教职员联席会议代表;1926年3月任女师大评议会成员等职。

被迫离校的女师大同学,经过联系,最后在宗帽胡同租房上课,鲁迅等人为她们义务上课。

1925年11月28日下午,北京的学生、工人及市民3000余人齐集神武门,然后到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后到吉兆胡同段祺瑞住宅,支持北师大复校,反对段祺瑞政府的高压政策。经过斗争后,段琪瑞同意北师大复校。但石驸马大街校舍已被占,改在教育部东院(今教育街1号)上课。

1926年3月12日,日本侵略者的军舰侵入大沽口并开炮轰击,打死打伤我军人员10多人。事后,日本帝国主义者竟联合英美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向北京政府提出在津沽地区停止军事行动和撤除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还狂妄地限48个小时内答复。

面对帝国主义的这侵略行径,北京学生非常愤慨,纷纷集会抗议。3月18日下午,在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各界群众组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游行示威活动。游行群众数万人先在天安门前集合开会,然后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请愿示威,要求拒绝8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无理要求。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走在队伍的前头。

但当游行群众刚到执政府门前时,反动军警竟赫然开枪,当场枪杀游行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北京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在这次游行中英勇牺牲。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3月25日,鲁迅先生撰写了《纪念刘和珍君》和《无花的蔷薇之二》等文,歌颂几位女大学生的巾帼豪情,猛烈抨击反动派。中共中央为此也发表《告全国民众书》,号召人民行动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为死难者报仇。

[附文]刘和珍、杨德群的故事

刘和珍(1904~1926年),生于江西南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923年入北京女师大英文系,后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成为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她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步学生的杰出代表,是反帝反封建的英勇女战士。

杨德群(1902~1926年),湖南湘阴人,1925年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后考入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

1931年,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师生筹资,在校园的西小院为刘和珍、杨德群二烈士立碑。纪念碑高约2米,碑座由两块方形石基叠而成,上为正棱柱形碑身。纪念碑正面刻有“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背面刻有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士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诗句。碑的两侧,分别刻有“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十八日立”和“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9、1910年:“江东之雄”

金陵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建国前14所著名教会大学之一,曾有有“江东之雄”的美誉。

金陵大学的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汇文书院,书院设博物馆(文理科)、医学馆(医科)和神道馆(神学科)。1890年设成美馆为中学部。1907年,美国基督会于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和美国长老会于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称为“江东之雄”,第一任校长为美国人包文。金大在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立案,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学位文凭。并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结为姊妹大学。先后设文科、理科、医科、农科、林科、工科等。

关于金陵大学成立之始在美国纽约州立案注册,一面当属无奈之举,“当本校创始之际,中国教育行政机关尚未有大学授予学位的规定,而私立大学之立案尤无明文可遵,故当时本校董事会议决暂在美国纽约省立案,并由该省政府授予学位,本校毕业生今日所得之外国学位,实系过渡办法,一侯中国教育当局规定授予学位办法时,当即遵照办理。”另一面,此举对保持教学水准及获得国际认可有所助益,“本堂毕业者,即无异于在美国大学校毕业也,凡领本堂毕业凭单者,即无异于美国学士之凭单也”。

1917年,该校因战乱曾停止办学。学堂历时数年,计毕业学生约2000人,其中不乏著名科学家秉志、周仁;国学大师胡小石、柳诒徽、陈中凡;美术家吕凤子、张大千等著名人物。

早期金陵大学的教材、图书杂志、教学仪器以至生活设施都来自美国,校长、教务长、各系主任、教授也以外国人为主。金大之课程设置,偏重于西洋科学与文化;日常教学用语,除国文和经史等课程外都用英语,文娱活动场所、实验室内、运动场上,甚至学生助威的啦啦队亦不例外。

1928年陈裕光于动乱中出任校长后,注重中国教育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发场中国文化。首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呈请立案,是第一个向中国政府请求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同时增聘中国教职,加强中文、地理、历史的教学。并将金陵神学院从金陵大学脱钩出去,将宗教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尊重信仰自由。

同年,金陵大学在中国教育部立案。1934年,金大又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与其他国际间之大学同等学术地位,并能自行颁发获国际认可之学士和硕士学位。

1937年金大因抗战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46年还宁。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约翰·福开森、师图尔、包文、陈裕光、李方训先后担任校长。

从1888年到1952年,金陵大学共有毕业生4475人,分布于海内外政治、实业、文化、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比如,在农业界,据美国学者杰西·卢茨所著的《中国教会大学史》,1949年前,金大毕业生一度领导着中国农林部7个技术部门中的5个,5所国立研究所中的3所,10余所国立大学农学院中的7所;1950年代后,在以“经济复兴”为号召的台湾农业界,大部分骨干是金大毕业生。

汇文书院的校园起初建在南京干河沿,第一座建筑名曰“钟楼”,由首任校长福开森设计,当时被南京人称为“三层楼洋行”。陆续建造的还有礼拜堂、青年会堂等,以后作为中学部,现为金陵中学校园。

1910年合并改名金陵大学后,在鼓楼西南购地建造新校舍,同时中国政府以金大教授裴义理主持华洋义赈有功赠地百亩,1913年由纽约建筑师克尔考里完成校园规划,之后由美国建筑师司斐罗、芝加哥珀金斯费洛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的测绘师莫尔负责建造,1921年建成后作为大学部。金陵大学建筑群是最早期融入西方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群。金陵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以塔楼为中心,形成不完全对称的布局,造型和装饰为中式,材料和构架为西式,许多建筑材料由美国进口。1952年后,金陵苑成为南京大学校园。

1952全国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和原南京大学一部组成新的南京大学,新南京大学位于金大鼓楼岗校址。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新南大。金陵大学教育系、农学院、农学院林学系、理学院电机系、化工系等系科分出,与南大等有关大学的相关院系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在今东南大学,化工系在今南京工业大学)等校。电影与广播专修科迁至北京组建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另有部分院系调至其他有关大学。

校训:“诚、真、勤、仁。”

校歌(胡小石词):“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附文]“A”类并非浪得虚名

金陵大学文、理、农三院嵯峨,英语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成就卓著,尤其农林为中国先驱闻名世界。其他方面亦有发展,如开创中国电影教育、首开中国医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在美国对外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中,是中国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享誉海内外。

美国对外国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28年所做的评鉴。中国的教会大学,A类1所,为金陵大学;B类1所,为燕京大学;其他如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华中大学等校,均属C类大学。依此标准,持有A类大学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持有B、C类大学学位的毕业生只能进美国大学本科,有些可进三年级或四年级,有些只能进二年级,进入研究生院则要补修30个本科学分。

[农科]1911年江南省一带暴雨成灾,“二十余州县灾民三百万人,已饿死者约七八十万人,奄奄待毖者约四五十万人”,金陵大学教习裴义理“深感农业改进之重要”,和张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义农会”,得到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等30位民国要人“竭力襄助”,由华洋董事组成董事会,故又称“华洋义赈会”。在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活动中,裴义理继感农林人才缺乏,乃于1914年在金陵大学创设农科,次年设林科,再一年合并为农林科,裴义理任主任。1917年裴义理辞职返美,芮思娄任农林科主任。1918年与“万国蚕桑合众改良会”合作成立蚕桑学系,由吴伟士主持。这一年,农科首届毕业生李积新、陈桢、叶元鼎、徐澄、潘健卿、赵叔愚6人毕业。1921年设立农业经济学系,由卜凯主持。1930年农林科改为农学院,谢家声任院长。金陵大学农学院采用“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推动了中国农业的近代化。

[医科]金陵大学1888年成立时设医学馆,到1907年停办,1913年重建医科,同年美国基督教会所办的东方医科大学并入,1917年再次停办,保留医预科和附属鼓楼医院。

[英语教学]金陵大学是美国人办的大学,英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金大学生尤以英文水平高而被称道。在教会大学英语演讲、辩论比赛中,其他大学学生都是西装革履,唯金大学生长袍布履,夺冠者则多为金大。而且,一度金大理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胜过其他大学英语系学生,引起国民政府教育部关注,曾特别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等人进行调查。

[中国文化]金陵大学有许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者,1927年陈裕光当选校长,以美国工业家霍尔的捐款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聘徐养秋主持,在史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法学、目录学、国画研究及海外汉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建树。1934年,金陵大学成立国学研究班,国学导师有胡小石、胡翔冬、黄侃、吴梅、汪辟疆、商承祚等人。著名词人沈祖棻就是金陵大学国学班的首届毕业生。

10、1911年A:水清木华,钟灵毓秀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抗战时期迁移到昆明,与北大、南开合成西南联合大学。解放后定名清华大学。

在中国的逾千所大学中,清华被公认为真正的实力“第一”。她还有许多的美名:“中国理工科类院校排头兵”, “中国工程师的摇篮、院士的摇篮、官员的摇篮、富翁的摇篮、医学家的摇篮(指其已合并中国最好的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她与毗邻的北京大学构成中国大学之林最著名、最璀璨的一对“双子星座”,并合称为中国大学的“泰山北斗”。她当年的校长梅贻琦,在清华的发展历史上影响巨大,被称为“中国最杰出的10个大学校长”之一。她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有深厚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又有浓郁的西方科学色彩,成为中国校训最精彩的10所大学之一。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8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清华校风:“行胜于言。”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清华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在二校门北边小山下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学人的精神风骨。

清华校歌(1923年前后,汪鸾翔作词):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清华校庆:4月最后一个星期天。

清华是“中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她的起源记载着中国近代苦难历史,作为美国庚子赔款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她为20世纪的中国培育了一大批有世界影响的具有现代文明头脑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开始,特别是20世纪、21世纪之交的前后近30年,这所学校的一大批毕业生正掌握着全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中国在未来世纪该怎么走,很大程度上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清华是“中国校园最漂亮的10所大学”之一。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竭尽玲珑剔透,令多少执着青年着迷;穹顶礼堂,东门主楼,尽显规模气派,使无数狂生少年扼腕;最喜新图书馆,中西合璧,科技与传统之结晶。

同类推荐
  • 炽热将心

    炽热将心

    一生为大哥,终生为大哥。上一世你为我挡子弹,这一世让我挡刀挡剑,为你挡住所有想要伤害你的人......你为王,我为将。替你打下这大好江山。华夏名将们,一起来战斗吧。名将们:...........
  • 吴将

    吴将

    风雨飘摇的晋朝,有那么一个池塘边的少年他英俊潇洒,智计通天(好罢才两个词我就编不下去了)他成了恶贯满盈,卑鄙无耻,无数人唾骂与唾弃的大反贼。
  • 渡世白衣人

    渡世白衣人

    我一直在找回去的路,可来时的路已经消失在那纸醉金迷的~诱~惑~中!
  • 明月化星

    明月化星

    人生追求五层境界:一为生存,二为安危;三为归宿;四为尊严;五为放飞自我。刘星在万历四十七年来到明末,为了自身和国家的存亡和尊严,从自强不息开始....通过韬光养晦,蓄养青年军,筹建水师抗满清,打朝鲜,坑日本,平中原,征蒙古。继而带领国人纵横四海八方,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道界之旅》简介弃婴李泰,无缘得到可以隐身的隐珠。被啄木认发现,带其到滞留在地球养伤的雷公身边,沉睡六年学得'病气化真诀',师傅死后,留下灵药园让他送回道界。啄木变身成大将,成俑为永守师傅墓。传驭灵术,可收宠物从小到大九名。察人等级求,比知高出自己三级。神农架路遇野人绑架,智救救赌城司空逸馨。出了森林,得死士龟甲,收服杀手,利用灵药园的特征,放到无人飞机上可以驾驶遨游天地……口头禅。请不要叫我医生:因为医生在古代是太医院的学生,我已经出师。请不要叫我中医我有自己的名字,请叫我疾医、医家我就是用针法,针是针,灸就灸,根本不是一回事“毉”请大家记住这个字,这才是最古老的医'匚'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矢',表砭石,就代表针法'巫'是指大巫沟通天地以上才构成一个“毉”医。请大家来大大雷泰怎样演绎自己的《道界之旅》不见不散。
热门推荐
  •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本书并不只是一个成功者的经验分享,而是一个成功者观看世界的眼光。正如潘石屹所言:“很多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东西,具体的经验肯定对将来是不适用的。”这本书便是他最深层、最无私的告白。在这本书中,他敞开最私密的自我,提出自己对新世界的看法、企业管理的理念、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领悟,用自身的经历找到了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 毁灭黑暗的领域

    毁灭黑暗的领域

    几个故事,汇成两个世界,一个传说,汇成一个皇城,一次崩坏,汇成一个不死之人,越受伤,力量越强大。这个世界发生的故事很多,很多……
  • 灵歧大陆

    灵歧大陆

    前世遭人陷害却巧遇机缘灵魂进入到奇幻的大陆,却意外的拥有了不同于常人的天赋,至此决定潜心修炼誓要达到巅峰境界,随着修炼的加深,却是一道又一道的疑团出现,魔族,魔兽,亡灵,这片大陆究竟还隐藏了多少秘密?…………
  • 仿佛若有光(二)

    仿佛若有光(二)

    夏有光骑了七年的“永久”牌自行车,被弄丢了。陆有湖带她买新的,却因为没有道歉,夏有光一气之下骑着没来得装前轮轴的新自行车冲了出去,撞翻了路边的水果摊,陆有湖赶来,将她送进了校医室……
  • 从向往到娱乐大师

    从向往到娱乐大师

    重生平行世界,成为向往的生活固定嘉宾。。
  • 社交恐惧症患者

    社交恐惧症患者

    恐惧症与社交恐怖症,是两种孩子中常见的病态,如果说前者是“原发”的,那么,后者则是“继发”的。它们都有治愈的办法吗?有什么“对症下药”的妙方吗?小说通过小主角的一系列奇遇,尤其是通过监护人科学、正确、却又令人意想不到的绝技,巧妙地治愈了这两种病症。其中《最后一封短信》《涂口红的女老师》由于用极短的文字塑造了丰满而又感人的形象,获2013年获全国“黔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二等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上大英土豪

    爱上大英土豪

    如果在你出国旅游时遇到一个又帅又有钱的土豪,你会怎么样?阮琼她……可是在这之后,她很没骨气的拍拍屁股落荒而逃……青尧说:“阮阮,我是爱你的。我们离婚吧。”如彦说:“你不来,我在这里,你来,我去接你。”许多年后,当阮琼回忆起来,她只是说:“一旦有人让我依赖,便会有所期待……”
  • 原来我是九尾狐

    原来我是九尾狐

    “当年因吞噬女娲而被封印,如今破封而出,四处吃鲲”
  • 大秦孤竹君

    大秦孤竹君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天生重瞳异相的王诩意外穿越。成为神秘古国孤竹国的大帝,面对手持天子剑尽斩六王的秦始皇,王诩只能避其锋芒,带着孤竹遗民向东迁徙。对逐鹿中原没有兴趣,王诩只想在辽东建立一座动物园。隔山海,与秦峙。在辽东,他猎了一条巨蟒名东胡,一只熊罴叫肃慎,一只水獭唤扶余。在动物园中养了猛虎,羚牛,驼鹿,狐狸,貂鼠,仙鹤,豺狼,苍鹰,猞猁,狍子等可爱的小动物。但是有一天,王诩忘记了关门,动物园中的小动物就顺着山海关跑入了中原。于是,变天了。---多年后登泰山以封禅的王诩,想起那只带头跑出去的重瞳小老虎。耳边依稀响起他清亮的嗓音。“师父,重瞳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是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