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000000020

第20章 乡党第十(2)

【注释】①疏食:粗食,粗米饭。②瓜祭:指瓜成熟时,以瓜祭祖,表示不忘本。③齐如:即“斋如”,像斋戒一样虔诚。

【解读】此章介绍了祭祀时除鱼肉之外的祭品。孔子认为,不管是以鱼肉等精美食物做祭品,还是以粗饭、菜汤、瓜果等普通食物做祭品,都应表达对祖先或者神灵的虔诚和敬畏,而不能马虎随意。孔子对祭品不作限制,体现了他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以及注重实质、不重形式的务实态度。

10.12席不正①,不坐。

【译文】坐席摆放不合礼制,不就坐。

【注释】①席:古人席地而坐,因此称坐次或席位为席。这里指坐席。不正:不端正。指不合礼制。

【解读】在使用椅子、凳子之前,古人议事、聚会都席地而坐。但坐席要按主、宾等次依次摆放,以象征尊卑等次。如果坐席摆放不正确,孔子就不去坐,说明他在日常生活中很严谨,在小事上也恪守礼仪。孔子一生推行仁德、礼制,并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率先垂范,恪守礼仪,对于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培养人的文明习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13乡人饮酒,杖者出①,斯出矣。

【译文】同乡邻饮酒,结束后待老年人退出,自己才离开。

【注释】①杖者:拄杖的人。指老年人。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敬重老人的一个片段。就是这样一个片段,体现了孔子敬老尊老的态度。孔子对老人的敬重,出于他极力推行的仁、孝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和小事中。孔子所倡导的孝亲思想,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0.14乡人傩①,朝服而立于阼阶②。

【译文】同乡人迎神驱鬼时,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注释】①傩(nuó):古代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现在我国湖南、贵州一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由这种仪式演变而来的傩戏。②阼(zuò)阶: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古代阼属主人站的位置。

【解读】傩是古人迎神驱鬼、祛灾求福的巫术表演仪式。此章只记述了孔子穿着朝服“立于阼阶”,说明他是以严肃的态度参加这种仪式。至于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此章没有涉及。可见,孔子是抱着尊重乡人的态度参加迎神驱鬼仪式的,这与他“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并不矛盾。

10.15问人于他邦①,再拜而送之②。

【译文】托人问候外国的朋友,向受托者拜两次后送别。

【注释】①问:问候,问好。他邦:其他国家,外国。②拜:拱手并弯腰。古代礼仪。

【解读】孔子向受托的人拜两次,然后才送别,既表达了他对受托者深深的谢意,也表达了他对外国友人的尊重。托人问候外国友人,事情虽小,却体现了孔子仁德待人、以诚待人的品格。

10.16康子馈药①,拜而受之。曰:“丘未达②,不敢尝。”

【译文】季康子赠送药物,孔子拜谢后接受。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送药给我,因此不敢吃。”

【注释】①馈:馈赠,赠送。②达:通达事理,明白。

【解读】此章孔子所说的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朱熹《论语集注》引杨氏曰:“大夫有赐,拜而受之,礼也;未达不敢尝,谨疾也。必告之,直也。”杨伯峻、李泽厚、傅佩荣持此说。孔安国认为:“未知其故,故不敢尝也。”毕宝魁持此说。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把“未达”解作“不明白药性”,亦通,但对送药的季康子显得不够礼貌;第二种说法则更符合孔子以礼待人的处事原则。

10.17厩焚①。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棚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人受伤了吗?”没有问马的情况。

【注释】①厩:马棚。

【解读】马棚失了火,孔子回家知道后,首先关心的是人是否受伤,而不询问马的情况,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马匹是家庭的重要财产,孔子不是不关心马的情况,而是在人和马两者之间,他把人放在第一位,把马放在第二位,这是孔子仁者情怀的反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首要位置,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灾后重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成效,更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化和落实。

10.18君赐食①,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②,必熟而荐之③;君赐生④,必畜之。侍食于君⑤,君祭,先饭。

【译文】国君赐给食品,一定摆正坐席先尝一点;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后向祖先供奉;国君赐给牲畜,一定畜养起来。陪同国君吃饭,在国君祭祀祖先时,孔子先尝饭食。

【注释】①食:指熟食。与下文的“腥”、“生”对应。②腥:生肉。③荐:献,进奉,供奉。④生:通“牲”,未杀的牲畜。⑤侍:侍奉。这里指陪同。

【解读】此章记述国君赐给不同物品时孔子的态度,以及陪同国君吃饭时孔子的行为,体现了孔子对国君的恭顺和敬畏,这是孔子以实际行动遵循礼制的表现。国君吃饭前,臣下先尝饭食,这是古代礼制的要求。郑玄说:“于君祭,则先饭矣,若为君尝食然。”可见,孔子侍奉国君,事事、处处都十分小心,严格按照礼制的要求行事,说明他不但是仁德、礼制的倡导者,而且是以身作则的践行者。

10.19疾①,君视之,东首②,加朝服③,拖绅④。

【译文】孔子生病,国君前来探望,就头朝东,把朝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

【注释】①疾:指孔子生病。②东首:头朝东。古人卧室一般在南窗西面。国君探病要从东边台阶上堂,从东边的门进屋,头朝东表示迎接国君到来。③加:这里意思是盖。因病重不能穿,只好盖在身上。④绅:束在腰间的大带。拖绅:拖着大带。

【解读】此章记述国君到家探望,孔子仍然以君臣的礼节相见的情形。头朝东、盖上朝服、拖着大带等举动,说明孔子在生病不能起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礼仪规范,表示对国君的感激和恭敬。

10.20君命召①,不俟驾行矣②。

【译文】国君下达命令召见孔子,他不等套好车就先走了。

【注释】①召:呼唤。意思是召见。②俟:等待。驾:加车于马。意思是套好车。

【解读】国君召见,必定有大事相商或相托,孔子决不懈怠,尽快赶往宫中或朝堂,表现了他对国君的忠诚,对国事的认真和尽责。虽然马车套好后赶上来,孔子仍然是坐车进宫或到朝堂,但他先徒步而行既表达了忠诚国君、勤于国事的态度,客观上也起到了促使驾车人动作迅速,改掉办事拖沓习气的作用。

10.21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孔子走进太庙,每件事情都询问。

【解读】此章与《八佾》篇第十五章重出。

10.22朋友死,无所归①,曰:“于我殡②。”

【译文】朋友去世了,没有人来安葬,孔子就说:“让我来负责丧事吧。”

【注释】①归:归宿。无所归:这里指无人安葬。②殡:停放灵柩,埋葬。指丧事。

【解读】此章记述朋友去世后因无亲人安葬,孔子主动承担朋友丧事的情况,说明孔子对朋友具有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不仅表现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朋友去世后也没有改变。可见,生活中的孔子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10.23朋友之馈①,虽车马,非祭肉②,不拜。

【译文】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辆马匹,只要不是祭肉,也不拜谢。

【注释】①馈:赠送,馈赠。②祭肉:祭祀所用的肉。

【解读】朋友馈赠车辆马匹,虽然贵重,孔子不拜谢;朋友馈赠祭肉,虽然礼轻,但祭祀过祖先,孔子要拜谢。从孔子对待朋友馈赠的车马和祭肉截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到孔子重视礼制胜过重视财物,以及他像敬重亲人一样敬重朋友的祖先的真情。

10.24寝不尸①,居不客②。

【译文】睡觉不直挺挺地仰卧,家居不像做客那样端坐。

【注释】①尸:仰卧。朱熹《论语集注》:“尸,谓偃卧似死人也。”偃卧:仰面卧倒。②客:宾客。居不客:家居不像做客那样端坐。古人礼节,做客人或接待客人都要端坐,以示尊重。

【解读】此章记述孔子平常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睡觉不直挺挺地仰卧,坐时不恭恭敬敬地端坐,说明他在生活上十分随意。他一生推行仁德、礼制,在公众场合严格遵循礼仪规范,但在个人生活中不过分拘谨、刻板和讲究,这是他作为普通人的人性的体现。

10.25见齐衰者①,虽狎②,必变。见冕者与瞽者③,虽亵④,必以貌⑤。凶服者式之⑥。式负版者⑦。有盛馔⑧,必变色而作⑨。迅雷风烈,必变。

【译文】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很亲密,也一定改变态度严肃起来。看见戴礼帽的人和盲人,即使是熟人,也一定礼貌相待。遇上穿丧服的人,手扶着车前的横木致意。看见为官府传送文书的人,也手扶车前的横木致意。有丰盛的菜肴,一定改变面容起身致意。遇上疾雷、狂风,一定改变神色。

【注释】①齐衰:丧服名。古代五服之一,以粗麻布做成,因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

②狎:亲近,亲密。③冕者:戴礼帽的人。④亵:亲近。指熟人。⑤貌:指礼貌。

⑥凶服:丧服。式:通“轼”,车前的横木。这里指把手放在轼上。⑦负版:背着国家图籍。指为官府传送文书。⑧馔(zhuàn):食物。⑨作:这里指站起来,表示敬意。

迅雷风烈:指疾雷狂风。

【解读】此章记述孔子在不同场合神色、态度的变化,表现他在公众场合遵循礼制,谦恭待人,以及敬畏天地神灵的情况。其中,看见穿丧服的人态度严肃恭敬,在车上也要扶轼致意,体现了他对死者的尊重和对其亲人的同情;戴礼帽的人将参加较隆重的仪式,盲人是行动不便的弱者,因此孔子以礼相待;向传送官府文书的人致意,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有丰盛的菜肴而“变色”致意,是表示礼貌和谢意;遇上疾雷狂风而改变神色,则体现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可见,日常生活中的孔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10.26升车①,必正立,执绥②。车中,不内顾③,不疾言④,不亲指⑤。

【译文】登上车,一定端正地站立,拉着挽手用的绳索。在车里,不四处环顾,不匆忙说话,不用手指划。

【注释】①升:上升,登上。②绥:上车时挽手用的绳索。③顾:回顾。④疾言:急厉而言,意思是说话匆忙。⑤亲指:用手指划。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乘车时的举止仪态,说明他在公众场合十分注意举止言谈。孔子在乘车时的举止言谈,既给人以高雅、稳重的印象,又说明他为了自身和驾车人的安全而十分严谨。

10.27色斯举矣①,翔而后集②。曰:“山梁雌雉③,时哉④!时哉!”子路共之⑤,三嗅而作⑥。

【译文】野鸡见到人的神色不善,就飞起来,在空中盘旋飞翔了一阵,然后又落在一处。看到这种情景,孔子感慨地说:“这些山梁上的雌野鸡,真是懂得时宜啊!真是懂得时宜啊!”子路听了,就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它们闻了几下,又飞走了。

【注释】①色:容色,神色。斯:《中华大字典》:“斯,败也。见《广雅释诂》。”败:毁坏,败坏。引申为不善。举:飞起。色斯举:朱熹《论语集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②翔:盘旋而飞。翔集:群鸟飞止于一处。③雌雉:雌野鸡。野鸡善走,不能久飞。④时哉:正逢其时。意思是懂得时宜。⑤共:通“供”,指供给食物。⑥嗅:一说当为“戛”。朱熹《论语集注》引晁氏曰:“《石经》‘嗅’作‘戛’,谓雉鸣也。”一说当为狊(jù),指鸟张两翅。朱熹《论语集注》引刘聘君曰:“嗅,当作戛。张两翅也。见《尔雅》。”一说用鼻子辨别气味。因前两说均改字立说,又查无依据,故从第三说。雌雉“三嗅而作”,隐含着君子进退应谨慎的含义。

【解读】对此章的解释历来很多。杨伯峻先生认为“自古以来就没有满意的解释,很多人疑它有脱误。”李泽厚先生也赞同这一观点。比较诸家观点,联系此章内容,似可作如下解读:野鸡见到陌生人神色不善,就飞起来,盘旋飞翔中发现人并无恶意,于是又落在一处。看到这种情景,孔子十分感慨,说这些雌野鸡真是懂得时宜。子路喂给野鸡食物,既表示对老师观点的赞同,又对雌野鸡的进退得时表示肯定。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不但未能得到当政者的重用,政治主张也不为当政者采纳,他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没有实现政治主张的机遇。此章以野鸡飞起又停下喻指贤才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施展才干的机会。可见,孔子找不到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心情是苦闷的,他所说的雌野鸡懂得时宜,是有感而发。从孔子晚年取得的成就来看,他虽然感慨生不逢时,但并未意志消沉,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通过另一种途径,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中华民族仁德、智慧的象征。

同类推荐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热门推荐
  • The Choir Invisible

    The Choir Invis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整个2012年对双鱼来说,是劳累、付出、压力很大的一年,被积极的对手、活跃的伙伴逼到,完全没时间思考,看到机会抓了就跑,陷入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情境。 2013年,学到许多本事的你,对任何可能性都跃跃欲试,有了位子,有了筹码,真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畅、自由。你也可以尝试海外市场,让梦想实现,有精彩表演,稳步前进。
  • 西口遥迢

    西口遥迢

    陈嘉丰毅然脱离“大盛魁”,回转家乡。刚进家门,婆姨凤珠就把一个六七岁的毛头小子掀到他面前,只见这个小子生得眉目清秀,俊俏可爱,活脱脱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这小孩固然认生,在陈嘉丰面前十分拘谨、胆怯,而陈嘉丰因长期出门在外,连婆姨生养下儿子都不知道,此时一个半大小子骤然出现在面前,活灵活现的,也不由感到手足无措。父子二人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盼盼,快叫大大。”在凤珠一个劲儿的催促下,小孩才怯生生地叫了声:“大……”陈嘉丰伸出手去,将小孩的手轻轻握在手心。这便是陈嘉丰与亲生儿子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 充实的惆怅

    充实的惆怅

    本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的文章汇辑,大多是时评性的,写作时期主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涉及的领域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并针对改革开放的变化分析评论各种政治思潮和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时代在政治关注和文化心态方面的特征,而且也体现了作者做学术研究的心得境界。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学术研究所反映或体现出的某种价值取向和人文关切,既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审美感染力,又能够启发读者的人生感悟。
  • DNA启源至尊

    DNA启源至尊

    细胞九府,是人类再一步进化的第一个基础境界!一府脑,二府心,三府肾,四府肝,五府肺,六府脾,七府胃,八府腸,九府四肢骨骼!而DNA则如同大管家一样主导者身体的进化。 地球上被女友与好友背叛的皇轩,被宇宙中的一股势力拉入天王星域坐下的地灵星!而藏身于皇轩DNA灵脉中的罗璇正是这股势力中的一员,为了宇宙的最后一劫,暗中保护训练着对这一劫极其重要的皇轩! 皇轩到底是谁,宇宙又是什么?为什么在这个宇宙,DNA主导者逆天改命的进化,修仙!会不会宇宙本就是……启源~~启动DNA中最后一段无法解封的源代码,成就传说中的境界~至尊!让生命在全新的遗传密码的带领下,变得更美,更强大!
  • 请你破案(长篇连载一)

    请你破案(长篇连载一)

    眼下的时间刚好是上午9点钟,JR?尤因上班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在这段时间里,他根据不同时差,分别往十多个国家打了十多个电话,仔细阅读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财务报告,将《华尔街日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在香港的金融市场上根据英镑与日元之间的暂时差价,一出一进给自己净赚了六万二千美元。此时此刻,他心里正盘算着寻些小小的开心事放松一下。“菲利斯,”他拿起与他的秘书串联的内部电话说,“现在,你可以让乔治?厄普菲尔德进来了。”
  • 冲进你的怀里

    冲进你的怀里

    为了让顾盼注意到自己,余辰可谓是煞费苦心,奈何顾盼对自己不上心,只顾着指导别人怎样恋爱,自己的那份忘得一干二净。(惊鸿一瞥带来的一见钟情,却发现早已命中注定。)
  • 我的系统睡觉就能赚钱

    我的系统睡觉就能赚钱

    世间最轻松的赚钱方式是什么?那就是睡一觉,就成亿万富翁了,韩诚就获得了这种睡觉就能赚钱的系统。
  • 废柴小仙:太子,别过来

    废柴小仙:太子,别过来

    新书《美味萌妻:太子爷,我等你点赞》已发布,欢迎大家前来支持~~~她,九重天上的小花农,因被上神喜爱,惨死鬼姬之手。他,神族帝君,因为鬼姬的诅咒,将永世不得真爱。3000年后,小花农变身洛家的废柴小小姐,因为出身,注定是洛家的弃女。帝君轮回成帝国太子,天资卓越,命中就是帝国的下一任王。当废柴遇到强者,她利用他、刺激他,每次欺负完他还要假装受害者。他宠溺她、娇惯她,不知不觉就非她不可。一个引狼入室、养虎遗患的爱情游戏,看他们如何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