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7200000005

第5章 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3)

人类最初的语言,也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必要用语言来劝诱群居的人们以前,所使用的最普遍的、最有力的、惟一的语言就是自然的呼声,因为它是在紧急情况之下,由于一种本能而发出来的,它的用途不过是在大的危险中求人救助、或在剧烈疼痛中希望减轻痛苦,所以在比较有节制的情感支配着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常常使用这种呼声。当人类的观念逐渐扩展和增多时,并且在人们之间建立起更密切的来往时,他们便想制定更多的符号和一种更广泛的语言。他们增多了声音的抑扬,并且加上了手势。手势按它的性质来说,有较强的表现力,而它的意义也不大需要预先规定。于是他们用手势来表示那些可以看得见和可以移动的东西,用模拟的声音来表示那些听得见的东西。但是手势除表示眼前的和容易描绘的东西以及看得见的动作以外,几乎不能表示其他事物;光线不足或中间有什么东西阻隔就可以使它失去效用,而且手势与其说是引起注意的,不如说是要求注意的,所以不能普遍地使用;人们终于设法用声音的音节来代替手势,这些音节虽然同某些观念并没有同一的关系,但它们却更适于作为制定的符号来代表所有这些观念。不过这种代替,只有通过全体一致的同意才能成立,这对于那些粗糙的器官还没有经过什么练习的人们来说,是很难实行的。这种代替,其本身也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要获得一致同意就必须说明理由,那么,在制定语言的时候,语言的使用似乎是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了。

我们可以这样推断,人们最初所使用的词,比语言已经形成后人们所使用的词,在他们的心灵中意义要广泛得多。而且最初他们不晓得把词句的各个构成部分加以区分,所以赋予每一个词以一整个词句的意义。当他们开始把主词和宾词分开、动词和名词分开的时候,那已是非凡的天才的努力。名词最初只是一些专门名词,原形动词的现在时态,是动词的惟一时态。关于形容词的概念,其发展必定经过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形容词,都是一些抽象的词,而对事物加以抽象,是困难而不大自然的活动。

最初每个物体,只取得一个特有的名称,不管属性和种类,因为属性和种类是最初创立名词的人所不能区分的,而所有的个体,都孤立地照着它在自然景象里的样子反映在他们头脑中。如果一棵橡树叫做甲,另一棵就叫做乙,因为人们由两件东西所得到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的,人们常常需要很多的时间才能观察出它们的共同点。因此,人们的认识越具有局限性,字汇就越庞杂。这种分类命名的困难是不易解除的,因为要把万物归纳起来给它们定一个代表种类的共同名称,需要认识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彼此间的区别,需要一些观察和定义,也就是说,需要比那个时代的人所能有的远为丰富的关于博物学和形而上学的知识。

此外,概括的观念只有借助于词才能输入人的心灵中,而理解概括的观念则必须通过词句。这就是禽兽之所以既不能形成这样的观念,也永远不能获得依存于这种观念的完善化能力的原因之一。当一只猴子毫不犹豫地丢下这一个核桃去摘另一个核桃时,我们能认为它具有这类果实的概括的观念并用这类果实的一般形态来和那两个个别的果实相比吗?当然不能。不过它看这一个核桃,不免就想起它从另一个核桃所得到过的感觉;它的眼睛因为接受到一定的映象,于是预示它的味觉行将尝到一定的滋味。凡是概括的观念,都是纯理智的,稍一掺上想像,观念马上就变成个别的而不是一般的了。如果你想在头脑中描绘一棵树的一般形象,你永远描绘不成功。无论你愿意与否,你必须想像一棵树,矮小的或高大的,枝叶稀疏的或密茂的,浅色的或深色的,如果你想仅仅看到一切树木所具有的共同点,那么,你所得到的形象便不会像一棵树了。认识纯粹抽象的存在物也是一样,或者,只有通过言词才能理解它。仅仅一个三角形的定义,就可以给你关于三角形的一个真实观念,但你一在你的头脑中想像出一个三角形,那就是那样一个三角形,而不是另一个三角形了。而且你不可避免地要赋予这个三角形以可以感到的边线和带有一定颜色的图面。因此,要形成概括的观念,就必须用言词来叙述,那么,就必须说话因为想像一停止,精神便只能借助于语言才能继续活动。那么,如果最初发明语言的人只能给他们已经具有的观念一些名称的话,则最初的名词只能是一些专门名词。

但是当最初的文法学家,用我所不能理解的方法,开始扩大他们的观念和概括他们的那些词的时候,创始者们的无知必然会把这种方法的应用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并且,起初由于他们不认识属性和种类而过多地增加了个体的名称,嗣后他们又由于不能从存在物之间所有的差别上来考察存在物,因而仅只总结出很少的属性和种类。要把分类工作进行得相当精细,就必须有比他们实际有的还要多的智慧和经验;就必须使用比他们所想使用的还要多的研究和劳力。如果直到今天,我们每天还能发现一些过去一切观察家们尚未发现的新的种类的话,试想应该有多少种类被那些只就最粗浅的外表来判断事物的人们忽略了呢?至于原始的类别和最一般的概念,不用说必然也会被他们忽略了的。比如说,他们是怎样设想或理解物质的、精神的、实体的、语气的、形象的、以及动作的等等的词呢?因为我们的哲学家使用那些词,虽然已经那么久了,他们本人理解这些词都颇有困难,而且他们赋予这些词的观念又都是纯粹形而上学的,在自然界中找不到任何模型。

我暂且中止我的初步探讨,请判评员们暂停阅读,仅就物质名词的创造,也就说语言中最易发现的部分来考虑一下,语言要能够把人类一切思想都表达出来;要采取固定的形式;要能够当众讲说并对社会发生影响,还有多少路程要走呢?请你们想想,要发现数、抽象的词、过去时和动词的各种时态、小品词、造句法,要连接词句、要进行推理、要形成言词的全部逻辑,曾经需要多少时间和知识呢?至少我,已被越来越多的困难吓住了,我相信:语言单凭人类的智能就可以产生并建立起来几乎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事。我把这样一个难题留给愿意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去讨论:当初,已经结成了的社会对于语言的建立,抑或是已经发明了的语言对于社会的建立,这二者,哪一个是最为必要的呢?

无论语言和社会是怎样起源的,但从自然很少关心于使人们因相互需要而彼此接近并使人们易于使用语言这一点来看,至少可以证明自然为人准备的社会性是多么少,而在人们为建立彼此的联系所作的一切努力中,自然对人的帮助又是多么少呢?诚然,在这样的原始状态中,如果说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比一只猴子或一只狼需要另一只猴子或另一只狼更为迫切的话,那是不可想像的事。我们即使承认这个人有那样的需要,那么,什么动机能使另一个人愿意满足他的需要呢?即使那个人愿意满足他的需要,他们彼此间又怎样能在条件上达成协议,也都是不可想像的事。我知道有人常常对我们说,没有像原始状态中的人那么悲惨的了;假如,诚然像我认为已经证明了的那样,只在若干世纪以后,人类才有脱离这种状态的愿望和机会,那我们就应当以此为控诉自然,而不应当以此来控诉自然所已造成的这样的人类。但如果我们对所谓悲惨一词有正确理解的话,它或者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词,或者不过是指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和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而言;那么,我很愿意有人能够说明,一个自由的、心灵安宁身体健康的人会遭受什么样的悲惨呢?请问哪一种生活——社会的生活还是自然的生活——最易于使享受这种生活的人终于会觉得难以忍受?在我们周围,我们差不多只看见抱怨人生的人,甚至很多人情愿抛弃自己的生命,即使同时借助于神的法律和人的法律也几乎不能制止这种混乱。请问,是否有人听说过一个自由的野蛮人会抱怨人生或者想到自杀呢?那么,我们必须以较小的自尊心来判断一下真正的悲惨是在哪一面。相反地,如果野蛮人被智慧所眩惑,被情欲所困扰,总在不同于他自己所处的一种状态上去推想,那才真是再悲惨不过的。这也可以说是出于神意的一种极为明智的措施:野蛮人所有的潜在能力只能随着运用这些能力的机会而发展,以便使这些能力,既不至于因发展得过早而成为多余的负担,也不至于因发展得过迟而于必要时无济于事。野蛮人在本能中即具有生活于自然状态中所需要的一切;他只在逐渐发展起来的理性中,才具有生活于社会中所需要的东西。

最初,好像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彼此间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关系,也没有人所公认的义务,所以他们既不可能是善的也不可能是恶的,既无所谓邪恶也无所谓美德,除非我们从生理意义上来理解这些词,把那些在个人身上能够妨害自我保存的性质叫做邪恶,把那些能够帮助自我保存的性质叫做美德。在这种情形下,就应该把对于单纯的自然冲动最不加以抵抗的人叫做最有道德的人。但是如果我们不离开这些词的通常意义,便不应急于对这种状态作出我们可能作的判断,也不要固执己见,应当首先用天平来衡量一下:是否在文明人中间,美德多于邪恶?或者他们的美德给他们的好处是否比他们的邪恶给他们的损害还多?或者当他们逐渐学会了彼此间所应为之善的时候,他们的知识的进步是否就足以补偿他们彼此间所作的恶?或者,总的说来,他们既不畏惧任何人对他为恶也不希求任何人对他为善,较之为他们隶属于普遍依附地位,负有接受一切的义务,而另一方面对于他们则不负有给予任何东西的义务,更为幸福呢?

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作出结论说:人天生是恶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人是邪恶的,因为他不知美德为何物;人从不肯为同类服务,因为他不认为对同类负有这种义务。我们也不可像霍布斯那样下结论说:人根据他对于所需之物有正当要求的权利,便疯狂地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宇宙的惟一所有主。翟布斯虽然很清楚地看出所有关于自然法的现代定义的缺点,但是他从自己的定义中所推出的那些结论足以说明,他对这一定义的理解也同样是错误的。这位作者,在根据他所建立的原则进行推理的时候,本应当这样说:由于自然状态是每一个人对于自我保存的关心最不妨害他人自我保存的一种状态,所以这种状态最能保持和平,对于人类也是最为适宜的。可是他所说的恰恰与此相反,因为他把满足无数欲望的需要,不适当地掺入野蛮人对自我保存的关心中,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的产物,正因为有这些欲望才能法律成为必要的。霍布斯说: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幼儿。我们还须进一步了解,野蛮人是不是一个强壮的幼儿。如果我们承认野蛮人是一个强壮的幼儿,就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假如这个人,当他是强壮的时候,也像他软弱的时候那样,需要依赖于人,那么就没有一件蛮横的事情他做不出来的:他会因母亲未及时哺乳而打她,会因弟弟讨厌而虐待他,会因别人碰撞了他或搅扰了他而咬别人的腿。但是,一个人是强壮的而同时又须依赖于人,这乃是自然状态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设。当一个人依赖于人的时候,他是软弱的,在他变得强壮以前,他已经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了。霍布斯没有看到:我们的法学家们所主张的阻止野蛮人使用他们自己的理性的原因,恰恰也就是霍布斯自己所主张的阻止野蛮人滥用他们自己的能力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说,野蛮人所以不是恶的,正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作恶的,不是智慧的发展,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这些人因对邪恶的无知而得到的好处比那些人因对美德的认识而得到的好处还要大些”。而且另外还有一个原理,是霍布斯没有看到的:由于人类看见自己的同类受苦天生就有一种反感,从而使他为自己谋幸福的热情受到限制。由于这一来自人类天性的原理,所以人类在某些情形下,缓和了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这种自尊心未产生以前,缓和了他的自爱心。我所认为人类具有这种惟一的自然美德,就是对人类美德最激烈的毁谤者也不得不承认,因此,我不相信会有任何非难之可怕。我所说的怜悯心,对于像我们这样软弱并易于受到那么多灾难的生物来说确实是一种颇为适宜的禀性;也是人类最普遍、最有益的一种美德,尤其是因为怜悯心在人类能运用任何思考以前就存在着,又是那样自然,即使禽兽有时也会显露出一些迹象。姑不谈母兽对幼兽的温柔,和它们为保护幼兽的生命而冒的危险。此外,我们每天都还可以看到,马也不愿意践踏一个活的东西。一个动物从它同类的尸体近旁走过时,总是很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会把它们已死的同类作某种方式的埋葬;而每一个牲畜走进屠宰场时发出的哀鸣,说明对于使它受到刺激的可怕的景象也有一种感触。我们欣然看到“蜜蜂寓言”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认人是容易受感动而有同情心的生物。他改变了他那一向冷隽而细致的文笔,在他所举的例子中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动人的情景。他描写了一个被幽禁的人,望见外面一只猛兽,从母亲怀抱里夺去了一个幼儿。在它的伤人的利齿间,咬碎了那个脆弱的肢体,用它的爪子撕开了那个尚在跳动着的脏腑。这个人亲眼看到的虽然是与他个人毫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却使他如何惊心动魄!目睹这种悲惨景象,对于昏了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婴儿都不能予以援救,他又是如何焦急不安!

先于一切思考而存在的纯自然的感动就是这样;自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就是这样,即使最坏的风俗也不能把他们毁灭。在剧院中,我们天天可以看到一些人对于剧中不幸者的悲惨遭遇,在那里伤心落泪,其实倘若这些人自己做了暴君,还会加重对他们的敌人的虐待。正如嗜杀的苏拉,对于不是由他自己所造成的痛苦,也非常伤感,又如菲尔王亚历山大不敢去看任何悲剧的演出,怕人们会看见他和昂朵马克和普里亚莫一同叹息,但当他听到每天因执行他的命令而被处死的那么多人的呼号时,却丝毫无动于衷。

“自然既把眼泪赋予人类,

就表示出:

它曾赐予人类一颗最仁慈的心”。

同类推荐
  • 其实就是懂幽默

    其实就是懂幽默

    怎样的建议才更有效?如何回应才能摆脱尴尬的场面?怎样拒绝才能不伤人?本书告诉你,一针见血的真心话,不一定非要板起面孔严肃地说出来,轻松幽默地表达,效果会更好;面对他人的出言不逊,与其暴跳如雷、针锋相对,不如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让其有口难辩;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时,不需要强硬,用幽默的话语加以暗示,既能博人一笑,又引人深思……幽默能打破思维定式,穿越情绪的防火墙,把僵硬的语言变得婉转,把黑白的语言变得多彩。幽默,是化解困境的有力武器。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
  •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前沿,在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问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义务、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主、平等、公正等重要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特质、方法论原则、社会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
热门推荐
  • 合道斩仙

    合道斩仙

    一条浅溪可以倒影上下天光,明月苍穹,道道溪流可以汇聚成江河,百川汇聚可成汪洋大海。这个世界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体内构筑一方小阵,阵名合道。阵法不断演化能变得无比强大,最终能容山纳海,自成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 恋爱系统之请指教

    恋爱系统之请指教

    出生于天地之间的他对恋爱之事如白纸。刚刚被发明出来的恋爱系统遇到了白纸的他。穿梭在3000世界之中寻找爱情的真谛。能否遇见命中注定的他呢?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星河之巅

    星河之巅

    地球流浪,万物变迁。一场意外机遇让叶长青拥有了一座象牙塔,在象牙塔的帮助下,任何人经过他的指点有所突破,叶长青都能得到对方的一部分实力。某强大武者:“我的力量卡在99999好久了,得亏叶少指点才突破到100000,叶少,您是我再生父母!”叶长青:“不用这么客气,我也从你身上得到了不少好处啊!”手托象牙塔,脚跨无边宇宙,叶长青誓要在这危机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一步步走上那星河之巅!…………………………新建了个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979661908
  • 我可能有毒

    我可能有毒

    祝巧觉得自己好没出息,幼年离家,一走就是十多年,跟她同龄的人都在建功立业了,她才从山嘎达里出来……还差点成了人家建功立业路上的炮灰。差点被炮灰也就算了,为什么总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找上她?难道在师门里毒吃多了,整个人都变得有毒起来?可她血里不带毒啊,小时候被狗咬了,狗是活蹦乱跳的,她却养伤养了半个多月。但是当她接二连三的遇上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时——她确定了,她就是有毒。1v1he,设定都是瞎编胡诌的。
  • 驱魔信条

    驱魔信条

    人生有如一场梦,有的人是美梦,有的人确实噩梦。因一场游戏而带来的噩梦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噩梦可能会接踵而来如附骨之蛆缠绕着你,使你感到冰冷刺骨。作者是新手可能没有华丽的辞藻、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的只是讲故事而已。
  • 魔女王后

    魔女王后

    皇宫大内,她如墨的长发在夜风中纷飞,宫装凌乱沾满鲜血,一把皓雪剑杀到他的面前她说:”龙子辰,如果不是我想留下来,就凭你的一丸丹药,怎么可能废去我的武功,从今往后你想得到的,我都会毁去。只是她不知道,他想得到的,自始至终,只有她……天玉山庄,他冰蓝的眸子凌乱如困兽,“为什么?为什么你我十年的朝夕相处,却不抵你们当年的一场儿戏?”她说:“小七,我一直把你当兄弟,从未有过点半儿女之情!”她失心成魔,唯取心上人心头之血方能化解……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而猜不透的永远都只是自己……
  • 帝国玩家

    帝国玩家

    2020年人类第一款虚拟现实游戏《奥术帝国》发布,楚南登陆游戏,却直接降临战火纷飞的魔法世界。面对诸天横飞的天空之城,挥手毁天灭地的古神,诡异神秘的可怕土著,身为凡人的楚南,突然发现他可以召唤帝国游戏玩家…于是乎,一场地球玩家维护异界和平的游戏开始了,开拓荒野位面,大搞基础建设,贸易诸天万界,支教土著居民,调停战争矛盾,推进万界和平…… 书友群,250434160。
  • 你是夕下余情未了

    你是夕下余情未了

    初见,阮软怔住,她第一次见到那么高的男孩子,阳光撒在他的脸上,像极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后来逐渐熟悉,在青春的旅途中互相温暖,互相学习,互相喜欢。
  • 齐天大圣在漫威

    齐天大圣在漫威

    孙悟空粉碎金身,一缕元神穿越时空,来到了漫威的世界,附身在一个华裔少年身上。
  • 岑爱

    岑爱

    我曾爱过你那是千百年前的故事却是深深镌刻在骨头里的情思不会忘记你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镌刻在骨髓里的情思禹炀:我的声音容貌蛊惑了众生,在你面前却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我曾寻觅一世,这颗心终不曾跳动,遇见你它却不可抑制地小鹿乱撞。舟岑:我未曾有过恋爱,或许有人向我表白,我却胆怯拒绝,怀疑只是玩笑,遇见你,我知道,我等的那个人来了,他从星辰大海来到我身边了,我愿放下所有戒备,接受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