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3900000016

第16章 游学与从政生涯(1)

已然学术颇丰的欧阳自远开始了一段游学的日子,在与世界各国顶尖科学家的切磋之中,欧阳自远的业务水平愈发精进,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获得诸多认可。

“学而优则仕”,这条在中国千古不变的信条也在欧阳自远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主政贵州期间,他一心为民,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着实事。但一心想着完成探月梦想的欧阳自远最终还是舍弃负累,辞官而去,继续着自己钟爱的事业。

$在马普学会的日子

1981年和1983年,这两年欧阳自远在联邦德国,应邀到马普学会核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做吉林陨石研究,并合作培养研究生。

马普学会是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的简称,它是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的,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成立于1948年2月,以取代二战前的德国威廉皇家科学院。

二战前,德国自然科学领袖全球。二战前后,许多科学界的精华转去了新大陆,最负盛名的是创建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此外,仅在物理学界就有冯·布劳恩等近两百名科学家自愿或不自愿地去了美国,还有的被掠去了苏联。

作为揭示并推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量子论、原子物理学以及相对论风急浪涌般发展的伟大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还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哲学家,从50岁开始一直到他逝世,他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感觉世界、物理世界和实在世界这三重世界之间的关系,可谓功名垂世。

在这面再度焕发出德国悠远科学传统的辉煌旗帜下,马普学会集合了当今德国科学界的若干大才,拥有80个研究所,约12000名雇员,其中有3500名科学家。此外,还有约8000名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在马普各个研究所里进行科研工作。马普学会在世界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54年以来,德国有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来自马普学会。

在学会下属的核物理研究所、化学所,其研究宗旨是,凡是已成热门显学,或是已经投入生产的项目一律不搞,而“小荷才露尖尖角”,且是人类探求自然界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应予以充分关注。因为吉林陨石,马普学会给欧阳自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很高的经济待遇,作为客座研究员,欧阳自远的工资大概是访问学者的一倍,每月有3700马克,这在80年代初期是很高的了。

大使馆每个月会有个人开车来,把欧阳自远拉到森林里,像过去电影里地下党接头似的,不过欧阳自远交出的不是文件,而是马克。留下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国家。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德国人知道了,非常有意见,找到欧阳自远问:听说你们的大使馆每个月都要收你许多钱,这太岂有此理,还有没有人道了?

只差指天发誓,欧阳自远赶紧“坚壁清野”,连连否认。这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对于来自中国的一个“贫下中农”,还是绰绰有余。以至于在完成研究项目,婉拒该研究所挽留回国时,欧阳自远的一大堆行李中,除了电视机、打字机,还有当时国内十分罕见的摄像机、电脑等,这些都是从那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的。当然,回国后,这些设备又都无偿送给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每一个礼拜欧阳自远去一次超市,买一个礼拜的东西回来放到冰箱里。早餐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可以解决,中饭在研究所吃。晚饭,厨房里有四个头的电灶,一个做饭,一个做汤,一个炒菜,炒菜很简单,经常是鸡蛋炒葱花,再有早就炖了一大锅的鸡肉,鸡肉便宜又有营养,每餐吃时弄一点出来。一顿饭从动手到入口,也就10分钟左右。

生活上还有一笔不小的开销,那就是买啤酒。

去德国前,欧阳自远德文一个字都不识。先在歌德学院学了三个月的德语,结束后到研究所,句子句型、语法结构等基本要素掌握了一些,看东西渐渐入门了,但口语不行。与同行们说事,有时表情、手势用了一大堆,彼此仍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只好改说英语交流。欧阳自远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决定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己的德语对话能力,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欧阳自远的研究步伐。

后来,欧阳自远结识了邻居的一个德国小伙子。德国是世界啤酒业的“奥斯卡”,男人们个个有一副盛啤酒的好肚子,欧阳自远就经常吃完晚饭请他来坐,搬出一箱有12瓶的啤酒,两人边喝边聊,而且讲好“将革命进行到底”,谁先离座去上厕所,谁就认输。

他们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包罗万象。一有收获,欧阳自远就赶快在纸条上写下来。聊天中,还发现彼此都对对方国家的一段历史感兴趣,“盲从”——常常成为他们谈话的一个主题:以理性著称的德意志民族,怎么会在二战中盲从于一个像是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战争狂魔希特勒?

两个多月后,若干空啤酒箱垒起来可到天花板了,墙上、家具上也贴满了纸条。德国同行们发现欧阳自远德语进步非常快,原来那个“口吃”的欧阳自远德语进步神速,不仅读写无碍,并且口语标准流畅。欧阳自远自己也觉得“啤酒学院”比歌德学院更有效果。

在德国两年,欧阳自远的心境愉悦、淡定,他的研究出现从未有过的深入与高效。

倘若说中国文化和月亮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德国文化则与森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冬天不冷,夏日不热,草儿全年碧绿。无论走到哪里,满眼蓊郁,都是无边的橡树、山毛榉、落叶松和云杉。鸟鸣流啭,气韵深厚,白云在空,星光灿烂。整个国土幽静如一首卧着的潜流于春天的诗,美丽如一幅立起来的关于秋天的油画。

在这样的国土上,不产生海涅、歌德这样的诗人,不诞生贝多芬、瓦格纳这样的音乐家,不奉献出黑格尔、马克思、费尔巴哈、尼采、韦伯这样的思想家,就像碧水里没有鱼翔、长空里没有雁阵一样不可能。

有时做试验、写东西有些倦了,欧阳自远便去林间小径上走走。在大自然的百种吟唱、千种声响之中,欧阳自远感觉一片遗世独立的宁静,又在这宁静中,仿佛听到了这些伟大灵魂的窃窃私语。有时去研究所加班,凌晨两三点钟回来,得翻过一座小山,欧阳自远没有半点忐忑感,有的只是一种人被无边天籁所包容,又如宇航员处在失重条件下,身体在无边天籁里飘浮的感觉……

研究所在一个小城里。德国所有的小城,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有博物馆、书店、画廊,都有生气蓬勃的小街,街上随处可见令人眼光一跳的喷泉、雕塑与小品,走上三五步,总有一家门口簇拥着鲜花的咖啡店或是小酒吧,里面常常坐着话题与心灵一样自由的科学家和大学生们。

小城里还有让欧阳自远百听不厌、常听常新的来自中古教堂的钟声,这钟声听起来雄健、沉厚,仿佛是在昭示着一度失陷于***泥淖后的德意志民族再做一次悲壮的理性突围。

在这样的氛围里,国内学术界常见的浮躁,一种几乎恨不能早上开题晚上就能获奖的急功近利,像躲去泥穴里过冬的虫子,再也飞不起来;而沉静,沉静下如静水深流般的活力与新鲜,成了生活的主调。

在如是的环境里,不见学术外的纠扯,没有无原则的内耗,德国同行们一个个诚实、踏实,非常严谨,有很强烈的责任心。

欧阳自远的课题项目主要是测试吉林陨石的宇宙成因核素,需要做一系列的实验,一个月才能测完一个样品,得一个样品接一个样品测,一个人不可能周全。从资深的教授,到年轻的操作员,没有人会推诿或是拒绝,他们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有时能让欧阳自远有喧宾夺主之感。他们脸上关切、亲切的神情的自然流露,还不是中国人习惯性说的友情这个层次,而是来自人类科学界共同面对大自然时的一种情同手足……

在德国的两年里,除如期完成了课题的研究,欧阳自远还充分利用马普学会里学科齐全、设备先进、资料丰富、高手如云的条件,将自己以往十几个寒暑、几千个昼夜里,在太空研究领域里呕心沥血、左奔右突的探索与认识,形成了文字。

研究所的复印纸是随便用的,欧阳自远在复印纸上用黑笔打好五百字的方格,然后垫在另外一张白纸的下面,就在上面的白纸上写。一天晚上可以写十几页,第二天上班时再复印出来。一天攒一点,一部有两块砖头厚、总计有70万字左右的手稿,就这样压在了欧阳自远的案头。

这部名为《天体化学》的书稿,是欧阳自远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

天体化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它是地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三大自然科学分支的杂交产物,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到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飞行,特别是对太阳系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及资料的积累上有了飞跃的发展,天体化学才脱颖而出。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我国天体化学的开山之作。这本书是在系统综合了我国天体化学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天体的化学成分与化学演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撰写的,既有自己多年来独有的研究成果,又论述了国际天体化学各主要领域的现状和成就。

《天体化学》在19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天体化学界的一片喝彩,国际上许多著名同行认为:“在西方还没有一本在广度和权威方面可以与之媲美的著作出版。”在国内,该书获得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结束对德国的访问后,欧阳自远又先后到苏联进行访问,同苏联的同行研究月球、金星、火星;到英国、日本访问,分别与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合作研究……

$探求磁单极子之谜

唐孝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孜孜不倦地思考宇宙物质的本源,经常有许多奇思妙想。他和欧阳自远常常讨论,陨石在太空中长期运行,能不能在陨石里携带一些科学家梦想探寻的基本粒子,特别是磁单极子。他建议欧阳自远与美国科学家讨论,先设计好实验方案,通过实验,使人类对探求磁单极子的理想前进一步。

在美国,欧阳自远与密歇根大学物理系的科学家合作,探测长期在行星际空间飞行的陨石。受到各种宇宙辐射作用,陨石中含有大量的磁性矿物,有可能携带磁单极子,这是一种至今仍然没有发现过的粒子。

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粒子,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做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电和磁就像是一对相生相成、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也像是一对亲密无间、夫唱妇随的美满佳偶。说到电,必然也会说到磁;提到磁,自然也离不开电。如充满宇宙中的电磁波,它们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因为它们对宇宙天体和生命物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电性和磁性的统一体。

但是,实际上,磁和电这对佳偶也并非是完全对称的。在电现象里,带电体可分割成单独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粒子,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体的两极总是成对出现,无论磁针被分割成多少部分,无论把它分割得多么小,新得到的每一段小磁铁总有两个磁极。长久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单独存在的磁极——磁单极子。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电、磁这种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对称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为什么正、负电荷能够单独存在,而单个磁极却不能单独存在,对此人们更是充满了诸多的疑问。

磁单极子到底存不存在呢?

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首先从理论上用极精确的数学物理公式预言,磁单极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既在创建相对论性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上有过重要贡献,而且还先提出了反物质学说、磁单极子学说和基本物理常数随时间变化学说,其中反物质学说已在试验上得到证实,并成为阿尔法磁谱仪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对量子力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他曾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磁单极子的提出,科学界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磁单极子的狂潮。

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中,会隐藏着磁单极子这种“小精灵”。然而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无论是在“土生土长”的地球物质中,还是那些属于“不速之客”的地球之外的天体物质中,均未发现磁单极子。

1975年,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用气球将感光底板送到空气极其稀薄的高空,经过几昼夜宇宙射线的照射,发现感光底板上真的有又粗又黑的痕迹。他们欣喜若狂,于是迫不及待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声称,他们找到了磁单极子。但是,对于那是否真的是磁单极子留下的痕迹,会上争论很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那些痕迹很明显是重离子留下的,但试验者还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子留下的“杰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同类推荐
  • 一天读完外国文学

    一天读完外国文学

    本书内容包括:荷马的《伊利亚特》、奥维德的《变形记》、莫里哀的《伪君子》、司汤达的《红与黑》、左拉的《萌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作,于一九四七年上演后一炮打响,连演三百二十八场。剧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主乔·凯勒把有裂缝的汽缸盖卖给陆军航空队,结果造成二十一架飞机失事。当时乔的儿子拉里正在打仗,从报纸上得知消息后,感到没脸见人,于是在执行任务时故意坠机自杀。临死前,他给女友安写了一封信。乔在接受调查时,却嫁祸给了他的合伙人史蒂夫·迪弗尔。迪弗尔因此锒铛入狱,连他的女儿安和儿子乔治也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对狱中的父亲置之不理。三年之后,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结婚。但是,乔的妻子凯特坚持认为拉里还活着,她指望安和她一样一直等待拉里回来。这时,乔治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从父亲口中得知乔才是罪魁祸首。因此,他坚决反对安和克里斯结婚。克里斯从乔和凯特的对话中听出事情的真相,于是怒斥乔杀害了他的兄弟们。乔却认为他是为了家庭才这么干的。安被逼无奈说出了拉里之死的真相。凯勒终于醒悟,他为了小家庭牺牲大家庭,才铸成大错,害死了二十一名飞行员。最后,他终于说出“他们都是我儿子”,开枪自杀。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作者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 风吟花语

    风吟花语

    本书是作者多年散文诗精选集,是作者长期创作和情感积累,包括《风雨过后》《窗里窗外》《致女儿》《故乡》等,以纯净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以清新的意象画面,生动的情景意象,营造出了纷繁多样的美好意境,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洋溢着原生力量的生命气息和源自深邃内心世界的思想心音。
  • 半张脸(中国好诗·第二季)

    半张脸(中国好诗·第二季)

    商震属于愈久弥坚、愈发老辣的诗歌写作者——像极了干瘦而尖锐的钉子。《半张脸》是他的精神自况,也可以视为他“诗歌人格”的代表性文本。他的诗是“成人之诗”——知性、深沉、冷彻,他的诗中有成吨的寒气让一些人浑身惊悸,他又会拉着那些受伤的人走向远处的炉火。但是他又时时以另一种“童真”来予以诗人自身的完善——情绪、热烈、燃烧。这一冷一热产生的是真实的诗——真人、真诗、真性情。他敢于自剖示人,也敢于刺人。他的诗行里一直横亘着一把钢口绝好的剑,还有冷硬邦邦的结霜的胫骨。有时候你可能会忽略了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又时不时地以冷飕飕的气息提醒你要小心、要自知。
热门推荐
  • 俏狐狸:误惹腹黑殿下

    俏狐狸:误惹腹黑殿下

    她是小狐狸,顽皮,淘气,胡作非为,因为娘要闭关修炼,只好变成人形身子,回到人族爹的大将军府里呆上三年时间。他是六殿下,长了倾城倾国,绝色无双,妖魅,腹黑,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心狠手辣。人族的美男,遍地开花:二殿下暴躁,四殿下狡猾,五殿下洒脱,六殿下腹黑,七殿下文雅,八殿下率真……到底,谁是自己的菜?诸殿下既爱江山,又爱美人。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 傅先生幸好遇到你

    傅先生幸好遇到你

    春风缓缓吹十里,年华正好我爱你~当智商这个东西被她捡回的时候,她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当心软这个东西被她丢掉的时候,她发现再也不受伤了。当她撸好了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发现那个高冷男神出现了。他深情如许:“你乖乖就好,一切有我。”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电竞天使

    电竞天使

    热爱电竞的高中生柯南在机缘巧合下考上了一所神秘奇怪的电竞学院,可是报道第一天,柯南就发现这家多乐学院其实就是一家坑钱的黑网吧,里面全是奇葩的老师和学生,累感不爱。在欢脱懵逼被虐无挂的日常里,渐渐弃坑的柯南忽然发现这所学院里不为人知的惊天大秘密……大家都玩撸啊撸诶,这只是其一!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地秧草1

    地秧草1

    热爱大自然喜欢画画的学渣李卫华经常受到老师的羞辱和父母的责骂。随着李卫华的成长,发现周围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环境遭到污染,人们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改变令李卫华很痛苦,所以决心发奋读书认识世界和自己,立志要去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通过自己的努力,李卫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并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的精致世界。最终李卫华走向了成熟和觉悟。
  • 灭世神战

    灭世神战

    万年前,没有人知道真神与真魔为什么突然发起了战争,那一战毁天灭地,世间从此没有真神与真魔存在。直至万年后的今天,真神相继降临,留下了他们的传承,人类世界以为将重回神话时代。然而这只是神魔大战的另一个延续,是一场灭世战的起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恐怖笼罩的列车

    恐怖笼罩的列车

    来往于新干线上的“光24”号列车,经新大阪开往东京的时间是14点50分,比正常发车时间推迟了四十分钟,原因是关原一带下起了少见的大雪。一月二日。大概是因为这个时间正好在年末开始连休的中间吧,在年末休假开始时挤满人的车厢内,今天的乘客意外地少。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车站就采取降低票价的办法招徕乘客,但即便如此,今天也只有60%的乘客。可在车厢中看到身着漂亮服装的姑娘时,还是可以感觉到现在正是新年。
  • 故人不知秋霜事

    故人不知秋霜事

    季苏喜欢苏尘,以至于忘了曾经的自己是一个骄傲的人十个女孩不同的故事或许很美好,或许很遗憾让我们对青春说一声你好