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38

第38章 扇形展开:母题的跨界叙说(1)

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是一种跨越的写作。这种“跨越”,既有地理上的、国家的和民族的“跨越”,也有文化上和心理上的“跨越”,随之而来的是艺术上的“跨越”。

“跨越”表明了一种距离。从美学上讲,距离可以产生美。刘登翰如此描述了海外华文作家的书写位置和思考角度:

“跨越”产生差异,也产生冲突。然而“跨越”还带来融通和共存。中国海外移民世界性共存,其作为文化使者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所居国土文化来说是异质文化的进入。对于华人移民来说,他们必须使自己的族性文化逐渐适应所居国的文化环境,由此在历经了不适和冲突之后,也带来自己族性文化与所居国文化的共存和融变;而所居国的文化也必须从对移民所携入的文化中,培养一种接纳不同文化的襟怀和气度。二者在这种彼此适应和磨合的过程中,既产生冲突(甚至是很激烈的民族主义的文化冲突),也走向和谐,其过程是互相包容与融摄。因此,“跨越”既带来差异,也带来互相融摄的多元整合。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主题,就常常表现出这种不同文化从冲突、排斥到包容和融摄的转换。①① 刘登翰:《双重经验的跨越书写》,《跨越的建构》第5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由文化差异而带动的母题的跨界叙说,如同扇面的展开而呈现出多种维度、多种策略。大体上有越地域之界的,越文化之界的,越族群之界的,越性别之界的还有越文体之界的。

(一)越地域之界

跨地域之界,是从母体向外飘离后,在产生了一段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后,蓦然回首,重新咀嚼愈久弥珍的人生经验,发现往事并非如烟,该生发的仍需生发,从而升华成为更具理性和人性的叙说。远距离的、跨岸式的观照,有可能发展出一种哲理思索和文化眼光。

作为海外移民作家,哈金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十四岁当兵,退役后当过三年电报员,二十二岁进国内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5年留学美国,1988年起用英文写作。他的代表作《等待》于1999年获得了有号称美国文学诺贝尔奖的全美图书大奖和2000年度的福克纳小说奖。需要说明的是,近50年来,能获全美图书大奖殊荣的华文作家,除了哈金,只有写了《女勇士》的汤亭亭。

哈金曾说:“作为一个幸运者,我为那些不幸的人们说话。是他们在生活的最底层挣扎和牺牲,创造了历史同时又被历史玩弄和毁灭……如果这些并非完美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关爱,至少他们的命运值得吸引我们的关注和记忆。他们有权张口并被我们提到。”①① 哈金:《沉默之间》前言。于是,哈金专注于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命运,在“悲情”这一文化母题的框架下叙述了一个个悲情故事。

《等待》是哈金的第二本长篇小说。尽管写作时地处异城,但他并没有选取西方出版界热炒的有关中国历史战乱、“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造反”等时尚题材,而是没有激情也不见高潮地讲述了一个距离西方读者经历相当遥远,又往往被东方读者集体遗忘的发生在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小说情节其实很简单:农民家庭出生的孔林(Kong lin)从小学习成绩优秀,被选拔到部队里学医。在上大学期间,乡下的父母在媒人的撮合下,为他说下了一个邻村的、未曾谋面女人。女人名叫淑玉,四寸小脚、瘪嘴、没有文化,盘在脑后的发鬏用一块黑布遮着,只知勤劳地料理家务,照顾孔林年迈多病的父母。身为文化人的孔林,起初不愿意认这门亲事,但老人一句“好长相能养活一家人吗”的训斥令他哑口无言。婚后,孔林在一所遥远的部队医院工作,淑玉则守候在村里,二人两地分居。父母相继去世,孔林在医院里爱上了一位年轻的护士曼娜(Manna)。但在当时公众法律、诫箴及民间舆论汇成的气流中,他无法迈出自由的一步,不能在正式离婚前和那位护士有任何亲密的往来,更不用说成立家庭。于是,孔林只有利用每年一次的假期,回老家鹅庄“探亲”,目的是和妻子办离婚手续。一次次的“探亲”,又一次次的落败,自由的爱情之花,就在年复一年的回鹅庄的乡间小路上枯萎下去。最后的唯一指望竟然落在“夫妻分居十八年自然解除婚姻”的荒唐的规定上。这就是十八年的“等待”,十八年的精神苦役的代价。护士曼娜也是长期痛苦的等待,步入中年。而淑玉在对她的男人回家的等待中,同样承受着痛苦。生命在无望中一天天地流逝,“等待”成为他们三个人每日生活中坚硬得如同石头一样的内容。这个关于男女情感在“政治挂帅”下被剥夺一空的凄凉故事,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特有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平实的、土得掉渣的中国北方的故事。在情节发展缓慢并缺乏戏剧高潮的乡土叙述背后,读者看到了孔林和曼娜对情欲的压抑和克制。但是,从性格上来说,主人公自己对这一切也有责任。正是因为孔林和曼娜对社会外部法则的无力的接受,使之成了自己生活的准则以及“自觉接受改造”的内在依据。一切的一切都在无望式的绝唱中达到无言控诉的艺术效果。这正是悲情母题与文学形象显示出的独特价值。从跨地域书写的角度看,也由于拉开了较长的距离,叙述更加客观,让一段“文革”动乱的夹缝中生成的苦难爱情,以长夜漫漫“等待”而来的是麻木和苍白,却让人不寒而栗。

越地域之界的书写,对于海外移民后代的华裔作家来说,是另一种情形。他(她)们对故国母土的感受和认知,大多来自对自己父辈乃至祖辈经验的间接接受,由“口头转述”加之想象创造,追寻自己的华族身份和华族文化。这种跨界书写,一方面表现了他(她)们以异域文化观念和视角对作为创作资源的故国母土原乡文化进行重构,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她)们为个人经历所限的局限性、片面性,也常常会在“解构”和“重构”中出现误读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里,“语言的转换”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词。上述这类华裔作家,他(她)们较多的是操持所居国的主流语言(英语)写作。而经过英语或其他国的语言越洋重述的“中国故事”,已经不可能是完整的、纯粹的“中国故事”;经过地域和语言的差异而重新选择、编码了的“中国故事”,往往有剑走偏锋甚至不伦不类之嫌。美籍华裔作家徐忠雄在《美国膝》中描写刚到美国不久的中国男人,其“通常的标志”是:“廉价理发馆的发式,油腻腻的发帘垂过眉毛;方形金边眼镜,歪戴在脸上,因为鼻梁太低,撑不起来;聚酯化纤的裤子,裤裆松松垮垮;衬衫塞得太紧;脖子上挂着一条粗粗的24K金的项链,上面挂着块玉石。”这可能多少反映出一些真实情况,但单独把新移民的着装拿出来,而且用讥讽口吻描写,恰恰暴露了书写者居高临下的傲慢与偏见。另一位美籍华裔作家赵健秀,在他的着述中,大量引用《三国》《水浒》《西游》以及孙子、司马迁等等,以表现自己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但他把《水浒传》看作是《三国演义》的续编,前者则再现大众报仇反对腐败官府的道德观念或“天命”,后者探讨报私仇的道德观念,并视这两种观念为孔子的基本思想。而《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又表达、发展了《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精神。赵健秀把孔子看作战略家、武士,和孙子有共同点。他认为中华文明的传统是“人人皆生为战士”,“一切艺术皆武术,写作即战斗”,“生活即战争”。由此可见,作为第五代华裔、不懂得中文的赵健秀,他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变成了华裔美国文化,心目中的孔子是应华裔美国人的斗争需要而重塑的,并不符合孔子的精神原貌。

这也给我们观察跨地域的写作时提出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外华文作家书写文化母题、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究竟该以何种“中国语境”发出声音?应当承认,流行上百年的“东方主义”是西方对东方的集体白日梦,“东方主义”的表述权长期被掌握在西方人手里,“东方”必须被“西方”所表述。而“辉煌的东方”似乎只属于唐宋那样遥远的古代,“不良的东方”则似幽灵般游荡至今。在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欧美华裔的创作中,的确也有某些低端文本,无论是用母语还是用非母语写成的,表面上是在叙述“中国故事”,实际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皈依着“东方主义”的叙事流,面对西方世界而强化“东方”的神秘、专制、犬儒、愚昧、淫乱,有的还跌入“消费乐”的风潮里,将“东方”复制、仿真、改写、驯化成东方的“西方”。有的作品刻意摭取中华文化中的畸趣、畸情、畸人、畸物,乃至洞烛红、春宫画、素女真、房中术,以“引窥”于西方读者,辅助消费“东方主义”。看来,当海外华文作家在跨地域书写中华文化母题时,有必要努力消除“东方主义”的影响,写出真实、客观的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故事,让“东方”与“西方”置于同一地平线上,能使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读者能在母题叙事中找到共感。

(二)越文化之界

2008年1月,联合国首届“文明联盟论坛”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文明联盟”的目的是避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促进全球化世界中的安全、和睦、宽容和相互尊重,帮助人们和平共处,求同存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讲话中承认,“搭建信任的桥梁、促进和平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友谊说起来容易,但把这些华丽辞藻化为实际行动就难了。”①① 2008年1月18日《中国文化报》消息:《探讨如何推动跨文化交流》。

当今世界确实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人与人、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建设性对话。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与冲突。差异就是矛盾。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是一种常态,其顺势,是异族异质文化之间得以互读、沟通、理解乃至转化。这样,也并非弱势文化要变成一个新的强势文化而取代他者。正常的途径,是通过平等的、互动的对话与商讨,使文化权力在彼此之间达至均衡的发展和相互的认同,并以普世性的价值对双方予以制约和协调。

其实,这一沟通的愿望和交流的焦虑,在海外华文作家那里,已经变成一种叙说的策略。

谭恩美的华裔背景使她的作品保存着与母亲相关的对中国文化的记忆。她的代表作《喜福会》①① 谭恩美:《喜福会》,田青译,第12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以类似《十日谈》的叙事结构,讲述三个中国母亲和四个美国女儿之间,以“喜福会”为中心的十六个交替轮换又彼此缠结的故事,叙说了母亲们的历史记忆以及她们与美国女儿之间纠葛不清的文化矛盾。在跨文化的书写中,《喜福会》暗示了在记忆的作用下,东、西方文化的颉顽所可能产生的互补效应。

可以看一下第一组故事。开篇的寓言就承载了象征意义:一位战乱中逃生的中国母亲,带着一只由鸭子变成的天鹅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这只天鹅承载了她的梦想,希望在美国生一个漂亮的女儿,不再像她一样含辛茹苦,也不会依据她丈夫打嗝响不响来判定她的价值。她要把这只天鹅送给她的女儿,她也相信她的女儿会理解她的这番苦心。可是为了获得签证,不得不任移民局官员从她怀里夺走这只天鹅。但她留下了一枚珍贵的天鹅羽毛。多年以后,这位中国母亲的女儿果真操一口地道的英语,而她也变成了老妇人。但中国母亲一直惦记着那枚羽毛,她要送给女儿那枚寄托着她全部憧憬的羽毛。她年复一年地等待,直等到哪一天她也能用纯正的英语告诉女儿这一切。这枚富含文化意蕴的羽毛,象征着母亲对女儿的深厚情义。与她的心愿相反,没有经历苦难、能讲地道英语的美国女儿令她感到陌生,母亲的洋泾浜英语难以和女儿沟通。在代表强势的美国文化压抑下,中国母亲丧失了自己的声音以及言说的机会,无法向女儿讲述那个天鹅羽毛的故事,无法将那枚珍贵的羽毛交给女儿,只能孤独地吞咽女儿无法理解的痛苦和悲伤。这则寓言故事提示了整个小说探寻的问题:中国移民母亲因旧式价值观念而使之与接受西方教育的美国女儿之间产生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又因为语言的隔阂而不能释怀,不能在母女之间分享在中国的苦难历程和生命体验。

再看另一则故事。美国女儿琳娜的母亲映映,生长在中国无锡的富有人家,16岁时走进被父母做主的第一次婚姻。但在她怀孕后不久,却发现丈夫沉溺于女色,她被休了。出于对恶夫的报复,她将婴儿杀死在腹中,随即逃离家庭。十年后在服装店里结识现任丈夫圣克莱尔·克里夫德。但她却变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幽灵”,一直保持着沉默,从未说出内心深处的秘密。她像个影子一样四处跑,没有人能抓到她,就连她的女儿也看不见她。她只是想让女儿知道:

我们迷失了,我和她,既看不见也不能被看见,既听不见也不能被听见,我们不被人知。

我并不是一下子就丢掉了自己。多年来,我抹着脸要洗去自己的痛苦,就像流水要冲刷掉石碑上的文字。然而,直至今日我还记得我奔跑呼喊的情景,那是不能站着不动。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向月神倾述内心的希望。但我忘记了我的希望是什么,这些年来,这种记忆仍然深深地压在心底。

女儿琳娜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条光滑的鱼,从母亲身边游来游去。映映像局外人一样在关注女儿从小到大的生活。但后来,当看到女儿遭遇了不幸的婚姻时,母亲把长久以来压在心底的记忆告诉女儿,把自己的精神留给女儿,让女儿得以救赎。母亲终于打破沉默,把过去的一切告诉了女儿:“我要用双手捧着这创伤,直到它变得强烈、闪光、清晰。那样我就会恢复凶猛,金色的一面,黑色的一面。我要用锋利的痛苦刺进女儿坚韧的皮肤,激发她的老虎气质。她会跟我搏斗,因为这是两只老虎的天性,但我一定会赢,把我的精神传给她,这是母亲爱女儿的方式。”在这里,苦难的历史记忆,仍然发挥了在跨文化中贯通代沟、使精神重生的作用。

置于跨文化的语境中,如何触摸和开掘东西方的人性在不同时空的扭曲与转换,对于海外华文作家是文学感知力和文化穿透力的考验。旅美作家严歌苓说:“人在寄人篱下时是最富感知的。杜甫若不逃离故园,便不会有‘感时花溅泪’的奇想;李煜在‘一朝归为臣虏’之后,才领略当年的‘车如流水马如龙’,才知‘别时容易见时难’;黛玉因寄居贾府,才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触。寄居别国,对一个生来就敏感的人,是‘痛’多于‘快’的。”①① 严歌苓:《少女小渔·后记》。

文学的深层表现往往是“人性”的揭示。严歌苓小说中令人震颤之处,是她对海外“边缘人”在异质文化碰撞中,“人性”面临的心灵冲突时所作出的对抗异化、重温旧梦的种种挣扎,那是无为、无奈、无声的精神之“痛”。

同类推荐
  • 普拉斯书信集

    普拉斯书信集

    本书所译书信,主要源自1975年出版的《普拉斯家书》。在普拉斯的书信中,一方面读者会看到满篇孝顺淑女对母亲的赞美,发表作品和作品获奖的佳讯连连;另一方面,普拉斯的心理非常脆弱,时刻在走钢丝,内心压力像高压锅一样逐年累积,直至最后总爆发。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普拉斯的具体情感和生活,对进一步理解其诗歌和小说,都会有所助益。
  •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主要内容包括:往日的梦、关于我自己、生活与猫、写到一个孩子、又说到我自己、我的母亲、纪念我的亡母、病、猫、弟弟、亡者、雨夜、献给母亲、冷落、渔、火、社会一相、医生等。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描写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门外蝶圆,有东阁子、西圆公来访,谈及近日朝廷整顿新政,满街都是巡兵。作者借老残之口,道出了官僚主义的腐败,体现出了忧愤深刻的社会内容。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民族”是近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持守的民族的立场、标准和观念,构成了它区别于经典、俄苏和西方等其他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特质。本书梳理、总结了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具体内涵,提出在全球化新历史条件下应拓展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
热门推荐
  • 海贼之嗜血剑豪

    海贼之嗜血剑豪

    我心已堕入黑暗,我感觉这才是真的人性内心有些空虚,杀戮使我……
  • 徒步悉尼

    徒步悉尼

    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跨洋航班,有朋友开玩笑说陈奂生进城。心想陈奂生进城,架势也莫过于此。乘坐的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因为便宜,代价便是付出更多的时间,需要转机吉隆坡。学校可以报一趟来回机票,但洋人的做法是,你得提前几个月把能找到的最低报价报到学院,如果学校能发现更便宜的价格,他们便替你订票我有点担心自己的三脚猫英语。是有点狼狈,听、说加上形体语言,可谓手舞足蹈勉强应付。只是要飞机餐时,不像乘坐国内航班时那么自如。一慌张,居然就把Rice(米饭)这个词给丢在爪哇岛!只好吃牛扒土豆。土豆吃得一干二净,牛扒太腻。
  • 吾名卫风

    吾名卫风

    无期徒刑莫名被指派任务,训练基地跳伞努力吃鸡?拯救队友莫名被定身致死,事后补偿穿越再活一次?纨绔子弟莫名惨遭被灭门,这倒霉催的人生闹哪般?卫风不得不开启自己颠沛流离的人生:十方修炼、九宫修玄、八卦修道、七星修贤,六合修仙魔、五行修真、四象修神……
  • 天才控卫

    天才控卫

    身体不好,速度不快,个头又矮。他不具备一个篮球运动员该有的基本素质。但他却有现役第一的投篮手感……他被称为上帝创造的投篮标本!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当戒指开始绽放光芒,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建了一个群,群号238492556,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唠唠嗑。
  • 重生之女王陛下

    重生之女王陛下

    她是万千宠爱集一身的界王之女;而他是异世空间的王者之尊。 在一次私自下凡两个毫不相关的人便鬼使神差的邂逅,这是是前世的孽缘?还是今生的救赎? 素来三界与异世空间交怨已久,这段情分又该何去何从?! 她在爱恨交织中离世,又在满腹仇恨中清醒。 家破人亡,她发誓要夺回所有,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最后,她又千方百计,最终傲视天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毒步天下

    毒步天下

    她是一名亡命之徒,更是一名惟利是图的雇佣兵。一朝穿越,魂穿异世。她是苍域国的右相千金,亦是未来太子妃。不料,却遭到歹人暗算,被人烙下低贱的‘奴’字印记。醒来之后,她不再是她。为取自保,她韬光养晦,养精蓄锐。不仅制造兵器,怂恿奴隶,更是挑起战事,令烽火四起。当她身上’奴’印被人揭开,沦为低贱奴隶。接踵而来的是太子退婚,爹娘断决关系,受到众人唾气。怎么——她看起来像就是这么好欺负的人吗?他们该不会以为——身上烙有‘奴’印,就一定会是低贱的奴隶?身上烙有‘奴’印,就能与她撇清关系?身上烙有‘奴’印,就可以任由他们嘲她讽她、辱她轻她?可知在群雄逐鹿、奴隶乱世,她凭着一双纤纤素手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金戈铁马、倾覆天下!那时...可还记得曾被他们鄙弃过的怯弱相府小姐?↓↓保证内容比简介更精彩,喜欢的请点下面的(加入书架)↓↓↓↓↓↓↓
  • 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

    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唤作青春的那些年

    唤作青春的那些年

    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邱雅从高中到大学再到步入社会的感情生活……
  • 街灯下的你

    街灯下的你

    【独宠女友的万人迷男明星(隐藏富豪)×生世悲惨咸鱼翻身的清冷绝世美人】???ps:都市商业精英甜宠、爽文(齁甜齁甜)????京城某市郊高速公路发生了一场极其严重的交通事故,父亲温竹在此次车祸中身亡,年幼的温予坐在天桥台阶上哭泣,意外收获男孩纪秋遇的安慰,男孩把抓到的娃娃送给了温予:别怕,有我在,我帮你擦眼泪。街灯和男孩照亮、温暖了她,这个画面被咖啡店老板娘拍下后悬挂在店铺内七年之久。温予铭记于心,不甘平庸,多年后咸鱼翻身,开创了知名珠宝品牌,成为了无人能及的富豪,与纪秋遇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