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800000038

第38章 1937~1944年:国难(2)

旋经会议决定,分水陆两路前进,至江西玉山会合,途次虽备尝艰苦,幸一周以内俱安抵玉山,遂改乘火车到樟树,又由樟树乘汽车到吉安。彼时正值寒假期内,利用吉安中学及乡村师范校舍,上课2周,举行考试,以结束本学期学业。逗留2月,复迁泰和,设临时校址于上田村,借用大原书院、华阳书院、老村、新村四处房屋,大半是著姓萧氏旧宅,颇有池沼园林之胜。浙大师生在此安居,借以恢复长途之疲劳,弥补旷废之学业。

至1938年9月,凡八阅月,九江沦陷,全赣震动。浙大决定经湘入桂,迁广西之宜山,由校车分批运送,至10月底师生均已到齐。宜山县城虽不甚大,而街市整洁。浙大校舍以文庙标营为中心,又在标营新建草棚,作临时教室。师生于此,安心教学者,计一年又两阅月之久。自离杭后,沿途滞迹,以此地为最久,而所受惊险及损失亦以此地为最重。

先是上海电台广播:浙大抗日分子工作太多,应消灭它。果然,1939年2月5日,敌人用18架飞机,来浙大上空,环行四匝,轰炸3次,标营校舍,计落下爆炸燃烧弹121枚,彼时标营二、三、四年级宿舍,有寄居学生339人,又新建教室22座,大半皆在此上课。警报既发,师生奔避荒岩丛冢中,而轰炸数四,巨声震天,东宿舍着弹起火,体育课诸教师,俟机声稍息,率诸生扑救;及敌机复至,又走避。旋视前避匿处,则皆烟尘弥漫,已成巨穴。当地居民死者数十人,学生中幸无一人死伤。

又是年9月15日,敌机8架又来宜山轰炸。有一部分校舍被震毁,物理实验室尤甚,损失仪器多件,约值12万元。除此两次外,敌机虽不时来投弹,幸为害不大。

1939年11月,南宁沦陷,宜山警报,朝夕不绝;浙大又被迫北迁。翌年2月,校本部移驻贵州遵义。遵义为贵州第二大城市,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黔省北方重镇。浙大在老城新城,共租赁18处房屋并新建一所规模宏伟、跨越城墙之工场实验室。为久居计,尚嫌局促,不敷展布;遂一面恢复上课,一面往湄潭经营新校址。同时在贵州青岩暂设一年级分校,以彭百川先生为主任。我抵青岩不久即衔教育部命,于6月、9月间,两度往贵阳查看文澜阁四库全书;及竣事回青岩,又准备迁移分校于永兴场。10月18日,一年级开始在永兴入学,注册上课。

彼时在湄潭之校址已借用文庙为办公室,又修葺城内外之祠堂庙宇,为各学系之办公室及研究室;更在北门外建筑宿舍、膳厅、操场、游泳池,于东门外开辟广大农场。旋经校务会议决定:以文学院、工学院设在遵义;以理学院、农学院设在湄潭,旋又增设师范学院。国文向为一年级必修科。嗣因新生国文,类多根基浅薄,改为两年必修,一年级仍住永兴,二年级则移居湄潭,我又由永返湄。

当时浙大除本部驻遵义外,于湄潭、永兴各设一分校。从此布置粗定,应有尽有,教者学者,得能埋头努力,安心工作,成绩遂逐年进展。其最足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者,实由于当时竺校长拟定“求是”二字为本校校训。回忆浙大同学会印行第4期会刊时,向我征文,曾写“浙江大学之回顾”一文,中有一段文字,颇足以阐明此点,兹摘录如下:

“……综计此3年之中,周流5省,间关万里,当局之焦神苦思、师生之流离颠沛,虽历尽险阻艰难,而仍不稍馁其教学之志。不特庋藏依然,弦歌不辍,抑且规模弥广,造就弥宏,良以创办求是之动机,实缘中日甲午之一役,固将赖以陶铸群材,恢宏学术,储国力,雪国耻,靖诸夏而戢寇氛,举于是乎在。故虽处播迁之中,犹倦倦不望揭‘求是’以为校训,是足觇浙大精神之所寄,凡我新旧校友,允宜共喻而力行之者也。”

3、1938年~1946年A:“中兴业须人杰”

在民国大学的茫茫海洋里,这里要说的是一所空前绝后的神话般的大学——

她存在于20世纪中国人民遭受最大苦难的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战烽火中集合于昆明而创办。她集结了中国学术精华,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培育了无数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专家。她的许多毕业生,在后来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她被称为“中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云南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8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大、清华、南开先迁至湖南长沙,10月25日在岳麓山下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教师148人,学生1452人,11月1日正式开学。开学1个月后,上海、南京先后陷落,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武汉震动,危及衡山湘水。长沙遭遇空袭,硝烟弥漫……

虽然湖南方面极力挽留,广西方面热情邀请,但学校最后还是决定去云南昆明,那里位于大后方,气候优良,且有铁路通往国外,是战时办学的最佳处所。

1938年2月学校开始搬迁入滇,250名师生(学生244名)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派一名中将为团长护送,徒步穿越3省,行程3000余里,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经过68天艰苦跋涉到达春城(另一路是女生和体弱的师生、职员及家眷,则乘火车经粤汉铁路到香港,再从海路取道越南入境),4月2日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11月1日为校庆日。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学院、26个系,另有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一个体育部。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1940年8月在叙永建立分校。

西南联大行政有两个机构,一个是校务委员会,一个是教授会。

校务委员会是权力管理机构,其委员由教授会民主推荐,校长批准任命。校长为校务委员会当然主席。校务委员会通过民主讨论和决议,全面主管全校重大事务。

西南联大有3位校长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前两位老教育家为支持校长负责制一元化领导,公推年青的梅贻琦校长主持校务,他们二位退居二线,留守重庆,从国民政府教育部方面谋求对西南联大的实力支持。故西南联大自始终至终都是由梅贻琦主政,实行了“校长负责制”。而梅贻琦又提出了“吾从众(即教授),无为而治”的口号。

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中主管管理的职能部门领导人,全都是知名教授,其中包括常设的校务委员会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建设长等,全部由教授担任,由教授会民主推荐,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长批准任命。

教授会是一个校务咨询机构,虽不是权力机构,但很有威望,成员包括全校教授,日常工作由全校教授推选常委会主办。教授会是校长的得力参谋,也是办学校务得力骨干的资源库。各学院有院教授会,学系有系教授会。院教授会主席后来改称为院长,系教授会主席后改称为系主任,由相应院系教授会民主推选,校务委员会讨论备案,报校长批准任命。各院系教学及管理业务统由教授会评议,由院长系主任执行实施。所以,院系教授会实际上是院长系主任领导下的民主办学权力机构。

西南联大行政管理机构简约,从领导到职工,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工作效率高超。对于不属于职能部门的临时性重要工作,则由校务委员会讨论研究,请教授会推荐适宜教授人选,组成各种临时工作委员会(推选主席)主持工作,工作任务完成后即行解散,保持主体常设机构精干灵活。被推选参加这些临时工作委员会的人员也是兼职不兼薪,没有任何工作津贴,完全是义务工。

实际上,其日常机构只有3个处:教务处、总务处和训导处。

西南联大先租得蒙自海关、昆明大西门外昆华农业学校、拓东路迤西会馆等处为校舍,总办公处设在城内崇仁街46号。但仍不敷应用。1938年7月,学校以昆明市西北角城外荒地124亩为校址,修建新校舍。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有学生宿舍36栋,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这些建筑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因为经费极端短缺,只能一律按最简陋、最节约的原则设计建造,这位建筑大师对此深以为憾。

124亩的土地,相当于今天一所中学。在那狭小的校园内,行走着多少聪慧的头脑、伟大的灵魂?

在那时,教师、学生们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十分艰苦。杨振宁后来回忆道:“教室是铁皮屋顶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叮当之声不停。地面是泥土压成的,几年之后,满是泥坑。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就会被吹掉。”

贫困倒不算最可怕,最可怕的是日军的空袭。1938年9月28日,日军第一次空袭昆明;1940年和1941年,空袭最为频繁;到1943年,在陈纳德率领的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的打击下,才终于消歇。这期间,“跑警报”成为联大师生的“必修课”。

1938年到1941年,昆明民众在日机轰炸中死亡1044人,伤1414人;其中联大师生员工(含家属)大约死10人,伤10人。这个比例是很小的,说明联大在防空袭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住最简陋的屋,吃最粗糙的饭;在轰炸下学习,在硝烟中授课。

但就是在这样艰难、危险的情况下,教师认真上课,学生认真读书,竟创造了那么多成果,出了那么多人才!

校训:刚毅坚卓。

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史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校风:民主自由、严谨求实、活泼创新、团结实干。

在西南联大的学生中还流行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如云,如海,如山;下联是:自如,自由,自在。

北大、清华、南开原为著名高等学府,它们一个是老牌的国立大学,一个是洋气的留美预备学校,一个是私立大学的典范,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但都富于爱国的传统,师生中有不少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师生们从北到南,由东而西,目睹山河破碎,人民受难,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艰苦斗争和宣传教育,进步的声音、革命的思想在西南联大广为传播。

于是,北大的自由、民主,清华的严谨、认真,南开的开拓、活泼融为了一炉,互相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开拓出了更为高迈的境界。

西南联大组建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各显所长,五色交辉,相得益彰。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的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教学科研与民主运动成就最显著的著名高等学府。

西南联大在皖南事变之前和1943年以后,民主空气活跃,曾举行过盛大的“五四纪念周”,带头发起过“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培养和锻炼了不少爱国青年,一时被誉为“民主堡垒”。

校方尚能尊重自五四以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导的“兼容并包”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影响所及,学生中亦沿袭成风,各种团体林立,壁报众多,互相争鸣,相互切磋,思想活跃,注重求实。

西南联大以学分制为主体,具体是“选修课”制和“共同必修课”制。学生4年(或5年)必须修满132个以上学分、相当于40门课方可毕业。大一横贯文理的必修课一般为8门(国文和中国通史所有院系都必修),达40个学分之多。三分之一的学分课程不及格要留级,二分之一的学分课程不及格则勒令退学。联大8年中,共开出了1600多门课,如涓涓乳汁,哺育了一代优秀青年。

校长梅贻琦主张通才教育,反对重实用、轻文理的办学思想。他认为,教给学生所谓“一艺之长”,其实是在培养匠人,与大学宗旨不符。(今天的大学不就是如此吗?)

有名师的精心教导,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青年才俊们十分珍惜战乱之中万分难得的优良条件,他们刻苦勤奋,在这里迅速成长起来。

时任物理系教授吴大猷这样回忆学生李政道:“他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时我有风湿痛,他替我捶背,他帮我做家里的任何琐事。我无论给他什么难的书和题目,他很快地做完了,又来索更多的。我由他做问题的步骤,很容易发现他的思想敏捷,大异寻常。”

西南联大的精神,除了战时办学必有的“艰苦奋斗”之外,就是“大学独立”。联大的高层和教授认为,政府的职责是保证办学条件,而不应干涉校政。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由教育部安排应设课程、统一教材、举行统一考试等。联大对此不以为然,推文学院长冯友兰教授执笔抗辩。抗辩函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还说:“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西南联大不但抵制国民政府对内部事务的干涉,而且在1942年把大一新生必修的“三民主义”课改为若干专题,不做考试,不计学分。

1940年10月,教育部又公布《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要重新“审查”大学教师的“资格”。这一文件在西南联大教授会上激起公愤,全体教授拒填“审查”表格,导致被扣当年的学术津贴。

为加强对高校的控制,国民党当局规定,凡担任院长者都必须加入国民党。联大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教授听到消息,马上表示拒绝。

在这批充满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的知识精英的全力呵护下,西南联合大学不仅是战火中的宁静港湾,也是民国末年污浊社会中的绿洲。

除了对侵略者日本斗争,联大学生更对日趋走向反动、企图驯化大学生而维护统治的国民党当局斗争。当时全国的“民主堡垒”是昆明,而这座堡垒的中坚就是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有一批追求中国政治进步的教授,闻一多、吴晗等著名民主人士自不在话下,即便是理科教授,同样有这样的思想倾向。1945年西南联大的五四运动纪念会上,数学家华罗庚发表演讲说:“科学的基础应建立在民主上。”这句话,把“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更发展深入了一层。

在进步教授和中共地下组织的宣传带动下,西南联大学生在政治上一贯活跃。西南联大的学生社团有20多个,经常出墙报,做演讲,表达对时局的意见和理想追求。他们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经常给国民党当局以沉重打击。

同类推荐
  • 从山海经开始的人生

    从山海经开始的人生

    李吉祥使劲的跑,身后的泰坦蟒和山地巨猪使劲的追,突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李吉祥觉得自己完蛋了,只能回头宰了封稀和巴蛇了。
  • 大明之五好青年

    大明之五好青年

    万历四十七年,当萨尔浒之战的悲歌落幕,一头怪兽踏上了战争的天平……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呃,错了。我们是正义的五好青年,我们要用正义的铁拳砸碎旧世界!
  • 大明易天记

    大明易天记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伊始便大肆削藩撤爵,一众藩王人人自危。燕王朱棣引兵而起,一场席卷神州的“靖难之变”拉开序幕。与此同时远遁漠北的蒙古余部虎视眈眈,卷土重来,奇袭燕京!安南诸国狼子野心,窥视神州,入兵云南。霎时间风起云涌,一众江湖儿女、隐士真修粉墨登场,或是各为其主阵前厮杀,或是更围绕着一本武林密宝《菩提洗心经》展开争夺。此间种种不仅有那铁马冰河、万箭千刀的两军对垒,亦有手刃仇人、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情,更有飞天遁地、御剑而行的道法昭彰。历时四年朱棣在一众燕北豪杰的相助之下砺刀秣马,问鼎中原,终成一代英主!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 悠哉小先生

    悠哉小先生

    这是一个年轻教书先生穿越之后无意间竟然解锁了“万世师表”成就的故事。 林榛表示,他只想和大小姐打打闹闹,偶尔作作诗谈谈情,顺手坑掉几个看不顺眼的人,怎么莫名其妙成了大先生了? 且看不正经小先生的正经教学事故,若能博君一笑,实属荣幸。 群239398981
热门推荐
  • 陆神又又又偷塔了

    陆神又又又偷塔了

    【1v1女强爽文打脸扮猪吃虎,女主不是小白,不是!!!】(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神遇到另一个大神的故事)对面的蓝爸爸,反掉!对面的三只猪,偷了!对面的防御塔,拆穿!花峥以为美好的网络世界里,cp怎么说也是小奶狗小狼狗,然而老天却扔给她一只老狗比。这个老狗比还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锤爆花峥的头。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恋爱前花峥:“对面诸葛打的太凶了”陆轻舟:“电子竞技,菜是原罪”恋爱后花峥:“对面五个人阴我”陆轻舟:“等着”“PentaKill”(五杀)【本书又名我和外面那些偷猪贼不一样,论野区灵芝的一百种烹饪方式】
  • 明欢序

    明欢序

    『江畔有佳人,茕茕而孑立』身为天帝之女的氤氲,原本打算一辈子就在天庭混吃等死,但悲催的是,老天爷实在太眷顾她了。下凡历练不到一年,天庭便被毁了个干干净净。新的天庭在新的纪元重建,老一辈神仙们的恩恩怨怨被一一揭开。谪仙伞里封印的是谁的残魂?旧天庭又是被何人摧毁的?而自己……又究竟是谁?千万年前,缘起阴阳。那是末代白泽苏明尧与现任青丘之主九尾上神须尽欢的,第一次相遇。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望尘途

    一望尘途

    高中生周毅在突遭父死母病的家庭变故后,为了全家的生计,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他果断放弃了读书,然后跟随同村的周家庆一起外出打工。周毅的姐姐周芹,从小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她此时正在南方某大学求学,当她回到家看到家里的惨状时,跟周毅不谋而合产生了相似的想法,但即将大学毕业的她并不想放弃文凭,就连休学的想法也被周毅以及伯母否定了。周毅外出打工后,周芹也重新回到了校园。为了弟弟,为了那个残破的家,经过几天的考虑,她决定跟现男友分手,去依附对自己垂涎已久的富二代田仁军,希望通过自己的美丽来换取成功的捷径……进入陌生城市的周毅也在自己和别人的“努力”下,在建筑工地渐渐站稳了脚跟……
  • 无限女强:失踪的神眷者

    无限女强:失踪的神眷者

    婚礼前的半小时身为新娘的她因一个莫名电话丢了性命。再次睁开眼才得知她已被选为神眷者并在另一个空间里重塑了生命。在这个神秘的空间,身为神眷者的她只有不断变强,不断挑战艰难的任务才能活下去!为了能够复活并回到现实世界完成婚礼,她又将面临怎样艰难的考验?这又会是一条怎样的强者之路?
  •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49-2009)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世纪之交三大时间节点为坐标,以建国六十年来的学术主潮演变为主线,对古代文学研究新学术传统的确立、社会学研究主潮的兴盛及其政治化蜕变,改革开放后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美学意识的先锋突起、新方法热的广泛影响、文化批评的持续繁荣、学科交融的多元拓展、中外比较的深度透视、文学本位的内在回归,以及世纪之交古代文学研究的百年反思与最新趋势作了纵向梳理和揭示,对古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古代文学史著作与理论作了专题归纳和评述,重在把握学术主潮之理念与范式的交融轨迹与演变规律,系统总结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与启思未来的重要价值。
  • 不做帝王妻

    不做帝王妻

    她说:你灭我安陵一族,独留下我,仅为让我这个“不贞”罪臣之女替你生下皇子,还要逼我看你亲手杀死他!从今以后,我与你,只有恨,再无爱!他说:纵然朕最想保护的人是你,最在乎的人是你。但,却只能看你痛苦,让你绝望。因为你的姓氏是如芒在刺的“安陵”!他说:十六字的天命预言,让联将你视为棋子,但,朕不得不承认,朕确实动了心,动了不该有的情感,所以,终使天命预言发生了致命的逆转。他说:从第一眼看到你,朕就知道,这一生,必然为你所醉,所以,为你颠覆整个王朝、骨肉相残,亦在所不惜!
  • 龙零

    龙零

    龙零之前无数魔法,龙零之后永无魔法!龙与魔法,《龙零》——永无止境的魔法……
  • 假使时光有尽头

    假使时光有尽头

    喜欢一个人可以毫无顾忌的挂在嘴上,爱上一个人却总是心口难开,深爱一个人常常埋在心底,这世界上,或许有一种爱,被称为跨越柏拉图之恋,因为那种升华到灵魂上,喜欢一个人可以无所顾忌的追求,可当爱上一个人最只能埋藏在心底,因为不敢爱,不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